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22)

回本書目錄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22)

1. 備考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諸瘡毒內攻。變腫者。用此湯及連翹湯。

連翹湯(連翹,黃芩,麻黃,升麻,川芎,甘草,大黃,枳實)

毒盛者加犀角。反鼻。其功更超絕。凡瘡疥上因淋洗塗搽攻毒歸內。而起腫脹者。大抵不外古之二湯。二湯猶無效。至喘滿氣急者。用建瓴丸。紫丸之類以制之。又此際已成越婢湯麻杏甘石湯等之症矣。

勝勢飲(當歸,香附子,川芎,茯苓,蒼朮,桂枝,沙參,木通,丁香,甘草)

婦人因積冷結氣而腫脹者。用此方極妙。

防己散(防己,桑白皮,茯苓,紫蘇,木香,生薑)

妊婦腰腳微腫。為安產之佳兆。不必服藥。如小便不利。周身浮腫。可服此方。

(原著者按)妊婦之浮腫。有陽水。有陰水。宜時時從證用方。常用一方者。每難奏效。

琥珀湯(五苓散加琥珀,反鼻)

產後水腫。以琥珀為專藥。但反鼻亦有效。凡瘡毒內攻之腫。加反鼻於赤小豆湯中或連翹湯中。其應若響。故反鼻實可謂攻毒之奇藥。又產後水腫。於服藥之外。食水禽亦佳。因水禽有利水之功。此中尤以蒼鷺之功為最大。此係友人屢試屢效之經驗。

赤小豆湯(防己,桑白皮,茯苓,葶藶子,杏仁,赤小豆)

此方用於諸般之水腫脹滿婦人胎水。為小林翁屢試屢效之方。

另有一方用百部根,商陸,菟絲子,蒼朮,接骨木葉,赤小豆者。此係吉益南涯家藏之方。與前方之功。堪為難兄難弟。

禹水丸(針砂,禹餘糧,蛇含石為主。從證而加諸種之藥。桂里翁盛推獎此方。謂誠治水腫膨脹之神方也。),

凡治腫脹。(水腫之意)以圖利尿為上法。攻下者。為不得已之下策。然觀今時醫生之醫腫脹者。往往率意用下劑。不愈時則云自力已竭。欲圖下泄。已屬不及。此天命也。逞一時之能。促人於死。猶委之天命。不知其心中能自安否。至於小兒之腫脹。尤不得不慎用。

(原著者按)桂里翁時代。盛行所謂東洞流之治術。有濫用下劑之癖。故桂里東郭二大家均諄諄以此為戒。

〔千金方〕,久患氣急(呼吸促迫)而不愈。則成水腫。其皮中之浮水。攻面目身體。從腰上腫。用甘草麻黃湯以發汗可愈。

〔千金翼〕,麻黃湯(麻黃甘草湯)主治風濕水疾。身體面目腫脹不仁。

〔醫宗金鑑〕,小青龍湯對於雜病之膚脹水腫者。用以發汗利水。有效。

〔療治茶談〕,水腫之症兼咳嗽。腹中之動氣甚者。為必死之證。

〔類聚方廣義〕,妊娠每現水腫。因而有流產者。不用逐水之劑。而以葵子茯苓散煎服之。挾喘咳者。合甘草麻黃湯服之。

苓薑朮甘湯中加杏仁。名腎著湯。治妊婦之浮腫、小便自利、腰髀冷痛、喘咳者有效。

產後現水腫。而有腰腳冷痛、小便不仁、小便不利之狀者。八味丸可愈。

白話文:

備考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適用於各種瘡毒內侵引起的腫脹。如果腫脹明顯,可以使用這個湯劑以及連翹湯。

連翹湯的組成是:連翹、黃芩、麻黃、升麻、川芎、甘草、大黃、枳實。

毒性較重者,可以加入犀角。如果出現鼻塞,療效會更好。凡是瘡疥因淋洗、塗搽等外治攻毒方法而導致腫脹的,大多可以用這兩種湯劑。如果這兩種湯劑都沒有效果,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急的情況,則需服用建瓴丸、紫丸等藥物治療。此時,病情可能已經發展到需要使用越婢湯、麻杏甘石湯等藥物的地步了。

勝勢飲(當歸、香附子、川芎、茯苓、蒼朮、桂枝、沙參、木通、丁香、甘草)適用於婦女因寒邪積聚、氣滯引起的腫脹,療效極佳。

防己散(防己、桑白皮、茯苓、紫蘇、木香、生薑)適用於孕婦腰腳輕微腫脹的情況,這往往是順利生產的吉兆,不必服藥。如果小便不利,全身浮腫,才可以服用此方。

(原著者按)孕婦的浮腫,有陽水、陰水之分,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用藥。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往往難以奏效。

琥珀湯(五苓散加入琥珀,以及通鼻藥物)適用於產後水腫,琥珀是主藥。但即使沒有鼻塞,也有效。凡是瘡毒內侵引起的腫脹,在赤小豆湯或連翹湯中加入通鼻藥物,效果顯著。因此,通鼻藥物確實是攻毒的奇藥。此外,產後水腫,除了服藥之外,食用水禽也有助於康復,因為水禽具有利水的作用,其中尤以蒼鷺的效果最佳。這是友人多次實驗,屢試屢效的經驗。

赤小豆湯(防己、桑白皮、茯苓、葶藶子、杏仁、赤小豆)此方適用於各種水腫脹滿,以及婦女的胎水,是小林翁多次實驗,屢試屢效的方劑。

還有一個方劑,使用百部根、商陸、菟絲子、蒼朮、接骨木葉、赤小豆,這是吉益南涯家傳的方劑,與前一個方劑的功效相當。

禹水丸(以針砂、禹餘糧、蛇含石為主藥,再根據病情添加其他藥物),桂里翁大力推薦此方,認為是治療水腫脹滿的特效藥。

治療腫脹(指水腫),以利尿為首選方法,攻下瀉則是不得已的下策。但觀察現在的醫生治療腫脹,往往隨意使用瀉下藥,如果沒有效果,就說病人自身能力已盡,想要瀉下已經來不及了,這是天命如此,只圖一時之能,加速病人死亡,卻又歸咎於天命,不知他們心中是否安穩。對於兒童的腫脹,更要謹慎用藥。

(原著者按)桂里翁時代,盛行所謂東洞流的治療方法,濫用瀉下藥的現象很普遍,所以桂里、東郭兩位大家都在此方面諄諄告誡。

《千金方》:久患氣急(呼吸急促)而不愈,則會導致水腫,水液浮於皮下,面部及全身腫脹,從腰部開始腫起,使用甘草麻黃湯發汗可以治愈。

《千金翼》:麻黃湯(甘草麻黃湯)主治風濕水腫,身體面部腫脹麻木不仁。

《醫宗金鑑》:小青龍湯適用於各種疾病引起的皮膚腫脹水腫,用於發汗利水,療效顯著。

《療治茶談》:水腫伴有咳嗽,腹部氣脹明顯者,是必死的徵兆。

《類聚方廣義》:妊娠期經常出現水腫,可能導致流產,不要使用利尿藥,而應服用葵子茯苓散。如果伴有喘咳,則合用甘草麻黃湯。

苓薑朮甘湯中加入杏仁,名為腎著湯,治療孕婦浮腫、小便自利、腰腿冷痛、喘咳有效。

產後出現水腫,伴有腰腿冷痛、小便不利的情況,服用八味丸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