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輯要》~ 序

回本書目錄

1.

醫學至廣其歸不外望聞問切而已雖然四字之用世俗類能言四字之功宿學不能盡經曰上工望而知中工問而知下工脈而知嗟乎脈亦豈易易哉不知有脈何論望聞古之名醫緩視晉候疾在膏肓醫和視晉候疾如蠱扁鵲視病盡見五臟癥結而診脈特姑存其名其兄治病視神於未診而除之此真望而知之者血苟非其人姑思其次切脈或庶幾乎夫切脈之難久矣靜氣平心調鼻息之呼吸定脈至之遲數而因察其為浮為沈為滑為澀緊緩虛實之辯小大長短之分芤伏洪耎微弱動牢之殊塗促結代散疾細清濁之異候或如弦如溜如革或如毛如石如鉤乃周知其受病之所由故藏府經絡喻於不言督帶任沖審於無象此可望而知聞而知問而知乎況兒科婦科之棘手恆數倍於常人者乎今之以醫鳴者大部長於問者也人言寒即以寒治之人言熱即以熱治之其於脈也殆不啻如扁鵲之姑以診為名也取書一帙顧病者上其手斂三指經略按之態甚舒心甚暇也仍與主人縱談或寒暄或瑣事異聞不數語復顧病者下其手診如前畢不律一揮一紙飛下則脈案藥品具他一揖而退降趨而出異哉其聰明才智真會伯於古人歟抑古人望而知之言專為今之名醫者設歟,先外祖小珊吳公博涉經史旁通醫學慮汎試者罔知取材簡陋者囿於膚受也著輯要四卷精采名論加以折衷且論形質神色看證諸則望而知之之法也其論聲氣諸則聞而知之之法也惟於切脈猶詳明而深究之以是知公之不與世為浮沈也脈候既審乃可對證發藥故繼之以方祖以是知公之不以病為嘗試他綜要領以暢其旨綴雜錄以博共趣則又公之約而明簡而該也雖醫學不盡於此就果家有是編以醫行世者固可備印證之資即不業醫者亦不致迷於祈向其有益於世豈淺鮮哉梓州方匯枝分轉會刊於海陵歲久漫漶重校付梓以廣其傳不揣□鄙謹敘其緣起云咸豐四年歲在關逢攝提格七月上瀚外孫陳照謹撰

白話文:

[序]

醫學範疇廣闊,但歸根結底不過是望、聞、問、切四字。雖然這四個字的應用,一般人都能口頭說出,但真正能掌握其中精髓的,即便是學識淵博者也未必完全做到。古籍有言:高明的醫生只需一眼便知病情,次之的醫生需通過詢問得知,而最末等的醫生則需靠把脈才能判斷。然而,把脈真的那麼簡單嗎?如果不懂得脈理,又如何談論望、聞兩者呢?

古代名醫,如緩視、醫和、扁鵲,他們看病時,能直接看到病人的內臟症結所在,把脈只是為了保留一個形式。而扁鵲的兄長,甚至在未診斷之前就能看出病人病徵,並及時處理,這纔是真正的一眼便知病情的高手。

若不是這類高手,那我們至少可以考慮學習把脈。把脈的困難,自古以來就存在。必須保持心境平和,調整呼吸,確定脈搏的節奏,然後進一步辨別脈象是浮還是沉,是滑還是澀,是緊還是緩,是虛還是實,脈搏大小長短的差異,以及芤、伏、洪、耎、微、弱、動、牢等不同脈象,還包括促、結、代、散、疾、細、清、濁等異常脈象,或者像弦、溜、革、毛、石、鉤等各種特殊脈象。

這些都需通過把脈來判斷,找出病因所在。對於臟腑、經絡的瞭解,不需要多言,對於督帶任沖等的審查,也不需要形象化的描述。這些,只靠望、聞、問就能辦到嗎?更何況,對於兒科、婦科等棘手病症,其難度往往是普通疾病的數倍。

現在那些以醫術聞名的人,大多擅長問診。病人說冷,他就以治療寒症的方法去治療;病人說熱,他就以治療熱症的方法去治療。他們對把脈的理解,恐怕僅僅停留在扁鵲所說的"把脈只是一個名義"的層面。他們拿起一本書,讓病人伸出手,隨意地用三根手指按下去,態度非常輕鬆,心情非常閒暇。然後,他們會與主人聊天,或是寒暄,或是瑣事,或是奇聞異事,幾句話後,再回頭看病人,再次把脈,就像剛才一樣。最後,他們毫不猶豫地揮筆一寫,一張紙飛快地落下,上面詳細記錄了脈象和藥品。然後,他們鞠躬告辭,快步走出門。他們的聰明才智,真能與古人相媲美嗎?或者,古人所說的"一眼便知病情",是不是專門為今天的名醫設計的?

我的外祖父吳公,他廣泛涉獵經史,同時精通醫學。他擔心那些粗淺的醫學知識會讓人誤入歧途,因此寫下了《輯要》四卷,精選了一些著名的理論,並加以評價。他論述了身體形狀、面色、神情等的觀察方法,這是"一眼便知病情"的方法;他論述了聲音、氣息等的聽診方法,這是"一聽便知病情"的方法。他對把脈的描述更是詳細而深入,由此可知,他並不像世人那樣浮躁。他審視了脈象之後,才能對症下藥,所以他在書中列出了各種方劑。由此可知,他並不會拿病人的健康作為實驗。他總結了各種要點,清晰地表達了他的觀點,並附上了各種案例,使內容更加豐富有趣。由此可知,他寫作風格簡潔明瞭。

雖然醫學的範圍不僅限於此,但如果每個家庭都有這樣一本書,那麼從事醫學的人,就可以用它來核實自己的診斷;即使不是從事醫學的人,也不會在尋求治療的方向上迷失。這樣,對社會的貢獻豈止是微小的呢?

這本書在梓州方匯枝分轉會刊印,但由於時間久遠,許多地方已經模糊不清,經過重新校對,再次付梓,以擴大其傳播範圍。我雖自認才疏學淺,但仍冒昧地敘述了它的起源。這是在鹹豐四年,也就是關逢攝提格的七月,由我,外孫陳照,謹慎地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