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斠詮》~ 卷第三 (14)
卷第三 (14)
1. 第五節,化痰之方
內風上擾,多挾胸中固有之濁痰,隨氣而湧,所以古今之治此證者,無不參用化痰之藥。惟古方之治痰者甚多,大部復疊加減,無甚深意。茲選錄數法,以備擇用,皆各有一義者也。
枕中方《千金》
常服令人大聰。《千金翼》名為孔子枕中散,鱉甲作龜甲。
鱉甲,龍骨,菖蒲,遠志
四味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
壽頤按:此方以龍骨、鱉甲潛陽熄風,菖蒲、遠志開痰泄降,古人雖以為養陰清心、聰耳明目之方,實則潛藏其氾濫之虛陽,泄化其逆上之痰濁,則心神自安,而智慧自益。頤竊謂借治肝風內動、挾痰上升之證,必以此方首屈一指。
考《本草經》,菖蒲辛溫,主治濕痹,遠志苦溫,主治咳逆,一以辛散而開其濕痰之痹著,一以苦降而定其逆上之痰涎,則氣自順而壅自開,氣血不復上菀,庶乎風波大定,神志清明,此菖蒲、遠志之大功用也。
〔批〕(《千金》此方,本非治內熱痰壅之中風,然一經說明,則借治此病,正是絲絲入扣,可悟活用古方之法,豈可與刻舟求劍者同日而語?)《千金》又有治多忘令人不忘方,用菖蒲、遠志、茯苓、茯神、人參五味,而遠志獨用七分,參、苓、神各五分,菖蒲二分。蓋人之多忘恍惚,無非停痰積濕,矇蔽性靈,《千金》方以遠志為君,其意可見。
〔批〕(闡明遠志之功用,不獨時醫所未知,而亦古今本草未言之奧義也。)今東瀛人以此物為化痰健將,本是吾邦古學,而近人止以為能開心竅,不知其開竅之力即在化痰,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遂有不敢重任之意。藥理真詮,久在迷惘之中,可為長嘆。又《千金》及《翼方》皆有定志小丸,其藥即菖、遠、參、苓四味,而《翼方》又有鎮心省睡益智一方,則遠志、益智子、菖蒲三味也。
後人又有轉舌膏一方,謂治中風瘛瘲、舌謇不語,方即涼膈散加菖蒲、遠志,仍是清熱開痰之法。又有二丹丸,謂治風邪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華腠理,得睡,方即《千金》之定志小丸。如丹參、熟地、二冬、硃砂、甘草,雖以養陰清熱為主,而以菖、遠化痰,不失《千金》舊法。然方下竟謂其治風邪健忘,則又以為外邪,恐非制方之本旨。
喻嘉言乃謂中風證,心神一虛,百骸無主,風邪擾亂,莫由驅之使出。嘉言之意,豈欲以清熱化痰之藥,驅出外感之風邪耶?是亦誤認內風為外邪耳!蓋外風內風之辨,嘉言固終身在夢夢中也。
星香湯,《易簡》,治中風痰涎潮塞,不省人事,服熱不得者。
南星(三錢),木香(半錢),生薑(十片)
水煎服,無時。
壽頤按:此方以南星、生薑化痰,木香行氣,是專治其痰氣之壅逆也。方下謂服熱不得,固明言其為內熱所生之風矣。
白話文:
第五節,化痰之方
內風擾亂,大多伴隨著胸中原本存在的濁痰,隨著氣機而湧動,所以古今治療這種病症的,都一定會使用化痰的藥物。只是古代治療痰症的方劑很多,大部分都是重複加減,沒有什麼深奧的用意。這裡選錄幾個方法,以備選擇使用,每個方子都有其獨到之處。
《千金要方》中的「枕中方」
常服可以使人變得聰明。《千金翼方》稱之為「孔子枕中散」,方中鱉甲用量如同龜甲。
藥物組成:鱉甲、龍骨、菖蒲、遠志,四味等份,用酒送服,每次一湯匙,每日三次。
壽頤按語:這個方子用龍骨、鱉甲潛降陰氣、熄滅風邪;菖蒲、遠志則可以開通痰濁、使其下降。古人雖然認為它是滋陰清心、聰耳明目的方子,但實際上是潛藏、平復其過盛的虛陽,泄化其逆流上衝的痰濁,這樣心神就能安定,智慧也能增長。我私下認為,用來治療肝風內動、痰濁上逆的病症,這個方子當屬首選。
考證《本草經》,菖蒲辛溫,主治濕痹;遠志苦溫,主治咳逆,一個用辛散之性來疏通濕痰的阻滯,一個用苦降之性來鎮攝逆流上衝的痰涎,這樣氣機就能順暢,阻塞就能解除,氣血就不會再鬱結上衝,於是風邪平息,神志清明,這就是菖蒲、遠志的巨大功效。
批註:(《千金要方》的這個方子,原本不是治療內熱痰壅的中風,但是經過說明之後,用它來治療這種病症,就非常貼切合理,可以體悟活用古方的方法,怎麼能與刻舟求劍的人相提並論呢?)《千金要方》還有治療健忘的方子「令人不忘方」,使用菖蒲、遠志、茯苓、茯神、人參五味,其中遠志獨用七分,人參、茯苓、茯神各五分,菖蒲二分。這是因為人的健忘恍惚,都是痰濕停滯,蒙蔽了心神,《千金要方》以遠志為主藥,其用意可見一斑。
批註:(闡明遠志的功效,不只是當時的醫生所不知道,也是古今本草書中未曾言明的奧秘。)現在日本人把遠志視為化痰的良藥,這原本是我們國家的古老學問,但近人只知道它能開竅,卻不知道它開竅的功效就在於化痰,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不敢重用。藥理的真諦,長期以來都在迷惘之中,令人長嘆。另外,《千金要方》和《翼方》都有定志小丸,其藥物就是菖蒲、遠志、人參、茯苓四味,而《翼方》還有鎮心安神益智的方子,藥物是遠志、益智子、菖蒲三味。
後世還有「轉舌膏」這個方子,據說治療中風、抽搐、舌頭僵硬不能說話,藥物是涼膈散加上菖蒲、遠志,仍然是清熱化痰的方法。還有「二丹丸」,據說治療風邪引起的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調和肌膚腠理,使人能睡著,藥物就是《千金要方》的定志小丸,再加上丹參、熟地、二冬、硃砂、甘草,雖然是以養陰清熱為主,但仍用菖蒲、遠志化痰,沿用了《千金要方》的舊法。但是方劑下方卻說它是治療風邪引起的健忘,將其歸類為外邪,恐怕不是制方者的本意。
喻嘉言認為中風病症,心神一虛,全身失控,風邪擾亂,無法驅除。喻嘉言的意思,難道是想用清熱化痰的藥物,來驅除外感之風邪嗎?這也是誤認內風為外邪!外風內風的辨別,喻嘉言終其一生都搞不清楚。
星香湯(出自《易簡方》),治療中風痰涎阻塞,神志不清,服用溫熱食物就覺得不舒服的病症。
藥物組成:南星(三錢)、木香(半錢)、生薑(十片),水煎服,隨時服用。
壽頤按語:這個方子用南星、生薑化痰,木香行氣,專門治療痰氣壅滯的病症。方劑下方說服用溫熱食物就覺得不舒服,明確說明這是內熱引起的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