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湯頭歌訣》~ 補益之劑 (1)

回本書目錄

補益之劑 (1)

1. 補益之劑

十首、附方七

2. 四君子湯

《局方》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甘草一錢。氣味中和,故名君子。)益以夏陳半夏陳皮六君子湯,祛痰補氣陽虛餌。(二陳除痰,四君補氣,脾弱陽虛宜之。)除卻半夏名異功(散,錢氏。)或加香砂胃寒使。(加木香砂仁,行氣溫中,名香砂六君子湯。)

白話文:

在《局方》中記載了一種中和劑,由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等分構成。(人參、白朮和茯苓各 2 錢,甘草 1 錢。氣味中和,因此稱為「君子」)加上陳皮、半夏,稱為「六君子湯」,有祛痰補氣的功效。(二陳化痰,四君補氣,適合脾弱氣虛的人服用)

去掉半夏,稱為「異功散」,錢氏醫書中記載。(或者加入香砂,適合胃寒的人服用)加入木香和砂仁,具有理氣溫中的作用,稱為「香砂六君子湯」。

3. 升陽益胃

(湯,東垣)參朮耆,黃連半夏陳皮。苓瀉防風獨活柴胡白芍棗姜隨。〔黃耆二兩,人參、半夏、炙甘草各一錢,羌活、獨活、防風、白芍(炒)各五錢,陳皮四錢,白朮茯苓澤瀉、柴胡各三錢,黃連二錢。每服三錢,加薑棗煎。六君子助陽,補脾除痰;重用黃耆,補氣固胃;柴胡、羌、獨,除濕升陽;澤瀉、茯苓,瀉熱降濁。加芍藥和血斂陰,少佐黃連以退陰火。

白話文:

藥方: 東垣湯

成分:

  • 黃耆二兩
  • 人參、半夏、炙甘草各一錢
  • 羌活、獨活、防風、白芍(炒)各五錢
  • 陳皮四錢
  • 白朮、茯苓、澤瀉、柴胡各三錢
  • 黃連二錢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和大棗煎服。

藥理作用:

  • 六君子湯:補益陽氣,健脾祛痰。
  • 黃耆用量較多:補氣固胃。
  • 柴胡、羌活、獨活:祛除濕氣,升發陽氣。
  • 澤瀉、茯苓:清熱利尿。
  • 白芍:調和氣血,斂陰。
  • 少量黃連:清退體內鬱熱。

按:東垣治療首重脾胃,而益胃又以升陽為先,故每用補中、上升下滲之藥。此方補中有散,發中有收,脾胃諸方多從此仿也。〕

白話文:

翻譯:

注意:東垣派重視脾胃的治療,而健脾胃又是以升發陽氣為先,因此常使用補中益氣、上升下滲的藥方。這個方劑既有補益作用,又有疏散作用,既能發散又能收斂,許多治療脾胃的方劑都效仿於此。

4. 黃耆鱉甲

(散,羅謙甫)地骨皮,艽菀參苓柴半知。地黃芍藥天冬桂,甘桔桑皮勞熱宜。(治虛勞骨蒸,晡熱咳嗽,食少盜汗:黃耆鱉甲、天冬各五錢,地骨、秦艽茯苓柴胡各三錢,紫菀半夏知母、生地、白芍、桑皮、炙草各二錢半,人參肉桂桔梗各錢半。每服一兩,加姜煎。

白話文:

地骨皮、紫菀、黨參、茯苓、柴胡、半夏、知母、生地黃、白芍藥、天冬、肉桂、甘草、桔梗、桑皮。

適合勞熱體質、骨蒸盜汗、傍晚發熱咳嗽、食慾不振的人。(配方)黃耆、鱉甲、天冬各 5 錢,地骨、秦艽、茯苓、柴胡各 3 錢,紫菀、半夏、知母、生地、白芍、桑皮、炙草各 2.5 錢,人參、肉桂、桔梗各 1.5 錢。每次服用 1 兩,加薑煎服。

鱉甲、天冬、知、芍,補水養陰;參、耆、桂、苓、甘草,固衛助陽;桑、桔瀉肺熱,菀、夏理痰嗽;艽、柴、地骨退熱升陽。為表裡氣血交補之劑。)

白話文:

鱉甲、天冬、知母、芍藥,滋補水分,滋養陰精;人參、黃耆、肉桂、茯苓、甘草,鞏固體表防禦,幫助陽氣;桑葉、桔梗,清除肺部熱氣;菀柳、夏枯草,化解痰液,止咳平喘;艽草、柴胡、地骨皮,清熱升陽。這些藥物可以補養內外氣血,平衡陰陽。

5. 秦艽鱉甲

(散,羅謙甫)治風勞,地骨柴胡青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高。(鱉甲地骨皮、柴胡各一兩,青蒿五錢,秦艽、當歸、知母各五錢,烏梅五錢。治略同前,汗多倍黃耆。此方加青蒿、烏梅,皆斂汗退蒸之義。)

白話文:

散劑,出自羅謙甫《類證普濟本事方》

用途: 治療風勞

組成:

  • 鱉甲 1 兩
  • 地骨皮 1 兩
  • 柴胡 1 兩
  • 青蒿 5 錢
  • 秦艽 5 錢
  • 當歸 5 錢
  • 知母 5 錢
  • 烏梅 5 錢

其他說明:

如果出汗較多,可以加倍黃耆的用量。

與前面的方劑相比,此方增加了青蒿和烏梅,都具有收斂汗液和退熱的作用。

6. 秦艽扶羸湯

(湯,《直指》)鱉甲柴,地骨當歸紫菀偕。半夏人參兼炙草,肺勞蒸嗽服之諧。(治肺痿骨蒸,勞嗽聲嘎,自汗體倦:柴胡二錢,秦艽、鱉甲、地骨、當歸、人參各錢半,柴菀、半夏、甘草炙各一錢,加薑、棗煎。按:黃耆鱉甲散蓋本此方,除當歸加余藥,透肌解熱,柴胡、秦艽、乾葛為要劑,故骨蒸方中多用之。此方雖表裡交治,而以柴胡為君。)

白話文:

(湯,出自《直指方》)鱉甲、柴胡、地骨皮、當歸、紫菀。半夏、人參和炙甘草。肺部虛弱、骨蒸發熱、勞嗽聲音嘶啞、自汗體倦的人服用。

(治療肺虛骨蒸、勞嗽聲啞、自汗體倦:柴胡 2 錢,秦艽、鱉甲、地骨皮、當歸、人參各 1.5 錢,紫菀、半夏、炙甘草各 1 錢,加入薑和紅棗煎服。註:黃耆鱉甲散源自此方,除了當歸外,還添加了其他藥材,具有清熱解肌的作用,柴胡、秦艽、葛根是主要藥材,因此在治療骨蒸的方劑中經常使用。雖然此方兼顧表裡,但柴胡為君藥。)

7. 紫菀湯

(海藏)中知母貝,參苓五味阿膠偶。再加甘桔治肺傷,咳血吐痰勞熱久。(治肺傷氣極,勞熱咳嗽,吐痰吐血,肺痿肺癰:紫菀、知母、貝母、阿膠各二錢,人參茯苓甘草桔梗各五分,五味十二粒,一方加蓮肉。以保肺止嗽為君,故用阿膠、五味;以清火化痰為臣,故用知母、貝母,佐以參、苓、甘草,扶土以生金;使以桔梗,上浮而利膈。氣極,六極之一。

白話文:

(海藏)中記載了含有知母、貝母、參苓五味阿膠等藥材的藥方。再加上甘桔來治療肺傷,可以止咳、祛痰,緩解勞累引起的發熱。

(治療氣極、勞累咳嗽、吐痰吐血、肺痿肺癰:紫菀、知母、貝母、阿膠各二錢;人參、茯苓、甘草、桔梗各五分;五味十二粒;另一種藥方中添加了蓮肉。以保護肺部、止咳為君藥,因此使用阿膠和五味;以清火化痰為臣藥,因此使用知母和貝母;佐以參、苓、甘草,培補脾胃以生肺金;輔以桔梗,向上提舉,利於膈氣。氣極,是指六氣之一的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