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塜敬節

《中國內科醫鑑》~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8)

回本書目錄

前篇·證候與治法概編 (8)

1. 備考

〔蘭軒醫談〕,衄血之實證應用三黃湯(瀉心湯)此其現象為出血不止。及其血自止。血虛者用廣東人參肉桂之類。血實者脈實數。血虛者脈沉微。若微數者必死。

〔證治摘要〕,一男子下痢不止。發噦。吐蛔蟲。與以吳茱萸湯見效。

白話文:

備考

蘭軒醫談中提到,對於出血不止的實證衄血,可以使用三黃湯(瀉心湯)。如果出血自行停止,則血虛者應使用人參、肉桂等藥物。血實者脈象實數,血虛者脈象沉微,如果脈象微弱且數目少,則預後不良。

證治摘要中記載,一位男子下痢不止,並且發熱,嘔吐蛔蟲,服用吳茱萸湯後見效。

2. 第三章·便秘、下痢、下血子宮出血

3. 便秘

便秘有種種。為說明上便宜計。區別為(一)緊縮性便秘。(二)弛緩性便秘(三)狹窄性便秘。

(一)緊縮性便秘。所謂實證之病也。其見症為脈沉實或沉遲。而多力。按其腹部。有充實之盛。血壓高。大便堅硬。大黃芒硝之配劑可奏效。

(二)弛緩性便秘。為腸管麻痹弛緩。無排出大便之力。因而起便秘。脈浮弱或沉遲而多微弱。腹部軟弱。大便多含水分。排泄少而不通快。此多起於水毒停滯於消化管內。而起胃腸之下垂。此症決不可用下劑。若投以大黃。則弛緩益甚。且起腹痛裡急後重之患。宜與大建中湯、理中湯、當歸芍藥散等以除水毒。

刺戟腸管之緊縮。大建中湯等溫藥也。溫可以去弛緩。及去失其麻痹。則大便不求暢而自暢矣。

(三)狹窄性便秘。為腸管自身起窄。與鄰接之臟器。生腫瘤或腫大。壓迫腸管而起狹窄。結果起便秘之病也。此病可用大黃牡丹皮湯、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氣湯、下瘀血丸、大黃䗪蟲丸等以去腫瘤。炎症。瘀血塊等而圖腸管之疏通。

此外尚有老人或熱性病之回覆期。或慢性病等。體液枯燥。致大便難通者。投與麥門冬等溫潤之劑。往往得效。有時亦可用麻子仁丸。亦可用蜜在藥味中煎導之。

上述便秘之證。在漢醫學非經嚴重之區別。徹底之明瞭。決不濫用下劑。蜜煎導之方法。與今日裡斯林浣腸之理論方法相似。其適應之症。不止限於便秘。(但今日為濫用浣腸之時代。宜注意。)大承氣湯掃滌胃腸內容物者也。患腸實證者。用以浣腸也。溫藥者對於弛緩性之便秘用浣腸也。

然我道之用蜜煎導者。須在發汗過度。或小便多出。體液枯竭。致大便不下。而不能用下劑以攻之者始用之。而患盲腸炎者與以阿芙蓉後致起便秘時。始用浣腸之法。

白話文:

關於便祕的種類,為了清楚地解釋,我們將其分為三大類:(1)緊張型便祕。(2)弛緩型便祕。(3)狹窄型便祕。

(1)緊張型便祕,這通常被視為是身體實證的表現。患者的脈搏會顯現出沉實或沉遲,且有力。若按壓腹部,能感受到腹部的脹滿。患者可能有高血壓,大便質地較硬。這種情況下,使用大黃和芒硝的配方往往有效。

(2)弛緩型便祕,是因為腸道失去活力,無法有效地排出大便,從而導致便祕。患者的脈象可能是浮弱或沉遲且微弱,腹部感覺軟弱。大便中水分含量較高,排泄量少且不順暢。這類便祕通常是由消化系統內水份過多引起,導致胃腸下垂。對這種情況,絕對不能使用瀉藥。若使用大黃,反而會使腸道更加弛緩,甚至引發腹痛、急迫感和重壓感。應該使用如大建中湯、理中湯、當歸芍藥散等藥方來排除水份過多的情況。

溫暖的藥物,如大建中湯,能刺激腸道收縮。溫暖的藥物可以改善腸道的弛緩狀態,並消除其麻痹,這樣,大便自然就能順利排出了。

(3)狹窄型便祕,這是因為腸道本身變窄,或是周圍器官長出腫瘤或腫大,壓迫腸道,導致腸道狹窄,結果產生便祕。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如大黃牡丹皮湯、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氣湯、下瘀血丸、大黃䗪蟲丸等藥方,以清除腫瘤、炎症和瘀血,達到腸道通暢的效果。

此外,對於老年人,或是熱性疾病恢復期,或是慢性病患者,由於體液乾燥,導致大便排泄困難,可以使用麥門冬等滋潤的藥物,往往會有效。有時候也可以使用麻子仁丸,或者在藥材中加入蜂蜜進行煎煮,以助排便。

上述的便祕情況,在傳統中醫學中,我們不會隨意使用瀉藥,使用蜂蜜煎煮的方法,類似於現代的灌腸理論,其適用範疇不僅僅侷限於便祕。然而,我們使用蜂蜜煎煮的方法,是在大量出汗或是尿量過多,導致體液枯竭,大便無法正常排出,且不能使用瀉藥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對於盲腸炎患者,或者服用鴉片後導致便祕的情況,我們會使用灌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