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1. 第十章·熱
2. 熱
熱為陽證。但亦有陰證之發熱者。大凡陽證及實證者易伴熱。陰證及虛證者易伴寒。皇漢醫學要訣云。所謂熱者。不必達體溫計之標準始謂之。凡局部之有熱感者。亦可謂之熱。同時熱之云云。即寓今日炎症之意。西醫別為熱型熱勢。熱型分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熱勢分亞熱、輕熱、中等熱、高熱、過熱。
但此等分類法。與直接治療法無關。反之。皇漢醫學上。將辨為陽證之熱乎。陰證之熱乎。實熱乎。虛熱乎。更進一步。如已認為陽證之熱者。又將從何審辨為太陽病之熱乎。少陰病之熱乎。抑或陽明病之熱乎。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關於熱證之用方甚多。茲從證歸納而採擇之如下。
發熱,桂枝湯(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頭痛發熱。發熱出汗。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
桂枝麻黃各半湯(發熱惡寒。熱多寒少。)
桂枝二越婢一湯(發熱惡寒。多熱少寒。)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發熱。出汗。口渴。)
桂枝加黃耆湯(發熱。)
五苓散(發熱。頭痛發熱。)
豬苓湯(脈浮發熱。)
麻黃湯(頭痛發熱。無汗發熱。身疼痛。)
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
小青龍湯(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咳而微喘。發熱不渴。),
大青龍湯(發熱。惡寒。身疼痛。)
小柴胡湯(嘔而發熱者。傷寒瘥後。更發熱者。)
柴胡桂枝湯(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
厚朴七物湯(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數。)
大黃附子湯(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症也。下溫藥治之。)
調胃承氣湯(太陽病。三日。汗發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
大黃牡丹皮湯(時時發熱。自出汗。復惡寒。)
四逆湯(吐利。出汗。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冷厥者。)
真武湯(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但仍發熱。)
梔子蘗皮湯。(身黃髮熱者。)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發熱日晡更劇。)
消石礬石散(黃家。日晡所發熱惡寒。)
大承氣湯(發熱。多汗。)
往來寒熱,小柴胡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
柴胡桂枝甘薑湯(往來寒熱。心煩者。)
大柴胡湯(往來寒熱。)
潮熱。柴胡加芒硝湯(潮熱。)
大承氣湯(短氣。腹滿而喘。潮熱。日晡發潮熱。不惡寒。讝語。潮熱。不能食者。)
小承氣湯(讝語。發潮熱。脈滑者。)
大陷胸湯(日晡稍稍潮熱。)
煩熱,小建中湯(手足煩熱。),
八味丸(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
小柴胡湯(四肢苦煩熱。)
梔子豉湯(煩熱。胸中窒者。)
溫經湯(手掌煩熱。)
瘀熱,茵陳蒿湯(渴欲飲水者。此瘀熱在裡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熱入血室,小柴胡湯(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發作時如瘧狀。)
身熱,小柴胡湯(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
梔子豉湯(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
梔子乾薑湯(傷寒。醫用大下之丸藥。身熱不去。微煩者。)
熱,白虎加人參湯(熱結在內。表裡共熱。)
白虎加桂枝湯(身不寒。但熱。)
調胃承氣湯(不惡寒。但熱。)
四逆湯(出大汗後熱不去者。)
通脈四逆湯(裡寒外熱。)
梔子豉湯(熱在外者。)
微熱,五苓散(微熱消渴。)
小柴胡湯(身微熱。)
大承氣湯(時微熱。)
四逆湯(治身微熱見厥者。)
葦莖湯(咳微熱。)
此外尚有越婢湯及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治大熱之語。大熱者體表之熱之意。非熱大之說也。
通覽上列。表實證之熱用麻黃湯。表虛證之熱用桂枝湯。陽明病之熱用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治少陽病之熱用小柴胡湯。均發熱之症也。而用熱認定為陽熱。更觀陰虛證之發熱用四逆湯或真武湯。其發熱也。咸惡寒發熱。如太陽病之熱狀。極不能一般的定方。余於臨床時。
曾屢見陽明病或少陰病者亦惡寒發熱。或往來寒熱或潮熱。此種病症。欲擬對症之方。不得不先明脈狀矣。
傷寒雜病辨證曰。蓋發熱一證。頗多類似。脈浮而緊。發熱惡寒者。傷寒之候也。脈浮而數。發熱惡寒。或有痛處者。現癰癤之兆也。脈浮而按之反澀。發熱惡寒。或膈內實而嘔吐者。傷食也。脈浮而滑。或頭眩嘔吐者。風痰也。脈浮而弦。發熱惡寒。或思飲食者。化為瘧疾之徵也。能辨此脈。又能辨驗其證者。方可無誤。
往來寒熱者。寒與熱相往來也。寒去則熱現。熱往則寒來。雖如發熱惡寒。但熱與惡寒不同時。此往來寒熱者。示邪在少陽部位也。柴胡劑可治之。故小柴胡湯為少陽病正面之治方。
傷寒雜病辨證曰。小柴胡湯用於往來寒熱。柴胡桂枝幹薑湯用於但頭汗出之往來寒熱。奔豚湯用於往來寒熱。是皆專治邪在少陽者也。一主胸脅滿微結。一主胸腹之痛。但俱無下之之法。大柴胡湯之用於往來寒熱。熱結在裡者也。往來寒熱屬少陽。為柴胡之正證。若表證則多加桂枝。里證則多加大黃。是其大法也。
潮熱者。如海水之潮。來時身體手足胸腹中。無不充滿其熱。故曰潮熱。此為邪氣熾盛於陽明部位之徵。應用大黃、芒硝之配劑。
傷寒雜病辨證曰。潮熱者。邪氣入胃而現之證也。若脈浮而緊。潮熱下痢。或小便難出。大便溏者。邪氣入胃而猶未入之兼少陽證者也。先當和解其外。若小便利而大便鞕者。攻之。但癆瘵(肺結核)而潮熱者。必屬虛證。
煩熱者用小建中湯、八味丸、小柴胡湯、梔子豉湯、溫經湯。以上五方。前已分列主治病症。則煩熱與潮熱之相異自明。即潮熱者概為陽實證。煩熱者悉為虛證。有手足煩熱者。有四肢苦煩熱者。有手掌煩熱者。手足煩熱者多為陽虛。(有時陰虛亦有此苦。)
傷寒雜病辨證曰。煩熱者。熱之苦煩者也。其症在心胸之間。如蒸如焮。熱氣怫鬱。煩擾不能安靜也。有手煩熱。有足心煩熱。蓋煩擾者。無奈何之義也。又有僅僅足下熱或足心熱者。此皆系胃中蓄血所致。與手足煩熱相似。但不可混同。
煩熱而胸中窒塞者用梔子豉湯。煩熱而心亂者用三黃湯。(指金匱中風歷節病編之千金三黃湯)煩熱不得臥者用八味丸。是皆在心胸之間。其因有三。一、因下汗後虛邪湊於心胸。一、因風氣侵心。一、因氣上而不能下通。故治法亦有陰陽之別。手足煩熱者用小建中湯。四肢苦煩熱者用小柴胡湯。手掌煩熱者用溫經湯。皆屬四肢血熱之所致也。
瘀熱者用茵陳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此二方治黃疸均有效。蓋黃疸者。瘀熱在裡而發者也。瘀熱鬱於裡。故發瘀穢之熱也。熱入血室者。所謂血熱也。熱與血之結也。
身熱者用小柴胡湯、梔子豉湯、梔子乾薑湯。潮濕可下而去之。身熱則雖下而不能除。故雖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因身熱系裡熱非表熱也。故不當與以瀉下之劑。
傷寒雜病辨證曰。身熱者。大(大者大表之大。非大小之大。)熱也。太陽上篇云。身大熱者。其病屬陽明。與微熱相反。微熱者。熱潛在裡也。身熱者。熱顯於表也。中西深齋云。身熱者。胸腹常熱。熱在肌膚。其人身重而微煩云。
身熱者。邪氣傳於裡而未實也。表裡俱熱。但純裡熱甚輕耳。此外尚有表熱、外熱之名。亦屬身熱。均不用下法。熱之含義甚廣。不能一例而論。宜考其前後。而後能判其為何種之熱。白虎湯證之熱。熱結在裡。表裡均熱之身熱也。白虎桂枝湯證之熱。身不寒而但熱之身熱也。
梔子豉湯證。熱於外之身熱也。四逆湯證之熱。出大汗而熱不去。陰證之發熱也。通脈四逆湯證。亦陰證之熱也。
微熱者有五苓散、小柴胡湯、大承氣湯、四逆湯、葦莖湯諸方。柴胡桂枝湯用於寒多微熱。微熱者無熱之謂。有陰有陽有虛有實。參考其他之症候。始能知其如何之種類焉。
傷寒雜症辨證曰。微熱亦屬裡熱。微即幽微之微。隱邃而不大顯之義。熱微如無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