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說約》~ 雜症分目 (3)
雜症分目 (3)
1. 腫脹
腫者水腫,有形之水在手足、頭面;脹者鼓脹,無形之氣只在胸腹。外腫輕,內脹重也,皆脾土濕熱為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以脾主運行,肺主氣化,腎主五液而制水,生金者脾也。陽症熱而實,陰症寒而虛。凡腫陰起在腎腹,起在肚唇,起在小腸面,起在脾脅,起在骨項,起在膈。
凡脹虛則軟,實則堅。外感則寒蔚,內傷則氣滯,食則痞滿,蟲則善食,癥瘕則不眠,水則有聲,血則便瘀。大概朝急為氣虛,暮急為血虛,朝暮俱急為氣血兩虛。先脹後腫,溺赤便結,脈數色紅,氣粗者為實,反此者虛也。總宜補脾養肺滋腎,行涇利小便。脈如浮大者生,虛小者死。
白話文:
腫脹是水腫,有形的積水會出現在手腳、頭臉;脹滿是鼓脹,無形的氣體則聚集在胸腹。外腫比較輕,內脹比較重,都是脾土濕熱導致的疾病,根本原因在腎,最終表現在肺,因為脾主運化,肺主氣化,腎主五液,控制水液,而脾生金。陽症表現為熱而實,陰症則表現為寒而虛。凡是腫脹,陰虛起於腎腹、肚唇、小腸面、脾脅、骨項、膈。
凡是脹滿,虛則柔軟,實則堅硬。外感則寒氣聚集,內傷則氣血運行不暢,飲食後則腹脹,蟲積則食慾旺盛,癥瘕則失眠,積水則有聲響,血瘀則排便困難。總的來說,早晨發病急劇是氣虛,傍晚發病急劇是血虛,早晚都發病急劇是氣血兩虛。先脹後腫,小便赤色排便困難,脈象浮數,面色紅潤,呼吸急促是實證,反之則是虛證。總體治療原則是補脾養肺滋腎,疏通水道,利尿排泄。脈象浮大有力者生機旺盛,脈象虛弱無力者則凶險。
2. 腰痛(股痛附)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太陽則項迎尻,少陽則如刺,陽明則不可顧,太陰則遺溺,少陰則引背脊,厥陰則反張。虛則腎袞,宜補;風則牽引,宜散;寒則拘急,宜溫;閃挫則宜行氣;重著則宜去濕;瘀血則宜逐;濕痰則宜消;熱鬱則宜清;氣滯則宜導。脈必沈弦,風則浮,寒則緊,濕則細,閃則實。
當類推也。又有股痛者:痠疼為濕,筋孿為血受寒,髓冷痛為髓受寒,產後痛為惡血注下連腰痛為傷精,並附於此。
白話文:
腰部與腎臟的關係及腰痛的分析
腰部是腎臟的府邸,如果腰部轉動、搖擺困難,就代表腎臟快要衰弱了。
太陽經病變時,患者會感到脖子僵硬、腰部酸痛;少陽經病變時,會像被針刺一樣的疼痛;陽明經病變時,會無法轉頭;太陰經病變時,會感到腰部沉重無力;少陰經病變時,會感到腰部及脊椎痠痛;厥陰經病變時,會感到腰部僵硬無法伸展。
如果腰部虛弱,就應該補腎;如果腰部受風,就應該散風;如果腰部受寒,就應該溫暖;如果腰部閃挫,就應該行氣;如果腰部沉重,就應該去濕;如果腰部瘀血,就應該活血化瘀;如果腰部濕痰,就應該消痰;如果腰部熱鬱,就應該清熱;如果腰部氣滯,就應該疏導氣血。
脈象方面,腰痛患者的脈象通常沉而弦,如果受風則脈浮,受寒則脈緊,受濕則脈細,閃挫則脈實。
以上這些分析可以類推到其他部位的病症。
另外,對於股痛的患者,以下情況可以參考:
- 痠痛: 多為濕邪所致。
- 筋攣: 多為血受寒凝所致。
- 髓冷痛: 多為髓液受寒所致。
- 產後痛: 多為惡血瘀阻下焦,連帶腰部疼痛。
- 腰痛連帶股痛: 多為腎精虧損所致。
以上內容可以作為治療腰痛的參考。
3. 疝
(偏墜小腸氣膀胱氣婦人陰疝小兒偏墜附)
疝者厥陰肝病,濕熱在經,寒氣外束,其症有七,各屬一臟:寒疝囊冷結硬,宜溫;水疝囊腫發癢,宜逐水;筋疝莖腫筋縮,宜降心火;血疝如瓜在小腹旁,宜和血;氣疝連腎及陰,宜散風;狐疝臥則入腹,行立則出,宜逐氣;流經疝囊大無疼癢,宜去濕。
又氣閉為肺痹,氣逆為息賁痛,則為肺疝,宜清散;心郁肢冷為心疝,宜溫散;氣衝脹嘔為脾疝,宜化濕熱理痰;囊腫赤痛為肝疝,宜清散分利之;裡急受寒痛連腰腎為腎疝,宜溫補兼分消。大祗寒則多痛,熱則多縱,濕則腫,虛則墜。在血分則不移,在氣分則多動。去其濕熱,和其氣血,以寒因熱用之法治之,則邪去矣。
其脈牢急者生,弱急者死。又睪丸一大一小者偏墜也,宜去其濕。上衝肝肺,控引睪丸上而不下者小腸氣也,宜逐其寒。小腹腫痛,囊大溺難者膀胱氣也,宜利其水。若婦人小腹內痛結如鵝卵者陰疝也,亦宜去寒。若小兒偏墜者食積也,宜消食行氣。此屬脾不屬肝。按睪丸有二,左屬水,故寒收則血泣而下注左丸。
右屬火,故氣鬱則濕聚而下注右丸。患左者(屬寒)痛多腫少(屬寒),患右者痛少腫右多(屬濕),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疝氣是厥陰肝臟的病症,濕熱停留在經絡,寒氣在外束縛,其症狀有七種,分別屬於不同的臟器:寒疝囊袋冰冷結硬,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治療;水疝囊袋腫脹發癢,應該用利水的方法治療;筋疝睪丸腫脹筋脈收縮,應該用降心火的方法治療;血疝如瓜果般在小腹旁,應該用和血的方法治療;氣疝連帶腎臟和陰部,應該用散風的方法治療;狐疝躺下時進入腹腔,站立行走時又出來,應該用逐氣的方法治療;流經疝囊袋很大,沒有疼痛和瘙癢,應該用去濕的方法治療。
另外,氣閉塞造成肺痹,氣逆造成呼吸困難疼痛,就是肺疝,應該用清散的方法治療;心氣鬱結肢體冰冷就是心疝,應該用溫散的方法治療;氣衝上逆嘔吐就是脾疝,應該用化濕熱理痰的方法治療;囊袋紅腫疼痛就是肝疝,應該用清散利水的方法治療;小腹裡急疼痛,寒氣入侵,疼痛連帶腰腎就是腎疝,應該用溫補兼分消的方法治療。總之,寒氣盛則疼痛較多,熱氣盛則容易縱欲,濕氣盛則腫脹,虛弱則下墜。如果病症在血分則不會移動,如果病症在氣分則容易移動。去除濕熱,調和氣血,用寒者熱治的方法治療,邪氣就會消失。
脈象牢固緊急的預示著會活著,脈象微弱緊急的預示著會死亡。另外,睪丸一大一小就是偏墜,應該去除濕氣。氣衝上逆至肝肺,牽引睪丸向上而不向下,就是小腸氣,應該驅逐寒氣。小腹腫痛,囊袋很大排尿困難,就是膀胱氣,應該利水。如果女性小腹內疼痛,有像鵝卵石一樣的結塊,就是陰疝,也應該去除寒氣。如果小孩偏墜,就是食積,應該消食行氣。這些病症都屬於脾臟,不屬於肝臟。按理說睪丸有兩個,左邊屬於水,所以寒氣收縮就會使血氣下降流注到左邊睪丸。
右邊屬於火,所以氣鬱就會使濕氣聚集流注到右邊睪丸。患病於左邊(屬於寒)疼痛較多腫脹較少(屬於寒),患病於右邊(屬於濕)疼痛較少腫脹較多(屬於濕),這是不可不知的。
4. 腳氣
腳氣本於腎虛,腫者專主濕熱,便閉無汗而渴,脈數為乾腳氣,初宜散,中宜和,末宜潤下,無補法也,此屬三陽。反此者為濕腳氣,亦初散中和,末則清補,此屬三陰。汗下溫和升降,總宜除濕熱,調血氣,利節散風。
5. 三消
消渴皆腎經受病,水竭則火熾,血枯則液干也。上消屬肺,多飲少食,二便如常,宜流濕潤燥;中消屬胃,多食便秘,宜下;下消屬腎,溺淋如膏,宜養血壯水。統宜養肺降火,生血滋腎。脈實可治,弦小者危。
6. 秘結
五秘者風、寒、氣、虛、熱也,總屬津液乾枯。風則能食,氣則腹脹,寒則面青,虛則後重,熱則溺赤。又病後津枯,年高血少及脾約症,皆致燥結。脈多沈伏而結,調氣和血、清熱、補虛,則燥潤而結通矣。
7. 吞酸
(吞酸與吐酸不同,蓋吞則欲出不出,仍復嚥下,吐則吐出酸水。)
酸者肝木之味,乃濕熱在胃,口耳脈沈為氣鬱,兼數為熱鬱,兼滑為痰,傷食者必兼噯氣等症,抑其肝火,兼消食痰則胃和矣。
8. 脅痛(季肋痛附)
脅痛屬少陽,本肝經病。左為怒火死血,右為痰食。七情、負重、勞傷、閃挫、瘀血,屬有餘,脈弦數者,宜疏利之。尤郁、悲哀、房勞傷損,屬不足,脈往芤者,宜清升補益。又季肋痛者,屬痰;連小腹者,為血積,宜消痰行血。
白話文:
膽脹痛是屬於少陽經的問題,本來就是肝經的疾病。左側的疼痛可能與怒氣和死血有關,右側則可能是因為痰濕和飲食過量。情緒波動、負荷過重、勞累、扭傷、瘀血等問題,通常表現為過於旺盛的情況,脈象會呈現弦數,應當採取疏導和利導的治療方式。特別是鬱結、悲傷、房事過度導致的損傷,則是能量不足的現象,脈象會呈現往來不順或芤狀,適合採用清熱升舉和補益的方法進行治療。
另外,如果季節性肋骨疼痛,通常是因為痰液積聚所引起;如果連帶影響到小腹,則可能表示有血液積聚的問題,應該針對痰液進行調理,並促進血液流通。
9. 遺滑
道滑皆相火所動,濕熱所為。以主藏者腎,而主泄者肝。也有熱則流通者,有心不攝腎者,有思欲不遂者,有傷色滑泄者,尺脈必數。去濕熱,降相火,安心神,滋水藏則止矣。
10. 赤白濁
赤濁屬小腸,火濕傷血也。白濁屬大腸,金濕傷氣也。宜燥濕降火,或升提之。心虛者宜清,腎虛者宜補。其尺脈洪數,與遺滑同。
11. 淋(氣血石膏勞)
五淋皆屬於熱,腎虛則溺數,膀胱熱則水澀也。氣淋遺瀝,脈沉弱;血淋莖痛,脈澀數;石淋溺砂,尺有力;膏淋如膏,脈洪數;勞淋痛引氣衝,脈沉數。又腎虛死血,老人氣虛痰熱隔滯,亦皆成淋。總宜清心補腎,解熱利水,不可發汗。
白話文:
五種淋病都属于热症,肾虚则小便次数增多,膀胱有热则小便涩滞。气淋小便浑浊,脉象沉弱;血淋小便带血,伴随阴茎疼痛,脉象涩数;石淋小便带砂石,尺脉有力;膏淋小便如膏状,脉象洪数;劳淋小便疼痛并牵引气冲,脉象沉数。此外,肾虚导致血瘀,老人气虚痰热阻滞,也会导致淋病。总的来说,治疗淋病应该以清心补肾,解热利水为主,不可发汗。
12. 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屬氣虛、血虛、有實熱、痰氣閉塞、蓄皆宜吐之,氣升則水自降也。肺燥宜清肺,腎熱而膀胱不利宜瀉火,脾濕不連宜燥脾,大陽瀉則小腸竭宜分利,氣滯宜通,實熱宜清,大虛宜補,氣結宜提,孕婦宜升舉,老人宜補腎,其脈必浮、弦、澀。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順暢,可能是氣虛、血虛、有實熱、痰氣堵塞或水液積聚等原因,可以用針灸或中藥來治療。 氣虛可以用補氣藥物,血虛可以用補血藥物,實熱可以用清熱藥物,痰氣可以用化痰藥物,水液積聚可以用利水藥物。 肺燥可以用清肺藥物,腎熱可以用瀉火藥物,脾濕可以用燥脾藥物,大陽瀉可以用分利藥物,氣滯可以用通氣藥物,實熱可以用清熱藥物,大虛可以用補虛藥物,氣結可以用提氣藥物,孕婦可以用升舉藥物,老人可以用補腎藥物。 這些情況的脈象通常是浮、弦、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