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頤

《中風斠詮》~ 卷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

1. 第四節,潛鎮之方

卒中之病,今既發明《素問》氣血並走於上之真理,則治法自以潛陽降逆收攝其上升之勢為第一要務。但讀古書續命諸方,一例溫散,豈不謂古人之病,必非今人之病,各趨一路,未可強同。然試讀《千金》、《外臺》等書,則潛陽降逆之方,已所在而有,苟非氣火上升,則龍骨、牡蠣、石英、石脂諸藥,何所用之?爰為選錄數方,而申明其真義。可見古人之病,固亦無以異於今人之病;而今人之法,仍是旁搜遠紹,祖述古人之法耳。

惟古人不肯明言此為內熱生風而設,則雖有良方,讀者幾不能悟其妙用,今為申明之,以冀與人共喻。古人有知,當亦默許。所望善讀占書者,能自取材而神其運用,則病家之福也。

白話文:

中風的疾病,如今已經明白《素問》中氣血一同上行的道理,那麼治療方法自然是以潛藏陽氣,降逆氣、收攝其上升之勢為最重要的。但是閱讀古書中續命的方子,都是一味溫散,難道不是認為古人的病症,一定和今人的病症不同,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不能強行相同嗎?然而試著閱讀《千金》、《外台》等書籍,就會發現潛藏陽氣,降逆氣的方子,已經到處都有了,如果不是氣火上升,那麼龍骨、牡蠣、石英、石脂這些藥物,又怎麼會被使用呢?因此,我特意選取了幾個方子,並且闡明它們的真正含義。可以看出古人的病症,其實也和今人的病症沒有什麼不同;而今人的方法,仍然是在古人的方法中旁徵博引,繼承祖先的療法。

只不過古人不太願意明說這是針對內熱生風而設的,所以即使有好的方子,讀者也很難領悟其中的奧妙,現在我為大家闡明它,希望能夠讓大家共同理解。如果古人知道,也會默許的。希望那些精通占卜書籍的人,能夠自己從中學習,並且靈活運用,這對病人來說是福氣。

風引湯

《金匱》附方,除熱癱癇。

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

滑石,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各六兩)

上十二味,杵為散,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

白話文:

風引湯

出自《金匱要略》附方,主要功效為去除熱症引發的癱瘓和抽搐。

藥材:

  • 大黃 四兩
  • 乾薑 四兩
  • 龍骨 四兩
  • 桂枝 三兩
  • 甘草 二兩
  • 牡蠣 二兩
  • 滑石 六兩
  • 石膏 六兩
  • 寒水石 六兩
  • 赤石脂 六兩
  • 白石脂 六兩
  • 紫石英 六兩

製法: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三指撮藥粉,用井水三升(約1.5公升)煮沸三次,待溫涼後服用一升(約0.5公升)。

《千金》作紫石散,治大人風引,小兒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療者。桂枝作桂心,甘草、牡蠣作各三兩,余同。

壽頤按:方以風引為名,甚不可解,蓋謂病由內風引動耳。宜從《千金》作紫石散。

《外臺秘要》作崔氏,療大人風引,少小驚痼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能療,除熱鎮心,紫石湯,六石作各八兩,余同《千金》。《外臺》此方後云,永嘉二年,大人、小兒頻行風癇之病,得發例不能言,或發熱,半身掣縮,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張思惟合此散,所療皆愈。

壽頤按:《金匱》此方,本是後人附入,非仲景所固有。《千金》所錄徐嗣伯風眩十方,此其第二。《外臺》又作崔氏,可見古人甚重此方,用之者眾。方以石藥六者為主,而合之龍牡,明明專治內熱生風、氣火上升之病,清熱鎮重,收攝浮陽,其意極顯。若引《素問》血之與氣並走於上而為大厥一條,以此等藥物降其氣血,豈不針鋒相對?《千金》引徐嗣伯說,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足、胸上蓄實,故有高風面熱之所為也。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的紫石散,用於治療成年人因風邪入侵導致的疾病,以及小兒驚癇、瘛瘲,一天發作數十次,醫治無效的患者。方劑中桂枝取其桂心,甘草、牡蠣各取三兩,其他藥材同《千金方》。

壽頤認為,這個方劑以「風引」命名並不恰當,其實是指由內風引發的疾病。應參考《千金方》的紫石散。

《外臺秘要》中記載的崔氏方,用於治療成年人因風邪入侵導致的疾病,以及少兒驚癇、瘛瘲,一天發作數十次,醫治無效的患者,目的是清熱鎮心。方劑中六種石藥各取八兩,其他藥材同《千金方》。《外臺秘要》還記載,永嘉二年,大人和小兒頻繁出現風癇症狀,發病時不能言語,或伴有發熱、半身抽搐,有的患者五六天或七八天就死亡。張思惟使用此方治療,患者都痊癒了。

壽頤認為,這個方劑原本並非《金匱要略》的記載,是後人添加的。它是《千金方》中記載的徐嗣伯風眩十方中的第二個方劑。《外臺秘要》又稱其為崔氏方,可見古人非常重視這個方劑,使用它的人很多。方劑以六種石藥為主,配以龍骨、牡蛎,明確地針對內熱生風、氣火上炎的病症,清熱鎮重,收攝浮陽,藥效顯著。如果參考《素問》中「血之與氣並走於上而為大厥」的理論,用這些藥物來降氣血,豈不是正中病邪要害?《千金方》引用徐嗣伯的說法,認為風眩病症源於心氣不足、胸上積聚實邪,因此才會出現高熱、面紅的症狀。

痰熱相感而動風,風火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大人曰癲,小兒則為癇,其實則一,此方療治,萬無不愈云云,固已專為內熱動風、熱痰上湧立法。則六朝時人,已知此病之本於內因,初不待河間、丹溪,而始有痰火之論也。惟遍讀《千金》、《外臺》,能發明內熱生風者,僅僅有徐嗣伯、許仁則二家,此外絕少同調,而後人讀之,亦復不甚注意,幾令古人良法泯沒無傳,醫學荒蕪,於此可見。〔批〕(此六朝時人知有內風內熱之明證,讀者其當注意。

),且是方久已附入《金匱》,習醫者當亦無人不知。然制方之意,亦皆不能領悟。對此龍牡六石,誰不瞠目而不知所措。則以今本《金匱》此方之下,止有「除熱癱癇」四字,語焉不詳,何能識得此中微蘊?其亦知《千金方》中,說之固極詳晰耶。此古書之所以不可不考也。

白話文:

當痰熱交雜而引發風邪,風火交織就會讓人昏迷不醒,這就是風眩,大人稱為癲癇,小孩則稱為癇症,其實都是同一種病症。這個方子治療此病,必定藥到病除。這個方子專門針對內熱動風、痰熱上涌的病症,可見六朝時期的醫家就已經明白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內因,並非到了河間、丹溪才提出痰火理論。雖然翻遍《千金》、《外臺》,能明確闡述內熱生風的只有徐嗣伯、許仁則兩人,其他醫家幾乎沒有提及,後人讀這些古籍時也鮮少注意,導致古人精妙的醫術失傳,醫學因此荒蕪,由此可見。這個六朝醫家就已經認識到內風內熱的論點,讀者應該注意。這個方子早已收錄在《金匱要略》中,醫者應該無人不知。然而,他們並未真正理解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對於龍牡六石的配伍,大家都感到困惑不解。現在的《金匱要略》中,這個方子下面只有「除熱癱癇」四個字,說明簡略,如何能理解其中深奧的含義呢?他們也並不知道《千金方》中對此病的解釋是如此詳細。這就是古書需要深入研究的原因。

惟此方既已專用潛鎮清熱為治,則風是內動之肝風,且是蘊隆之風火,確然無疑,而方中猶雜以薑、桂二味,究屬不類,臨證之時,必宜去此二味,而加以開痰泄化之品,則完善矣。

張文仲療諸風寒水石煮散方,《外臺》

寒水石,石膏,滑石,白石脂,龍骨(各八兩),桂心,甘草(炙)

牡蠣(熬,各三兩),赤石脂,乾薑,大黃(各四兩),犀角屑(一兩)

上十二味搗篩,以水一升,煮五六沸,內方寸一匕藥,煮七八沸,澄清頓服。

壽頤按:此方即上方去石英而加犀角,更可見此類潛鎮清熱之法,固亦已大行於當時。再加犀角者,謂非治內熱之病而何?則方中仍用桂心、乾薑者,終覺不甚純粹,以治內熱生風,必不可用。且犀角專清心家之熱,以治肝火內風,宜易羚角。方下「內方寸一匕藥」之「內」字,讀如「納」。

白話文:

這張方子專門用來潛鎮清熱治病,因此,方子中的風是指內動的肝風,也就是蘊積在體內的風火,這點是確定的。然而,方子中卻還加入了薑、桂這兩味藥,這就不合適了。臨床上使用這個方子時,一定要去掉薑、桂,改用開痰泄化之藥,這樣方子就完善了。

張文仲的《療諸風寒水石煮散方》記載:

寒水石、石膏、滑石、白石脂、龍骨(各八兩)、桂心、甘草(炙,各三兩)、牡蠣(熬,各三兩)、赤石脂、乾薑、大黃(各四兩)、犀角屑(一兩)

將以上十二味藥搗碎過篩,用一升水煮沸五、六次,然後加入一匕藥,再煮沸七、八次,澄清後趁熱服下。

壽頤注:這個方子就是將上方去掉了石英,加上了犀角,由此可見,這種潛鎮清熱的方法,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方子中加入犀角,說明是要治內熱的病,那麼方子中還用桂心、乾薑,就顯得不夠純粹。因為治療內熱生風,一定不能使用桂心、乾薑。而且犀角專門清心火,用來治療肝火內風,應該換成羚角。方子下方的「內方寸一匕藥」中的「內」字,讀音同「納」。

《廣濟》療風癇猝倒嘔沫無省覺方,《外臺》

麻黃(去節),大黃,牡蠣,黃芩(各四兩),寒水石,白石脂

石膏,赤石脂,紫石英,滑石(各八兩),人參,桂心(各二兩)

蛇蛻皮(炙,一兩),龍齒(研,六兩),甘草(炙,三兩)

上十五味,搗篩為散,八兩一薄(頤按:一薄蓋即一服),以絹袋盛散藥,用水一升五合,煮取一薄,取七合,絞去滓,頓服之。

壽頤按:此方仍是前方之加味,去乾薑而更加黃芩,則治內熱生風尤為明瞭。而方中仍有麻黃、桂心者,終不脫古人續命治風之習慣耳。然以治內熱生風,麻桂必不可不除也。

白話文:

《廣濟》療風癇猝倒嘔沫無省覺方,《外臺》

藥方:

  • 麻黃(去節):四兩
  • 大黃:四兩
  • 牡蠣:四兩
  • 黃芩:四兩
  • 寒水石:八兩
  • 白石脂:八兩
  • 石膏:八兩
  • 赤石脂:八兩
  • 紫石英:八兩
  • 滑石:八兩
  • 人參:二兩
  • 桂心:二兩
  • 蛇蛻皮(炙):一兩
  • 龍齒(研):六兩
  • 甘草(炙):三兩

製法: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服八兩,以絹袋盛放藥粉,用一升五合水煎煮,取七合藥汁,過濾去藥渣,趁熱服用。

壽頤按:

此方是在原方基礎上加味而成,去掉了乾薑,加入了黃芩,更能明確地治療內熱生風之症。雖然方中仍保留了麻黃、桂心,這仍是古人治療風症常用的藥材,但若要治療內熱生風,麻黃和桂心必須去除。

《廣濟》療風邪狂亂失心安神定志方,《外臺》

金銀薄(各一百和合),石膏,龍齒,鐵精,地骨白皮,茯神

黃芩,生乾地黃,升麻,茯苓,玄參,人參(各八分)

虎睛(一具,微炙),牛黃,生薑屑(各四分),麥門冬(十分,去心)

白話文:

這方子出自《廣濟》醫書,用於治療因風邪入侵而導致的狂躁失心症,能安神定志。

藥材包括:金箔、銀箔各一百份混合使用,石膏、龍齒、鐵精、地骨白皮、茯神、黃芩、生乾地黃、升麻、茯苓、玄參、人參各八分;虎眼石一具,微火炙烤;牛黃、生薑屑各四分;麥門冬十分,去心。

枳實(炙),甘草(炙),萎蕤,芍藥(各六分),遠志(去心),柏子仁

白鮮皮(各五分)

上二十四味搗篩,以蜜和為丸,食後少時,煮生枸杞根汁,服如梧桐子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壽頤按:古人以二十四銖為兩,以六銖為一分。此非唐宋以後,十分為一錢之分,或曰六銖為一分之分,當讀如「份」)

壽頤按:風邪而狂亂失心,即氣血上衝,腦神經失其知覺之病。雖曰風邪,亦內動之風陽也。《廣濟》此方,用金銀薄、鐵精、石膏、龍齒諸藥,正是潛陽鎮逆之妙用,使氣血安定而不上衝,則腦神經之功用自復,其餘清熱養液,化痰育陰,無不近情。而方中不犯一味溫燥疏散,尤其切合病情。

白話文:

將枳實、甘草(各炙)、萎蕤、芍藥(各六分)、遠志(去心)、柏子仁、白鮮皮(各五分)這二十四大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蜜和成丸子,飯後服用,並以生枸杞根煮水服用,每次二十丸,每天兩次,逐漸增加到每次三十丸。古人以二十四銖為一兩,以六銖為一分,此方中所說的「分」非唐宋以後以十分為一錢的「分」,而是指「份」。此方適用於風邪導致的狂亂失心,也就是氣血上衝,腦神經失去知覺的病症。雖然稱為風邪,其實是內動的風陽。此方採用金銀薄、鐵精、石膏、龍齒等藥材,具有潛陽鎮逆的功效,可以使氣血穩定,不致上衝,腦神經功能自然恢復,其他藥材則具有清熱養液、化痰育陰的作用,也都符合病情。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沒有使用溫燥疏散的藥材,更符合病情的需要。

惟升麻挾升騰之性,微有可議,擬易以天麻,厚重而可以熄風,更為切近,其生薑亦可去之。

崔氏療風邪虛悸恍惚悲傷或夢寐不安鎮心湯方,《外臺》

茯神,半夏(洗),生薑(各四兩),羚羊角(屑),當歸,人參,防風

芎藭,杏仁(去皮、尖),桔梗(各二兩),龍齒,石膏(各三兩),防己

白話文:

崔氏療風邪虛悸恍惚悲傷或夢寐不安鎮心湯方

原方中升麻具有升騰之性,略顯不合適,建議改用天麻。天麻性沉重,可以熄滅風邪,更符合治療所需。生薑可以去除。

藥方:

茯神、半夏(洗)、生薑(各四兩)、羚羊角(屑)、當歸、人參、防風、芎藭、杏仁(去皮、尖)、桔梗(各二兩)、龍齒、石膏(各三兩)、防己

桂心(各一兩半),竹瀝(一升)

上十五味,以水一斗,煮減半,內竹瀝,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溫三服。

壽頤按:此亦神經之病,方亦潛鎮之法,而清熱化痰,其旨極顯。生薑與半夏同用,即以解半夏之毒,蓋古人尚未有製半夏之法也。惟桂心終是不類,必宜去之,防風、芎藭亦有可議。

《千金》療風癲方,方見《外臺》,注曰出第十四卷,而今本《千金方》第十四卷中未見此方。

茯神,白龍骨,龍齒,龍角,龍膽,蔓青子,鐵精

乾薑(各十分),人參,遠志(去心),黃連,大黃(各八分),芎藭

白話文:

藥材

  • 桂心(各一兩半)
  • 竹瀝(一升)

製作方法

  1.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用一斗水煮至減半。
  2. 加入竹瀝,繼續煮至剩下二升八合。
  3. 去渣,分三次溫服。

壽頤按

此方治療的是神經方面的疾病,藥方採用了潛鎮之法,同時也清熱化痰,功效非常明顯。方中生薑與半夏同用,主要是為了解半夏的毒性,因為古人還沒有研製出處理半夏的方法。但是桂心與其他藥材並不相配,應該去除,防風、芎藭也值得商榷。

方源

此方出自《千金》療風癲方,方見《外臺》,注曰出第十四卷,但現在的《千金方》第十四卷中並沒有記載此方。

其他藥材

  • 茯神
  • 白龍骨
  • 龍齒
  • 龍角
  • 龍膽
  • 蔓青子
  • 鐵精
  • 乾薑(各十分)
  • 人參
  • 遠志(去心)
  • 黃連
  • 大黃(各八分)
  • 芎藭

白芷,黃芩,當歸(各六分),桂心(去皮,五分)

上十七味,末之,蜜和丸,湯服十五丸,如梧子大,日二,稍稍加之,以知為度。(壽頤按:龍角今所不用,而《外臺》第十五卷兩見之,蓋亦龍骨、龍齒之類也)

壽頤按:此方以龍齒、龍骨、龍角、鐵精為主,其鎮逆之力甚厚,且合以三黃,其治內風內熱尤為明瞭,乃方中仍有桂心、乾薑者,真是古人之習慣矣。

崔氏療熱風驚掣心忪恐悸風邪狂叫妄走極效方

《外臺》〔批〕(所療熱風驚掣心忪恐悸,無非腦經失其知覺,而曰風邪,古人之愚不可及。)

白話文:

此方是治療熱風引起的驚悸、心慌、恐懼、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狂躁不安等症狀的有效方劑。方中以白芷、黃芩、當歸、桂心等藥材為主,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溫陽散寒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腦經失調的症狀。

茯神(三兩),杏仁(三兩,去皮、尖、兩仁),升麻,白鮮皮

沙參(各二兩),龍齒(六兩),寒水石(一斤,碎)

石膏(二十兩,碎),生麥門冬(去心,四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溫為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許。若甚者,減水二升,內竹瀝三升,先用水煮九沸,然後內竹瀝,煮取三升,服如上法。

壽頤按:此方重用龍齒、寒水石、石膏,清熱鎮墜之力尤專,以治氣血並走於上更佳。且方中不雜溫藥一味,又古方之不可多得者。但升麻可商,頤意必以天麻易之。

張文仲療諸風煮散方,《外臺》

白話文:

茯苓三兩、杏仁三兩(去皮、尖、兩仁)、升麻、白鮮皮各二兩,龍齒六兩,寒水石一斤(碎),石膏二十兩(碎),生麥門冬四兩(去心),以上九味,用水一斗二升煎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用的間隔約等於人步行十里。病情嚴重者,可減少水量二升,加入竹瀝三升,先用水煮沸九次,再加入竹瀝,煮取三升,服用方法同上。

茯神(六兩),防風,牛膝,枳實(炙),防己,秦艽

玄參,芍藥,黃耆,白鮮皮,澤瀉,獨活

人參(各四兩),桂心(三兩),瘛瘲(一升,碎),薏苡仁(一升,碎)

麥門冬(一兩,去心),羚羊角(二枚,屑),石膏(一斤,碎)

甘草(三兩,炙),磁石(二十四兩)

上二十一味,切,分作二十四帖,每日取一帖,著杏仁十四枚,去皮尖、兩仁者,碎,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空腹頓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由二十一種藥材組成,包含茯神、防風、牛膝、枳實等。將藥材切碎,分成二十四帖,每天服用一帖。服用時,需加入十四枚杏仁,去皮尖和雙仁,切碎,與水一起煮,煮至水量減少至三分之一,去渣後空腹服用。

注意事項

  • 此方劑僅供參考,請勿自行服用。
  • 中藥的服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
  • 藥材的份量和製法可能因不同版本或不同醫師而有所差異。

壽頤按:此方以磁石、石膏為君,確是重以鎮怯、攝納浮陽之意,則所謂治諸風者,明明內動之風,而非外感之風矣。羚角、玄參、芍藥、五味、麥冬,涼潤斂陰,又無一非為肝陽上浮者立法,豈非與續命等方之專主溫辛疏表者各異其趣?但本方猶有桂心、防風、獨活數者,則仍與外風之方渾熔於一爐之中,不可不謂上方之未盡精密者也。

五石湯

《千金》,治產後猝中風,口噤,倒悶吐沫,瘛瘲,眩冒不知人。

紫石英(三兩),鍾乳,赤石脂,石膏,石英,牡蠣

人參,黃芩,白朮,甘草,瓜蔞根,芎藭,桂心

白話文:

壽頤認為,五石湯主要以磁石和石膏鎮壓驚恐、收納浮陽,治療的是內在的風動,而非外來的風邪。其他藥物則涼潤斂陰,針對肝陽上浮的病症。但方中仍有治療外風的藥物,因此在精密程度上略有不足。

五石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突然中風,症狀包括口不能言、昏迷吐沫、抽搐、頭昏眼花、神志不清等。

  • 「君藥」是指方劑中最重要的藥物。
  • 「浮陽」是指陽氣上浮,造成頭昏眼花等症狀。
  • 「內動之風」是指因身體內部功能失調而引起的風症。
  • 「外感之風」是指因外來風邪入侵而引起的風症。
  • 「續命方」是指治療危重病症的方劑。
  • 「溫辛疏表」是指溫暖辛辣、疏通表面的治療方法。
  • 「渾熔於一爐」是指混雜在一起。
  • 「未盡精密」是指不夠精確。

防己,當歸,乾薑(各二兩),獨活(三兩),葛根(四兩)

上十八味,末五石,㕮咀諸藥,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一方有滑石、寒水石各二兩,棗二十枚。

壽頤按:此方以五石為君,明是潛陽鎮逆之意,而黃芩、蔞根、葛根、人參、甘草,又皆清熱養陰之品,則所謂治產後中風、口噤倒悶等症者,豈非血去陰傷、肝陽暴動、內熱生風之病?是與古方之豆淋酒、獨活紫湯等法專治外感風邪而痙厥瘛瘲者不同。惟方中仍有桂心、乾薑,則不脫當時慣用溫藥之套法。

白話文:

將防己、當歸、乾薑各二兩,獨活三兩,葛根四兩,共十八味藥材磨成粉末,用五石研磨成細末。將藥材和五石末混合,用一斗四升水煮沸,熬煮至三升半,分成五份,每天三次,每次一份,晚上服用兩次。

另一個版本則加入滑石和寒水石各二兩,以及二十枚棗子。

此方以五石為主要藥材,意在潛藏陽氣,鎮壓逆氣,而黃芩、蔞根、葛根、人參、甘草等藥材則具有清熱養陰的功效。因此,此方可治療產後中風、口噤倒悶等症狀,皆因血氣不足導致陰虛,肝陽暴動,內熱生風而引起。此方與古方中的豆淋酒、獨活紫湯等專治外感風邪導致痙厥瘛瘲的藥方不同。不過,此方仍然包含桂心和乾薑等溫性藥材,體現了當時常用的溫補藥物療法。

此自古方之成例使然,善學古人者,必不可不知所變化也。

鐵精湯,《千金》,治三陰三陽厥逆,寒食,胸脅支滿,病不能言,氣滿,胸中急,肩息,四肢時寒熱,不遂,喘悸煩亂,吸吸少氣,言輒飛颺虛損方。(壽頤按:「支滿」之「支」,讀為「搘」,是「搘撐」之意。)

黃鐵(三十斤,以流水八斗揚之三千遍,以炭燒鐵令赤,投流水復燒七遍,如此澄清,取汁二斗煮藥),人參(三兩),半夏,麥門冬(各一斤),白薇,黃芩,甘草,芍藥(各四兩),石膏(五兩),生薑(二兩),大棗(四十枚)

白話文:

這是古方一貫的做法,想要學好古方的人,一定得知道其中的變化。

鐵精湯出自《千金》,主治三陰三陽厥逆、寒食、胸脅支滿、病不能言、氣滿、胸中急、肩息、四肢時寒熱、不遂、喘悸煩亂、吸吸少氣、言輒飛颺虛損等症狀。(「支滿」中的「支」讀作「搘」,意思是指撐著。)

配方:黃鐵(三十斤,以流水八斗反覆揚洗三千遍,再以炭火燒至赤紅,放入流水中再次燒七遍,如此澄清,取汁二斗來煮藥),人參(三兩),半夏,麥門冬(各一斤),白薇,黃芩,甘草,芍藥(各四兩),石膏(五兩),生薑(二兩),大棗(四十枚)。

上十味,㕮咀,內前汁中,煮取六升,服一升,日三服,兩日令盡。

壽頤按:此方以鐵精為主,重以鎮逆,可見其所謂治厥逆者,即是《素問》所謂血氣並走於上之大厥也。胸脅搘滿、氣滿、胸中急、肩息(肩息者,喘息抬肩,氣之上奔也)、喘悸煩亂、吸吸少氣,皆氣逆壅塞、有升無降之候。病不能言,言輒飛揚,則大氣渙亡,神情瞀亂,無一非內風暴動、火升痰升之證。

故以鐵落鎮墜,薑、夏開痰,薇、芍、膏、芩清熱攝納,立方法度,極合時宜。假令方中止此數味,則以治肝陽厥逆,豈不吻合?惟參、麥、甘、棗,厚膩滋填,未盡純粹。而方下乃謂治三陰三陽厥逆,則開口已含糊不切,令人莫名其妙。而「寒食」二字,尤其文不對題,藥不對證。

白話文:

將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放入水中煎煮,煮到剩下六升,每次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兩天內喝完。

這個藥方以鐵精為主藥,主要是用來鎮壓逆氣,可以看出它所治療的厥逆,就是《素問》中提到的血氣上衝導致的大厥。症狀包括胸脅脹滿、氣滿、胸悶、呼吸困難時肩膀抬起(這是氣上衝的表現)、心慌氣短、呼吸急促、呼吸短淺等等,都是氣逆阻塞、上衝下陷的表現。病人無法說話,如果勉強說話就會聲音嘶啞,這是因為元氣渙散,精神恍惚,都是內風暴動、火氣上炎、痰氣上逆的症狀。

因此用鐵落鎮壓,薑、夏藥性辛溫,可以開通痰氣,薇、芍、膏、芩可以清熱降火,收斂氣機,整個藥方組成非常合理,非常適合治療這種病症。如果只使用這幾種藥材,也可以用來治療肝陽上亢導致的厥逆,非常吻合。但是方子中的人參、麥冬、甘草、大棗,性味偏於厚膩滋補,不夠純粹。而藥方下面又說可以治療三陰三陽厥逆,這就顯得言辭含糊,不切實際,令人難以理解。特別是「寒食」兩個字,更是與藥方內容和病症不相符。

此是古書之必不可泥,而亦必不當信者。惟在善讀書者能自化裁,信其所可信,而疑其所可疑,然後可集古人之長,而亦不為古人所誤,乃為有根底有識力,而其學始有實用。昔賢嘗謂用古方以治今病,譬如折舊料以建新屋,終有大小長短之不齊,不經匠氏斧斤,何能處處合拍,學者豈可不知此理?然而難言之矣。

真珠母圓

《本事》,治肝經內虛,內受風邪,臥則魂散而不守,狀若驚悸。

真珠母(三兩,研細同碾),熟乾地黃,當歸(各一兩半),人參

柏子仁,酸棗仁(各一兩),云茯神,暹羅犀角,龍齒

白話文:

這古書不能死板地照搬,也不能完全相信,關鍵在於讀者要懂得融會貫通,相信可信的內容,懷疑可疑的部分,才能集古人之長,不被古人所誤,才算是有根基有識見,學問才能真正派上用場。古人說用古方治今病,就像用舊料建新房,難免大小長短不一,不經過匠人的斧斤,怎麼可能處處合拍呢?學者怎能不知此理?但這卻又難以言明。

真珠母圓

《本事》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肝經內虛、內受風邪,導致睡覺時魂魄散失,表現為驚悸的症狀。

真珠母(三兩,研細同碾),熟乾地黃,當歸(各一兩半),人參,柏子仁,酸棗仁(各一兩),云茯神,暹羅犀角,龍齒。

海南沉香(忌火,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四五十圓,金銀薄荷湯送下,日午夜臥服。

壽頤按:方下云金銀薄荷湯下,蓋以金銀之重,鎮定肝陽,取金能平木之意。然引用薄荷,是仍以為外風矣。詳此方主義,本以鎮定其內動之風陽,與薄荷之疏散外風者,殊屬矛盾。或曰當作金銀薄,蓋傳寫者衍一「荷」字。金銀薄者,即今之金箔、銀箔,古書本有作「薄」字者,其說甚為合理。

白話文:

海南沉香,每種各取半兩,先將它們磨成細粉,再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辰砂作為藥丸的外衣。每次服用四五十顆,用金銀薄荷湯送服,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覺前服用。

作者壽頤認為,藥方中提到用金銀薄荷湯送服,是因為金銀的重量可以鎮定肝陽,取金能制木的原理。但是使用薄荷,卻又認為是針對外風。仔細分析藥方,它的主要目的是鎮定體內躁動的風陽,而薄荷則用於疏散外風,兩者顯然矛盾。有人認為應該將「金銀薄荷」改成「金銀薄」,也就是現在的金箔和銀箔。古書中確實有將「箔」寫作「薄」的例子,這個說法非常合理。

然頤謂叔微既以為內受風邪,則其意尚認是外風,恐叔微未必不用薄荷。然以此方專治內風,則薄荷不必加也。

許叔微曰:紹興癸丑,予待次四明,有董生者,患神氣不寧,每臥則魂飛揚,覺身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夕無寐。予為診視曰,肝經受邪,非心病也。〔批〕(內虛之病,不當謂之受邪,許氏之言,本有未妥。),肝經因虛,邪氣襲之。肝藏魂者也,遊魂為變,是以臥則魂飛揚,若離其體。

肝主怒,故少怒則劇。予處此方以贈,服一月而病除。此方以真珠母為君,龍齒佐之,真珠母入肝經為第一,龍齒與肝同類,故能安魂。(節錄)

白話文:

不過,頤先生認為叔微既然認為是內受風邪,那他的想法可能還是認為是外風,擔心叔微可能還是會用薄荷。然而,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內風,所以薄荷不必加。

許叔微說:紹興癸丑年,我在四明等候官差,有個董生,患了神氣不寧的病,每次躺下就魂魄飛揚,感覺身體在床上,但神魂離體,驚悸多夢,整夜睡不着。我診斷後說,這是肝經受邪,不是心臟病。(批註:內虛之病不應該稱為受邪,許氏的說法,本就有不妥。)肝經因虛弱,邪氣侵襲它。肝臟藏魂,魂魄遊走就容易出現變化,所以躺下就魂魄飛揚,好像離開身體。

肝臟主怒,所以少生氣就會加重病情。我用這個方子給他治療,服藥一個月後病就好了。這個方子以真珠母為君藥,龍齒輔助,真珠母入肝經為首選,龍齒與肝同類,所以能安魂。(節錄)

壽頤按:此方治肝風,是專治肝陽自動之風,珠母、龍齒沉重潛揚,其色青,故專於平肝降逆。許氏以此方列為中風門之第一方,蓋亦知是病之為內因,非潛鎮清熱不可。棗、柏、茯神,清養攝納,輔佐亦最得力,參、歸、熟地,則為滋養陰虛者設法。苟無熱痰上壅,是為培本上策。

惟犀角專清心火,凡治肝熱動風,宜易羚角。此方大旨,本以鎮攝內動之風陽。然古人雖用清熱之法,而立論總以為外邪入臟,殊失真相。方下所謂肝經因虛,內受風邪,雖曰內受,而既以為受邪,則其邪仍是外來之風邪,是有語病。擬為僭易之曰:治肝陰內虛,風陽自動,則內風為病,庶幾明瞭。

白話文:

壽頤按

這方子專治肝風,具體來說是針對肝陽自動引起的風症。珠母、龍齒沉重而能潛揚,顏色偏青,因此專門用於平肝降逆。許氏將此方列為中風門的第一方,可見他也明白這種病症是內因導致,非得潛鎮清熱不可。棗、柏、茯神,具有清養攝納的作用,是輔佐之良藥。參、歸、熟地,則用於滋養陰虛,是針對病根設法。只要沒有熱痰上壅,這就是培補根本的上策。

這方子的主旨,本在鎮攝內動的風陽。

然而古人雖然用清熱的方法,卻總是以外邪入臟來解釋,殊失真相。方下所謂肝經因虛,內受風邪,雖然說內受,但既然認為是受邪,那麼這邪氣仍然是外來的風邪,這說法是有毛病的。擬議改為更貼切的說法:治肝陰內虛,風陽自動,則內風為病。 這樣說法才更加明瞭。

而方中所用各藥,乃皆親切有味矣。近世平肝熄風之法,知有珍珠母者,實自叔微此方開其端,是不可以不錄。

薯蕷圓

《本事方》

薯蕷,人參,沙參,遠志,防風,真珠母,紫石英(研,水飛)

茯神,虎骨(各一兩),虎睛(一對,二味須真者),龍齒,華陰細辛

石菖蒲,五味子,丹參(各一兩)

上細末,煉蜜為圓,梧子大,每服三十圓至五十圓,金銀薄荷湯下,食後臨臥服。〔批〕(食後服藥,蓋謂俟其食漸消化,而後服藥,庶乎藥力專一,非謂乍食之後,即以藥進也。方書有所謂食遠服者,即是此意。若乍藥即食,乍食即藥,皆非良法,說見後文。)

白話文:

這方子所用的藥材,都非常親近平和,味道也很好。近來治療肝風的方子,知道要用珍珠母的,其實都是從叔微這個方子開始的,所以不可不記載下來。

薯蕷圓

出自《本事方》

藥材:

  • 薯蕷、人參、沙參、遠志、防風、珍珠母、紫石英(研磨,水飛過)
  • 茯神、虎骨(各一兩)、虎睛(一對,這兩味藥材必須是真品)、龍齒、華陰細辛
  • 石菖蒲、五味子、丹參(各一兩)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圓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三十至五十顆,用金銀薄荷湯送服,飯後臨睡前服用。

註解:

飯後服藥的意思是指,等到食物稍微消化了再服用藥物,這樣藥效才能專一。方書中所說的「食遠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剛吃完飯就馬上吃藥,或者剛吃藥就馬上吃飯,都不是好的方法,詳細的說明請見後文。

許叔微曰:元符中,一宗人得疾,逾年不差,謁醫於王思和繹。思和具脈狀云:病因驚恐,肝臟為邪,其病時頭眩,瘛瘲搐掣,心包伏涎,久之則害脾氣。要當平肝氣使歸經,則脾不受克。以熱藥治之,則風愈甚;以冷藥治之,則氣已虛。今用中和溫藥,抑肝補脾,漸可安愈。

服此方及續斷圓、獨活散,一月而愈。(節錄)(續斷圓、獨活散二方,俱見《本事》第一卷,今不錄)

壽頤按:此亦治內動之風,珠母、龍齒、石英,皆潛陽熄風之主;人參、山藥,所以扶脾,防肝氣之來侮;菖、遠、茯神,開痰滌涎,皆是古法;虎骨、虎睛,則古人之意,謂虎嘯而風生,用其睛、骨,蓋亦鎮定風陽之理,然溫而能動,恐未必有驗,今亦未聞有用之者;若細辛、防風,則仍是古人之學理也。

白話文:

許叔微說:元符年間,有一位姓宗的人得病,一年多都未痊癒,便去向王思和求醫。思和詳細診斷脈象後說:「此病是因驚恐所致,肝臟受到邪氣侵襲,所以才會頭昏眼花,四肢抽搐,心包積聚涎液,時間久了就會損傷脾氣。必須平息肝氣,使之歸於正經,這樣脾臟才不會受到剋制。如果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反而會加重風邪;如果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又會損傷虛弱的氣。現在要用中和溫和的藥物,抑制肝氣,補益脾氣,漸漸就可以痊癒。」

服用此方以及續斷圓、獨活散,一個月後便痊癒。(續斷圓、獨活散兩個方劑,都收錄在《本事》第一卷中,這裡不列出。)

壽頤評註:這個方劑也是用來治療內動之風的,其中珠母、龍齒、石英,都能潛降陽氣,熄滅風邪;人參、山藥,可以補益脾氣,防止肝氣侵犯脾臟;菖蒲、遠志、茯神,可以化痰滌除涎液,都是古法;虎骨、虎睛,古人認為老虎咆哮會生風,所以用它的骨頭和眼珠,應該是鎮定風邪的道理,但是溫熱而能動,恐怕未必有效,現在也沒聽說有人使用過;至於細辛、防風,則仍然是古人所傳的學理。

辰砂遠志圓

《本事方》,安神鎮心,治驚悸,消風痰,止眩暈。

石菖蒲,遠志,人參,茯神,川芎,山芋,鐵粉,麥門冬

天麻,半夏曲,天南星(銼如骰子大,麩炒黃),白附子(生,各一兩)

細辛,辰砂(各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五兩,搗取汁,和水煮糊,圓如綠豆大,別以硃砂為衣,陰乾,每服二十粒,夜臥生薑湯送下,小兒減半服。

白話文:

辰砂遠志丸

這方出自《本事方》,具有安神鎮心、治驚悸、消風痰、止眩暈的功效。

組成:

  • 石菖蒲、遠志、人參、茯神、川芎、山芋、鐵粉、麥門冬
  • 天麻、半夏曲、天南星(銼成骰子大小,用麩炒至黃色)、白附子(生品,以上各一兩)
  • 細辛、辰砂(各半兩)

製法:

  1.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
  2. 生薑五兩,搗碎取汁,與水混合煮成糊狀。
  3. 將藥粉與薑糊混合,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4. 用硃砂包裹丸子,陰涼處乾燥。

用法:

每次服用二十粒,夜間睡前用生薑湯送服。小兒減半服用。

許叔微曰:鐵粉非但化涎鎮心,至如摧抑肝邪,其效特異。若多恚怒,肝邪太盛,鐵粉能制服之。《素問》云:陽厥狂怒,治以鐵落飲,金制木也。

壽頤按:此方鎮逆化痰,無甚妙蘊。惟用鐵粉,其物甚新。但不知如何粉法,似不如《千金》鐵精湯之純粹無弊。姑錄之,以備一說。

白話文:

許叔微說

鐵粉不僅能化解涎液、鎮定心神,更能特別有效地抑制肝臟的邪氣。如果一個人經常生氣,肝火旺盛,鐵粉就能制服它。《素問》中說:陽厥、狂怒,可以用鐵落飲來治療,因為金克木。

壽頤評注

這個方子雖然可以鎮逆化痰,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精妙的地方。只是使用鐵粉,這一點比較新奇。但我不清楚如何將鐵粉研磨成粉末,似乎不如《千金方》中的鐵精湯純粹無害。姑且記錄下來,作為一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