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頤

《中風斠詮》~ 卷第三 (3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8)

1. 第十一節,通治中風方之辨正

恐自燧人氏教民火食以來,必無冷食六十日之理。如謂冷食而藥即可積久不下,豈其人積六十日之食而二便不通?清夜自思,得毋失笑?如謂二便自通,而獨有藥積不下,則必其人腸胃之間,別有一處,獨能存積此藥,尤其理之不可通者。且服藥治病,止是借其氣味,運化精微,以達病所,亦非謂即此藥湯藥渣,竟能庖代氣血之不足。而古人竟能造此怪誕不經之說,鄙俚無恥之尤。

然古今名賢,從未有直揭其謬者。蓋亦誤認為仲師手筆,不敢糾繆繩愆,終是識理未到。不意喻嘉言自命絕世聰明,偏能信此臆說,隨聲附和,竭力讚揚,竟謂礬石能固澀諸藥,使之留積不散,以漸填其空竅,則舊風既去,新風不入云云,是誤認病人服藥,竟能以藥填空,如縫者之補綴,如圬者之畫墁,豈非笑話!毋亦過於好奇,務求立異,而不自知大言不慚,竟如夢囈耶。

〔批〕(此方所用之藥,所治之病,究竟對證者何在?然為《金匱》作注者,無不隨意敷衍,真是一盲群盲景象。似此辨駁,何等清楚!),雖似此穿鑿附會之言,醫學書中,本所時有,亦不足怪,惟如此方之亂雜無章,而竟為嘉言說得幻想紛紛,天花亂墜,一若玄之又玄,臭腐中自有神奇者,則亦不可多見。而庸人無識,更奉嘉言之說為至寶。

陳修園《三字經》中亦復引之。論者新奇,病者無命,魔高千丈,寧不駭然!敢書所見,以質通儒,其庶有撥重霧而見青天之一日乎。〔批〕(侃侃而談,不畏俗師咋舌。),嘉言俞東扶《古今醫案按》亦謂喻氏之論黑散,以為用礬石填空竅,堵截來風,好奇之談,最足誤人。

又謂藥之入胃,不過以氣味傳布經絡腑臟,豈能以礬石填塞之?又謂冷食六十日,藥積腹中不下,則腸胃果能填塞,不幾令谷不納而糞不出云云。其說亦極明白,可見怪誕不經之說,苟以靜心讀之,未有不覺其謬者,前賢固已有先我而言之者矣!〔批〕(明理者所見略同。)

羌活愈風湯,通真子《機要方》

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僕。此乃治未病之聖藥也。又治中風證內邪已除,外邪已盡,當服此藥,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縱有微邪,只從此方加減治之。然治病之法,不可失於通塞,或一氣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批〕(一氣微汗、一旬通利二句,尤其不通之極。),如此乃常服之藥也。

久則清濁自分、榮衛自和矣。〔批〕(此方主治,最是荒謬。),從張潔古《保命集》節錄。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麻黃,細辛,防風,川芎

白芷,秦艽,薄荷,人參,黃耆,甘草,枸杞子,枳殼

厚朴,當歸,知母,甘菊,半夏,防己,杜仲,地骨皮

蔓荊子,熟地黃(各二兩),茯苓,黃芩,芍藥,蒼朮(各三兩)

白話文:

自從燧人氏教導人民用火煮食以來,肯定沒有人會連續吃六十天冷食的道理。如果說因為吃了冷食,藥就會積在體內很久都排不出去,難道這個人吃了六十天的食物,大小便都不通暢嗎?在夜晚安靜思考,難道不會覺得這實在是太荒謬可笑了嗎?如果說大小便都通暢,只有藥物積在體內排不出去,那一定是這個人的腸胃之間,有某個特殊的地方,可以單獨儲存這些藥物,這種說法更是不合道理。而且,用藥治病,只是藉由藥物的氣味,來運化精微的物質,以達到病灶,並不是說這些藥湯藥渣,就能夠代替氣血的不足。而古人竟然能創造出這種荒誕不經的說法,實在是鄙陋無恥到了極點。

然而,自古至今的名人賢士,從來沒有人直接指出這種錯誤。大概也是誤以為是張仲景的著作,不敢糾正其中的錯誤,終究是因為對醫理的認識不夠深入。沒想到喻嘉言自認為非常聰明,偏偏相信這種臆測之說,跟著人云亦云,極力讚揚,竟然說礬石能夠固澀住各種藥物,使它們停留在體內不散開,慢慢地填補空竅,這樣舊的風邪才會離開,新的風邪也進不來。這種說法是誤認為病人服藥,竟然能用藥物來填補身體的空隙,如同縫衣服的人用布來補洞,如同泥水匠用泥灰來抹牆,豈不是太可笑了嗎!難道是過於好奇,想要標新立異,卻不自知自己說話太過誇大,簡直就像說夢話一樣嗎?

(這帖藥所用的藥材,和所治療的疾病,究竟是對應在哪裡呢?然而為《金匱要略》作註解的人,沒有不隨便敷衍了事的,真是一群盲人跟著瞎子走的可悲景象。像這樣辨別駁斥,是多麼清楚明白啊!)雖然這種牽強附會的說法,在醫學書籍中本來就常常出現,也不足為怪,但是像這帖藥方如此雜亂無章,竟然被喻嘉言說得如此天花亂墜,好像玄妙至極,從腐敗的東西裡生出神奇的效果,這也是很少見的。而庸俗無知的人,更把喻嘉言的說法當作至寶。

陳修園在《醫學三字經》中也引用了這種說法。評論者追求新奇,病人卻喪失性命,邪說的力量如此強大,難道不讓人感到驚恐嗎!我敢寫下自己的見解,來請教通達醫理的人,或許有一天能撥開重重迷霧,見到晴朗的天空吧。(說話坦誠直率,不怕那些俗醫們感到驚訝。)嘉言和俞東扶在《古今醫案按》中也提到,喻氏關於黑散的理論,認為用礬石填補空竅,堵住風邪入侵,這種奇異的說法,最容易誤導人。

又說藥物進入胃裡,不過是通過氣味傳播到經絡和臟腑,哪能用礬石來填塞呢?又說吃了六十天冷食,藥物積在腹中排不出去,那麼腸胃如果真的能被填塞住,豈不是會使食物無法消化,大便也排不出來嗎?這種說法也很清楚明白了,可見這種荒誕不經的說法,如果能靜下心來讀,沒有人不會發覺其中的錯誤,前賢們早就已經有人先我一步提出這種觀點了!(明理的人,見解都是相同的。)

《羌活愈風湯》,出自通真子《機要方》

剛開始覺得有風邪要發作時,服用此藥就不會突然倒地不起。這是一帖治療未病的好藥。又可以治療中風證,當體內的邪氣已經消除,體表的邪氣也已經散盡時,應該服用此藥,來疏導全身的經絡。長期服用,各種風邪都能去除,就算有輕微的邪氣,也只要用這個藥方加減來治療。然而治療疾病的方法,不能違背通暢的原則,或用藥讓身體微微出汗,或用藥讓排便稍微通暢,(說「微微出汗」和「排便稍微通暢」這兩句話,尤其是不通順到了極點。)這樣才是可以長期服用的藥。

長期服用,體內的清濁之氣自然會分開,營衛之氣自然會調和。(這帖藥方的主治,實在是太荒謬了。)以上是從張潔古的《保命集》中節錄出來的。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麻黃,細辛,防風,川芎 白芷,秦艽,薄荷,人參,黃耆,甘草,枸杞子,枳殼 厚朴,當歸,知母,甘菊,半夏,防己,杜仲,地骨皮 蔓荊子,熟地黃(各二兩),茯苓,黃芩,芍藥,蒼朮(各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