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5。怎樣切診?

問:何以切?

切者,診其脈之浮、沉、遲、數、虛、實,以驗病之表、里、寒、熱、虛、實。參之望、聞、問,有相符否,以決所以治也。脈分左、右、寸、關、尺,腕下高骨略尖處為關,近虎口為寸,近臂為尺。左寸屬心,心與小腸相表裡,經配膻中(膻中者,與心相附,居隔上,代君行事,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胸中兩乳間。

朱肱曰:心之下有膈膜,與脊脅周迴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膻中亦即心包絡也。)左關屬肝與膽,經配膈(膈者,胸膈育也,在心脾之間。膈塞管上下使氣與谷不相亂也。膈本上下相離,若為火迫於胃,則膈淤塞而為膈食。)左尺屬腎,經配腹中,膀胱、小腸該焉。

右寸屬肺,肺與大腸相表裡,經配胸中(胃脘上,應在喉,驗在中),右關屬脾屬胃。右尺屬腎,經配腹中;介腎之中者為命門火,蒸化穀食,名曰真陽,三焦、大腸均右尺所屬。凡診高長人脈,三指略流;診短小人脈,三指須密。凡診脈時,先調和口鼻氣,平靜呼吸,默記次數,五十收息。

平按中部脈之往來,若過指有天機洋溢之象者,為六陽脈;若過指有地脈之隱微者,為六陰脈。或有反關脈,左右手俱反者,亦有六陰六陽之別。或一手反者,正為陽,反必陰;正為陰,反必陽,所謂半陰半陽脈也。陰陽既辨,乃收息靜候面部。輕按(即前部)以分表裡,中平按(即中部)以審寒熱,底重按(即後部)以辨虛實。

又從三部之中,自重而輕,自輕而重,分指詳察,以判某經表裡寒熱虛實。輕按六脈俱浮是表邪,六脈俱沉無表邪,半表半裡宜細辨,即或有病向里尋。中按寒熱虛實里可見,底按寒熱虛實里尤分。

一呼吸間,脈來四至,是和平無病;一二遲至為極寒,二三遲至亦為寒;三四弱至即為虛,一二弱至為極虛;五六數至即為熱,七八數至為極熱;五六長洪是為實,七八沉實尤為實。候各部之寒熱虛實,即以知各經之寒熱虛實。寒熱虛實提其綱,表裡陰陽揭其要。八脈(浮、沉、遲、數、虛、實、洪、緩八者,為脈之大綱)可判陰陽於臟腑,二十七字如剝繭抽絲(即二十七脈訣也)。八奇能通經絡之陰陽(陰維、陽維、陰蹻、陽蹻、沖、任、督、帶,是奇經八脈也)。

二十七氣,如泉流不息(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十二絡各有一別絡,脾又有一大格,任一絡,督一絡,共為二十七絡,氣之流通也)。此特約舉其概,脈經奧理,具有專書可考也。

白話文:

[5. 如何進行脈診?]

問:為什麼要進行脈診?

脈診,就是通過診斷脈搏的浮、沉、遲、速、虛、實等特性,來判斷疾病的表面、內在、寒冷、發熱、虛弱、強實等狀態。再結合觀察、聽聲、詢問,看是否與這些診斷相符,以此決定治療方法。脈診部位分為左手、右手,以及寸、關、尺三個位置。手腕下方突出骨頭稍尖的地方稱為關,靠近虎口的是寸,靠近手臂的是尺。左手寸的位置歸屬心臟,心臟與小腸相互影響,經絡配對膻中(膻中在胸腔中央,緊鄰心臟,居於橫膈膜之上,負責處理心臟事務,是情感的源頭。)

左手關的位置歸屬肝臟與膽囊,經絡配對橫膈膜(橫膈膜在心臟與脾臟之間,負責阻隔氣血與食物,使其不會混亂。)左手尺的位置歸屬腎臟,經絡配對腹部,包括膀胱與小腸。

右手寸的位置歸屬肺臟,肺臟與大腸相互影響,經絡配對胸腔(胃的上方,位於喉嚨,主要功能在於消化。)右手關的位置歸屬脾臟與胃。右手尺的位置歸屬腎臟,經絡配對腹部;位於腎臟中間的部位是命門火,負責轉化食物,稱為真陽,三焦與大腸都由這裡控制。

在診斷高大的人的脈搏時,三根手指的距離較寬;診斷矮小的人的脈搏時,三根手指的距離應較密。在診脈時,首先調整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默默計算脈搏跳動的次數,通常以五十次呼吸為一週期。

平穩地按壓中間部位的脈搏,如果脈搏跳動有力且充滿活力,這是陽性脈搏;如果脈搏跳動微弱,這是陰性脈搏。有時會出現反關脈,兩手都有反關脈的,也有陰陽之分。如果只有一手有反關脈,正常的是陽性,反過來的就是陰性;正常的是陰性,反過來的就是陽性,這被稱為半陰半陽脈。確定陰陽之後,再安靜等待觀察面部。

輕輕按壓(即前部)來區分表面與內在,中等力度按壓(即中部)來判斷寒冷與發熱,大力按壓(即後部)來辨別虛弱與強實。

再從三個部位中,從輕到重,從重到輕,用手指詳細檢查,來判斷特定經絡的表面、內在、寒冷、發熱、虛弱、強實。輕輕按壓,六個脈搏都浮起表示有表面疾病,六個脈搏都沉下去表示沒有表面疾病,半表半里的情況需要細心辨別,即使有疾病,也要向內在探尋。中等力度按壓可以判斷寒冷、發熱、虛弱、強實的情況,大力按壓更可以清楚地區分。

在一次呼吸間,脈搏跳動四次,表示身體健康;每兩次或三次呼吸才跳動一次表示極度寒冷,兩次到三次呼吸才跳動一次表示寒冷;每三次到四次呼吸才跳動一次表示虛弱,兩次到三次呼吸才跳動一次表示極度虛弱;每五次到六次呼吸跳動一次表示發熱,七次到八次呼吸跳動一次表示極度發熱;每五次到六次呼吸跳動一次且強烈表示強實,七次到八次呼吸跳動一次且強烈更表示強實。觀察各部位的寒冷、發熱、虛弱、強實,就可以瞭解各經絡的狀況。寒冷、發熱、虛弱、強實是基本要點,表面、內在、陰陽是關鍵。八種脈象(浮、沉、遲、速、虛、實、洪、緩)可以判斷臟腑的陰陽,二十七字脈訣如同抽絲剝繭。八奇脈可以理解經絡的陰陽(陰維、陽維、陰蹻、陽蹻、沖、任、督、帶,是八種特殊經絡。)

二十七種氣息,如同泉水般不停流動(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十二絡各有一條分支絡,脾臟還有一條大絡,任脈一條絡,督脈一條絡,總共二十七條絡,氣息在其中流動。)以上只是概述,脈診的深奧原理,有專門的書籍可供參考。

2. 6.怎樣分別二十七種脈象?

問:二十七脈如何分別?

浮脈屬陽,為表為邪,亦互見各屬。浮脈:輕浮在皮肉上,有風發內鼓之形,有輕清在上之象,輕按似有餘,重按如不足,如循榆莢,如風吹毛。有力表實,無力表虛,浮遲中風,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浮虛傷暑,浮洪虛熱,浮芤失血,浮散勞極。

沉脈屬陰,為里為實,亦互見各屬。沉脈:沉著在肌肉下,輕按卻不得,重按乃得之,如綿裹砂,內剛外柔,如石投水,必極其底。有力裡實,無力裡虛,沉則為氣,又主水蓄,沉遲痼冷,沉數內熱,沉滑痰食,沉結氣鬱,沉弱虛熱,沉緩寒濕,沉緊冷痛,沉牢冷積,沉芤不治。

遲脈屬陰,為里為寒,亦互見各屬。遲脈:一息三至,或一二至,來去極慢,為陽不勝陰,故脈來不及。有力為緩,無力為澀,有止為結,遲甚為敗,遲軟為虛,遲滯為實。遲脈主臟,有力冷痛,無力虛寒,浮遲表虛,沉遲裡寒。

數脈屬陽,為里為熱,亦互見各屬。數脈:一息五六至,或七八至。《素問》曰「脈流薄疾」,數為陰不勝陽,故脈來太過。數而弦急為緊,流利為滑,數而有止為促,數甚為極,數見關中為動。數脈主腑,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里熱,氣口數實肺癰,數虛肺痿。

滑脈屬陽中陰,為里為痰,亦互見各屬。滑脈:往來前卻流利輾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滑主痰飲,浮滑風痰,沉滑食痰,滑結頑痰,滑數痰火,滑短宿食。

澀脈屬陰,為里為虛傷,亦互見各屬。澀脈:細而遲,往來難,短且散,或一止復來,參伍不調,如輕刀刮竹,如病蠶食葉。澀為陽氣有餘,氣盛則血少,故脈來蹇澀,主血少精傷病。男人見之花柳傷,女人見之為胎病,無孕為血敗,有病均不宜。

虛脈屬陰,為里,為氣血虛。《脈經》云:「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傷暑虛脈亦常有,怔忡虛脈不為奇,陰虛脈虛多發熱,治虛以補最相宜,新病脈虛從症治,久病脈虛不用醫。

實脈屬陽,為里為熱,為鬱積,亦互見各屬。《脈經》云:「實脈浮沉皆得,脈大而長,微弦,應指愊愊然。浮沉有力為實,沉而實大微弦為牢。實為水穀之病,氣來強盛。」承其盛盛,是為太過。治實脈病,當知實者虛之,毋盛其盛。

長脈屬陽,為里,為氣壯,為有餘。《素問》云:「長脈如揭長竿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朱氏云:「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無病人見之為和平。主壽年長永,有病人見之為熱實有餘。長有三部之長,一部之長,在時為春,在人為肝。心脈長,神強氣壯;腎脈長,蒂固根深,此言平脈也。

短脈屬陰,為里為氣虛。《脈訣》云:「短脈不及本位。」《脈經》云:「應指而還,不能滿部。」戴同父云:「短脈只見尺寸,若關中見短,尺寸不通,是陰陽絕脈,豈能治乎?故關脈不診短也。」黎居士云:「長脈屬肝宜於春,短脈屬肺宜於秋。」長宜春是可信,短宜秋則不可信。不論有病無病人,均不宜見短脈,無病人脈短,壽必不高。

白話文:

6.怎樣分別二十七種脈象?

如何區分二十七種脈象呢?

浮脈屬陽性,反映表證和邪氣,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浮脈的特點是輕浮於皮肉表面,像風吹鼓起的樣子,感覺輕清,輕按時感覺有力,重按時卻感覺不足,像沿著榆莢般,又像風吹過毛髮。有力則表示表證實邪,無力則表示表證虛弱;浮脈且遲則為中風,浮脈且數則為風熱,浮脈且緊則為風寒,浮脈且緩則為風濕,浮脈且虛則為傷暑,浮脈洪大則為虛熱,浮脈芤大則為失血,浮脈散漫則為勞累過度。

沉脈屬陰性,反映裡證和實證,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沉脈的特點是深藏於肌肉之下,輕按時摸不到,重按才能摸到,像棉花包裹著砂石,內剛外柔,像石頭投入水中,必須觸及底部。有力則表示裡證實邪,無力則表示裡證虛弱;沉脈則表示氣滯,也主水液停滯;沉脈且遲則為痼冷,沉脈且數則為裡熱,沉脈且滑則為痰食,沉脈且結則為氣鬱,沉脈且弱則為虛熱,沉脈且緩則為寒濕,沉脈且緊則為冷痛,沉脈牢實則為冷積,沉脈芤大則為不治之症。

遲脈屬陰性,反映裡證和寒證,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遲脈的特點是一息三至,或一息一二至,脈來極慢,這是陽氣不足以制約陰氣的表現,所以脈來緩慢。有力則為緩脈,無力則為澀脈,間歇停頓則為結脈,遲脈極甚則為衰敗之象,遲脈軟弱則為虛證,遲脈滯澀則為實證。遲脈反映臟腑病變,有力則為冷痛,無力則為虛寒;浮脈且遲則為表虛,沉脈且遲則為裡寒。

數脈屬陽性,反映裡證和熱證,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數脈的特點是一息五六至,或七八至。《素問》中說「脈流薄疾」,數脈是陰氣不足以制約陽氣的表現,所以脈來過快。數脈且弦急則為緊脈,脈來流利則為滑脈,數脈且間歇則為促脈,數脈極甚則為極數,數脈在關脈部位則為動脈。數脈反映腑臟病變,有力則為實火,無力則為虛火;浮脈且數則為表熱,沉脈且數則為裡熱,氣口部位數脈且實則為肺癰,數脈且虛則為肺痿。

滑脈屬陰陽兼雜,反映裡證和痰證,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滑脈的特點是往來流利,像珠子一樣滾動順暢。滑脈主痰飲;浮脈且滑則為風痰,沉脈且滑則為食痰,滑脈且結則為頑痰,滑脈且數則為痰火,滑脈短促則為宿食。

澀脈屬陰性,反映裡證和虛損,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澀脈的特點是脈細而遲,往來困難,短促而散亂,或時停時續,不規則,像輕刀刮竹,像病蠶食葉。澀脈表示陽氣有餘,氣盛則血少,所以脈來蹇澀,主血虛精虧。男性見之為花柳病,女性見之為妊娠病,未孕者為血敗,無論有無病症都不宜見此脈象。

虛脈屬陰性,反映裡證和氣血虛弱。《脈經》中說:「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傷暑也會出現虛脈,怔忡時出現虛脈也不足為奇,陰虛導致的虛脈常伴有發熱。治療虛脈應以補益為主,新病出現虛脈則應根據症狀治療,久病出現虛脈則不必治療。

實脈屬陽性,反映裡證和熱證、鬱積,也可能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脈經》中說:「實脈浮沉皆得,脈大而長,微弦,應指愊愊然。浮沉有力為實,沉而實大微弦為牢。實為水穀之病,氣來強盛。」實脈表示過盛,治療實脈的疾病,應當虛其實處,不可使其更盛。

長脈屬陽性,反映裡證,氣盛,有餘。《素問》中說:「長脈如揭長竿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朱氏說:「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無病者見之為平和,主長壽;有病者見之為熱實有餘。長脈分為三部之長和一部之長,按季節來說屬於春天,按臟腑來說屬於肝臟;心脈長則神強氣壯,腎脈長則根基穩固,這指的是平和的長脈。

短脈屬陰性,反映裡證和氣虛。《脈訣》中說:「短脈不及本位。」《脈經》中說:「應指而還,不能滿部。」戴同父說:「短脈只見尺寸,若關中見短,尺寸不通,是陰陽絕脈,豈能治乎?故關脈不診短也。」黎居士說:「長脈屬肝宜於春,短脈屬肺宜於秋。」長脈宜春是可信的,短脈宜秋則不可信。無論有無病症,都不宜見短脈,無病者脈短,壽命一定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