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頤

《中風斠詮》~ 卷第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8)

1. 第五節 論脫證宜固

近賢所論固脫之法,除參附一湯外,未見更有申明此中神髓者,爰以鄙見所及,補此一義,若昧昧焉而以施之於熱痰窒塞之候,則大謬矣。劉河間之地黃飲子亦治脫證之一法,說詳前卷及後卷中。

白話文:

近代賢士討論的固脫方法,除了參附湯之外,就沒有看到其他更清楚闡明其中精髓的。因此我根據自己所理解的,補充這一點見解,但如果對情況不了解,就用它來治療熱痰阻塞的症狀,那就大錯特錯了。劉河間的地黃飲子也是治療脫證的一種方法,詳細說明在前面的章節和後面的章節中。

2. 第六節 論肝陽宜於潛鎮

猝暴昏僕之症,首在審定其為閉為脫,而分別論治,則入手之初,固已握定南針,燭照數計,而無誤入歧途之慮矣。然無論其或閉或脫,而所以致此猝然之變者,豈痰熱之自能壅塞,及元氣之傾刻渙亡耶?其閉者,則木火猖狂,煽風上激,而擾亂清空之竅;其脫者,則龍雷奔迅,僭越飛揚,而離其安宅之鄉。蓋木焰之鴟張,固肝膽之肆虐,而龍雷之暴動,亦肝腎之浮陽也。

故閉與脫之分歧,雖自有一實一虛,其來源固截然不侔,且形態亦顯分畛域。而閉與脫之合轍,則無論為肝為腎,皆相火之不安於窟宅,斯潛藏為急要之良圖。潛陽之法,莫如介類為第一良藥。池有龜鱉而魚不飛騰,否則大霧迷漫之時,躍於淵者,無不起於陸。此固造化自然之妙用,其吸引之力,有莫知其所以然者。

當夫浮陽上越,矇蔽靈府之時,正如雲霧漫空,天地為之晦塞,非得沉潛之力收攝陰霾,將何以掃蕩浮埃、廓清宇宙?此真珠母、石決明、玳瑁、牡蠣、貝齒、龜板、鱉甲數者,所以為潛陽之無上妙劑,而石類中之磁石、龍骨具有吸力者,其用亦同。雖藥品亦甚尋常,而呈效最為敏捷,斷推此病之無等等咒。

若金石類之黑鉛、鐵落、赭石、辰砂等,惟以鎮墜見長,而不能吸引者次之。然惟痰火上壅,體質猶實者為宜,而虛脫者又當知所顧忌。其餘如石英、浮石、玄精石、寒水石等,力量較薄,可為輔佐,非專閫材矣。〔批〕(物理自然之性,以入藥劑,無不如鼓應桴。古今本草,皆無此體察物理之真切發明也!)近人治痰熱,多用猴棗,是西藏及印度產品。

藏產者,顆粒甚小,而色青黑;印產者,大如雞卵,而色純青。考此物不見於古書,按其形狀物質,蓋亦牛黃之屬,是氣血有情,精神所聚,所以安神降逆,清熱開痰,頗有捷驗。而藏產者,質地尤其堅實,其力差勝。頤謂其色青而黑,正與肝腎二臟相合,故能攝納龍雷之火,而產於西睡,獨稟庚辛金氣,是以力能平木,以治肝膽橫逆,正合其用。

故閉證之痰熱壅塞,得之足以泄降,而脫證之虛痰上壅,亦可藉以攝納,並不慮其鎮墜之猛。〔批〕(說明物理之學,是真能格物致知者,豈附會五行氣運者所可夢見?(壽頤按:近人之治痰塞,每以珍珠為無上要藥,其實亦止是介類潛陽之品。雖曰陰精所聚,未嘗無清熱攝納之功,然按之實在效力,不過與牡蠣、決明、貝齒相似。

而俗人寶之者,徒見其價貴兼金,耳食者固不辨真味也。壽頤竊謂數分珠粉之效用,遠不如龍牡盈兩之煎劑,且研之不細,留滯腸胃,尚足貽害。在富貴有力之家,消耗金錢,視之殊不足惜,固亦無害,而在中人之產,又何能用財如糞土?醫者筆下,可以造福,而亦極易造孽。

白話文:

第六節 論肝陽宜於潛鎮

猝然昏倒的病症,首先要判斷是閉證還是脫證,然後分別治療。這樣一開始就能掌握正確的治療方向,避免誤入歧途。但是無論是閉證還是脫證,導致這種突然發病的原因,難道只是痰熱壅塞和元氣的瞬間衰竭嗎?閉證是因為肝木火旺盛,煽動風氣上逆,擾亂了心神的清竅;脫證是因為腎中精氣如同雷電般迅速奔瀉,失去了它應該安居之所。總而言之,肝木火旺盛的猖狂,是肝膽的肆虐;腎精氣暴動,也是肝腎浮陽的表現。

所以閉證與脫證雖然一個實證一個虛證,來源和表現形式截然不同,但它們的共同點在於,無論是肝還是腎,都是相火不安於其所居之處,因此潛藏相火是緊急有效的治療方法。潛藏陽氣的方法,沒有比介貝類藥物更好的了。池塘中有龜鱉,魚卻不會飛騰,否則在濃霧瀰漫的時候,從深淵躍出的,沒有不是從陸地上的。這是自然造化的妙用,它吸引的力量,我們很難理解其所以然。

當浮陽上逆,蒙蔽心神的時候,就像雲霧遮天蔽日,天地都為之昏暗,如果不是依靠沉潛的力量來收攝陰霾,怎麼能夠掃除浮塵,廓清宇宙呢?珍珠母、石決明、玳瑁、牡蠣、貝齒、龜板、鱉甲這些,就是潛藏陽氣的最佳藥物,而石類中具有吸附力的磁石、龍骨,其作用也是相同的。雖然這些藥物很常見,但療效卻非常迅速,可以斷定此病的預後良好。

像金石類的黑鉛、鐵落、赭石、辰砂等,只能起到鎮墜的作用,而沒有吸引力,效果就差一些。但它們只適用於痰火上壅、體質偏實的人,虛脫的人就要謹慎使用。其餘像石英、浮石、玄精石、寒水石等,藥力較弱,可以作為輔助藥物,不是主要的藥物。 (批註:物理自然的特性,用於藥物,都能產生相應的效果。古今本草書,都沒有如此真切地闡明物理的特性!)近人治療痰熱,多用猴棗,這是西藏和印度的產品。

西藏產的猴棗,顆粒很小,顏色青黑;印度產的,大小像雞蛋,顏色純青。這種藥物古書上沒有記載,根據它的形狀和物質,大概也屬於牛黃之類,是氣血精華凝聚而成,所以能夠安神降逆,清熱化痰,療效很好。而西藏產的猴棗,質地尤其堅實,藥力更強。我認為它顏色青黑,正好與肝腎二臟相應,所以能夠收攝腎中精氣的暴動之火,而且產於西方,獨具金氣,所以能夠平肝,治療肝膽橫逆,正合適宜。

所以閉證的痰熱壅塞,用它可以泄降;脫證的虛痰上逆,也可以用它來收攝,不必擔心它的鎮墜之力過猛。(批註:說明物理學,才是真正能夠格物致知的,豈是那些附會五行氣運的人所能想像的?(壽頤按:近人治療痰塞,經常把珍珠當作最好的藥物,其實它也只是介類潛陽的藥物。雖然說是陰精凝聚而成,也確實有清熱收攝的作用,但實際療效,不過和牡蠣、石決明、貝齒相似。

而世人珍視它,只是因為它價格昂貴,像黃金一樣,聽信謠言的人當然分辨不出它的真正價值了。我私下認為幾分珍珠粉的功效,遠不如幾兩龍骨牡蠣的煎劑,而且珍珠粉研磨不細,滯留在腸胃,還會帶來危害。在富貴人家,浪費金錢,他們覺得無所謂,但在中等人家,怎麼能把錢財當作糞土呢?醫生妙筆生花,可以造福一方,但也容易造成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