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16)

回本書目錄

後篇·病證各論 (16)

1. 備考

左項引用「內科秘錄」膈噎條之治法。因當時之所謂膈噎。與今日之胃癌或食道癌名稱雖異而實相同。其間雖稍有差異。然大體則同。

〔本間棗軒之說〕,此固為不治之病。藥餌當然亦不奏效。但如其原因為癇及起於四十歲以前者。百病之中。往往能救二三。名古屋玄醫之利膈湯。在傷寒論梔子豉湯條中雲。胸中窒者。以此為本。是主藥為梔子也。先師枳園高階先生用利膈湯或梔子豉湯均有奇驗。予用半夏瀉心湯

亦常收效。但亦有不能全治。暫苟延其命者。予雖常欲推究古方奏神驗而終不可得。故後世有人逢到膈噎難症。往往謹投古方。堅守百中求一生之議者焉。

名古屋玄醫之利膈湯。為半夏、山梔子、附子甘草生薑。而枳園之利膈湯。為茯苓、半夏、橘皮、甘草、蒼朮乾薑吳茱萸牡蠣、生薑、梔子。

〔識病捷法〕,桃核承氣湯。治噎膈(與膈噎同)積血有效。

〔錦囊秘錄〕,周揚後云。余每借用代赭旋覆湯旋覆花代赭石湯)治反胃噎食(飲食後嘔吐之病)氣逆不降者。有神效。

2. 第十六章·胃擴張

金匱要略云。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者。名曰胃反。胃反正與胃擴張相當。又翻胃、反胃之義。與胃反同。

【原因】,胃擴張者。胃腔後天性擴大之症也。常伴以胃內容物之蓄積與發酵。其原因類別為下之五種。

(一)幽門狹窄。

(二)食物過大之充盈。

(三)胃壁之疾病。

(四)由於神經作用之胃筋纖維之衰弱。

(五)鄰接器官與胃愈著之時。

【症候】,本病檢病方法中最簡便而正確者。為用炭酸瓦斯膨脹胃之一法。其法將酒石酸一茶匙。以一盞盛之水溶解之。將此嚥下之後。即用重炭酸那篤里烏麻一茶匙溶解於一盞之水中攝取之。經過一二秒時。胃部膨滿。望診上既能見本病之存在。而在打診上則發空氣枕狀之鼓音。大彎達於臍下。聽診上沿大彎能證明有小水泡性刺芝叟兒。

又患者當朝晨空腹時起立。飲二杯或三杯之水。則打診上見有胃弛緩症。其濁音界每移動於下方。胃擴張患者之胃之境界。一般增大。健康之人。其大彎在臍上一橫指至二橫指之間。有胃擴張病者。則大彎達臍部以下。甚至有達膀胱部者。胃之左界。達於左側前腋下線。右界越右側副胸骨線而及於右方。胃之小彎向下方沉下。肉眼能目擊之。

胃之大彎雖達於臍下。而側部之胃界。則無異於常時者。此非胃擴張。乃胃下垂症也。又胃部之境界左右上下均擴張。而為先性之巨大者。則不能認為胃擴張症。

本病用指頭衝擊患者胃部時。證明有著明之振水音。嘔吐不頻頻。但一次吐出之量。帶多量之強酸性。更帶刺戟性之臊臭。此外患者往往訴酸性之噯氣及吃逆、嘈雜。胃之運動微緩。舌無苔。多帶赤色。屢屢訴煩渴。尿量減。大便多秘結。

【療法】,茯苓澤瀉湯證最多。其他如茯苓飲五苓散吳茱萸湯生薑瀉心湯等。亦可用之。

3. 實驗例

(一)患者五十八歲。男子。二十九歲時罹脘疸。入病院為生活者前後八年。失去數個趾指。漸次病苦。自後罹胃擴張。因氣候之變或飲食之消長。依然不能全愈。每年初夏時候。病勢增惡。屢屢併發腳氣病。

主證腹滿與呼吸迫促。口渴甚。舌白苔。大便秘。尿量亦少。吐一日一二回。其量頗多。每次近一面盆。吐後腹滿去。呼吸平靜。胃內著明停水。噯氣。腹中雷鳴。耳鳴不絕。低聲不聞。腳力頗弱。甚疲勞。尿中證明有糖。醫師云胃擴張中併發糖尿病之症也。

投與茯苓澤瀉湯。患者不努力進藥。稍稍輕快。藥即暫停。緩一二日再投藥。荏苒二年。近訴耳鳴尚有。至其他症狀。已大半消散矣。

4. 備考

〔本間棗軒之說〕,反胃之症重者。第一用減谷法。少進飲食。則脾胃雖衰弱。尚能消化也。又腹中不慣之食物。珍奇之物。消化較難。故宜專食稀粥等易消化之物品。多飲藥則起藥煩。故一帖之藥。宜於一日中分二次服之。藥方先用生薑瀉心湯理中湯。不效時用化食養脾湯香砂六君子湯加味平胃散

若吐稀粥者。可以上列諸方吐。其有不納而微渴者。用茯苓澤瀉湯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湯

所謂香砂六君子湯者。人參、朮、甘草半夏橘皮、(六君子)香附子、藿香、縮砂也。化食養脾湯者。六君子中加砂仁、神麯、麥芽山楂子也。加味平胃散者。朮、厚朴、橘皮、甘草、神麯、麥芽、山楂子也。

〔時還讀我書續錄〕,苓桂甘棗湯治澼囊證(胃擴張)累年不愈。心下痛。吐宿水者甚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