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秘旨》~ 緒原

回本書目錄

緒原

1. 緒原

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以消導治績以快樂泄滿補治虛羸以澀固脫以利下攻秘以潤治渴以辛溫散表以香燥理氣以寒涼止血以通止痛以養血治不得眠以補兼滑治脈遲澀以清且治脈洪大以下氣清火治上逆以利水通淋治水氾濫以涼表治發熱雖在下愚不難措手惟是以寒治寒如諸寒鼓,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是也以熱治熱如發表不遠熱是也以補治績所謂養正績自除是也以益氣治滿所謂滿用術甘是也以下治利所謂通因通用是也以提氣治閉如小便不利用補中益氣是也以混水治渴如五苓散治消渴是也以寒散表如四時感冒怫熱自內而達於外藥用苦寒酸寒是也以涼平理氣丹溪所謂氣有餘便是火是也以溫補止血如黃土湯桃花湯是也以攻擊治不得眠如胃不和則臥不安又痰在膽經神不歸舍是也以利下治遲澀之脈如脈遲而滑有宿食又脈澀不減為中焦實是也以補中治洪大之脈如內傷用補中益氣湯是也以溫中治嘔逆如吳茱萸湯大半夏湯是也以固表和營治水如水在皮中四肢聶聶動防已茯苓湯是也以實表出汗治太陽中風如桂枝湯是也以攻下及補益治發熱如表無熱而裹有熱是也如此之類苟條分縷析何可殫述雖在上智亦費推求前哲非不切切著明奈後人動手便錯者良由但知治法之所當然而不知治法之所以然也不揣,略特將平日經驗歷試不爽者闡明疑似之理提綱挈領本之經文節其要旨參以管窺所得隨筆記錄俾後進者有所指歸屬類旁通所謂比類奇恆或在於斯時永樂十有六年暮春上浣姑蘇啟東識

白話文:

[緒原]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治療各種疾病的原則與方法:

醫生會根據病人的不同症狀來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比如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熱性病症,反之亦然;用能消滯導滯的藥物來治療積食,用開心的療法來治療鬱悶;用補益的方法來治療虛弱;用收斂的藥物來止血;用利尿的藥物來治療便祕;用滋潤的藥物來治療口渴;用辛溫的藥物來散寒解表;用芳香燥濕的藥物來調理氣機;用寒涼的藥物來止血;用通暢的方法來止痛;用滋養血液的藥物來治療失眠;用補益兼有滑利作用的藥物來治療脈搏緩慢和脈象澀;用清熱的藥物來治療脈象洪大;用降氣和清火的藥物來治療上逆;用利水通淋的藥物來治療水腫;用涼血解表的藥物來治療發熱。

這些方法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應用起來卻需要醫生對病情有深入的理解和精確的判斷。例如,用寒性藥物來治療寒性病症,就像「寒鼓」、「喪神守」等病症,它們都屬於火熱的範疇;用熱性藥物來治療熱性病症,就像「發表不遠熱」的理論;用補益的方法來治療積食,因為「養正績自除」的觀點;用益氣的方法來治療腹脹,因為「滿用術甘」的原則;用通暢的方法來治療瀉痢,因為「通因通用」的理論;用提升氣機的方法來治療排尿困難,就像使用補中益氣湯一樣;用混合水液的方法來治療口渴,就像使用五苓散來治療消渴一樣;用寒性藥物來散寒解表,就像在四季感冒中,藥物會使用苦寒和酸寒的成分;用涼性藥物來調理氣機,就像丹溪提出的「氣有餘便是火」的觀點;用溫補的方法來止血,就像使用黃土湯和桃花湯一樣;用攻擊性的治療方法來治療失眠,因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以及膽經痰濕導致的神不歸舍;用利尿的方法來治療脈搏緩慢和脈象澀,因為脈搏緩慢且滑表示有宿食,脈象澀表示中焦實;用補中益氣的方法來治療脈象洪大,就像內傷後使用補中益氣湯一樣;用溫中法來治療嘔吐和反胃,就像使用吳茱萸湯和大半夏湯一樣;用固表和營養的方法來治療水腫,就像使用防己茯苓湯來治療皮膚水腫和四肢震顫;用實表出汗的方法來治療太陽中風,就像使用桂枝湯一樣;用攻下和補益的方法來治療發熱,如果表無熱而裏有熱的話。

總的來說,這些治療原則和方法都是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來靈活運用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最聰明的醫生,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前輩們雖然已經詳細地記載了這些治療原則和方法,但後人往往容易在操作中出現錯誤,主要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如何進行治療,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治療。因此,作者在這裡僅僅是想分享自己平日裡通過經驗累積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並希望能夠幫助後來的醫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治療原則和方法,從而達到「比類奇恆」的境界。這篇文章寫於永樂十六年暮春上浣,由姑蘇啟東識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