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2)

回本書目錄

後篇·病證各論 (2)

1. 第三十六章·末梢性神經麻痹

今欲逐次精密微視每個之顏面筋麻痹。患者一定營顏面筋運動。前額之患側失皺襞。健側現水平之橫皺。患側蹙額之際。依然不變形。

皺眉筋麻痹者。患側之眉間失皺襞也。眉比健側底下。患側之瞬目消失。顏面顯著傾斜。以指尖試之。或接觸於眼瞼角膜。不起反射的瞬目。尤其當患者閉眼時。健側之眼能開合。患側之眼開放不動。顏面之傾斜愈顯。

鼻尖健側傾斜。鼻孔患側狹小。

口裂及頤部牽引於健側。口角之口角舉筋因而麻痹。而患側下垂。又患側之口裂不能閉鎖。口笛。噓嘯。吐唾作用。口尖不能挺出。從裂口逸出空氣。飲食之際。食物容易從患側之裂口溢出。於是患者之頭部不能不傾於後方。

頰筋麻痹則障礙咀嚼運動。頰部不能營充分之緊張。頰黏膜咀嚼運動之際。嵌入齒列間而傷之。又食物堆積於齒齦頰黏膜之間。患者不得不以手指抉出。或從外方壓迫頰部。驅逐出口腔。

味覺障礙者。從顏面神經之膝狀節與鼓索神經之顏面神經分歧部分之間生障礙也。常冒於舌之前方三分之二之部位。或唾液之分泌減退。口腔之患側。屢感乾燥。淚液之分泌亡失。

顏面神經麻痹往往發前驅症。如眩暈。頭痛。感頭內朦朧。耳鳴難聽及耳痛等。此等之前驅症。直至發病。

本病有輕症。中等症。重症。三種之區別。輕症顏面神經麻痹。可見電氣興奮性之變化。施特種之療法。大抵經二三周間。自可治愈。中等症呈部分的變化反應。治愈須四周至六周。重症顏面神經麻痹。現出完全的電氣性反應。漸次顏面筋瘦削。有致終生不愈者。

顏面神經麻痹大多來於偏側。現兩側者稀。

乙橈骨神經麻痹

【原因】,外傷為本病源中最多者。其他感冒、傳染病、中毒。亦本病發生之原因也。

【症候】,本病之來。手及指現特有之變狀。上肢上舉於地平線。則其手之手掌面屈曲。同時內轉。拇指外轉且稍彎曲。而指節手掌面亦屈曲。

本病恆多俄然而起。有時其前驅症。現知覺異常。

【療法】,顏面神經麻痹之初期。其輕症者。可用桂枝加黃耆湯、黃耆桂枝五物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朮附湯、桂薑棗草黃辛附湯之類。

橈骨神經麻痹。亦可用以上方劑。

白話文:

第三十六章·末梢性神經麻痺

現在要仔細觀察每一個顏面神經麻痺的細節。患者的顏面肌肉運動一定會有異常。患側的前額沒有皺紋,而健康側則有水平的橫紋。患側即使皺眉,形狀也不改變。

皺眉肌麻痺時,患側眉間沒有皺紋,眉毛比健康側低。患側無法眨眼,臉部明顯歪斜。用指尖觸碰眼瞼或角膜,也不會引起反射性眨眼。尤其當患者閉眼時,健康側的眼睛可以閉合,而患側的眼睛卻睜著不動,臉部歪斜更加明顯。

鼻尖歪向健康側,患側鼻孔變小。

嘴巴歪向健康側,口角的提肌麻痺,導致患側嘴角下垂,且患側口裂無法閉合。吹口哨、噓氣、吐口水等動作都困難,嘴巴也無法伸出,空氣會從口裂處漏出。進食時,食物容易從患側口裂溢出,因此患者不得不將頭部後仰。

頰肌麻痺會妨礙咀嚼,頰部無法充分收緊,咀嚼時頰黏膜會嵌入牙齒之間而受傷。食物也容易堆積在牙齦和頰黏膜之間,患者不得不動用手指將其取出,或從外部壓迫頰部,將食物推出口腔。

味覺障礙是由於顏面神經膝狀神經節和鼓索神經與顏面神經分叉處出現問題引起的,通常影響舌頭前三分之二的部位。患者可能伴隨唾液分泌減少,患側口腔經常感覺乾燥,淚液分泌也減少或消失。

顏面神經麻痺往往會有先兆症狀,例如眩暈、頭痛、頭昏腦脹、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等。這些先兆症狀會持續到發病。

本病分為輕症、中症和重症三種。輕症顏面神經麻痺可見電興奮性的改變,採用特定療法,通常兩三週就能痊癒。中症會出現部分的反應變化,痊癒需要四到六週。重症顏面神經麻痺則會出現完全的電氣性反應變化,顏面肌肉逐漸萎縮,甚至可能終生不癒。

顏面神經麻痺大多發生在單側,雙側發生的情況較少見。

橈骨神經麻痺

【原因】外傷是本病最常見的原因。感冒、傳染病、中毒等也可能導致本病。

【症狀】本病發作時,手和手指會出現特殊的變形。上肢水平抬起時,手掌會屈曲,同時內旋;拇指外展並略微彎曲,指節也屈曲。

本病通常突然發作,有時會有先兆症狀,例如感覺異常。

【療法】顏面神經麻痺初期,輕症者可以使用桂枝加黃耆湯、黃耆桂枝五物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朮附湯、桂薑棗草黃辛附湯等。

橈骨神經麻痺也可以使用上述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