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一理》~ 自序 (2)
自序 (2)
1. 目視耳聽論
易說卦云:「離麗也,為目;坎陷也,為耳。」夫耳目之能視聽者,惟賴腦之精氣貫注於其內。養腦之精氣者,又賴心經之血脈。腦之精氣、心之血脈,尤全賴中宮之真火、真氣,有以生之、化之也。目有黑白珠,其白珠為收光之區,其黑珠系照物之鏡。各物之象,透之於目。
至於黑珠中之小珠,名「瞳人」,者得腦之精氣,秉知覺靈敏之權者也。世有近視者,因黑珠凸出,小珠較遠,故艱於遠視。用鏡宜凹,透光於外也。老人精氣衰弱,水漸枯縮,故視小不明。用鏡宜凸,放光使大也。此目之一徵也。耳分外中內三竅。外竅接聲氣入中,中竅傳聲氣入內,又有氣管通氣入喉。
內竅有半圈骨管,亦傳聲氣。有螺紋骨,又名耳鼓骨。感動腦氣筋,得以辨別聲音者也。老人虛人耳鳴者,精血大虧,虛氣感動而鳴,聾之兆也。肝腎邪火,耳鳴耳聾者,間亦有之。此又耳之一徵也。
白話文:
《易經》中說:「離卦代表光明,象徵眼睛;坎卦代表陷落,象徵耳朵。」耳朵和眼睛能夠看見和聽見,完全依賴大腦精氣的灌注。而滋養大腦精氣的,又依靠心經的血脈。大腦精氣和心血,尤其完全依靠中宮的真火和真氣,才能夠生長和變化。
眼睛有黑珠和白珠,白珠負責接收光線,黑珠則像鏡子一樣照射物體。各種物體的影像,都透過眼睛呈現出來。
至於黑珠中的小珠,叫做「瞳人」,它接收大腦的精氣,掌握知覺靈敏的權利。有些人近視,是因為黑珠凸出,小珠距離較遠,所以難以看清楚遠處。戴眼鏡的時候應該用凹透鏡,讓光線向外擴散。老年人精氣衰弱,水分逐漸減少,所以視力模糊。戴眼鏡的時候應該用凸透鏡,讓光線放大。這就是眼睛的徵兆。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個部位。外耳接收聲氣傳入中耳,中耳再將聲氣傳入內耳,同時還有氣管將氣體傳入喉嚨。
內耳有一個半圓形的骨管,也傳遞聲氣。裡面還有螺旋形的骨頭,也叫做耳鼓骨。它震動大腦的氣筋,才能夠辨別聲音。老年人和虛弱的人耳朵發出耳鳴,是因為精血大量虧損,虛氣震動而發出聲音,這是耳聾的徵兆。肝腎的邪火也會造成耳鳴和耳聾,這也是一種情況。這就是耳朵的徵兆。
2. 鼻臭並呼吸舌味並聲音論
易說卦云艮為鼻,巽為臭,兌為口舌。鼻之於臭也,舌之於味也,皆全賴腦精氣之靈敏覺悟為之主宰也。鼻準系脆骨相合而成,內外皆兩孔,內孔闊大,透出懸雍之內,以通肺氣而司呼吸。兩孔之上,另有水泡骨,俱有軟皮以通於腦,腦氣筋分布其上。鼻之能審辨臭氣者,以此病者竅閉取嚏者亦如此。
肺之呼吸全賴鼻孔,鼻之兩孔為氣出入之門,呼出濁氣,吸入清氣也。舌乃數肉相合而成,舌面盡是小粒如刺,內粒大於外紋,皆屬腦氣筋密布其內,以分別五味,然須六核生津以潤之,否則不能知味矣。人之聲氣出於中宮,達之於肺,中官為氣之根本,肺為行氣之主,由肺循行氣管傳於會厭,辨之為音,別之於舌而成言語矣。凡人受風塞聲嘶者,皆肺與氣管會厭受邪則氣鬱不宣而嘶也。
癆症聲嘶者,皆金燥木虧,肺與氣管會厭不利而然也。
白話文:
《易經》中說,艮卦代表鼻子,巽卦代表臭味,兌卦代表嘴巴和舌頭。鼻子能夠聞到臭味,舌頭能夠品嚐味道,這些都是靠著腦部的精氣靈敏覺悟來主宰的。鼻樑是由脆骨組成,內外都有兩個孔,內孔較大,連接著懸雍垂,負責通暢肺氣,進行呼吸。兩個孔上方還有水泡骨,上面覆蓋著柔軟的皮膚,與腦部相連,腦部的氣筋分布在上面。鼻子能夠辨別臭味,就是因為這些結構的存在,而生病時鼻孔阻塞,打噴嚏也是同樣的原因。
肺部的呼吸完全依靠鼻孔,鼻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呼出濁氣,吸入清氣。舌頭是由多層肌肉組成,舌面布滿了像刺一樣的小顆粒,內部的顆粒比外部的紋理大,這些都是腦部氣筋密布的結果,用來分辨五種味道。但是,舌頭需要六核生津滋潤,才能夠感知味道。
人的聲音是由中焦產生,經過肺部,再傳到會厭,最後通過舌頭發出。中焦是氣的根本,肺是行氣的主宰。氣從肺部循行氣管傳到會厭,辨別成聲音,再由舌頭發出語言。如果人因為受風寒而聲音嘶啞,是因為肺、氣管和會厭受到邪氣侵襲,導致氣鬱不宣而嘶啞。
患有癆症而聲音嘶啞的人,是因為金燥木虧,肺和氣管、會厭功能失調而引起的。
3. 氣血論
經云:肺主氣,心主血。肺之一呼一吸,以行臟腑之氣;心因之一舒一縮,以行經絡之血。肺金清肅其氣,下行腎則納之,歸於中宮,助真火蒸飲食化精微,以為生元氣之根本。呼吸由此而起,聲音由此而出入,身之強弱、壽天悉本乎此。心臟舒出紫血之濁氣,縮入赤血之清氣。
赤血即受肺吸入清氣生氣,由心連行血脈管,滋養周身之精血也。紫血即受臟腑經脈濁氣毒氣改變之血,由回血管復運行肺內,待呼吸出濁氣,得吸入之清氣,則紫血復變為赤血,仍流布周身之內,以養身命。人身之血脈運行,周而復始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肺主宰著人體的氣,心主宰著人體的血。肺的每一次呼吸,都是為了運行臟腑的氣;心的每一次舒張收縮,都是為了運行經絡的血。
肺金具有清肅人體氣機的作用,將清氣向下傳導至腎,腎再將氣納入身體,歸於中宮(脾胃),幫助脾胃的真火蒸化飲食,化生精微,作為人體生元氣的根本。呼吸的起止,聲音的出入,身體的強弱、壽命的長短,都與此息息相關。
心臟舒張時,排出紫血(濁氣),收縮時,吸入赤血(清氣)。
赤血是接受肺吸入的清氣而生的,由心臟經脈管連接,滋養全身的精血。紫血是受到臟腑經脈濁氣毒氣影響而變化的血,經由回血管回到肺部,在呼出濁氣的同時,吸入清氣,紫血就會重新變回赤血,再次流佈全身,以滋養生命。
人體的血脈運行,循環不息,生生不息。
4. 明理論
孫真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夫易具陰陽、剛柔、動靜、消長之理,醫之為道,系氣血虛實、寒熱表裡八者,二者一也。易之陰陽即醫之氣血也,易之剛柔即醫之虛實也,易之動靜即醫之寒熱也,易之消長即醫之表裡也。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
易之變化出乎天,醫之連用由乎我。易之千變萬化即醫之千病千態萬病萬態。醫之易學精深,見理必真,以我之一理一心視病者之一本一病,則千病萬病總不外氣血虛實、寒熱表裡八者而已。八者不誤,則是氣是血或虛或實,從表從里宜寒宜熱,運用之妙真於一心,是即易之所謂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可以易危為安,易亡為存,致心於元境,致身於壽域。氣數可以挽回,造化可以轉移。
固無往而非醫,亦無往而非易。易之與醫豈有二哉?
白話文:
孫真人說:不懂得《易經》,就不足以稱得上是太醫。
《易經》包含陰陽、剛柔、動靜、消長等道理,醫學之道則依據氣血虛實、寒熱表裡這八個方面,兩者其實是一樣的。
《易經》的陰陽就如同醫學的氣血,《易經》的剛柔就如同醫學的虛實,《易經》的動靜就如同醫學的寒熱,《易經》的消長就如同醫學的表裡。
《易經》包含醫學的道理,醫學則運用《易經》的原理。醫學不可缺少《易經》,《易經》也不可缺少醫學。
《易經》的變化源於天道,醫學的運用則由人來掌控。《易經》的千變萬化就如同醫學的千種疾病,萬種病態。《易經》的學問精深奧妙,只要洞悉其道理,就能明察病情。以自身所學的醫理,專注於治療病患的本質,就能將千種萬種的疾病歸納為氣血虛實、寒熱表裡這八個方面。
只要不誤判這八個方面,就能準確判斷是氣虛血虛或是氣實血實,以及疾病是從表還是從裡,應該用寒性藥物還是熱性藥物。醫術的妙用,全在於心領神會,如同《易經》所說的「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可以化險為夷,化危為安,將心沉澱於元氣之境,將身安置於長壽之域。氣數可以扭轉,造化可以改變。
所以,無論何事,都離不開醫學,也離不開《易經》。《易經》與醫學,又何必分開呢?
5. 陰陽論
太極之初,只是一氣混沌,陰陽未分,水火不變。既分之後,清氣上升為陽,濁氣下降為陰。陰陽二者,為易道之變化,實為醫道之綱領,不可不深思細察也。蓋症有症之陰陽,脈有脈之陰陽,藥有藥之陰陽。
以症而言,則表為陽,里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熱為陽,寒為陰;實為陽,虛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以脈而言,則浮大滑數皆陽也,沈微細澀皆陰也。
以藥而言,則升散者為陽,沈降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為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此皆醫中之大法也。至於陰中復有陽,陽中復有陰,疑似之閒,辨須的確。但兩氣相兼,則此少彼多,其中更有變化,一皆以理測之,有顯然可見者。
若陽有餘而更施陽,則陽愈熾而陰愈消;陽不足而更用陰方,則陰愈盛而陽斯滅。誠能明徹陰陽,無毫釐之失,則易所謂剛柔動靜消長盈虛之理,於醫可略會其微矣。
白話文:
天地初始,只有一團混混沌沌的氣,陰陽尚未分開,水火沒有變化。等到分開之後,清淨的氣上升為陽,濁重的氣下降為陰。陰陽二者,是易經變化的根本,也是醫學的綱領,不可不深入思考、仔細觀察。
因為病症有病症的陰陽,脈象有脈象的陰陽,藥物也有藥物的陰陽。
從病症來說,表證屬陽,裡證屬陰;氣屬陽,血屬陰;熱屬陽,寒屬陰;實證屬陽,虛證屬陰;上半身屬陽,下半身屬陰;背部屬陽,腹部屬陰;活動屬陽,靜止屬陰;說話多的人屬陽,不說話的人屬陰;喜歡明亮的人屬陽,喜歡黑暗的人屬陰;陽證患者不能低頭,陰證患者不能仰頭。
從脈象來說,浮、大、滑、數皆屬陽,沉、微、細、澀皆屬陰。
從藥物來說,升散的藥屬陽,沉降的藥屬陰;辛熱的藥屬陽,苦寒的藥屬陰;走氣分的藥屬陽,走血分的藥屬陰;性動而流動的藥屬陽,性靜而固守的藥屬陰。這些都是醫學中的大法則。
至於陰中也有陽,陽中也有陰,疑難雜症之處,辨別需要精確。但兩氣相兼,就有一種多一種少,其中還有變化,都要用道理推測,有些是明顯可見的。
如果陽氣過盛,又用陽性的藥物,則陽氣更加熾盛,陰氣就會更加消減;如果陽氣不足,又用陰性的藥方,則陰氣會更加旺盛,陽氣就會滅亡。
如果能徹底明瞭陰陽,沒有絲毫偏差,那麼易經中所說的剛柔、動靜、消長、盈虛等道理,在醫學中就能略微領悟其奧妙了。
6. 先天神氣論
內經云:粗守形,上守神,又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皆以先天無形之神氣為重也。今之醫,但以腦、氣、血、脈、臟腑為言,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則陽曰元陽,陰曰元陰。元陽者,即中宮無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機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氣。
元陰者,即命宮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化育是也。強弱系之,性命亦系之,故曰元精。元精、元氣者,即生化精氣之元神也。生氣通天,惟賴乎此。今之人,多以後天勞欲戕及先天。今之醫,只知有形邪氣,不知無形元氣。夫有形者跡也,盛衰昭著,體認無難。無形者神也,變幻倏忽,挽回非易。
嗟乎!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與之共談斯道哉?
一陰陽虛實經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又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勝則熱,陰勝則寒。又曰:陰脫則白畫見鬼,陰脫則朝旦目盲。又云:寒極反汗,出身冷如冰,此陽脫之候也。
仲景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 一中藏經曰: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朝爭。蓋陽虛喜陽助,所以朝輕而暮重。陰虛喜陰助,所以朝重而暮輕。此言陰陽之虛也。若實邪之候,則與此相反。凡陽邪盛者,必朝重暮輕。陰邪盛者,必朝輕暮重。
此陽逢陽旺,陰得陰強也。一陰根於陽,陽根於陰。凡病有不可正治者,當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各求其屬而衰之。如求汗於血,生氣於精,從陽引陰也。如引火歸元,納氣歸腎,從陰引陽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義也。
白話文:
《內經》說:「粗守形,上守神。」又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都以先天無形的神氣為重要。現在的醫生,只談論腦、氣、血、脈、臟腑,這些只是後天有形的陰陽而已。至於先天無形的陰陽,則陽叫做元陽,陰叫做元陰。
元陽,就是中宮無形的火,用來生長和變化,是神機所在。性命繫於元陽,所以也稱為元氣。元陰,就是命宮無形的 水,用來滋養和堅固,是化育的根本。強弱繫於元陰,性命也繫於元陰,所以叫做元精。元精、元氣,就是生化精氣的元神。生氣通天,唯有依靠元神。現在的人,大多因為後天勞欲損害了先天。現在的醫生,只知道有形的邪氣,不知道無形的元氣。
有形的東西是跡象,盛衰明顯,容易辨認。無形的東西是神,變化迅速,挽回不容易。唉,哪裡能找到通曉神明、能看見無形的人,與他一起討論這個道理呢?
《一陰陽虛實經》說: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又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勝則熱,陰勝則寒。又說:陰脫則白晝見鬼,陰脫則早晨目盲。又說:寒極反汗,全身冰冷如冰,這是陽脫的徵兆。
仲景說:發熱惡寒,屬於陽證。無熱惡寒,屬於陰證。《一中藏經》說:陽病則早晨安靜,陰病則晚上安靜。陽虛則傍晚躁動,陰虛則早晨躁動。這是因為陽虛的人喜歡陽氣的幫助,所以早晨輕快,晚上沉重。陰虛的人喜歡陰氣的幫助,所以早晨沉重,晚上輕快。這就是陰陽虛的表現。
如果是有形邪氣的表現,則與此相反。凡是陽邪盛者,必早晨沉重,晚上輕快。陰邪盛者,必早晨輕快,晚上沉重。這是陽氣遇到陽氣旺盛,陰氣得到陰氣強壯的緣故。《一陰陽虛實經》說:一陰根於陽,陽根於陰。凡是疾病無法直接治療的,應從陽氣引導陰氣,從陰氣引導陽氣。各求其所屬而減弱它。
比如從血中求汗,從精中生氣,就是從陽引陰。比如引火歸元,納氣歸腎,就是從陰引陽。這就是水火相濟,互相依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