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碎金》~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卷之二

四時之氣,人或感之,有此之傷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至夏乃為洞泄。

夏傷於暑,至秋髮為痎瘧。

秋傷於濕,至冬,上逆而咳,發痿厥。

冬傷於寒,至春,必溫病。

以上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聲言衣食水

聲如從室中言者,是中氣之濕也。

言如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衣被不欲,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食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要者,謂不禁要。)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水泉,謂前陰流注也。)

人身之表裡病見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將壞矣。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人之夢寐

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

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與,甚飢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故人臥血歸於肝

心主血,肝藏血,動則血行於周身;靜則血歸於肝。故肝藏血也。

又曰:肝得血而能視,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指得血而能攝。

又曰:開鬼門(謂發其汗也),潔淨府(謂利水道也),去宛陳莝(謂去積久之物也)。

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四肢外動,故清陽實之;六腑內化,故濁陰歸之。)

又曰: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氣化精,生味和形長。

又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則一意也。

又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

又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者,熱氣也。在下則穀不化,故飧泄。濁氣者,寒氣也。在上則氣不散,故脹滿也。

又曰:清氣出上竅,濁陰出下竅。(陽本乎天者,親上;陰本乎地者,親下。各從其類也。)上竅謂耳目口鼻,下竅謂前陰後陰。

又曰: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腠理謂滲泄之門,故清陽可以發散;濁陰為五臟包藏之所,故濁陰可以走之。

又曰:結陽腫四肢,結陰者便血。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為之消。二陽結,謂胃與大腸俱熱結也。(熱則喜消水穀也。)

又曰:三陽結,謂之隔。(三陽結謂小腸、膀胱、熱結也,故隔塞而不便瀉)

又曰:三陰結謂之水。(三陰結,謂脾肺寒結也,故則氣化為水。)

又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閉。(一陰謂心脈,一陽謂三焦脈,二經之脈並絡喉。熱氣內結則患喉痹。)

又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謂尺中也,陽謂寸口也。搏謂結於手也,尺脈與寸口殊別,則為有子。何者?謂陰中有別陽故也。)

又曰:陰陽虛腸闢死。(闢:陰也。謂胃氣不留,故腸間弗禁,倉庫不廉,則真氣竭絕,故死。闢:作澼。)

又曰: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有餘,故崩血下心。)

又曰:色者,神之旗。臟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臟敗,臟敗則色見異常之死候也。

又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又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重實者,脈與氣俱實也。重虛者,脈虛、氣虛、尺虛是也。

又曰:陽者,天氣也。主外。地者,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若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氣者,下先受之。

又曰:熱傷氣,寒傷血。清陽上天,濁陰歸地。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三才以肖人

頭以配天,足以象地,五藏中傍人事。故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

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故女子不月

二陽:謂手陽明大腸,足陽明之經脈也。隱曲:謂隱蔽,委曲之事也。夫腸胃發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則血不流;脾受之則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則男子少精。是以隱曲之事不能為也。又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由是觀之,則味不化而精氣少也。又曰:胞胎者,繫於腎。

又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於心而絡於胞中。令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此其意也。

治病次第識其高下治法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彰者:彰明氣色也)。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謂越揚上吐也);其下者,引而竭之(謂泄下引也);中滿者,瀉之於內(內謂腹內邪);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謂風邪,在表發之以汗);血實者決之(以砭針去血);氣虛者宜掣引之(導引其氣。)

治病舉綱論

且如病之一二言之,隔塞悶絕有氣窒之病,原其本得之於暴憂,不治其氣而釋其憂也。

且如女子不月,血滯之病也,原其本得之於心氣不下通也,不治其血,而通其心可也。

且如勞極,驚悸者,過傷也,勞於心,氣不足,使心氣內和,則精神莫得而動也。

且如頸痿者,風毒之病也,每傷於憂愁思慮之不止,使志意和通,則氣血自得而通暢,則凡治病之術不先制其所欲,正其所念,去其所惡,損其所恐,未有不能愈者也。

夫病有中外,治有緩急論

凡在內者,以內治法和之;凡在外者,以外治法和之;氣微不調,以氣法調之;其次大者,以平氣法平之;盛甚不已,則奪其氣,令其衰也。故《經》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者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也。」

五臟四時受病發咳

《經》曰: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邪,乘夏則心先受邪,乘至陰則脾先受邪,乘冬則腎先受邪。又曰:何以異之?答曰:肺咳之狀,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痛喉閉;肝咳之狀,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脅病;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六腑受病發咳

又曰:「六腑之咳,安所受病。」答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尿。」

三焦受病發咳

又曰:「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經曰:「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

答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音澀)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又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小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或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答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細,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炅,熱也,下同)。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搏,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

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而不可按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動止。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則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泣脈泣,則血氣虛。血氣虛,則痛,其俞泣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者,絡陰氣繫於肝。

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小腹相引痛矣。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小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復矣。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又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

答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也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又曰:「捫而可得,奈何?」

答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故知百病生於氣也,故有九氣。九氣所生之病,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寒則腠理閉,而氣不行,故氣收,寒則氣散,非也。),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答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氣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拘,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又曰:「有病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答曰:「名為鼓脹。此食飲不節,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又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答曰:「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又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答曰:「病名伏梁。」又曰:「伏梁,何因而得之?」答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至死。」

又曰:「何以然?」答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亟,數也,奪,去也。言不可移動但數數去之,則可矣。)

又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頸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痛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夫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當助其心。又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當助其腎。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久反出,是無火也。暴迫注下,食不及化,是無水也。

溏泄而久,止發無常,是無水也。故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又熱不得寒,是無火也。寒不得熱,是無水也。夫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熱之不久,責心之虛。寒之不久,責腎之虛。有者瀉之,無者補之。虛者補之,盛者瀉之。

居其中間,疏無壅之,令上下無礙,氣血通調,則熱自和,陰陽調達矣。是以《經》有治熱以寒,寒之而水食不入。治寒以熱,熱之而昏躁已生。此則氣不求通,壅而為是也。紀於水火餘氣可知。故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令氣通調妙之道也。」

《經》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乃能也。病反能者,何也?」答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又曰:「棄衣而走者,何也?」答曰:「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又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何也?」答曰:「陽盛則惡人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故妄走也。」

《經》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答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土惡木也。」其惡火,何也?答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其惡人,何也?答曰:「陽明厥,則喘而惋。」

惋,內鬱熱也則惡人。又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答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