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一理》~ 敘 (1)

回本書目錄

敘 (1)

1.

伏羲畫卦而不言醫,醫即在卦中也。神農知醫而不衍卦,卦即在醫中也。羲農一心也,故醫易一理也。後世離而二之,非也。是以文王知其一也,故於復彖言「出入無疾」。周公知其一也,故於損爻言「損其疾」。孔子知其一也,故於旡妄小象傳言「旡妄之藥不可試」。迨至關閩濂洛諸大儒皆邃於易,雖不言醫而保身養心之道靡不暗與醫合。

康節先生說易至千萬言,且旁及草木飛走之性情,亦得神農嘗藥遺意。吾姻友邵葆丞剌史,少讀易,長工醫,晚年神而明之,作醫易一理一卷,將人之全體配合八卦,繪圖貼說,簡而明,精而當,補前人所未及。且葆丞之為人,舍熱官而不為,甘心濟世,每半日送診而不以為疲。

存心若此,真不愧康節後裔也。書成示余,余讀數過,喟然嘆曰:「此伏羲氏之人歟?神農氏之人歟?亦安樂窩中人歟?」時光緒戊戍季秋,姻小弟王景彝拜撰。

白話文:

[敘述]伏羲創作了八卦,但並沒有直接談論醫學,其實醫學的知識就隱含在八卦之中。神農瞭解醫學,但他並沒有去深入研究八卦,因為八卦的道理就存在於醫學中。伏羲和神農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醫學和易經的道理是相通的。後代的人們將它們視為兩門不同的學問,這是錯誤的。因此,文王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復》卦中提到"出入無疾"。周公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損》卦中提到"損其疾"。孔子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無妄》卦的小象傳中提到"無妄之藥不可試"。到了關閩濂洛等大學者,他們對易經有深入的研究,即使他們不談論醫學,但他們保持身體健康、調養心靈的方法都暗暗地與醫學相合。

康節先生講解易經達到千萬字,而且還涉及了草木飛禽的特性,這也得到了神農嘗藥的精神。我的親家邵葆丞刺史,年輕時研讀易經,年長後精通醫術,到晚年更是對醫易的理解透徹,他寫了一卷《醫易一理》,將人的全身和八卦結合起來,繪製圖表加以解釋,既簡單明瞭,又精確恰當,補充了前人未曾涉及的部分。而且葆丞的為人,放棄熱門的官職不做,甘心救濟世人,每天半日義診,從不感到疲憊。

有如此的善心,他確實不愧是康節先生的後人。書籍完成後他拿來給我看,我讀了幾遍,不禁感嘆道:"這難道是伏羲時代的人嗎?難道是神農時代的人嗎?還是安樂窩中的人呢?"當時是光緒戊戌年秋季,親家弟弟王景彝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