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3)

回本書目錄

後篇·病證各論 (3)

1. 第五章·肺壞疽

肺壞疽當即古人所謂肺癇。今人之肺膿瘍。

【原因】,本病因肺臟組織死亡。起腐敗性分解。其死亡之起因。由於釀膿性球菌侵入肺臟之內。而尤以諸種之釀膿性葡萄狀球菌為甚。罹此病者。以十六歲至四十歲間之男子為多。

【症候】,本病在診斷上所必要者為喀痰之性狀。凡患此症者。其所喀之痰。臭氣特甚。刺戟性如山椒大蒜。或帶腐敗性之甘臭。患者周圍。臭氣瀰漫。令人不耐對座。

喀痰之量。一日不過百立方仙米。(亦有達千立方仙米者)痰為稀薄之液。呈黏液膿狀。其膿為透明灰白之球塊。

將喀痰放置。則可見其分為三層。第一層汙穢灰白色之中富黏液膿狀之物質。第二層灰白色稀薄之漿液。最下層為顆粒狀垽渣。此外混血色素時。喀痰類黃赤色。但此喀痰之性狀。非本病所特有。如腐敗性氣管枝炎之喀痰。亦同一狀態。所不同者。本病之喀痰中必含有肺壞疽片。

其片為黑色或菸灰色。細者如小點。大者如拇指。其數種種。並無一定。此為診斷上重要之點。

本病對於患者之體位。亦宜注目。當患者向患方下臥時。其分泌液必瀦留於壞疽空洞內。不達於氣管枝分歧部。倘分泌物接觸於氣管枝分歧部時。必忽然起劇繁之咳嗽。

肺之局處的變化。有浸潤症狀與空洞症狀二種。此種患者。顏貌每呈腫白色。體力衰弱。大多伴以消耗性之體溫升騰。食欲減少。喀痰嚥下之時。容易引起下痢之傾向。

【療法】,本病奏效之方有桔梗湯、桔梗白散、葦莖湯、薏苡附子敗醬散。凡初期發病體力未衰弱者。用桔梗白散、桔梗湯。體力已衰弱者。或虛弱者。用葦莖湯。已陷於陰證者。用薏苡附子敗醬散。其形空洞。而達喀血之傾向者。雖用桔梗配劑。仍甚危險。

白話文:

[第五章·肺壞疽]

肺壞疽,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肺癰。現代人稱之為肺膿瘍。

【原因】,這種疾病是因為肺臟組織發生了死亡,開始進行腐敗性分解。導致組織死亡的原因,是因為一種叫做釀膿性球菌的細菌入侵到肺臟內部,尤其是各種釀膿性葡萄狀球菌,最容易引發這種疾病。而得這種病的人,大多數是16歲到40歲之間的男性。

【症狀】,判斷這種病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病人的痰的特性。凡是得了這種病的人,他們咳出的痰會有一種特別重的臭味,刺激性就像山椒和大蒜,或者帶有腐敗性的甜臭味。病人周圍會彌漫著這種臭味,讓人難以忍受。

一天的痰量一般不會超過一百立方公分(也有達到一千立方公分的情況)。痰呈現的是稀薄的液體,像黏液膿一樣。其中的膿是透明的灰白色球狀物。

如果把痰放著不管,可以看到它會分成三層。第一層是污濁的灰白色的,像黏液膿狀的物質;第二層是灰白色的稀薄的漿液;最下面一層是顆粒狀的殘渣。如果痰裡混合了血液,痰就會呈現黃色或紅色。但是這種痰的特性,並不是這種病獨有的。比如腐敗性支氣管炎的痰,也是一樣的狀態。唯一的不同是,在這種病的痰中,一定可以找到肺壞疽碎片。

這些碎片可能是黑色或煙灰色,小的像小點,大的像拇指,數量不定。這是判斷病情的重要依據。

對於病人的體位,也要多加註意。當病人朝著患病的那一側躺下時,分泌物會留在壞疽的空洞內,不會到達支氣管分支的地方。但如果分泌物觸碰到支氣管分支的地方,就會突然開始劇烈地咳嗽。

肺部的局部變化,有浸潤症狀和空洞症狀兩種。得這種病的人,臉色常常會變得蒼白浮腫,體力也會減弱。大多數人都會伴隨體溫升高,食慾下降。當吞下痰時,很容易引起腹瀉。

【治療方法】,對於這種病有效的治療方式有桔梗湯、桔梗白散、葦莖湯、薏苡附子敗醬散。在疾病初期,體力尚未嚴重下降時,可以用桔梗白散和桔梗湯。如果體力已經下降,或者是身體虛弱的人,就使用葦莖湯。如果已經到了陰證階段,就使用薏苡附子敗醬散。如果病人的肺部出現空洞,且有咯血的傾向,即使使用桔梗配藥,仍然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