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斠詮》~ 中風斠詮卷第一 (16)
中風斠詮卷第一 (16)
1. 第六節 論仲景傷寒六經皆有中風,本言外感之風,而後人誤以內動之風附會,六經遂有中風中經絡一說
究之亦表亦裡,亦溫亦清,叢雜繁蕪,仍無法度可言,又安能用之而有效力?〔批〕(易老六經加減古人方,以為銖兩悉稱,豈知經此一番議論,而潔古老人苦心孤詣,竟為蛇足,所以有前賢畏後生之說也。景岳之論續命湯,已謂水火冰炭,道本不同,縱有神功,終不心服,真是見到之語。
頤則謂小續命湯之治猝中風欲死,本是附會《傷寒論》之太陽中風,而制此鴻檬未判之奇方,乃後人之論中風,有中經絡之一證,又附會小續命之可治太陽經,而造此不可思議之病證。要知昏瞀卒僕之中風,既非在表之風邪,必非小續命湯之龐雜所能僥倖圖功。且猝中風欲死之證,本不在《傷寒論》六經中風例中,又何嘗有一是六經之形症。
然則凡百醫書,對此昏瞀卒僕之中風,恆嘐嘐然教人辨別六經,而仿用潔古老人之加減續命法者,最是此病之魔障。〔批〕(說明內風昏僕,本不在六經條理之中,則金元以來,凡百醫書,教人辨認六經而用藥者,豈非笑話?)不能解脫此層束縛,必不可語以氣血上菀之原理,而是病終不可治。
學者果欲求切實有效之治驗,則古今各家書中,似此陳陳相因之庸腐議論,不可不湔除淨盡者也。
壽頤按:凡百病證,輕者皆在經絡,重者則入腑臟,所以論病必當認定經絡腑臟,分證論治,固不獨傷寒溫熱,不能不守仲聖六經之範圍也。葉氏之論溫熱,既誤信傳手不傳足之說,杜撰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兩層,竟將陽明一經最多最要之病,置之不問,已聚六州之鐵,鑄成大錯。
然此老亦明知溫病熱病,必多陽明經腑之症,第苦於一口咬定手經在先,則胃是足經,無以自圓其說,乃更倚老賣老,信口雌黃,捏造河間溫熱,先究三焦二語,隱隱然以自己所說之肺病心病,歸之上焦,即以世間恆有之陽明熱病,歸之中焦。純是掩耳盜鈴手段,其計不可謂不狡,然自欺欺人,終不能使天下後世不一讀河間之書,試問溫熱三焦之語果出何處,則臆說立見其窮。
可嘆鞠通不學,竟以讕言作為鴻秘,所撰《條辨》即以三焦分篇,而耳食之徒,又能信此兩家,寶為兔園冊子,所謂葉派者遍於國中,於是治溫熱者,絕不聞分經辨證之論,豈不可駭?獨此昏瞀猝僕之中風,則是氣血上衝之腦神經病,不在十二經絡例中,而論者反欲拘執六經,強為比附。一則有經可據而無端破壞之,一則無經可尋而反以附會之,皆是邪說淫辭,不可不正。
然以中風附會六經者,則古時腦經之理,尚未發明,僅憑思想,而有此誤會,亦當為古人曲諒。以視葉氏之妄作聰明,破壞仲師條理者,其罪猶當未減。
白話文:
總之,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的六經都有可能出現中風,原本是指外感風邪,但後人誤解,將體內產生的「內風」也歸於此類,於是就有了六經中風和中經絡的說法。
但仔細分析,這種說法既涉及表證,也涉及裡證;既有溫熱性質,也有清涼性質,情況非常複雜混亂,沒有固定的規律可循,又怎麼可能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並取得效果呢?(註解:有人認為,前人運用六經加減方時,劑量精確,但經過一番討論後,發現這種方法是多餘的。景岳批評續命湯,認為它就像水火冰炭,本質不同,即使有效,也難以讓人信服,這真是切中要害的見解。
有人認為,小續命湯治療突然中風、瀕臨死亡的情況,是將《傷寒論》中太陽中風的說法牽強附會而來,創造出這種難以理解的怪方。後人認為中風有中經絡的情況,又附會小續命湯可以治療太陽經的病症,才形成這種不可思議的病症。要知道,昏迷倒地的中風並不是外感風邪引起的,也絕對不是小續命湯這種藥物複雜的方子可以僥倖奏效的。而且,突然中風瀕死的症狀,根本不在《傷寒論》中六經中風的範圍內,又怎麼會有六經的症狀呢?
因此,許多醫書對於昏迷倒地的中風,總是喋喋不休地教人辨別六經,然後模仿潔古老人加減續命湯的方法,這其實是治療這種病的最大障礙。(註解:說明了內風引起的昏迷倒地,本來就不在六經的理論框架內。那麼,金元以來,許多醫書教人辨認六經來用藥,豈不是笑話?)如果不能擺脫這種束縛,就無法理解氣血上衝的原理,這種病終究無法治癒。
如果學者真的想尋求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那麼古今各家醫書中,像這種陳腐、沒有實際意義的理論,必須徹底清除。
(作者按:任何疾病,輕微的都發生在經絡,嚴重的則會進入臟腑。所以,討論疾病時必須確定是經絡還是臟腑,根據病證來論治,這不僅僅適用於傷寒和溫熱病,也必須遵守仲景六經的範圍。葉氏在討論溫熱病時,誤信了「病從手傳,不從足傳」的說法,胡亂編造了首先侵犯肺部,然後逆傳心包的理論,竟然將陽明經這個最重要的病變置之不理,犯下了大錯。
但葉氏也清楚地知道溫病熱病,多數是陽明經腑的病症,只是苦於自己一口咬定手經先受病,而胃屬於足經,無法自圓其說,於是就倚老賣老,信口開河,捏造了河間學說中關於溫熱病首先侵犯三焦的說法,暗中將自己所說的肺病心病歸為上焦,而將常見的陽明熱病歸為中焦。這純粹是掩耳盜鈴的手段,雖然狡猾,但自欺欺人,最終無法阻止後人閱讀河間的著作,試問溫熱三焦的說法到底出自何處?這種臆想的說法立刻就會顯露其錯誤。
可悲的是,鞠通不學無術,竟然將這些荒謬的言論當作秘密來宣傳,他寫的《條辨》就是以三焦來分類的,而那些人云亦云的人,竟然相信這兩家,將他們的著作奉為至寶。於是,所謂的「葉派」遍布全國,治療溫熱病的人,再也沒有人討論辨證論治,這難道不讓人震驚嗎?而這種昏迷倒地的中風,其實是氣血上衝導致的腦神經疾病,根本不在十二經絡的範圍內,但那些議論的人反而要拘泥於六經,強行附會。一種是有經可循,卻無端破壞它;一種是無經可尋,反而要牽強附會,這些都是邪說歪理,必須要糾正。
然而,用中風來附會六經,那是因為古代還沒有發明腦神經的理論,只是憑藉思想,才產生了這種誤解,應該體諒古人。但與葉氏的自作聰明、破壞仲景理論相比,他們的罪過仍然不能因此而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