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4)

回本書目錄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4)

1. 備考

白通湯,真武湯不效。益近於脫症。而下痢猶不止。即如神丸或赤石脂禹餘糧之類不能治者。與此方有偉效。

駐車丸(黃連,乾薑,當歸,阿膠)此方對於痢毒未盡。而成陰症裡寒者用之為宜。大體陰證所下之物。亦如陽症之下魚腦髓或輕之膿血。凡無此者。可與此方。此方對於下物之色之目的甚宜。而於產後之痢尤宜。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症也。此方對於陰陽合併之症也。俱於產之痢疾有特效。

香連丸,(黃連,木香,肉豆蔻),此方能止腹痛。有除後重之力。

紫丸(紫圓)

以上為桂里翁痢疾論之大略。自古以來。對於治療痢之學說。言者甚多。予信桂里翁之諸說最為剴切。故不厭其煩。詳為引說。雖方之取捨選擇。視乎其人。然苟能熟察翁之所說。達痢疾治療之奧義。予敢信其決能奏有效之途徑也。(大塚),

〔證治準繩〕,仲景之建中湯(指小建中湯)無赤痢、白痢、舊新之區別。但治腹中之大痛者有神效。其脈弦急。或澀浮而大。按之空虛。或乏舉按之力者。有此湯治之。

〔入門良方〕,小承氣湯對於痢之初發。積氣甚盛。腹痛難耐。或不脹悶。裡急後重。度度入圊(廁)而不快通。窘迫之甚者。甚相宜。

〔名醫方考〕,桃仁承氣湯實為痢疾初起主治之藥。或其初已失與下劑之時期。反用收斂之藥。致邪熱內蓄。不能血行。腹痛甚而欲死者。急此方攻之。

〔外臺秘要方〕,赤痢或白痢。日下痢數十行者。不問老人小兒。以甘草一味。水煎頓服之為宜。

〔魏氏家藏方〕,二宜丸(甘草乾薑湯)治赤白痢有效。以蜜丸服之。

〔津田玄仙之說〕,痢疾中有邪實之痢。腐肉之痢。二證之分。至為緊要。苟不知此點。決難無過。邪實之痢者。諸邪會集於大腸。下青白等之穢物。外證不熱。脈實而數。口渴。舌有苔。有種種之實證。入廁必若於有後重之氣味。是證宜用傷寒論之白頭翁湯或芍藥湯、或芩連湯等涼劑。

去邪之品味。以去其會集之腸邪。此則無論何人。無不知為痢病正面通治之法也。腐肉之痢者。大腸中之氣邪不下。則元氣虛脫。大腸之內皮。因之而腐。其肉下落。致成腐肉痢之虛證。血亦隨之而多下。此極虛之危症也。其外證亦手足厥冷。好熱湯。與冷物。脈勿論已。即其他各方面。

無處不呈虛證。後重比之邪實之證且甚之。糞中向無臭味。此為虛實分別之大概。但邪氣之中。因元氣虛而下赤肉者。其時必從邪氣之脈。而不見虛脈。此時世醫。往往難辨虛實。遂用錢氏白朮散以敷衍之。抑亦不思大便中下膿血之點滴者。非腐肉痢之下地乎。輕者桂附之中。

加相當之劑。重者與溫補劑。決無所用其疑焉。

〔類聚方廣義〕,痢疾有大熱。腹滿。痛如錐刺。口舌乾燥。或唇舌破裂。大便一日百數十行。或便中交下膿血者。大承氣湯主治之。

白話文:

備考

白通湯、真武湯無效,病情已接近脫症,腹瀉卻仍未停止,即使像神丸或赤石脂禹餘糧等藥物也無法治療,此時使用這個方子則有奇效。

駐車丸(黃連、乾薑、當歸、阿膠):此方適用於痢疾毒素未盡,形成陰虛裡寒的症狀。大多數陰證下痢的物質,也像陽證下痢的魚腦髓或少量的膿血一樣。凡是不符合這些情況的,都可以使用此方。此方對於大便顏色和性狀的觀察非常適用,尤其適用於產後痢疾。白頭翁湯加甘草、阿膠也是同樣的症狀,此方適用於陰陽合併的症狀,對產後痢疾都有特效。

香連丸(黃連、木香、肉豆蔻):此方能止腹痛,並能消除裡急後重的症狀。

紫丸(紫圓)

以上是桂里翁《痢疾論》的大要。自古以來,關於治療痢疾的學說很多,但我認為桂里翁的說法最為精闢,所以不厭其煩地詳細引述。雖然方劑的選擇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但如果能熟練掌握桂里翁的論述,理解治療痢疾的奧妙,我相信一定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大塚)

《證治準繩》:仲景的建中湯(指小建中湯)不區分赤痢、白痢、新舊,但對於治療腹痛劇烈者有奇效。脈象弦急,或澀浮而大,按之虛弱,或乏力按壓者,可用此湯治療。

《入門良方》:小承氣湯適用於痢疾初期,氣滯嚴重,腹痛難忍,或不脹滿,裡急後重,多次上廁所但仍不通暢,十分窘迫者,非常合適。

《名醫方考》:桃仁承氣湯是痢疾初期治療的主要藥物。如果初期錯過了使用下瀉藥的時機,反而使用收斂藥物,導致邪熱內蓄,氣血運行不暢,腹痛劇烈,甚至危及生命者,應立即使用此方攻邪。

《外臺秘要方》:赤痢或白痢,一天腹瀉數十次的,無論老幼,都可用單味甘草水煎服。

《魏氏家藏方》:二宜丸(甘草乾薑湯)治療赤白痢有效,製成蜜丸服用。

《津田玄仙之說》:痢疾中有邪實痢和腐肉痢兩種,區分這兩種證候至關重要,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很容易出錯。邪實痢是指諸邪聚集在大腸,排出青白等穢物,沒有發熱的外證,脈象實數,口渴,舌苔厚膩,具有各種實證,排便時有裡急後重的感覺,此證宜用《傷寒論》中的白頭翁湯、芍藥湯或芩連湯等寒涼藥物,以去除聚集在大腸的邪氣。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痢疾的正面通治方法。腐肉痢是指大腸中的邪氣不能排出,導致元氣虛脫,大腸內膜腐爛,腸肉脫落,形成腐肉痢的虛證,並伴隨大量出血。這是極度虛弱的危急症狀。其外證表現為手足厥冷,喜熱飲,畏寒,脈象虛弱,其他各方面也都表現為虛證。裡急後重比邪實證更嚴重,大便無臭味。這是虛實辨證的大致區別。但邪實之中,因元氣虛弱而排出赤肉者,此時脈象必見邪氣之脈,而不見虛脈。此時,醫生往往難以辨別虛實,便使用錢氏白朮散敷衍了事,也不考慮大便中排出膿血是否為腐肉痢的表現。輕者在桂枝附子的基礎上加一些藥物,重者使用溫補藥物,決無疑慮。

《類聚方廣義》:痢疾伴有大熱、腹脹、疼痛如錐刺、口乾舌燥、或唇舌破裂、一天大便數十次甚至百次以上,或大便中夾有膿血者,大承氣湯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