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3)
後篇·病證各論 (3)
1. 第四十四章·腸窒扶斯
(二)基因於腸漿膜之炎症及潰瘍性變化之併發症中。第一者為下痢之增進。或窒扶斯患者於廿四小時內。排泄十回至十五回之稀薄便。致生衰弱死亡之危險。此外持久性便秘。亦算入併發症中。此因容易誘起窒扶斯腐痂之剝脫及腸出血。甚至腸破裂。故亦頗為嫌忌之症。有時竟致發脹鼓脹。
此因瓦斯過充。腸管為下腹膨脹示破裂之狀。橫隔膜、肺臟及心臟強排壓於上方。往往生窒息死之危險。腸出血大多起於第三周以前。此因窒扶斯腐痂下之血管未充分。中有血栓塊。在未閉鎖前。該腐痂剝脫而起。其糞便呈黑赤色血痕狀之觀。或混淆其他之腸內容物。或為純血液性。
在純血液性之場合。屢屢見凝固之血餅塊。出血之量達一立或至二立。失血強度之時。患者之面貌呈屍色。體溫低降。往往在平溫以下。且意識昏懵。至此際。右腸骨窩屢屢呈濁音。在熟練之醫士。只須觀察患者特徵的外貌。更一檢其糞便。即能推察得腸出血之存在矣。出血之甚者。
在未排泄血便以前。已至於死之轉歸矣。
凡腸出血在某症只一回之便血。他症往往持續一日至三日。亦有一時中止。逾二三日後再發者。其甚者亦有反覆數次云。
腸窒扶斯潰瘍。進入之部分甚深。往往接近於腸漿膜。易於誘發腸穿孔及穿孔性腹膜炎。
(三)炎性併發症。為窒扶斯桿菌或連鎖狀球菌或其他之病的侵入而起與否。只須依炎性滲出物之細菌學的檢查。便可決定。窒扶斯桿菌在膿灶中。得保持其數年之生活力。又腸窒扶斯之經過中。不論何種內臟。得襲炎性併發症。茲揭一二例如次。
氣管枝加答兒為極頻繁之併發症。現於第一周之終末。或第二周之始。有時見肺炎。
耳下腺炎在本病併發症中頗為頻繁。大多犯其一側。兩側同時來者甚稀。本症大多見於發病之第二周或第三周之終末。亦有至恢復期始發現者。
耳炎亦為本病常見之併發症。往往成鼓膜之穿孔。
蓐瘡最多。往往生於薦骨部、大轉子上。
此外尚有急性腎臟炎、恩奇那等。亦常見之。
【療法】,本病之療法。有漢法千古之聖典。已詳述於傷寒論中。今就本章所現之症候。擬述其方法如次。但不免有蛇足之譏耳。
前兆期通例現太陽病證。(老人虛弱人始現陰證)即頭痛、惡寒、輕熱。全身倦怠。此其中用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之類。麻黃湯之條下。有身疼腰痛。骨節疼痛云云。此時期所現之症狀。與神經病之症狀一致。
熱如階段狀之上進者。小柴胡湯之證也。此時舌上現白苔。食欲亡失。脾臟肝臟腫大。耳鳴、頭痛等。舌現黃苔而乾燥。舌尖赤。大便秘者與大柴胡湯。熱上稽留。亦所謂潮熱。大便秘。讝語。有搜衣摸床之狀。亢奮高聲罵詈。亂打自己之周圍。或從病室逸走等之狀者。用承氣湯類。若無宿食停滯之候。熱熾而口渴。現如上之症狀時。應用白虎湯。
白話文:
第四十四章·腸窒扶斯
(二)腸漿膜發炎和潰瘍併發症主要表現為腹瀉加劇。嚴重者,二十四小時內可能腹瀉十到十五次稀薄便,危及生命。此外,持續性便秘也是併發症之一,因為它容易導致壞死組織脫落和腸出血,甚至腸穿孔,非常危險。有時會出現腹部脹氣,這是因為腸道內氣體過多,下腹部膨脹,看起來像要破裂一樣,橫膈膜、肺臟和心臟受到壓迫,可能導致窒息死亡。腸出血大多發生在第三週之前,因為壞死組織下的血管尚未完全閉合,其中可能存在血栓。壞死組織脫落時就會出血,糞便呈現黑紅色帶血,可能混雜其他腸內容物,也可能純粹是血液。
如果是純血液性出血,經常可以看到凝固的血塊,出血量可達一到兩升。出血嚴重時,患者面色蒼白如屍,體溫下降到正常體溫以下,意識模糊。此時,右腸骨窩常出現濁音。經驗豐富的醫生只需觀察患者的臉色和糞便,就能判斷是否存在腸出血。出血嚴重者,甚至在排出血便之前就死亡了。
腸出血,有些病例僅一次便血,有些病例持續一到三天,也可能暫時停止,二三天後再次發作,嚴重者可反覆多次。
腸窒扶斯潰瘍如果深入到接近腸漿膜,容易導致腸穿孔和穿孔性腹膜炎。
(三)炎症性併發症,可能是由於窒扶斯桿菌、鏈球菌或其他病菌入侵引起的,需通過炎症滲出物的細菌學檢查來確定。窒扶斯桿菌在膿腫中可以存活數年。腸窒扶斯過程中,任何內臟都可能發生炎症性併發症。以下是一些例子:
支氣管炎是常見的併發症,通常出現在第一週末或第二週初。有時還會出現肺炎。
腮腺炎在本病併發症中也很常見,大多數只發生在一側,兩側同時發生的很少見。大多數病例出現在發病的第二週或第三週末,有些病例直到恢復期才發現。
耳炎也是本病常見的併發症,常導致鼓膜穿孔。
褥瘡很常見,常發生在骶骨部和大轉子上。
此外,急性腎炎等疾病也是常見併發症。
【療法】本病的治療方法,在古代醫書《傷寒論》中已有詳細記載。本章僅根據現有症狀,簡述治療方法,或有不足之處。
前驅期通常表現為太陽病證(老年體弱者可能表現為陰證),即頭痛、惡寒、低熱、全身倦怠。此時可用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等。麻黃湯適用於身痛、腰痛、關節痛等症狀。這個時期的症狀與神經病的症狀相似。
如果發熱呈階段性加重,則屬於小柴胡湯的證候。此時舌苔發白,食欲不振,脾臟肝臟腫大,耳鳴、頭痛等。舌苔發黃乾燥,舌尖紅,大便秘結,則應用大柴胡湯。如果高熱持續不退,伴有潮熱、大便秘結、胡言亂語、扒衣摸床、興奮躁動、大聲叫罵、亂打身邊的人或從病房逃跑等症狀,則應用承氣湯類。如果沒有宿食停滯,而高熱口渴,伴有上述症狀,則應用白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