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32)

回本書目錄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32)

1. 腹痛

苓桂朮甘湯治心下逆滿者也。枳實薤白桂枝湯治脅下逆搶心者也。唯此方不必定拘於痛。心胸痞塞。即可用之。凡心胸痞塞者與以此方。得忽覺寬鬆焉。

小陷胸湯

千金陷胸湯(栝蔞實,大黃,黃連,甘草)

此在大小陷胸湯間之症。用之極效。主治胸中心下結積。又飲食不消而痛者。亦有效。

大陷胸湯

甘草乾薑湯,疝症水飲之症。心胸痛。服苦味之藥不解者。用此甘味之藥。有意外之效。

枳實薤白桂枝湯,此方治心中痞。氣結胸滿。自脅下衝至心者。

茯苓杏仁甘草湯,治胸痹之輕症。

小柴胡湯

薏苡附子散

九痛丸,九痛之用。詳於千金。金匱程注云。九痛者分為九種之痛也。不外積聚飲痰、血結、蟲注、寒冷。此說於療治尤為的切。其方在外臺中引千金之附子丸。附子者。能治胸痹心痛者也。

〔有持桂里腹痛之說〕,腹痛、病症也。非病名也。系兼諸病之症候。不能別設門類。然先哲之方書中。咸為特立篇目。余亦只好顰而效之耳。

小建中湯,腹中急病者。小建中湯主治之。凡小建中之腹候。治之甚易。但稀有無柴胡者。

小柴胡湯,凡腹痛之於左脅者。柴胡主治之。但宜參酌用大柴胡湯、(心下滿痛)四逆散、(腹中痛)柴胡桂枝湯(心中卒痛)之類。

大塚曰。柴胡治左脅之痛。對於右脅之痛則不效。此係桂里翁之說。自此以後。咸奉為定例矣。然余對右脅之痛。屢屢用柴胡劑治之也。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芍藥大黃湯,此係桂枝加芍藥症內實之治方。痢病初起。腹痛甚者。用此方隨手可愈。又疝症之腹痛。或外邪兼宿食之痛。或發瘡疹之腹痛者。用此方皆有效。

黃連湯,此方用於心下中腕間之痛有嘔氣者為良。

大建中湯,大建中湯之痛。從腹而至胸者。

附子粳米湯,腹中寒氣者病因也。雷鳴於下者病症也。今觀此病。多因於水飲與寒疝。可名為腹中寒氣云。

甘草粉蜜湯,此本為治蟲痛之方。其因飲水而腹痛者。活用之。亦甚有效。此藥用後。即手足身體發腫。胃氣快復者。佳兆也。其所現之浮腫。不宜遽用利水之劑。經日自能消散。倘經日不消。始可與腎氣丸。大凡一經發腫而愈者。以後永不再發矣。此真百試百效之神方也。

大承氣湯

備急丸

白話文:

腹痛

苓桂朮甘湯用於治療心下脹滿。枳實薤白桂枝湯用於治療脅下脹滿疼痛,並衝至心口。但這兩種藥方不一定要拘泥於疼痛,只要心胸痞塞,皆可使用。凡是心胸痞塞,服用此方,便會感覺立刻舒暢。

小陷胸湯、千金陷胸湯(栝蔞實、大黃、黃連、甘草)

此方適用於介於大小陷胸湯症狀之間的疾病,療效極佳。主治胸部、心窩部結塊積滯,以及飲食消化不良伴隨疼痛者,也同樣有效。

大陷胸湯

甘草乾薑湯,用於治療疝氣、水腫等症狀。若心胸疼痛,服用苦味藥物無效時,使用此甘味藥物,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枳實薤白桂枝湯,此方用於治療胸中痞塞、氣血凝滯胸悶,並從脅下衝至心口的症狀。

茯苓杏仁甘草湯,用於治療輕微的胸痹。

小柴胡湯、薏苡附子散、九痛丸

九痛丸用於治療九種疼痛,詳見《千金方》。《金匱要略》程氏注釋說,九種疼痛包括積聚、飲邪、痰飲、血瘀、蟲積、寒邪等,此說對於治療非常貼切。方中引用的《千金方》附子丸,附子能治療胸痹心痛。

關於「桂枝加芍藥湯」治療腹痛的說法,腹痛是一種病症,而非疾病名稱,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症狀,無法單獨列為一類。但古籍中都單獨列為一章,我也只好沿用這種做法。

小建中湯,用於治療腹部急症。凡是腹部症狀,用小建中湯治療都很容易見效,但少數情況下需考慮加入柴胡。

小柴胡湯,用於治療左側脅肋痛。但需參考大柴胡湯(心下滿痛)、四逆散(腹部疼痛)、柴胡桂枝湯(心口突然疼痛)等方劑。

大塚氏說,柴胡治療左側脅肋痛有效,但對右側脅肋痛無效,這是桂枝加芍藥湯的說法,此後便成為定論。但我多次用柴胡類藥物治療右側脅肋痛,也取得了療效。

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芍藥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大黃湯用於治療實證的痢疾,初期腹痛劇烈者,服用此方即可見效。對於疝氣引起的腹痛,或外邪兼夾宿食引起的疼痛,以及發瘡疹引起的腹痛,服用此方也都有效。

黃連湯,此方用於治療心窩到手腕之間疼痛並伴有嘔吐的症狀。

大建中湯,大建中湯用於治療從腹部向上蔓延至胸部的疼痛。

附子粳米湯,用於治療腹部寒邪,症狀表現為腹中雷鳴。此病多因水飲和寒疝引起,稱為腹部寒邪。

甘草粉蜜湯,此方原本用於治療蟲痛,但對於飲水後腹痛的患者,也能有效。服藥後,手腳和身體腫脹,胃氣恢復良好,是好兆頭。出現的浮腫,不宜急用利水藥物,數日後可自行消散。如果數日後仍未消散,才能服用腎氣丸。一般來說,一旦出現腫脹後痊癒,以後就不會再發作了,此方確實百試百靈。

大承氣湯、備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