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一理》~ 敘 (2)
敘 (2)
1. 敘
仲兒芝誥好言易,需次於鄂,得交隱君子焉。實為江夏邵子葆,丞剌史。每省予於湘,輒以邵子志高尚,棄官而濟人,以醫稱道,弗置口蓋。蓋邵子邃於易,精於醫者也。辛丑夏,予將之晉,適足疾,僑寓漢皋,因延視之。疾良已,閒與言醫,則所出著書一冊,示余曰:「醫易一理,盍為我識數語?」讀既竟,客有謂余曰:「善乎邵子藝也,而進乎道矣!獨惜明其體而未達其用也。」予曰:「不然。
信如子言,則是舉諸圖說皆體也,非用也。夫邵子固明明以脾胃為太極者,言其體;以中宮為太極者,言其用矣。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也。世之學者引而伸,觸類而長,變而通之,以盡利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則是書之津逮來茲者,夫豈淺鮮!」客曰:「善。」因書以復邵子。
光緒辛丑七月朔,郁平六笙陳璚謹序於漢皋客次。
白話文:
[敘述],仲兒芝誥常說易經很容易理解,他在鄂地停留期間,結識了一位隱居的君子。這位君子實際上就是江夏的邵子葆,他曾任丞刺史。每次他到湘地探望我時,總是提及邵子葆的高尚情操,他放棄了官職去幫助他人,並通過醫術傳播道義,對此讚不絕口。邵子葆深諳易經,醫術精湛。辛丑年的夏天,我正準備前往晉地,不幸的是我得了腳病,於是寄居在漢皋,便請他來診治。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閒暇時我們討論醫學,他拿出一本自己寫的書,告訴我:「醫學和易經是同一道理,你能否為我寫幾句評語?」看完書後,有位客人對我說:「邵子葆的技藝高超,已進入道的境界!只可惜他明白其本質,但未能完全掌握其應用。」我回答:「我不這麼認為。
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麼書中的所有圖解都是本質,而非應用。然而,邵子葆確實明確指出脾胃為太極,這是講其本質;以中宮為太極,這是講其應用。這就像大匠教人,可以授人以規矩,但不能讓人變得靈巧。世上的學者們應該進一步深入,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以便充分理解和掌握,這取決於個人的悟性,所以這本書對於後來的學習者來說,其價值豈止是淺薄!」客人聽後表示同意。因此,我寫下了這些話,回覆邵子葆。
光緒辛丑年七月一日,鬱平的陳璚在漢皋的客館中謹慎地寫下了這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