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一 (2)
卷一 (2)
1. 3.怎樣聞診?
問:何以聞?
聞者,察其聲音氣息,以審病所在也。假如其人聲濁音破,而或鼻塞呻吟迫速,而或頭痛口鼻氣熱者,是外感或寒或熱,表邪症也;或譫語者,邪火攻心,半表半裡症也。治宜辨是寒邪,則以熱藥散之;辨是熱邪,則以涼藥散之;半表半裡,則用散表兼防里,專經調治。如聲微音短,由於氣血內虛,鼻氣冷,口不臭,噴氣無氣味者,是虛寒里症也,治宜溫補;如呻吟腹痛,口氣酸糟者,熱滯也,治宜消滯行氣。如意欲大言,而喉音不爽,由於肺熱;小有怫意,動輒爭論,由於肝熱。
鼻氣熱而嫌悶,口氣臭而酸糟者,是實熱里症也,治宜寒涼;如或大聲疾呼,癲狂罵詈者,是心火內迫也,治宜寒涼重劑。
白話文:
[3.如何進行聽診?]
問的是,為什麼要聽診?
聽診,是指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聲音、呼吸與氣息,來判斷疾病的所在。例如,如果一個人聲音渾濁,說話時音色破碎,或者鼻塞,呼吸急促,並伴隨呻吟,又或是出現頭痛,口和鼻子散發熱氣,這可能是因為外感風寒或風熱,表現為表證。若出現胡言亂語,則可能是邪火上攻心臟,為半表半裏證。治療時,要分辨是寒邪還是熱邪。若是寒邪,應使用熱性藥物來散寒;若是熱邪,則應使用涼性藥物來清熱;對於半表半裏證,則需同時疏表和防裏,針對特定經絡進行調理。如果聲音微弱,語氣短促,多因氣血兩虛所致,鼻息冰冷,口中無異味,呼吸氣息也無特殊味道,這屬於虛寒裏證,治療上應當溫補。若呻吟且腹痛,口中散發酸味,這可能是熱滯,治療上應當消滯行氣。如果想大聲說話,但喉嚨感覺不舒暢,可能因為肺熱;稍有不順心,就容易與人爭辯,可能是肝熱。
若鼻息熱且感到悶堵,口氣惡臭且帶有酸味,這屬於實熱裏證,治療上應當使用寒涼藥物;若大聲吼叫,甚至出現瘋狂罵人的情況,可能是心火內逼,治療上應當使用寒涼重劑。
2. 4.怎樣問診?
問:何以問?
問者,究其病根也。老問有何不健,幼問有何不安。男問有無遺泄,女問有無閉經。總問有何要病。表問有無風、寒、燥、火、暑、濕,里問有無喜、怒、憂、思、悲、恐、驚。問平日有何種嗜好,問工商以執業情形,問士人以所攻何書。
問症以審寒熱虛實,問病以分氣血痰鬱,問疾起何時,病因何起,初起何狀,病變若何,曾服何藥,有無效驗,思飲食否?(表有邪不思食,脾胃偏熱不思食,偏寒亦不思食,脾胃滯不思食。邪火思飲,脾胃熱思飲,實火思飲,惟虛寒者不思飲。或臥後常欲以茶水嗽口卻並不飲,但問如口中乾苦,齒根發熱者,皆實火上炎也。
再憑舌與脈參看,分別表裡,以免致誤。)口中何味?(少陽邪口苦,肝膽熱口苦,胃熱逼膽口苦,實熱膽汁泄口苦,或咸或膠,皆為熱。表邪口淡,虛寒口淡,脾實口甜,胃熱口臭,寒滯口酸,熱滯口酸,再以舌與脈參看。)喜食何物?(辣味人所同嗜,寒人食之開胃益胃氣,熱人食之開胃損胃氣,脾虛喜食甜,脾熱亦喜食甜。
肝虛喜食酸,肝熱亦喜食酸,皆憑舌脈,以別虛實,)夜能眠否?(邪火發燒者不能眠,實火內燥者不能眠,陰虛火旺者不能眠,陽盛灼陰者不能眠,痰鬱實結者不能眠,氣滯疼痛者不能眠,心虛不能眠,心熱亦不能眠。虛寒者昏昏欲眠,脾火困者亦昏昏欲眠,均須參看舌脈。
)大小便順利否?(大便順利者無病,大便秘結二三日出一次者,多是實熱,間有腎血虛;溏泄無常者多為濕熱,間有虛與寒;瀉清水者為虛為寒,問有實熱。受寒濕者、感暑者則病瀉泄,脾虛者瀉泄,脾實者亦或瀉泄。腎寒者瀉泄,脾熱者瀉泄暑濕亦有瀉泄。大腸虛者為久痢,為脫肛;實者為便閉,為臟毒,為腸癰;大腸熱者為便血,為腸風,為脫肛;寒者亦久痢,或便血。肺熱者亦便血便膿。
小便清長者無病,小便短白為虛,淡白為寒,黃赤短秘臭甚混燙均為熱。或淋,或帶膿血,均是實熱。黃白不清,濁如米汁是濕熱,混熱短秘是熱邪,混熱頻數是寒邪。小腸虛者,其溺赤短,或白數;小腸實者,其溺渾湯,或為腸氣腸痧;小腸寒者,白溺無臭氣,或為淋為尿膿尿血;小腸熱者,溺澀,溺短,或有膿血。腎虛寒者,小便不禁自出;腎實熱者,小便或澀,或濁,或出血。
肺熱者,小便不利;肝熱者,小便不禁;心熱者,溺赤濁,或有血。症多相似,均憑舌脈以別之。)耳聾否?(少陽有邪耳聾,寒熱虛實,不得其平,均有耳聾,多屬腎脾二經。視舌脈辨別,專經調治。)目暗否?(邪火傳少陰腎經則目暗,實火逼肝肺腎則目暗。邪火、實火,惟急下以救真陰,若是腎虛目暗,則以地黃湯重加熟地,或能救之。
白話文:
[4.如何進行問診?]
問診的目的在於深入瞭解病人的根本病情。對老年人,我們會詢問他們近期有無感到身體不適;對兒童,則會問他們是否感覺到任何異常的不舒適。對於男性,我們會問他們是否有出現過遺精的情況;女性則會問她們月經是否規律。總體來說,我們會問病人有無主要的病痛。我們會詢問病人有無受到風、寒、燥、火、暑、濕等外因影響,也會問他們是否有過度的情緒波動,如喜悅、憤怒、憂慮、思考、悲傷、恐懼或驚嚇。此外,我們會問他們平日有無特殊的嗜好,以及他們的工作情況,如果病人是學者,我們還會問他們在讀什麼書。
通過問診,我們可以瞭解病人的寒熱虛實狀況,判斷他們的疾病是屬於氣血失調還是痰鬱,並確定疾病的開始時間和起因,以及疾病最初呈現的症狀和後續的變化。我們還會問他們過去有無服用過任何藥物,藥物的效果如何,以及他們現在是否有食慾。(一般而言,表證有邪的人、脾胃偏熱的人、脾胃偏寒的人、脾胃滯的人,都不會有食慾。邪火、脾胃熱、實火的人會想喝水,只有虛寒的人不會想喝。有些人睡覺後常常想要漱口,但實際上並不想喝水,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口中感到乾燥或苦澀,或者牙齦發熱,這些都是實火上升的跡象。)
我們會問他們口中是否有異味。(例如,少陽邪、肝膽熱、胃熱的人口中的味道通常都是苦的,實熱導致膽汁分泌過多也會讓人感到口苦。口淡可能是表邪或虛寒的表現,脾實的人口中可能會有甜味,胃熱的人口中可能會有臭味,寒滯或熱滯的人口中可能會有酸味。)
我們也會問他們喜歡吃什麼食物。(辛辣的食物是很多人共同的喜好,寒性的人吃了會開胃增強胃氣,熱性的人吃了會開胃但損耗胃氣。脾虛的人喜歡吃甜食,脾熱的人也喜歡吃甜食。肝虛的人喜歡吃酸的,肝熱的人也喜歡吃酸的。我們會根據舌脈來區別虛實。)
我們會問他們晚上能否入睡。(邪火發燒、實火內燥、陰虛火旺、陽盛灼陰、痰鬱實結、氣滯疼痛、心虛、心熱的人可能都無法入睡。虛寒的人和脾火困的人會感到昏昏欲睡,但我們仍需參考舌脈來判斷。)
我們會問他們大小便是否順利。(大便順利的人通常沒有疾病,大便祕結二三日才排一次的人,通常是因為實熱,但也有可能是腎血虛。經常拉肚子的人通常是因為濕熱,但也可能是虛或寒。拉清水的人通常是虛或寒,但我們仍需詢問有無實熱。受寒濕、感受暑氣、脾虛、脾實、腎寒、脾熱、暑濕的人都可能拉肚子。大腸虛的人可能會有長期的痢疾或脫肛,大腸實的人可能會有便祕、臟毒或腸癰。大腸熱的人可能會有便血、腸風或脫肛,大腸寒的人也可能有長期的痢疾或便血。肺熱的人也可能有便血和便膿。)
我們會問他們小便是否正常。(小便清長的人通常沒有疾病,小便短白是虛,淡白是寒,黃赤短祕臭甚混燙都是熱。如果是淋病或帶有膿血,那都是實熱。黃白不清,像米汁一樣混濁是濕熱,混熱短祕是熱邪,混熱頻數是寒邪。小腸虛的人,小便顏色紅短,或頻繁;小腸實的人,小便顏色深沉,或有腸氣腸痧;小腸寒的人,小便顏色白,沒有臭味,或有淋病、尿膿、尿血;小腸熱的人,小便困難,顏色深,或有膿血。腎虛寒的人,小便會不受控制地流出;腎實熱的人,小便可能會有困難,顏色混濁,或出血。肺熱的人,小便會受阻;肝熱的人,小便會失去控制;心熱的人,小便顏色紅,可能有血。這些症狀很相似,我們需要參考舌脈來區別它們。)
我們會問他們是否有耳聾的問題。(少陽有邪、寒熱虛實不平衡的人都可能會有耳聾,這通常與腎和脾兩個經絡有關。我們會觀察舌脈來判斷,並專門治療相關的經絡。)
我們會問他們視力是否下降。(如果邪火傳到少陰腎經,就會導致視力下降;如果實火影響到肝、肺、腎,也會導致視力下降。如果是由於實火導致的視力下降,我們需要緊急下藥來挽救真陰。如果是由於腎虛導致的視力下降,我們可以使用地黃湯,加入大量熟地,或許能夠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