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體用》~ 卷中 (2)
卷中 (2)
1. 吐血論治
諸血症火病也。蓋血生於脾,統於心,藏於肝,宣布於肺,根於腎,灌溉一身。吐血陽亢陰虛之候也。症有三因:外因系火風暑燥之邪,內因系肝腎心脾之損,不內外因系墜跌努力菸酒之傷。外因者火灼風溫之嗆血,暑瘵燥咳之傷,血邪在肺衛心營。理肺衛宜甘涼肅降(如沙參麥冬貝母花粉玉竹石斛),治心營宜輕清滋養(如生地元參丹參連翹竹葉茯神)。以此二法為宗,隨症加滅。
白話文:
諸血症火病也。
所有出血的疾病,都是火熱病變。
蓋血生於脾,統於心,藏於肝,宣布於肺,根於腎,灌溉一身。
因為血液是由脾臟生成,由心臟統管,儲藏於肝臟,由肺臟輸布到全身,根源在腎臟,並滋養全身。
吐血陽亢陰虛之候也。
吐血是陽氣亢盛,陰液虛損的表現。
症有三因:外因系火風暑燥之邪,內因系肝腎心脾之損,不內外因系墜跌努力菸酒之傷。
吐血的病因有三種:外因是火、風、暑、燥等邪氣入侵;內因是肝、腎、心、脾臟損傷;不內外因是跌倒、過度勞累、吸菸、喝酒造成的傷害。
外因者火灼風溫之嗆血,暑瘵燥咳之傷,血邪在肺衛心營。
外因引起的吐血,例如火熱灼傷,風寒溫燥導致的嗆血,暑熱、燥咳造成的傷損,這些血邪會侵犯肺衛和心營。
理肺衛宜甘涼肅降(如沙參麥冬貝母花粉玉竹石斛),治心營宜輕清滋養(如生地元參丹參連翹竹葉茯神)。
治療肺衛應該用甘涼肅降的藥物,例如沙參、麥冬、貝母、花粉、玉竹、石斛等;治療心營應該用輕清滋養的藥物,例如生地、元參、丹參、連翹、竹葉、茯神等。
以此二法為宗,隨症加滅。
以上兩種方法為治療原則,根據具體情況加减藥物。
火灼則加入苦寒(如山梔黃芩知母地骨皮),風溫則參以甘涼(如蔗汁蘆根羚羊角桑葉),暑療入營則兼清潤(如銀花杏仁鮮地黃犀角),燥咳在氣則佐純甘(如天冬梨皮阿膠)。別有內熱外寒吐血者(宜薄荷參蘇飲主之)。此治客感吐血大略也。
白話文:
如果發燒,就加入苦寒的藥材,例如山梔、黃芩、知母、地骨皮;如果風熱,就加入甘涼的藥材,例如蔗汁、蘆根、羚羊角、桑葉;如果暑熱進入營血,就同時加入清潤的藥材,例如銀花、杏仁、鮮地黃、犀角;如果燥咳在氣分,就加入純甘的藥材,例如天冬、梨皮、阿膠。另外,如果內熱外寒導致吐血,就用薄荷參蘇飲來治療。這就是治療外感引起的吐血的大概方法。
內因者怒動肝火宜苦辛降氣(如蘇子鬱金降香丹皮山梔括蔞橘白),郁損肝陽(宜仿逍遙散法),郁損肝陰宜甘酸熄風(如阿膠雞蛋黃金橘白芍生地),思傷心脾甘溫益營(如歸脾湯加減法),房勞傷腎其陰虛矢納者宜壯水鎮陽(六味飲加青鉛牛膝童便),陽虛不攝者宜導火歸窟(肉桂七味丸加童便),奪精亡血急固真元大填精血(加人參海參熟地阿膠杞子五味紫石英)。
白話文:
內在因素導致生氣,就會引起肝火旺盛,這時應該使用苦辛味藥物來降氣,像是蘇子、鬱金、降香、丹皮、山梔、括蔞、橘白等等。如果肝陽鬱滯,應該仿效逍遙散的方劑。如果肝陰受損,就應該使用甘酸味藥物來熄風,像是阿膠、雞蛋、金橘、白芍、生地等等。
憂思過度會損傷心脾,造成氣血不足,這時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來益氣養血,像是歸脾湯加減法。房事過度會傷腎,如果腎陰虛弱,表現為小便失禁,應該使用壯水鎮陽的藥物,像是六味飲加青鉛、牛膝、童便。如果腎陽虛弱,表現為遺精、滑精等,就應該使用導火歸窟的藥物,像是肉桂、七味丸加童便。
如果出現精氣虧損、失血過多,應該急需補益真元、大補精血,可以加入人參、海參、熟地、阿膠、杞子、五味子、紫石英等藥物。
此治內損吐血大略也不內外因者墜跌血瘀上泛,先須導下(復元活血湯代抵常湯,或用韭白汁散之),再用通補(元戎四物湯或當歸鬱金牛膝白芍三七)。若努力傷血調補忌用凝澀,宜利營通絡理虛(常歸建中湯旋覆花湯或六味飲加牛膝杜仲),若菸酒傷肺(煙辛泄肺,酒熱戕胃,皆能助火動血),嗆血(改定紫苑茸湯去朮加巧),飲多傷胃失血(六君湯加葛花白茅根藕節),此治不內外因大咯也(以上參用指南)。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針對內損吐血,不論內外原因,先要導下,可以使用復元活血湯或韭菜汁散之,再用通補,可以使用元戎四物湯或當歸、鬱金、牛膝、白芍、三七等藥物。如果因勞損傷血,調補時忌用凝澀藥物,宜用利營通絡理虛的藥物,如常歸建中湯、旋覆花湯或六味飲加牛膝、杜仲。若是因抽菸喝酒傷肺,則要針對煙辛泄肺、酒熱戕胃,皆能助火動血的症狀,用藥調治。若是嗆血,則可以使用改定紫苑茸湯去朮加巧;若因飲酒過多傷胃失血,則可以使用六君湯加葛花、白茅根、藕節等藥物。以上治療方法,皆參照指南而來。
凡血來如潮湧,喘息未定(飲還元水立定),吐血乍止(用燕窩冰糖各四錢煎服七日自效),可不復發。血出汪洋不即凝者煩勞動胃火也(犀角地黃湯加桃仁藕汁童便),血出散漫不聚者煩勞傷肺失血也(宜二至二甲合參麥茯苓山藥),脅痛吐血者肝氣逆也(化肝煎去青皮加黛蛤散),神勞吐血者心氣損也(仿天王補心湯法)。
白話文:
如果血流不止,像是潮水般涌出,呼吸急促,還沒緩過來,就服用還元水馬上能止住;吐血剛止住,可以用燕窩和冰糖各四錢煎服七天,就能自愈,不再復發。如果血流不止,像是汪洋大海般沒有凝固,這是因為勞累傷胃火所致,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加入桃仁、藕汁和童便;如果血流散漫不聚,這是因為勞累傷肺失血所致,可以用二至二甲合參麥茯苓山藥;如果脅肋疼痛並吐血,這是肝氣逆上所致,可以用化肝煎去掉青皮,再加入黛蛤散;如果精神勞累導致吐血,這是心氣受損所致,可以用仿照天王補心湯的方法治療。
龍焰升則吐衄驟加,宜潛陰火(海參龜甲心茯神熟地如淡菜貞子熬膏秋石湯下),元海空則行動喘促,速固根蒂(人參核桃坎炁杞子牛膝旱蓮草沙苑子茯苓人乳),胃納少則中宮乏鎮,須扶胃陽切勿清嗽(參歸建中湯歸耆異功散),胃絡虛則厥陽易犯,急調胃陰可免升逆(生脈散加白扃豆沙參玉竹石斛茯神成金匱麥門冬湯去半夏加杏仁)。仁齋所謂血症經久多以胃藥收功也。
白話文:
龍焰上衝就會造成鼻出血加重,需要滋陰降火;元氣虛損則會行動困難、呼吸急促,需要補益元氣;脾胃虛弱則會食欲不振,需要溫補脾胃,不可過度清熱;胃氣虛弱則容易出現陽虛症狀,需要滋養胃陰,防止上逆。仁齋所言,久病血虛,多以補益脾胃之藥收效。
2. 虛損勞瘵論治
夫虛勞之病,皆由內傷而無外邪也。經言精氣奪則虛。凡營虛、術虛、上損、下損,不外精與氣而已。精氣內奪則積虛成損,積損成勞,甚而為瘵,乃精與氣虛憊之極也。素問論五勞,謂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金匱論五勞,肺勞損氣,心勞損神,脾勞損食,肝勞損血,腎勞損精。
越人謂自上損下者,一損肺(勞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脾(食減),四損肝(鬱怒),五損腎(淋漏)。過胃則不治。自下損上者,一損腎(道濁、經閉),二損肝(脅痛),三損脾(脹瀉),四損心(驚悸、不寐),五損肺(喘咳)。過脾則不治。誠以脾胃與精與氣生化之源也。
白話文:
虛勞病的成因與治療
夫虛勞之病,皆由內傷而無外邪也。
虛勞病的病因,都是由於內傷所致,而非外邪侵襲。
經言精氣奪則虛。凡營虛、術虛、上損、下損,不外精與氣而已。
經書上說,精氣虧損就會導致虛弱。無論是營氣不足、津液虧損、上半身損傷、下半身損傷,歸根究底都是精氣虛弱所致。
精氣內奪則積虛成損,積損成勞,甚而為瘵,乃精與氣虛憊之極也。
精氣內耗,就會積累虛損,逐漸發展成勞損,嚴重者甚至會演變成瘵病,這是精氣虛弱到極點的表現。
素問論五勞,謂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素問》中論述了五種勞損: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金匱論五勞,肺勞損氣,心勞損神,脾勞損食,肝勞損血,腎勞損精。
《金匱要略》中也論述了五種勞損:肺勞損氣、心勞損神、脾勞損食、肝勞損血、腎勞損精。
越人謂自上損下者,一損肺(勞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脾(食減),四損肝(鬱怒),五損腎(淋漏)。過胃則不治。
古代醫家越人認為,從上半身損傷到下半身的順序依次為:一損肺(勞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脾(食減)、四損肝(鬱怒)、五損腎(淋漏)。如果病症發展到胃部,則難以治療。
自下損上者,一損腎(道濁、經閉),二損肝(脅痛),三損脾(脹瀉),四損心(驚悸、不寐),五損肺(喘咳)。過脾則不治。
從下半身損傷到上半身的順序依次為:一損腎(道濁、經閉)、二損肝(脅痛)、三損脾(脹瀉)、四損心(驚悸、不寐)、五損肺(喘咳)。如果病症發展到脾臟,則難以治療。
誠以脾胃與精與氣生化之源也。
這是因為脾胃是精氣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虛弱,就會影響到精氣的生成,進而導致虛勞。
故治虛勞以能食為主。考難經治法,損其肺者益其氣(如保元湯、人參、綿耆、麥冬、甘草等),損其心者調其營衛(如養心湯、參朮、歸芍、棗仁、地黃等),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如四君、異功等湯),損其肝者緩其中(如牛膝、杜仲、菟絲餅、蓯蓉、沙蒺藜、桂心、白芍、歸身等),損其腎者益其精(如金剛丸、杜仲、豬腰子、蓯蓉、杞子、茯苓等)。此固治損之要矣。
白話文:
所以治療虛勞,以能吃飯為主要目標。根據《難經》的治療方法,損傷肺臟的,要補充氣血(例如保元湯、人參、綿耆、麥冬、甘草等等),損傷心臟的,要調節營衛之氣(例如養心湯、參朮、歸芍、棗仁、地黃等等),損傷脾臟的,要調整飲食,適應寒熱(例如四君湯、異功湯等等),損傷肝臟的,要緩解肝氣鬱結(例如牛膝、杜仲、菟絲餅、蓯蓉、沙蒺藜、桂心、白芍、歸身等等),損傷腎臟的,要滋補腎精(例如金剛丸、杜仲、豬腰子、蓯蓉、杞子、茯苓等等)。這些都是治療虛勞損傷的關鍵所在。
尤必先辨其陽虛、陰虛。經曰: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凡怯寒、少氣、自汗、喘乏、食減、無味、嘔脹、飧泄,皆陽虛症。此脾肺虧損也。怔忡、盜汗、咳血、吐衄、淋遺、崩漏、經閉、骨蒸,皆陰虛症。此心肝腎虧損,由君相火炎,精髓枯竭也。惟補心、三才、六味、大造、固本諸湯宜之。
又若腎中真陽虛者(右尺必弱),宜甘溫益火之品,補陽以配陰(加八味丸),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腎中真陰虛者(右尺數細),宜純甘補水之品,滋陰以配陽(六味丸、保陰煎加杞子、魚鰾),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也。陽虛不復久則吸短、偏臥、脈弱、陽痿(宜參朮、歸耆、杞子、山藥、胡桃、龍眼、蓮棗、沙苑子、骨脂、人乳、鹿茸、鹿膠、羊肉、羊腎、海參等選用)。
白話文:
首先要分辨是陽虛還是陰虛。古書說,陽虛會導致外寒,陰虛會導致內熱。
如果出現畏寒、氣短、自汗、喘乏、食慾減退、無味、嘔吐脹滿、腹瀉等症狀,都是陽虛,說明脾肺虛損。
如果出現心悸、盜汗、咳血、吐血、遺精、崩漏、月經閉止、骨蒸潮熱等症狀,都是陰虛,說明心肝腎虧損,是由於心火過旺,精髓枯竭導致。
針對這些情況,可以服用補心、三才、六味、大造、固本等湯劑。
如果腎陽虛(右寸脈弱),則需要用溫補腎陽的藥物,同時也要補陰,可以用八味丸,這叫「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如果腎陰虛(右寸脈細),則需要用滋陰補腎的藥物,同時也要補陽,可以用六味丸、保陰煎,加枸杞子、魚鰾等,這叫「壯水之主以鎮陽光」。
陽虛久了,會出現呼吸短促、偏臥、脈搏微弱、陽痿等症狀,可以用人參、白朮、當歸、黃芪、枸杞子、山藥、核桃、龍眼肉、蓮子、沙苑子、骨脂、人乳、鹿茸、鹿膠、羊肉、羊腎、海參等藥物治療。
陰虛不復久則咽瘡、音啞、色悴、肌羸(宜麥味、杏貝、熟地、首烏、蓯蓉、燕窩、烏雞、龜膠、阿膠、淡菜、秋石、豬羊髓、白蜜等選用)。而勞療成矣。由是火炎於上為嗽血(如五汁膏、瓊玉膏),為潮熱(如青骨散、青蒿、鱉甲、銀胡、石斛、知母等),火動於下而為遺濁(如能齒丸、人參、茯神、遠志、蒲知丹、川柏、坎版),而為泄瀉(宜三白、廣生湯),而治療難矣。夫水為萬物之元孫,真人所以云補脾不若補腎。
白話文:
陰虛體質若長期得不到滋補,就會出現咽喉腫痛、聲音嘶啞、面色蒼白、身體消瘦等症狀,建議選用麥冬、杏仁、熟地、首烏、蓯蓉、燕窩、烏雞、龜膠、阿膠、淡菜、秋石、豬羊髓、白蜜等食物進行調理。持續調理,勞損的體質就能得到改善。
然而,如果陰虛火旺,火氣上炎,就會引起咳血,可以服用五汁膏、瓊玉膏等方劑;火氣上蒸,則會出現潮熱,可以用青骨散、青蒿、鱉甲、銀胡、石斛、知母等藥物治療。
如果火氣下移,則會導致遺精,可以使用能齒丸、人參、茯神、遠志、蒲知丹、川柏、坎版等藥物治療。
火氣下陷也會引起腹瀉,可以用三白散、廣生湯等方劑治療。
陰虛體質的治療較為困難,需要注意的是,水是萬物的本源,道家認為補脾不如補腎,所以應重視腎臟的保養。
土為萬物之丹,許學士所以云補腎不若補脾。然喜燥者脾,喜涼者腎。欲補腎易傷脾,欲補脾易傷腎。不知土為金母,金為水母。勞瘵至陽虛泄瀉宜溫以補脾。然補脾須不得肺。勞瘵至陰虛嗽熱宜潤以滋腎。然滋腎須不妨脾(
白話文:
脾土是萬物的根源,所以學者說補腎不如補脾。但脾喜燥,腎喜涼,補腎容易傷脾,補脾容易傷腎。要知道,土生金,金生水,脾土是腎水的母親。勞瘵病到陽氣虛弱、泄瀉的時候,要溫補脾土,但補脾土不能傷肺。勞瘵病到陰氣虛弱、咳嗽發熱的時候,要滋潤補腎,但滋腎不能傷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