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21)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21)
1. 備考
水有十種。其中不治者五。第一。唇黑者傷肝。第二。缺盆(鎖骨上窩也)不平者傷心。第三。臍突出者傷脾。第四。背不平者傷肺。第五。足下平滿者傷腎。此五症者。實不治之凶症也。水腫病者身有瘡癰。其瘡處流水者凶。即其瘡處並不自流。而醫者或用針刺之使之流水。
迨夫水出腫消。然其人亦隨之斃矣。
(原著者按)今日之大病院中。此種光景。屢屢見之。千金方云。水病忌從腹上出水。水出則一月之內外死矣。故大忌之。且不止限於腹上也。即一身中皆忌之。
腫之俄然消退者。禍在眉睫間。此不可不留意也。
越婢湯
麻黃附子湯
桃花湯(桃花,大黃)
郁李仁湯(茯苓,杏仁,橘皮,防己,蘇子,郁李仁,或加桑白皮,檳榔)
此方專治上體之腫。以心腹脹滿或氣短為目標。凡藥之烈者治病亦速。如甘遂之煩。桃花之渴。營實之下重是也。郁李仁能瞑眩。然逐水則勝於諸藥云。
蘇子降氣湯(參考喘息條備考部)
導水茯苓湯(茯苓,麥門冬,澤瀉,白朮,桑白皮,柴蘇,檳榔,木瓜,腹皮,陳皮,砂仁,木香,燈草)
水氣病。遍身洪腫。反喘滿者。連服此藥。則小便利而病漸可愈。腳氣腫亦用此方。
治水之方中。配合麥門冬者甚少。往年有一男子。通身洪腫。諸藥不應。有一奇士以生麥門冬一物為大劑。濃煎與之。則小便快利而病全愈。奇士云麥門冬者。逐水之神品也。
(原著者按)與以麥門冬。則大便通利。小便快利。麥門冬非逐水之劑。然有潤滑組織之效。從證運用。使大小便均通利。病當然愈矣。
禹水湯(赤小豆,大麥,王篲,豬苓,澤瀉,茯苓,牽牛子)
實脾飲(蒼朮,白朮,厚朴,枳殼,陳皮,茯苓,砂仁,木香,香附子,豬苓,澤瀉,腹皮,生薑,燈草),
陸豆湯(商陸,赤小豆,麥芽,蒼朮,厚朴,梔子,陳皮,甘草)
用此方者。宜慎飲食。否則無效。浪華有一有名之烏藥。其方僅用赤小豆、大麥、地膚子三味。而用時以禁食為第一。凡湯汁與一切下飯之物。均所禁止。僅食赤小豆與麥。此其理甚大也。
金苓散(蒼朮,厚朴,陳皮,半夏,藿香,甘草,豬苓,澤瀉,桂枝,茯苓,生薑,大棗)
此為草醫所傳之方。平易簡妙。曾試驗於一二腫脹之兒。果見奇效。
澤漆湯(澤漆,鯉魚,赤小豆,生薑,茯苓,人參,甘草)
諸凡腫脹屬虛者。用此方有奇效。產後水腫腳氣腫滿等。用此方愈者數人矣。方見千金。
真武湯,虛寒之腫脹。世醫無不用之。
壯原湯(人參,白朮,茯苓,破故紙,桂心,附子,乾薑,砂仁,陳皮)
痢久下則脾虛。脾不能制水。因成腫脹。多服此方有效。
加味腎氣丸(八味丸加車前子牛膝)
胃氣虛衰。不能收攝水氣。致腰腳泛腫。此丸可以治之。
白話文:
備考
水腫有十種類型,其中五種是不治之症:第一,嘴唇發黑,傷肝;第二,鎖骨上窩凹陷不平,傷心;第三,肚臍突出,傷脾;第四,背部不平,傷肺;第五,腳底腫脹,傷腎。這五種都是難以治療的凶險症狀。
水腫病人若身上長瘡,並從瘡口流出膿水,預後凶險。即使瘡口沒有自行流膿,醫生用針刺破使其流膿,待水腫消退後,病人也可能隨之死亡。現代大醫院經常見到這種情況。《千金方》記載,水腫忌諱從腹部上方排出水分,水腫消退後,一個月內就會死亡,這是大忌,而且不限於腹部,全身任何部位都應避免這種情況。水腫突然消退,禍事將至,不可不注意。
以下是一些治療水腫的方劑:
越婢湯、麻黃附子湯、桃花湯(桃花、大黃)、郁李仁湯(茯苓、杏仁、橘皮、防己、蘇子、郁李仁,可加桑白皮、檳榔)。這些方劑專治上半身水腫,針對心腹脹滿或氣短等症狀。藥性強烈的藥物療效也快,例如甘遂會引起煩躁,桃花會導致口渴,營衛充足卻下肢腫脹也是如此。郁李仁會產生瞑眩反應,但其利水效果勝過其他藥物。
蘇子降氣湯(參考喘息條備考部)、導水茯苓湯(茯苓、麥門冬、澤瀉、白朮、桑白皮、柴胡、檳榔、木瓜、厚朴、陳皮、砂仁、木香、燈心草)。水腫遍及全身,伴有喘息、胸悶者,連續服用此藥,小便通暢,病情就會逐漸好轉。腳氣腫也可用此方。
治療水腫的方劑中,很少使用麥門冬。過去有一位男子,全身水腫,服用多種藥物均無效,一位奇人用大量生麥門冬濃煎後給他服用,結果小便通暢,疾病痊癒。這位奇人說麥門冬是利水的上品。 麥門冬雖然不是利水藥,但能潤滑組織,根據病情運用,使大小便都通暢,疾病自然會痊癒。
禹水湯(赤小豆、大麥、薏苡仁、豬苓、澤瀉、茯苓、牽牛子)、實脾飲(蒼朮、白朮、厚朴、枳殼、陳皮、茯苓、砂仁、木香、香附子、豬苓、澤瀉、厚朴、生薑、燈心草)、陸豆湯(商陸、赤小豆、麥芽、蒼朮、厚朴、梔子、陳皮、甘草)。服用這些方劑,應注意飲食,否則無效。浪華有一種有名的烏藥方,只用赤小豆、大麥、地膚子三味藥,服用時最重要的是忌口,湯水和所有下飯的東西都禁止,只吃赤小豆和大麥,這道理很深奧。
金苓散(蒼朮、厚朴、陳皮、半夏、藿香、甘草、豬苓、澤瀉、桂枝、茯苓、生薑、大棗)。這是草醫流傳的方劑,平易簡潔,妙效神奇,曾用於治療一兩個水腫的兒童,效果顯著。
澤漆湯(澤漆、鯉魚、赤小豆、生薑、茯苓、人參、甘草)。凡是水腫屬於虛證的,服用此方有奇效,產後水腫、腳氣腫脹等,用此方治癒者很多,方見《千金方》。
真武湯,治療虛寒性水腫,臨床醫生廣泛使用。
壯元湯(人參、白朮、茯苓、破故紙、桂枝、附子、乾薑、砂仁、陳皮)。痢疾久瀉導致脾虛,脾失健運,不能制水,從而導致水腫,多服用此方有效。
加味腎氣丸(八味丸加車前子、牛膝)。胃氣虛弱,不能收攝水氣,導致腰腳浮腫,此丸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