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說約》~ 雜症提綱 (1)
雜症提綱 (1)
1. 風
風為百病之長,中之者必由先傷於內後感於外也。氣虛則陰血不長,血虛則熱極風生。實因裡虛為本,風痰為標,間有外觸者,標中之兼症耳。初中宜驅風逐痰。若中腑則脈浮肢廢,病在表宜汗;之中臟則脈沉竅滯,病在裡宜下;之中血脈則脈不浮沉,六經無症,二便自通,但口眼喎斜,病在半表裡,不宜汗下宜和之。至於中經則脈亦平等,肢不能舉,口不能言,病只在手足陽明二經,宜補血養筋以治之。
而左癱右瘓,又當調其營衛,逐其風痰,未可當於養血補氣也。大抵重於外感者,先驅外邪後補中氣;重於內傷者,先補中氣後驅外邪。或主散風而補損佐之,或主滋補而散邪佐之,又豈可執一乎?其脈浮遲者吉,急疾者凶,此真中風也。
若類中風者,有寒中有暑中有濕中有火中有虛中有氣中有食中有惡,中寒則溫之,暑則清之,濕則滲之,火則降之,虛則補之,氣則調之,食則消之,惡則闢之,隨症而施治之可也。
外有傷風者,感冒猶輕,但鼻塞聲重新咳而脈浮大者,是其病在肺,實則解其膽表,從汗而發,虛則固其衛氣,兼解風邪,兼火者宜外發內和,食停者兼消,痰盛者兼逐,因於熱者兼清之,則正氣伸而邪氣解矣。
白話文:
風是各種疾病的根源,患上風病的人,通常是先因內傷,後又受外邪所致。人體氣虛,則陰血難以滋長,血虛則容易引起熱氣,進而導致風邪入侵。風病的本質是內虛,風痰是外在的表現,偶爾會伴隨外邪入侵所致的症狀。初期應以驅散風邪、化解痰濕為主要治療目標。若風邪侵入腑臟,則脈象浮而肢體無力,病在表層宜用發汗法;若風邪侵入臟腑,則脈象沉而竅道閉塞,病在內部宜用瀉下法;若風邪侵入血脈,則脈象不浮不沉,六經無明顯症狀,大小便正常,但口眼歪斜,病在半表半裡,不宜發汗也不宜瀉下,應以和緩之法治療。至於風邪侵入經脈,則脈象平和,肢體不能抬舉,不能說話,病只在手足陽明二經,宜補血養筋以治療。
對於左邊癱瘓右邊麻痺的患者,應調節營衛之氣,驅散風痰,不可一味地補血補氣。總之,對於以外感為重的患者,應先驅散外邪,再補益中氣;對於以內傷為重的患者,應先補益中氣,再驅散外邪。可以散風藥為主,佐以補損藥,也可以滋補藥為主,佐以散邪藥,不可拘泥於一種方法。脈象浮而遲緩者預後良好,脈象急促而強勁者預後不良,這才是真正的中風。
若類似中風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寒、暑、濕、火、虛、氣、食、惡等因素引起。中寒則溫之,中暑則清之,中濕則滲之,中火則降之,中虛則補之,中氣則調之,中食則消之,中惡則闢之,應根據具體症狀進行治療。
外邪入侵導致傷風感冒,初期症狀較輕,但若出現鼻塞、聲音嘶啞、咳嗽,且脈象浮而大,則病在肺部。若體質實則解表散寒,以汗法發散;若體質虛則固護衛氣,兼解風邪;若伴有熱邪則宜外發內和;若食積則兼用消食藥;若痰多則兼用化痰藥;若因熱邪引起則兼用清熱藥,如此正氣便能恢復,邪氣便可消散。
2. 寒
中寒者,寒邪直中陰經,惟有三陰虛實內外之別。太陰則脈沈細而中脘痛,吐利腹滿;少陰則脈沈遲而臍腹痛,昏沈肢冷;厥陰則脈沈微而小腹痛,唇青厥逆。當隨症溫之。若感冒寒邪只在皮膚腠理,但頭重,眉稜骨痛,拘急惡寒,其勢猶緩,一汗可散。其有兼風兼食兼氣與勞等症,當酌治之。
白話文:
身體內部寒氣重的人,寒邪會直接侵犯陰經,主要區分為三陰虛實和內外不同。太陰症狀表現為脈象沉細,中脘疼痛,嘔吐腹瀉,腹部脹滿;少陰症狀則為脈象沉遲,臍腹疼痛,昏沉嗜睡,四肢冰冷;厥陰症狀則為脈象沉微,小腹疼痛,嘴唇發青,四肢厥逆。針對不同症狀應當溫熱治療。如果只是感冒寒邪停留在皮膚腠理,只表現為頭重、眉稜骨疼痛、身體拘緊惡寒,病情還算緩和,只要出一身汗就能散寒。但如果還伴隨風、食積、氣虛、勞損等情況,就需要根據情況分別治療。
3. 暑
(靜而中者陰症中暑,動而中者陽症中熱)
暑症有二,靜而中者陰症內傷,陽氣不越,病必頭痛惡寒,大熱無汗,宜發散。動而中者陽症外感,熱傷元氣,病必面垢少氣,熱渴有汗,宜清暑。其脈皆虛。若腸鳴水瀉者,腸胃受之。噁心者,胃口有痰。二者皆冒暑。躁亂不寧,身如針刺者,熱傷肉分,此為傷暑。三者宜解散之。
凡暑入心則昏悶,入肝則眩暈,入脾則昏睡,入肺則喘滿,人賢消渴,此五臟症也。
濕者土之濁氣,屬脾。脾虛則不能制水也。水漿生冷為內傷,陰雨濕地為外感。脈浮主緩緩為在表,沈緩為在裡。大抵在上宜發汗,在中下宜利水,在下宜升提。所謂開鬼門,潔淨府,為上下分消之法。而提氣則水亦行也。其症身重且痛,喘脹關節不利。若風則眩暈,寒則攣急,暑則煩渴,痰則涎溢,熱則發黃。
著腎則肢重,著脾則肢浮。須汗之,滲之,燥之,補之。
白話文:
中暑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止中暑,屬於陰症,是內傷所致,陽氣不足,症狀是頭痛、發冷、高燒不退、不出汗,需要用發散藥物治療。另一種是動態中暑,屬於陽症,是外感所致,熱氣傷了元氣,症狀是面色蒼白、氣短、口渴、出汗,需要用清暑藥物治療。這兩種中暑的脈象都虛弱。如果出現腸鳴腹瀉,說明腸胃受暑。如果出現噁心,說明胃中有痰。這兩種都是因為中暑所致。如果出現躁動不安、渾身像被針扎一樣,說明熱氣傷了肌肉,這是中暑的嚴重症狀。這三種情況都需要用解暑藥物治療。
暑氣入心則會昏迷,入肝則會頭暈目眩,入脾則會昏睡,入肺則會喘不過氣,入腎則會消渴,這些都是五臟受暑的症狀。
濕氣是土中的濁氣,屬於脾的範疇。脾虛則不能控制水液。飲食生冷是內傷,陰雨濕地是外感。脈象浮而緩慢是表證,沉而緩慢是裡證。一般來說,表證宜發汗,中焦證宜利水,下焦證宜升提。所謂「開鬼門」、「潔淨府」就是分層消散濕氣的方法。提升陽氣也能促進水液的運行。濕氣侵入人體會導致身體沉重疼痛、呼吸困難、關節不利。如果伴隨風寒則會頭暈目眩,伴隨寒邪則會肢體攣急,伴隨暑熱則會口渴煩躁,伴隨痰濕則會口水增多,伴隨熱邪則會發黃。
濕氣侵犯腎臟則會四肢沉重,侵犯脾臟則會四肢浮腫。治療濕氣需要用汗法、滲法、燥法、補法。
4. 燥
燥者,陽明金氣,肺為火爍也。然熱主消耗,熱極而風生;寒主收斂,寒極而凝結。不特熱能燥,而寒亦能燥,不可不知也。且肺不生水,腎不生精,脾不生涎,肝無滋養,血液皆枯,是又以虛為本,寒熱為標耳。其脈緊澀者寒,澀數者熱,浮弦者風。滋陰降火,瀉心潤腸,豈非治之大略乎?
白話文:
燥是陽明金氣的特性,肺就像火一樣灼熱。雖然熱會消耗,熱極了就會產生風;寒會收斂,寒極了就會凝結。不僅熱能造成燥,寒也能造成燥,不可不知。而且肺不能生水,腎不能生精,脾不能生涎,肝沒有滋養,血液就會枯竭,這說明燥的本質是虛,寒熱只是表象。脈象緊澀代表寒,澀數代表熱,浮弦代表風。滋陰降火,瀉心潤腸,這就是治療燥的關鍵所在。
5. 火
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悲哀則火起於肺房,勞則火起於腎。竊聞之矣。而掉眩為肝火,憤郁為肺火,腫滿為脾火,瘡瘍為心火。經不又云乎?自二火五火而外,名類紛紛。其實一氣,氣氣有餘即是火矣。氣滯則真元變為烈焰,水衰又不能制之。
輕則口糜便秘,重則喉痹吐紅,甚則熱極生風,風痰內鼓而為癱瘓等症。治宜實者瀉之,虛者補之,郁者發之,寒感者散之,輕者降之,重則從其性而升之。陰虛者補陰則火自降,火盛者從治乃可制狂。其脈主洪數,當隨部斷之。
白話文:
火在內部屬陰,在外部屬陽,掌管著人體的運動。所以所有活動都屬於火。大怒時,火氣會從肝臟升起;醉飽時,火氣會從胃部升起;悲哀時,火氣會從肺部升起;勞累時,火氣會從腎臟升起。我聽說過,頭昏眼花是肝火,憤懣鬱結是肺火,腹部腫脹是脾火,瘡瘍潰爛是心火。經書裡不也說過嗎?除了二火和五火之外,火還有很多種。其實都是一樣的氣,氣盛就是火。氣滯不通,真元就會變成烈焰,水氣衰弱又無法控制它。
輕微的表現是口糜便秘,嚴重的表現是喉嚨閉塞、吐血,更嚴重的會因為熱極生風,風痰內阻而導致癱瘓等病症。治療時,實證就瀉火,虛證就補氣,鬱結就疏通,寒邪入侵就散寒,輕症就降火,重症就順應其性,讓它上升。陰虛的人補益陰氣,火氣自然會下降;火氣旺盛的人要根據病症治療,才能控制住。脈象主要表現為洪數,要根據不同的部位來判斷。
6. 脾胃
脾為五臟之源,胃為六腑之海。納受能勝,動化常健,中州建而百病不生。然其性喜溫,喜燥,喜流通。若冷濕黏滯,一有傷之,即有吐瀉、瘩滿諸症。凡飲食、飢飽、風痰、寒熱、勞役、思慮種種病因,雖當兼治,總以補元氣為一,以中宮為人身之根本也。其脈(異脈是病)多緩。
若氣口倍人迎為不足,內傷;右關沈滑為有食;清食兼浮緊、洪數者皆病脈也。脾脈弦者,木剋土耳,病亦未退。
白話文:
脾臟是五臟之源,胃是六腑之海。脾胃能夠有效地吸收營養,並且將其轉化為精氣,維持身體健康,這就像中土穩定,百病就不會滋生一樣。然而,脾胃的特性喜溫燥,喜歡流通暢達。一旦受到寒濕黏滯的侵害,就會出現嘔吐、腹瀉、腹脹等症狀。
各種飲食、飢飽、風痰、寒熱、勞役、思慮等病因,雖然需要分別治療,但根本上都要以補益元氣為主,因為脾胃是人體的根本。脾胃的脈象大多較緩。
如果氣口脈比人迎脈明顯,則表示氣虛不足,內傷;右關脈沈緩滑利,則表示積食;如果脈象清細且浮緊,或洪數有力,都是病態的脈象。脾脈弦緊,則表示木氣過盛,克制脾土,疾病尚未痊癒。
7. 氣
百病皆生於氣,其實火為之禍耳。所謂不足為氣,有餘為火也。其症: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其脈: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氣熱,上盛則氣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凡氣病脈小則退,盛則進也。
治宜補不足,瀉有餘,總以調氣為主。或虛則補母,實則瀉子,以三臟治本經之虛實則得矣。
白話文:
各種疾病的根源都在於氣,而火其實是導致氣病的元兇。所謂不足為氣,有餘為火。氣病的症狀表現為:怒則氣逆上,喜則氣緩慢,悲則氣消沉,恐則氣下降,寒則氣收縮,熱則氣外泄,驚則氣紊亂,勞則氣耗損,思則氣鬱結。氣病的脈象表現為:脈搏長則氣順暢,短則氣不順暢,脈搏數則氣熱,上半身脈搏強盛則氣喘,下半身脈搏強盛則氣脹,脈搏代脈則氣衰弱,脈搏細弱則氣虛少。氣病的脈象,小的則疾病退去,強盛的則病情加重。
治療氣病應該根據情況,補不足,瀉有餘,總以調和氣血為主要原則。或虛則補其母臟,實則瀉其子臟,用三臟來治療本經的虛實,就能治好疾病了。
8. 血
(令人惟知肝虛則血虛,余謂肝虛不過無藏血之地,若脾健而能生血,肝豈得虛哉?猶諸土厚而滋木,焉得枯?惟土薄瘠乾燥,木自凋零。故欲養肝血,不如先養其脾陰,斯治本矣。)
血者,生化(關係處)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配於氣而充於體者也。若血從火起,錯經妄行,從肺溢曰鼻衄,曰咳嗽,從胃溢曰嘔吐,從腎出曰咯唾,曰血絲,從溺出曰淋濁,從便出曰腸風,臟毒,痔漏,大抵皆陽盛陰虛耳。其脈寸盛則上溢,尺盛則下滲,關盛則嘔吐,芤數則火沖,微遲為吉,搏大為凶。
治之之法,未見血宜消宜和,已見血宜涼宜活,舊血未盡宜化,新血未生宜補,而脾胃切緊事尤不可不保也。
白話文:
很多人只知道肝虛會導致血虛,但我認為肝虛不過是沒有儲藏血液的地方,如果脾臟健壯能生血,肝臟怎麼會虛呢?就像土地肥沃才能滋養樹木,怎麼會枯萎?只有土地貧瘠乾燥,樹木才會自然凋零。所以想要滋養肝血,不如先滋養脾陰,才是治本之道。
血液的生化依賴於脾臟,由心臟統率,儲存在肝臟,傳輸到肺臟,排泄到腎臟,配合氣血充盈全身。如果血液因為陽氣過盛而失控亂竄,從肺臟溢出就叫做鼻衄、咳嗽,從胃臟溢出就叫做嘔吐,從腎臟溢出就叫做咯唾、血絲,從尿道溢出就叫做淋濁,從肛門溢出就叫做腸風、臟毒、痔漏,總之都是陽盛陰虛造成的。脈象上,寸脈盛則血液上溢,尺脈盛則血液下滲,關脈盛則嘔吐,脈象虛數則陽氣上沖,脈象微遲是好的,脈象搏大是凶險的。
治療的方法,還沒出血的,要消腫和緩解,已經出血的,要清熱活血;舊血還沒排盡的,要化瘀,新血還沒生出來的,要補血,而脾胃的調理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