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0)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10)
1. 備考
〔本間棗軒便秘之說〕,患眼病者連服大黃芒硝等之下劑。不按通常之分量。致脾胃衰弱。再與強下之劑。往往促其生命。假令幾日不通。而不能投下劑時。可與參連白虎湯。用滑細棒。卷以綿。其大如煙管。長三寸許。塗中黃膏。插入肛門。留綿而抽去其細棒。如此數十日。大便自然可通而如平常矣。
(原著者按)便秘不必用大黃芒硝主治。誤而長服之。脾胃當然虛弱矣。但確為大黃芒硝之證。間續服之而不得復其健康者。此又非下劑之罪矣。其故在於用之人之力量不足。便秘亦有陰陽虛實。不辨別之。服藥亦無效也。
傷寒論中有燥屎五六枚與燥屎在胃中之文。以西醫內景之理推之。胃決非燥屎之處。又依仲景內臟之說觀之。所謂胃中雲云。亦決非西醫所指之胃。此殆與熱入血室。冷結膀胱之類相同。茲從各方實驗證之。大便之腸。指橫行結腸而言。可與以大柴胡湯等。又查蜜煎導條中。
有用豬膽汁以為導劑。對於宿食惡物甚有效云云。夫導劑不限於豬膽汁。惟聞諸西醫云。膽汁可以消化飲食。則膽汁或能解宿食惡物而制燥屎者歟。
(原著者按)膽汁有促進腸中蠕動之性質。故便秘用豬膽汁。為極合理的。數千年前所行之合理方法。至今日而漸漸明瞭其原理。此即漢法醫學十分偉大之明證。(引用稻田博士言)
仲景之書。從實驗而出。與今日西洋學說。若合符節。(中略)治法從病因而有異同。麻子仁丸調胃承氣湯蘆薈丸等可審用之。亦可兼施蜜煎導。灌腸法等。
〔有持桂里便秘之說〕,凡有症疝之人。大便常易秘。
(原著者按)子宮及其附屬器有炎症腫瘤者。常有所謂習慣性便秘。臨床醫家時常遇之。又產後。發汗後。一切久病之末。津液乾者多結燥。高年血弱別無病患者。亦結燥。先哲云。燥結有實者。有虛者。誠難言也。
(原著者按)燥結有虛實。不能誤投峻下之劑。據桂里翁對於便秘之治法。推獎小承氣湯、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倒換散、(大黃荊芥二味各等分研末服之。)潤腸湯、(麻子仁丸加減方、)通仙丸、麻仁丸、蜜煎導之外。並推獎熨法。
熨法,炒鹽入絹袋在病人腹上熨之之法也。
服下藥以內催通氣。而屎不出時。行熨法可效。又用溫石以為通徹溫氣之法。對於大小便秘均有效。
〔醫宗金鑑〕,經行後或出血過多者。貧血而榮養衰弱者。黃耆建中湯治之。
〔聖濟總錄〕,烏梅於產後。冷熱痢。久病下痢不止者有效。
〔證治摘要〕,甘草瀉心湯之治下痢。以腹中雷鳴者為目的。若腹不雷鳴為谷不和之下痢。四逆湯主治之。
白話文:
[備考]關於本間棗軒對便祕的論述,他指出患有眼疾的人連續服用大量大黃、芒硝等強力瀉藥。如果不按照常規劑量使用,會導致脾胃功能衰退。如果再次給予強烈的瀉藥,往往會危及生命。假如幾天沒有排便,而無法繼續服用強力瀉藥時,可以使用參連白虎湯。同時,使用光滑細長的棒狀物,外裹棉布,大小如同菸斗,長度約三英寸左右。塗抹中黃膏後,將其插入肛門,留下棉布並抽出棒狀物。這樣持續數十天,大便自然就會恢復正常。
(原著者注)便祕不一定需要用大黃、芒硝來治療。如果誤長期服用這些藥物,脾胃當然會變得虛弱。但如果確實符合大黃、芒硝的適應症,間斷服用卻無法恢復健康,這就不應歸咎於瀉藥。問題在於使用藥物的人力量不足。便祕也有陰陽虛實之分,如果沒有辨別清楚,服藥也是無效的。
傷寒論中提到“燥屎五六枚”與“燥屎在胃中”的說法。從西醫內臟生理學的角度推斷,胃並非是燥屎產生的地方。再依據張仲景對於內臟的說法,所謂的“胃中”也絕對不是西醫所指的胃部。這可能與熱入血室、冷結膀胱等病症相似。根據各方實驗驗證,此處所指的大腸,應該是指橫行結腸。可以使用大柴胡湯等方劑進行治療。此外,在蜜煎導條中,也有記載使用豬膽汁作爲導瀉劑,對於宿食和惡物有顯著效果。
(原著者注)豬膽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因此使用豬膽汁治療便祕是非常合理的。數千年前採用的合理方法,直到今天才逐漸明確其原理。這正是漢法醫學極爲偉大之處。(引用稻田博士的話)
張仲景的著作源於實踐,與今日的西方學說相符。治療方法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區別,如麻子仁丸、調胃承氣湯、蘆薈丸等可以根據病情審慎使用。同時,也可以配合蜜煎導、灌腸等方法。
(原著者注)有持桂裏對便祕的看法認爲,患有疝氣症狀的人,大便常常容易祕結。
(原著者注)子宮及其附屬器官有炎症或腫瘤的女性,常常出現習慣性便祕,這是臨牀醫生經常遇到的情況。另外,產後、發汗後,以及長期患病的末期,體內津液乾燥的人,多會發生便祕。老年人血液虛弱,沒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便祕。古人曾說,燥結有實證和虛證之分,確實難以分辨。
(原著者注)燥結有虛實之分,不能誤用猛烈的瀉藥。根據桂裏翁對便祕的治療方法,推薦使用小承氣湯、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倒換散(由大黃和荊芥兩味藥材等量研磨後服用)、潤腸湯(麻子仁丸的加減方)、通仙丸、麻仁丸、蜜煎導等。此外,還推薦使用熨法。
熨法,即將炒熱的鹽放入絹袋中,放在患者的腹部進行溫熨的方法。
當服用瀉藥後,雖然感覺氣機通暢,但大便仍無法排出時,可以嘗試熨法,可能會有效果。此外,還可以使用溫石進行全身溫熱療法,對於大小便的便祕都有一定效果。
《醫宗金鑑》中提到,月經後或者出血過多導致貧血和營養不良的人,可以使用黃芪建中湯進行治療。
《聖濟總錄》中提到,烏梅對於產後、冷熱交替引起的腹瀉,以及長期患病、腹瀉不止的情況有很好的療效。
《證治摘要》中提到,甘草瀉心湯主要用於治療腹中雷鳴的腹瀉。如果腹中無雷鳴聲,則可能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此時應使用四逆湯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