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頤

《中風斠詮》~ 卷第三 (3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2)

1. 第九節,通絡之方

內風暴僕,而忽然肢體不遂,經絡掣痛,皆氣血上菀,腦神經忽然不用之病。此非通經宣絡、活血疏風之藥所可妄治者。古人不知此理,每於暴病之初,治其肢節,則走竄行經,反以擾動其氣火,更以激之上升,必有大害而無小效。然在旬月之後,大勢已平,而肢節之不用如故,則神經之功用已失,肢體之偏廢已成,痼疾難瘳,調復豈易?古來治痹之方,大率皆為此設法,則通絡行經,亦治醫者不可不知。姑錄數方,以備一解。

獨活寄生湯,《千金》,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臥冰濕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痛,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

獨活(三兩),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

防風,芎藭,乾地黃,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各二兩)

上十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溫身勿冷。

《古今錄驗》無寄生,有續斷;《肘後》有附子一枚,無寄生、人參、當歸、甘草。

壽頤按:此方治風寒濕邪痹著之主方,以獨活為君,通行經絡,祛風解寒勝濕;其輔佐諸藥,除參甘地芍之養陰數味外,無一非風寒濕三氣之正將。方雖出於《千金》,而《肘後》及《古今錄驗》俱有之,可知古人甚重此方,尚非孫氏所自制。此通絡祛邪、活血養血之祖方也,凡古今治肢節病之方,無不從此化出。

惟桂心、細辛等物,古人終為寒邪立法。而內熱生風之病,縱然調治數日,大勢已平,通絡可也,如此溫藥,必不可試。〔批〕(此為內熱生風肢節痹痛者,補出仍忌溫燥一層。蓋古人治痹諸方,無一非為寒濕立法也。)

白蘞薏苡湯,《千金》,治風濕拘攣,不可屈伸。

白蘞,薏苡仁,芍藥,桂心,酸棗仁,牛膝

乾薑,甘草(各一升),附子(三枚,破,炮)

上九味,以醇酒二斗漬一宿,微火煎三沸,每服一升,日三,扶杖起行。不耐酒者,服五合。

壽頤按:白蘞除風熱,散結氣,薏苡、牛膝皆主拘攣,無非宣通濕邪之痹著,桂、附、乾薑,則治寒濕也。《翼方》更加車前,亦導濕之意。

菊花酒

《千金》,治男女風虛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無顏色,噓吸少氣,去風冷,補不足方。

菊花,杜仲(各一斤),防風,附子,黃耆,乾薑

桂心,當歸,石斛(各四兩),紫石英,蓯蓉(各五兩)

萆薢,獨活,鍾乳(各八兩),茯苓(三兩)

上十五味,以酒七斗漬五日,日服二合,稍加至五合。

《千金翼》無干姜。

壽頤按:是方為虛寒風冷者立法,故以附、桂、乾薑、鍾乳溫養為主,萆薢、杜仲、獨活、當歸皆宣通經絡之意。漬酒者,欲其行之迅利也。古今通絡之藥,漬酒之法最多,《千金翼·風門》甚至別為一類,錄此以見一斑。

白話文:

第九節,通絡之方

肢體突然麻痺、經絡疼痛,都是氣血淤積,腦神經功能突然喪失的疾病。這種病症不能隨便用疏通經絡、活血祛風的藥物治療。古人不懂這個道理,常常在病發初期就治療肢體,結果導致藥力竄動經脈,反而擾亂氣血,加劇其上升,必然有害無益。然而,一個月後,病情好轉,但肢體仍然麻痺無力,說明神經功能已經受損,肢體功能已經喪失,成了頑疾難治,恢復豈能容易?古來治療痹症的方劑,大多都是這樣設想的,因此,通絡行經的方法,也是醫生們必須了解的。這裡列舉幾方,以便參考。

獨活寄生湯,出自《千金要方》,治療腰背疼痛,都是由於腎氣虛弱、臥在潮濕冰冷的地方受風寒所致,不及時治療,就會蔓延到腳膝,形成半身不遂、冷痛麻痺、肌肉無力疼痛,或者腰痛攣縮、腳部沉重麻痺,應該迅速服用此方。

藥物組成:獨活三兩,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生地黃、人參、甘草、當歸、白芍各二兩。

用法:以上十五味藥材,用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用。服用後要保暖,避免受寒。

《古今錄驗》方中無寄生,而有續斷;《肘後方》中加了一枚附子,而無寄生、人參、當歸、甘草。

壽頤按:此方是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的主方,以獨活為主藥,通行經絡,祛風解寒除濕;輔助藥物中,除了人參、甘草、生地黃、白芍等滋陰的幾味藥以外,其他的都是治療風寒濕邪的藥物。此方雖然出自《千金要方》,但《肘後方》和《古今錄驗》中也有記載,可見古人非常重視此方,它並不是孫思邈自己發明的。它是疏通經絡、祛除邪氣、活血養血的祖方,古今治療肢體疾病的方劑,大多都是從這個方子演變而來的。

但是桂心、細辛等藥物,古人都是用來治療寒邪的。對於內熱生風引起的疾病,即使治療幾天後病情好轉,可以疏通經絡,但這樣的溫熱藥物,就一定不能使用。(批註:這是針對內熱生風引起的肢體痹痛,補充說明仍舊忌諱溫燥。因為古人治療痹症的方劑,幾乎都是針對寒濕而制定的。)

白蘞薏苡湯,出自《千金要方》,治療風濕引起的肌肉拘攣,不能屈伸。

藥物組成:白蘞、薏苡仁、白芍、桂心、酸棗仁、牛膝、乾薑、甘草各一升,附子三枚(打碎,炮製)。

用法:以上九味藥材,用兩斗好酒浸泡一夜,小火煎煮三次沸騰,每次服用一升,一天三次,服用後拄著拐杖行走。如果不能喝酒,就服用五合。

壽頤按:白蘞可以祛風除熱,散結氣,薏苡仁、牛膝都可以治療肌肉拘攣,都是疏通濕邪引起的痹症,桂枝、附子、乾薑都是治療寒濕的。《翼方》中又加了車前子,也是為了利濕。

菊花酒,出自《千金要方》,治療男女因風寒虛弱引起的腰背疼痛、食慾不振消瘦、面色蒼白、呼吸短促、祛風寒、補虛損。

藥物組成:菊花、杜仲各一斤,防風、附子、黃耆、乾薑、桂心、當歸、石斛各四兩,紫石英、肉蓯蓉各五兩,萆薢、獨活、鍾乳各八兩,茯苓三兩。

用法:以上十五味藥材,用七斗酒浸泡五天,每天服用兩合,逐漸增加到五合。

《千金翼方》中無乾薑。

壽頤按:這個方劑是針對風寒虛弱者制定的,所以以附子、桂枝、乾薑、鍾乳溫補為主,萆薢、杜仲、獨活、當歸都是疏通經絡的藥物。用酒浸泡,是為了使藥物更容易吸收。古今疏通經絡的藥物,用酒浸泡的方法很多,《千金翼方·風門》甚至把它單列為一類,這裡列舉這個方子只是其中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