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頤
《中風斠詮》~ 卷第三 (28)
卷第三 (28)
1. 第七節,清熱之方
一則實結不能,經絡大府俱塞,二便不快,故以蘆薈、大黃,大苦大寒,蕩其蘊熱,泄其瀦穢。雖一為滲泄,一為攻逐,立法不同,而其為清滌濕熱,疏通滯氣,則大旨相近。凡肝膽積熱,變生諸病,脈來弦勁滑實者,非釜底抽薪,導通鬱熱,不易速效。此二方者,雖非為內風病設法,然木火既旺,即自生風,凡由實熱而動風者,氣粗息高,狂躁多怒,此二方亦多適用之處。
白話文:
第七節,清熱的方子
有一種情況是身體內部真的阻塞不通,導致經絡和主要臟腑都堵塞,大小便都不順暢。所以使用蘆薈、大黃這些極苦極寒的藥物,來清除體內積聚的熱邪,排出停滯的污穢之物。雖然蘆薈的作用是滲透排泄,大黃的作用是攻伐驅逐,方法不同,但它們清滌濕熱、疏通滯氣的主要目的卻是相似的。凡是肝膽積熱,因而產生各種疾病,脈象呈現弦勁滑實的人,如果不像釜底抽薪一樣,引導疏通鬱積的熱邪,就難以快速見效。這兩個方子,雖然不是專門為內風病設計的,但是當木火之氣過於旺盛時,就會自己產生風邪。凡是由於實熱而導致動風的情況,通常會出現呼吸粗重、急促,煩躁易怒的症狀,這兩個方子在這種情況下也多有適用的地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