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後篇·病證各論 (1)

回本書目錄

後篇·病證各論 (1)

1. 第三十六章·末梢性神經麻痹

【原因】,末梢性麻痹之疾患。為頻繁之疾患。其原因分寒冒性。外傷性。中毒性及傳染性四種。

末梢性麻痹之疏頻。依各個神經而異。其神經之徑路有表在性。在長遠之長程中。蒙感冒及外傷者為最頻繁。其陷於麻痹者亦愈多。故顏面神經及橈骨神經之麻痹。為吾人所最多遭遇者。只中毒性麻痹一種。或系毒物。吾人未能加以說明。在條件之下。侵一定之神經。陷於麻痹。例如見鉛中毒之際。兩側橈骨神經麻痹是也。

【症候】,末梢性麻痹容易認識。何則。蓋不論何處。均能見其所屬之筋肉。現運動障礙。或一肢之神經。及所屬之筋肉。均陷於麻痹。此亦大多為末梢性之原因。故該麻痹肢之神經呈變狀。反之若兩側之上肢及兩側之下肢。或四肢均陷於麻痹者。其原因在脊髓。此名截癱。又偏側之上下肢現麻痹者。其原因在腦髓。此名偏癱。

甲顏面神經麻痹

〔原因〕,本病為最頻繁末梢性麻痹之一。其原因分如次之數種。

(一)中毒性顏面神經麻痹。此中尤多鉛中毒。

(二)傳染性顏面神經麻痹。此除癩病者發之外。尚有發於窒夫的里丹毒。腸窒扶斯黴毒。赤痢及其他帶狀匐行疹。多發性神經炎。流行性感冒。產褥等。

(三)感冒神經顏面神經麻痹為頗頻繁之症。本病症百分之七十二由於顏面接觸冷氣。

(四)外傷性顏面神經麻痹。亦為頻繁者。初生兒於分娩之際。用鉗子手術。壓迫顏面。致起本病。此中最多者為耳疾。由岩樣骨之結核性破壞傳布於夫阿洛芝浦氏管。經過其內。壓迫顏面神經干。遂崩壞之。以成本病。其他起於頸部淋巴腺。顎下淋巴腺。或耳下腺之腫大或化膿。

壓迫顏面神經。或破壞而顏面之受切創。打創。外科手術。槍創等亦為本病之誘因。有時遇頭蓋底之壓迫。亦能喚起本病。如硬腦膜之黴毒慢性炎症。肥厚。腦底之腫瘍。如腦動脈瘤。

(五)症候的顏面神經麻痹現癩病。白血病。痛風。糖尿病。延髓及腦髓疾患。多發性神經炎。幼年性筋肉萎縮症候之一病狀。

神經性之人及酒客易罹本病。此因神經組織之抵抗力減退之故。

【症候】,本病症候中之必發者。為顏面神經麻痹。其他顏面神經從運動枝分布於口蓋筋及馬鐙骨。來自懸雍垂及口蓋弓之傾斜。或聽覺異常。或味覺纖維性。亦從淺大岩樣神經之三叉性神經來於顏面神經。鼓索神經再從顏面神經而出。致味覺障礙。亦本病中之一症候。又淚液腺及唾液腺分泌神經纖維。亦出於顏面神經。致淚液及唾液之分泌障礙。亦見於本病。

顏面筋肉之麻痹。為本病必發之症候。與上述症候顏面神經干之部位相異。顏面之患側既變其姿容。一見便知本病之存在。即該部之皮膚失皺襞。平滑。眼瞼開裂比健側廣大。患者眼瞼之閉鎖障礙。又往往下眼瞼外翻。患者不絕惱流淚。今試患者營嗤笑運動時。患側全失其運動。其狀如假面。

白話文:

第三十六章·末梢性神經麻痹

原因:末梢性神經麻痺是一種常見疾病,其成因可分為寒冒性、外傷性、中毒性和傳染性四種。

不同神經的麻痺頻率有所不同。表淺且較長的周圍神經,較容易因感冒或外傷而麻痺。因此,顏面神經麻痺和橈骨神經麻痺最為常見。中毒性麻痺則較為複雜,某些毒物會在特定條件下侵犯特定神經,例如鉛中毒引起的雙側橈骨神經麻痺。

症候:末梢性神經麻痺較易診斷,因為患處肌肉會出現運動障礙。若單一肢體的神經及其相關肌肉麻痺,通常為末梢神經問題。反之,若雙側上肢、雙側下肢或四肢皆麻痺,則原因可能在脊髓(截癱);若單側上下肢麻痺,則可能在腦部(偏癱)。

甲、顏面神經麻痺

原因:這是最常見的末梢性神經麻痺之一,成因包含:

(一) 中毒性:以鉛中毒最為常見。 (二) 傳染性:包括麻風病、丹毒、梅毒、痢疾、帶狀皰疹、多發性神經炎、流行性感冒、產後感染等。 (三) 感冒性:高達72%的病例與顏面接觸冷空氣有關。 (四) 外傷性:常見於新生兒分娩時使用產鉗壓迫顏面,或是耳疾引起的岩骨結核破壞,壓迫顏面神經。頸部淋巴腺、顎下淋巴腺或耳下腺腫大或化膿,壓迫顏面神經;顏面切割傷、外傷、手術、槍傷等,以及顱底壓迫(如硬腦膜梅毒慢性炎症、肥厚;腦底腫瘤,如腦動脈瘤)等,也可能誘發此病。 (五) 其他:麻風病、白血病、痛風、糖尿病、延髓及腦幹疾病、多發性神經炎、幼年型肌萎縮症等,都可能是病因。神經質體質及酗酒者也較易罹患,可能與神經組織抵抗力下降有關。

症候:本病最明顯的症狀是顏面神經麻痺。其他症狀可能包括:因支配軟顎肌肉及鐙骨肌的顏面神經運動支受損導致的懸雍垂及軟顎弓歪斜;聽覺異常;因味覺纖維從岩大淺神經(三叉神經)經顏面神經的鼓索神經傳遞,而引起的味覺障礙;因支配淚腺及唾液腺的分泌神經纖維來自顏面神經,而導致淚液及唾液分泌障礙。

顏面肌肉麻痺是本病的必發症狀。患側顏面表情改變,明顯可見皮膚皺摺消失、平滑,眼瞼裂開較健側大,閉眼困難,常伴隨下眼瞼外翻、流淚不止。患者嘗試微笑或作其他表情時,患側完全無動作,如同戴上面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