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碎金》~ 卷之四 (6)
卷之四 (6)
1. 卷之四
平劑若黃連、黃柏、梔子、大黃之苦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與世相違久矣,嗚呼!豈獨姜附之專方為燥劑乎?
濕劑
濕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內經》曰:「辛以潤之,蓋辛能走氣,能化液者也。芒硝性雖咸,本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渴皴揭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蓋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
白話文:
[卷之四]
黃連、黃柏、梔子、大黃等苦味藥材都能燥濕,這是《內經》的根本原則,但已經和現代醫學的觀點相違背很久了,唉!難道只有以生薑、附子為主藥的方劑才是燥熱的藥方嗎?
濕劑
濕和滑的性質相似,只是略有不同。《內經》說:「用辛味藥物來潤澤它,因為辛味藥物可以行氣,可以化解體液。」芒硝雖然是鹹味,但本質上屬於真陰之水,是滋潤乾燥的良藥。如果人患有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龜裂的疾病,不全是因為金氣不足造成的,可能是由於火邪乘虛而入,此時只有濕劑才能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