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1)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1)
1. 備考
〔蘭軒醫談〕,治痰飲者。始用溫散。其次疏通。其次燥痰。先燥者則不適。溫散用敗毒散。小青龍。疏通用柴梗半夏湯。(或加大黃少許)燥痰用苓桂朮甘湯之類。金匱云。病痰飲者。當溫藥以和之。信確言也。但痰飲如有蛔蟲之見證者。宜先用滋潤溫劑以擾亂之。然後用下劑以除之。
以去其沉痼之疾。是為至要。譬諸去煙管之煙膏者。必先用捻紙之類稍稍通之。而後用火與熱湯通之。其理正同也。
白話文:
〔蘭軒醫談〕 治痰飲者
治療痰飲,首先要用溫散的方法,其次是疏通,再次是燥痰。若一開始就用燥痰的方法,則效果不佳。
溫散的方法可用敗毒散、小青龍。疏通的方法可用柴梗半夏湯(可加少許大黃)。燥痰的方法可用苓桂朮甘湯等。
金匱要略中說:「病人患有痰飲,應該用溫藥來調和它。」這句話確實說得正確。但如果痰飲患者伴有蛔蟲的症狀,則應先用滋潤溫和的藥劑去擾亂它,然後再用下瀉的藥劑把它去除。
這樣才能徹底去除積存已久的疾病,這是最重要的。這就像去除煙管里的煙膏一樣,必須先用紙捻之類的東西稍微通一通,然後再用火和熱水來徹底通開,道理是一樣的。
2. 心悸亢進
心悸亢進。即動悸也。悸者心動之謂。或動氣之總稱。故如單言悸。即不限於心尖之動悸。而有心悸。臍下悸等之名稱。鳩尾之動悸。心下悸也。臍下之動悸。臍下悸也。傷寒論金匱要略中關於悸之處方十有一。舉之如下。
桂枝甘草湯(發汗過多。其人叉手則心自冒。心下悸按之可得者。)
茯苓甘草湯(厥而心下悸者。)
半夏麻黃(心下悸者。)
小柴胡湯(心下悸。小便不利。)
真武湯(心下悸。頭眩。)
白話文:
心悸亢進,就是指心跳加速。悸,是指心臟跳動的意思,也泛指各種身體的跳動。所以單獨說「悸」的時候,並不限定於心尖的跳動,還有像心悸、臍下悸等等名稱。鳩尾的跳動,就稱為心下悸;臍下的跳動,就稱為臍下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裡關於悸症的處方有十一個,列舉如下:
桂枝甘草湯(用於發汗過度,病人叉著手心就會自己發熱,心下悸,按壓可以摸到。)
茯苓甘草湯(用於昏厥伴隨心下悸。)
半夏麻黃湯(用於心下悸。)
小柴胡湯(用於心下悸,小便不利。)
真武湯(用於心下悸,頭暈。)
炙甘草湯(脈結代。心動悸。)
小建中湯(心中悸而煩。)
苓桂甘棗湯(臍下悸。)
五苓散(臍下悸。)
小半夏加茯苓湯(眩悸。)
以上諸方中。計有桂枝者六。有茯苓者五。桂枝茯苓均無者為四逆散。小柴胡湯。半夏麻黃丸三方。而除五苓散外。凡有桂枝之方。必伴以甘草。由此可知悸之大半之方意。胚胎於桂枝甘草湯。不過茯苓亦得治悸而已。桂枝甘草證之悸。究竟如何乎。余敢為之說明曰。桂枝甘草湯之悸者。
白話文:
脈搏結代、心臟跳動不安的,可以用炙甘草湯;心悸煩躁的,可以用小建中湯;肚臍下跳動不安的,可以用苓桂甘棗湯或五苓散;頭昏眼花心悸的,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以上這些方劑中,有桂枝的六個,有茯苓的五個。其中,既沒有桂枝也沒有茯苓的只有四逆散、小柴胡湯和半夏麻黃丸三個方劑。而除了五苓散之外,凡是有桂枝的方劑,必定伴隨著甘草。由此可見,治療心悸的方劑大多源於桂枝甘草湯的思路。不過茯苓也能治療心悸。桂枝甘草湯所治的心悸,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大膽地解釋一下:桂枝甘草湯治療的心悸,是……
氣急迫的沖逆之時。因衛氣弱而無抑制之力。現悸之症狀者也。發汗過多雲云。即指示同時衛力損喪之意。故兩手交叉則心臟及胃部不能鎮其悸也。由此類推。可以推知炙甘草湯。小建中湯之悸之模樣矣。苓桂甘棗湯。茯苓甘草湯中亦有桂枝甘草。同時配伍以茯苓。此其為悸。
必兼有桂枝甘草湯與茯苓二者之見證也。
茯苓證之悸。為體液(即血液與淋巴液)之循環障礙而起。譬之水流。在激湍之時。遇岩石衝突。則生波浪。振動其周圍然。不若桂枝甘草湯證之起於氣之沖逆也。此將於結論中詳述之。此處徒增繁雜。恕不具論。用茯苓之意甚多。治痞條中有「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說亦可適用。
白話文:
當氣血急促,衝撞不順時,由於衛氣(保護身體的氣)不足,無法有效控制,因此出現心跳不穩(悸)的情況。過度出汗會導致衛氣損失,此時若雙手交疊,心臟和胃部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無法有效鎮定心跳。由此推斷,炙甘草湯和小建中湯中的悸狀,可能呈現出類似的情況。苓桂甘棗湯和茯苓甘草湯中都含有桂枝和甘草,並配合茯苓使用,這些都是為了治療悸狀。
治療悸狀時,通常會同時考慮桂枝甘草湯和茯苓的使用情況。
茯苓引起的悸狀,是因為體液循環(包括血液和淋巴液)出現問題。好比水流遇到岩石衝擊,產生波浪,影響周圍環境。這與桂枝甘草湯所引起的悸狀不同,後者是因為氣血衝逆所致。這個詳細的分析將在結論部分進行討論。關於茯苓的作用,有很多用途,例如在治痞條中提到的「淡味能利竅,能滲洩」,這種說法也適用於茯苓。
半夏麻黃丸證之心悸。適反於桂枝甘草湯證之表虛而為表實。半夏之作用。與桂枝異。治一種之沖逆症狀。此在有半夏之各方劑中可以觀察而得之。余對於半夏麻黃丸究以治何等之心悸為宜。久久有疑問。積而不解。後診察越婢加半夏湯證之患者後。始能想像而得半夏麻黃丸證之心悸焉。
最後應注意者。配用柴胡、甘草之四逆散證及小柴胡湯證之悸。均為小便不利。故用柴胡等疏通之劑。此其為悸。與茯苓證類似。宜參照其他症狀而識別之。
白話文:
半夏麻黃丸證之心悸
半夏麻黃丸的適用症狀包括心悸。這與桂枝甘草湯證的表虛而為表實正好相反。半夏的功效與桂枝不同,專門治療一種沖逆的症狀。這在所有含有半夏的方劑中都可以觀察得到。
我對於半夏麻黃丸究竟適合治療哪種心悸一直存有疑問,想了很久也無法理解。直到後來診治了越婢加半夏湯證的患者之後,才逐漸明白半夏麻黃丸證之心悸的症狀。
最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用柴胡、甘草的四逆散證以及小柴胡湯證的悸動,都伴隨着小便不利。因此使用柴胡等疏通的藥物治療。這類心悸與茯苓證類似,需要根據其他症狀來辨別。
3. 備考
〔本間棗軒之說〕,治法第一宜鎮悸。第二為清血。第三用滋養法。鎮悸用針砂湯兼用鎮悸丸。清血用黃連解毒湯合四物湯。或用甲字湯合四物湯。滋養用炙甘草湯。或八珍湯。但此症若為先天遺毒者不治。
(原著者按)不治之證。未見說明。但臨床之際。就一二三次中可以區別之。針砂湯者。苓桂朮甘湯加針砂人參也。甲字湯者。桂枝茯苓丸加甘草生薑也。八珍湯者。當歸芍藥散加地黃人參甘草去澤瀉也。八珍湯與炙甘草湯均為滋養之法。鎮悸丸者。綠礬、茯苓、朮、桂枝、甘草也。即茯苓桂朮甘湯加綠礬也。
白話文:
棗軒認為治療這種病症,首要方法是鎮定心悸,其次是清血,最後則需滋養。鎮定心悸可用針砂湯配合鎮悸丸,清血則用黃連解毒湯合四物湯,或用甲字湯合四物湯。滋養則可使用炙甘草湯或八珍湯。但如果這個病症是先天遺毒所致,那就無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