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2)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2)
1. 備考
少陽症之時,或陽明症之時,嘔逆甚者,用柴胡劑或小半夏加茯苓湯。如嘔益甚,致嘔出蛔蟲者,此時考用鷓鴣菜湯或理中安蛔湯,蛔盡則嘔止。
少陽病時,渴甚,舌上現厚黃苔,實煩者,用石膏湯。用石膏而腹痛者,即不應用石膏。凡石膏對於適當之病,嚥下即有快覺。
陽明病時,用大黃劑,下痢而病人覺急快者,實證也,與下劑適應;下痢後腹無力,覺不快者,即不應用下劑。
少陰病時,脈微沉,虛大,舌薄而赤,大便溏,足微腫等,此皆虛寒之候,用附子劑。附子劑不應,服後反脈力減,或腹滿,心下痞塞,或精神濛濛,或痰喘發動,或現上逆目赤等,是等皆不應用溫補之劑,宜另用他藥。
白話文:
備考
少陽病或陽明病時,嘔吐很嚴重,可用柴胡劑或小半夏加茯苓湯。如果嘔吐更厲害,甚至吐出蛔蟲,此時考慮用鷓鴣菜湯或理中安蛔湯。蛔蟲吐乾淨後,嘔吐就會停止。
少陽病時,很渴,舌苔厚膩發黃,煩躁不安,可用石膏湯。但如果用了石膏反而腹痛,就不能用石膏。一般來說,如果石膏用得對,服下後會有舒服的感覺。
陽明病時,用大黃劑。如果拉肚子,病人覺得很舒服、很暢快,這是實證,用下瀉藥是恰當的。如果拉肚子後肚子沒力氣,感覺不舒服,就不能用下瀉藥。
少陰病時,脈象微弱且沉細,脈搏虛大,舌頭薄而紅,大便稀溏,腳輕微浮腫等,這些都是虛寒的症狀,可用附子劑。但如果用了附子劑後,反而脈搏變弱,或者肚子脹滿,心窩部堵塞,或者精神迷糊,或者痰喘發作,或者出現眼睛向上翻、發紅等情況,這些都不應該再用溫補的藥物,應該改用其他藥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