《文十六卷》~ 卷十四·文十四 (2)
卷十四·文十四 (2)
1. 答陸曦叔問經月不寐書
曦叔足下不寐者經月矣,豈小病耶?囑擬接服方,並詢以不寐證共有幾種。其最淺者,為胃不和則臥不安。其最大者,則心腎不交而不成寐。子松深於《易》者也,宜其以天地交、天地不交、水在火上、火在水上之辭為否、泰、既、未濟,作通卦驗。而所檢用之磁朱丸獨遺神麯,則心為嬰兒,腎為奼女,而不得入脾之黃婆為之媒合,即嬰奼亦終不和,此交通之媒,所以全在神麯一味。
若以為克脾而舍之,將並胃亦不得而和矣,何以使臥之能安也?《靈樞·邪客篇》: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行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陰虛故目不瞑。治之以半夏秫米湯,覆杯即臥。此以陰陽一通,其臥立至。半夏秫米亦不過和其胃而已。
然此數味服之已多,何以臥仍不安?即可見病之不僅在是矣。此外則有膽虛不眠,膽熱亦不眠者。利叔檢得之酸棗仁,只治膽虛,未足以清膽熱。固知堆書滿案,按圖刻舟,於病未必盡合也。僕則獨以為,膽之熱者,以近日肝火旺盛。素不作疾言遽色,而今乃多怒,若此謂非乙木之不戢,即甲木之不清乎?肝與膽相表裡,臥則魂舍於肝。今之不寐而神魂若顛倒者,魂不歸於肝也。
鄙意仿許學士珍珠丸法:用珍珠母一兩,臣以龍齒、犀角,各如其數之半。佐以參、茯、歸、地、棗、柏、二仁,又遞減之。使以沉香、薄荷各少許。作為湯液。珍珠母為涼肝要藥。龍齒與肝同類,可以安魂。犀角兼清心熱,賴以安神。而沉香以降逆上之氣。薄荷亦養育心神之品。
治相火以安君火,正與交通心腎之說不甚相懸。木平則不侮土,亦何嘗不可以和胃耶?貢愚如此,惟足下圖之。
尋聞其服此方,而神大倦。及三服後,一臥三日,病遂以愈。不誠如經所云:一劑知,二劑已耶?臥幾及三日者,久不遊黑甜鄉,樂而忘返也。近有知醫者,亦以不寐商投桂、附,余以芩、連、柏、梔兼進石膏而愈,尚能見信,幸哉!
白話文:
曦叔兄,您已經一個月無法入眠了,這怎麼能算是一點小病呢?您囑咐我開個處方讓您服用,並且詢問失眠總共有多少種情況。其中最輕微的,是因為胃部不舒服導致睡不安穩。而最嚴重的情況,則是心臟與腎臟的運作失調,讓人無法入睡。您對易經有很深的研究,應該瞭解天地交泰、天地不交、水在火上、火在水上這些詞彙分別象徵著否、泰、既濟、未濟的卦象。然而,您在使用的磁朱丸配方中,偏偏遺漏了神麴這一成分,要知道,心臟像是初生的嬰兒,腎臟像是美麗的少女,如果沒有脾臟,這個像黃婆一樣的角色來做媒介,即使嬰兒與少女相遇,最終也不會和諧,這就是為什麼神麴是調和心腎的重要成分。
如果您認為它會影響脾胃功能而捨棄,那麼連胃部的和諧也會被破壞,那怎麼可能讓您安睡呢?根據《靈樞·邪客篇》記載:人體的衛氣白天行走於陽面,夜晚行走於陰面。當衛氣行走於陽面時,陽氣旺盛,陽蹻脈受到抑制;如果不能進入陰面,陰氣就會虛弱,陰虛就容易導致眼睛無法閉合。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半夏秫米湯,喝完後馬上躺下休息。這是因為陰陽一旦相通,就能立即入睡。半夏秫米也只是調和胃部功能罷了。
但是,如果吃了這些藥物還是無法安睡,那就說明病情不只是這樣簡單了。除了這些,還存在膽虛導致的失眠,以及膽熱引起的失眠。利叔查到的酸棗仁,只能治療膽虛,卻不足以清除膽熱。由此可見,光是堆滿書籍,按圖索驥,未必能完全符合病情。我個人認為,膽熱的原因可能是最近肝火旺盛。您平時從不急躁,現在卻容易發怒,這難道不是肝木失去控制,或者肝木無法得到清淨嗎?肝臟與膽囊相輔相成,睡眠時,魂魄寄宿在肝臟。現在您失眠,魂魄彷彿上下顛倒,這正是因為魂魄無法回到肝臟。
我打算模仿許學士的珍珠丸配方:使用珍珠母一兩,再配以龍齒、犀角,每種藥物的分量是珍珠母的一半。佐以人參、茯苓、當歸、熟地、酸棗仁、柏子仁、桃仁、杏仁,每種藥物的分量依次減少。再加入少量的沉香和薄荷作為引導。將這些藥物製成湯劑。珍珠母是降肝火的重要藥材。龍齒與肝臟屬性相似,可以安定魂魄。犀角同時可以清心熱,有助於安神。而沉香可以降逆氣。薄荷也是滋養心神的好東西。
通過治療相火來安定君火,這與調和心腎的理論並不衝突。當木氣平和,就不會欺侮土氣,同樣也能調和胃部功能。我提出的意見就是這樣,希望您能考慮一下。
後來聽說,他服用了這個處方後,精神非常疲憊。在連續服用了三天後,他足足睡了三天,病情也因此痊癒。這難道不像經典中所說的:第一劑藥就見效,第二劑藥病就好了嗎?他一睡就是三天,那是因為他很久沒能享受深度睡眠,因此樂而忘返。最近有一位懂醫學的朋友,也因為失眠向我求診,我建議他服用黃芩、黃連、柏子仁、梔子,同時加上石膏,結果他的病情得到了改善,我很慶幸他能相信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