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體用》~ 卷上 (1)
卷上 (1)
1. 三消症論治並方義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經所以有亢則害,承乃制之說。若火盛太過,勢必燔燎消爍,三消之症作焉。至於三消之症,皆緣燥火爍金,良由胃熱亢盛,以及嗜欲太過,陰精虧耗之人而致此疾。以上消主肺,肺熱化燥,渴飲無度,是為消渴。經所謂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也。
中消主胃,胃熱善肌,能食而瘦,是為消穀。經所謂痹成為消中也。下消主腎,虛陽爍陰,引水自救,溺濁如膏,精髓枯竭,是為腎消。經所謂腎熱病,苦渴數飲而熱也。其治上消,大都皆滋肺金之燥,仿人參白虎為主。治中消,清胃熱之燔,宜宗甘露飲為法。此治上消中消然也。
白話文:
人體就像由水火構成,二者必須平衡。若水火失衡,就會出現「亢則害,承乃制之」的狀況。例如火氣過旺,就會導致身體過度消耗,出現三消症。三消症是因為燥熱損傷身體,由胃火過盛、過度縱慾、精氣虧損所導致。上消是指肺部問題,表現為肺熱乾燥、口渴難耐,稱為消渴;中消是指胃部問題,表現為胃熱消瘦、食慾不振,稱為消穀;下消是指腎臟問題,表現為虛火灼傷腎陰、小便混濁、精氣枯竭,稱為腎消。治療上消,主要滋養肺部的乾燥,以人參白虎湯為主;治療中消,主要清熱降胃火,以甘露飲為主要方劑。
若下消,金匱有飲水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一法。而陰虧太過,陽藥不受者,喻氏尚有服六味地黃湯至百帖之治。然則三消之症,水虧火旺,有明徵也。今將上消中消下消之症,分別言之。列其見症於左,贅其方論於後。而有可曲引旁證,以暢其說者,不得不發明其義焉。
(上消)之病屬於肺也。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肺本燥金,心復以熱移之,消鑠津液,飲不解渴,膈上焦煩,遂成上消。因渴而飲,飲而仍渴,愈渴愈消,愈消愈渴,此皆屬於熱也。又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經訓煌煌,儼然示後人以消症亦有屬寒之埋。
白話文:
如果出現下消,古籍《金匱要略》記載用飲水一斗,小便一斗,服用腎氣丸的方法來治療。而如果是陰虛過度,無法接受溫陽藥物的人,喻氏則建議服用六味地黃湯,甚至可以服用到一百帖。由此可見,三消症都是由於水虧火旺造成的,這是顯而易見的。現在將上消、中消、下消的症狀分別列出來,並在後面附上治療方法。其中一些可以引申旁證來闡明道理的,也不能不詳細說明其含義。
上消的病症屬於肺。經書記載:「心火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肺本屬燥金,心又將熱火移到肺部,消磨津液,飲水不能解渴,膈上感到煩躁,於是就形成了上消。由於渴而飲水,飲水又依然渴,越渴越消,越消越渴,這些都是屬於熱症。經書又說:「心火移寒於肺,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經文如此明確,顯然也告訴後人消症也有屬於寒證的情況。
噫嘻!何其症之難治若此與?然其症雖難治,而經文則有可繹。蓋肺主氣,其能通調水道者,賴有心君火以溫煦之,則肺之津液得以散布,而自潤其燥金。故肺之合皮,其主心也。若心火不足而反移以寒,寒與金合,則金冷氣沈降,不得升。猶之下有溝瀆,上無雨露。飲一溲二,肺氣枯索。
論肺金之枯,則當用潤。論心火之衰,則常助火扶陽。用藥相背,治多掣肘。死陰之屬症,成不治。所以自來論上消者,多以清煩熱,解鬱蒸,滋肺金之燥為治。若(中消)則多屬胃。胃與脾相表裡,飲食入胃,脾氣散精,上輸於肺。今胃熱亢盛,消爍胃汁,脾氣無從輸布,肺即不能通調水道。
白話文:
唉呀,怎麼會有這麼難治的病症呢?雖然病症難治,但經文中還是有可以解釋的地方。因為肺主氣,它能通調水道,靠的是心君之火溫煦它,這樣肺的津液才能散布,並滋潤乾燥的肺金。所以肺和皮膚相連,而它所屬的心臟。如果心火不足,反而被寒氣入侵,寒氣與金氣結合,金氣就變得寒冷下沉,無法上升。就像底下有溝渠,上面卻沒有雨露,喝的水都變成尿排出,肺氣變得枯竭。
要解決肺金枯竭,就要用潤燥的藥物;要解決心火衰弱,就要用溫補陽氣的藥物。如果用藥彼此相背,治療就會處處受阻。屬於死陰的病症,就成了不治之症。所以自古以來治療上消的人,大多以清熱解鬱、滋潤乾燥的肺金為治。而中消則大多屬於胃,胃和脾相表裡,食物進入胃,脾氣散發精氣,上輸到肺。現在胃熱亢盛,把胃液消爍了,脾氣無法輸布,肺就無法通調水道。
於是胃熱極盛,大便燥結,已食如飢,形肉消瘦。經曰: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足陽明胃,手陽明大陽也。大陽主津,胃經主液,多血津與血俱結而不行,鬱而生熱,消穀善飢,中消之症成矣。又云:痹成為消中。此屬肥貴人膏粱之疾。平日醇酒厚味,不節久之,飲食醞釀成熱,求救於水,始則水入尚能解渴,繼則愈消愈乾,便結不行,能食不為肌膚。參之金匱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
氣盛則溲數。溲數則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夫氣者,熱氣也。何以知之?之下文曰:氣盛則溲數。夫氣有餘,便是火太過之氣,即為火氣。火氣無
白話文:
因此胃火旺盛,排便乾燥,吃再多也像沒吃一樣,身體消瘦。醫書上說:兩陽相結稱為消瘦。兩陽指的是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主司津液,胃經主司消化液,過多的血津與血液一起凝結,無法流通,鬱積而生熱,所以吃得多卻容易餓,形成了消瘦症。又說:痺症發展成消瘦症。這類疾病多發生在肥胖且富裕的人身上,由於平日過度食用肥甘厚味,飲食不節制,久而久之,食物在體內積熱,身體需要水分來解救,一開始喝水還能解渴,但隨著病情加重,身體越來越乾燥,排便難解,吃下去的東西無法轉化為肌肉。參考《金匱要略》記載:足陽明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也就是吃得多卻身體消瘦。
氣盛則小便次數多,小便次數多則身體乾燥,乾燥與次數多互相交織,就形成了消渴。所謂氣,其實就是熱氣。為什麼這麼說?下文提到:氣盛則溲數。氣盛代表著氣機旺盛,也就是火氣過盛,就形成了火氣。火氣過盛,則….
2. 水腫膚脹論治井方義
經云: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水為至陰,其標在肺,其本在腎,其制在脾。腎虛則關閉其水必逆而上泛。脾不能制而反為水所漬,故肌肉浮腫。肺不能化反為水所凌,故氣息喘急。然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囊里漿水之狀。此其候也。又曰:三陰結為之水。蓋三陰者,手足太陰脾肺二臟也。胃為水穀之海,水病莫不本於胃經,乃以屬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陰脾足以轉輸水精於上,手太陰肺足以通調水道於下,海不揚波矣。惟脾肺二藏之氣結而不行,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裡,無所不到。
白話文:
古籍記載:肺部的寒氣移到腎臟,就會導致身體出現水腫。水屬於至陰之物,其表現在肺,其根源在腎,其控制在脾。腎虛弱,就會使腎臟無法封閉水液,導致水氣逆流上泛。脾臟無法控制水氣,反被水氣浸潤,因此肌肉浮腫。肺臟無法化解水氣,反而被水氣所侵襲,所以呼吸急促。水氣最初出現時,眼窩會略微腫脹,就像剛睡醒起床的樣子。頸部脈搏跳動時,會咳嗽,陰部冰冷,小腿腫脹,腹部脹大,這說明水氣已經形成。用手按壓腹部,手指離開後腹部會隨之回彈,就像袋子里裝滿水的感覺。這就是水腫的徵兆。古籍還說:三陰相結會導致水腫。所謂三陰,指的是手足太陰脾肺二臟。胃是水穀的海洋,水病大多源於胃經,為什麼卻要歸屬脾肺呢?因為足太陰脾臟負責將水精輸送到上,手太陰肺臟負責調節水道向下運行,這樣就能防止水氣外溢。只有脾肺二臟的氣機阻塞不通,胃中的水氣才會日積月累,浸潤全身表裡,無所不至。
是則脾肺之權不伸,足以釀成水腫矣。然其權尤重於腎。腎者,主水胃之關也,為至陰之舍。至陰著盛水也。氣不化精而化水,水不歸經則逆而上泛。陰氣太盛則關門不利,水氣結而不通,則肌膚為之浮腫。脾者土也,職司運行散輸津液,通調水道。土虛不能制水,則寒水來侮脾土。
土無堤防,水氣氾濫無所出路,滔滔揚溢,水勢日增,以致偏身浮腫,腹滿腸鳴濯濯,身體沈重,二便蹇澀,皮膚㿠白,水邪干肺,肺失通調水道之權,迫而上逆,氣息為之喘急,時時咳嗽,甚至氣逆不得平臥,頸脈動惕,皆緣脾腎陽衰,高源寒侵塞,水內逆外溢。經文以腎本肺標相輸俱受為言。
白話文:
如果脾肺的功能失調,就容易導致水腫。但腎臟在其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腎臟負責調節水分代謝,是陰氣聚集的地方,而陰氣過盛會導致水腫。當氣無法轉化為精華,反而轉化為水,水無法正常運行就會逆流上泛。陰氣過盛,腎臟的調節功能就會減弱,水氣就會阻塞不通,造成皮膚浮腫。脾臟如同土,負責運輸和散布津液,調節水道的運行。脾虛無法控制水分,就會導致寒水入侵脾臟。
脾臟缺乏防禦,水氣泛濫無處可去,就會不斷積聚,導致身體一側浮腫,腹部脹滿,腸鳴聲響,身體沉重,大小便不暢,皮膚蒼白。水邪入侵肺臟,肺臟失去調節水道的功能,就會逆流上行,導致呼吸急促,咳嗽,甚至喘不過氣來,無法平躺,頸脈跳動,這些都是由於脾腎陽氣不足,寒氣入侵阻塞,水氣內逆外溢所致。經文以腎臟為主,肺臟為輔,說明脾肺與腎臟的功能互相影響。
然則水病以肺脾腎為三綱明矣。診脈必沈濡而遲。脈經云:沈則為水,遲則為寒。濡為濕盛陽衰之徵。舌苔灰白而滑。以脈參症,正為邪侵難期,速效慎防喘逆之變。擬祟土製木扶正化邪。王太僕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宗仲聖真武合利水滲濕為主。附方於下,質諸高明。
熟附片 東壁土炒於朮 新會紅 帶皮茯苓 杭白芍 福澤瀉 漢防已 大腹皮 淡乾薑 車前子 生米仁 禹餘糧丸 椒目
白話文:
水病主要受肺、脾、腎三臟影響,這點很清楚。診脈時,脈象必定沉而濡且遲,脈經記載:「沈則為水,遲則為寒」,「濡」則代表濕氣盛而陽氣衰弱。舌苔呈現灰白色且滑潤,結合脈象判斷,證實病邪侵襲,病情難以預測,要警惕喘逆等危急變化。治療方針應以扶正化邪為主,補土製木,正如王太僕所說:「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參考仲聖真武湯,以利水滲濕為主要治法。以下是處方,敬請高明指教:熟附片、東壁土炒於朮、新會紅、帶皮茯苓、杭白芍、福澤瀉、漢防已、大腹皮、淡乾薑、車前子、生米仁、禹餘糧丸、椒目。
此壯腎陽消陰翳治脾濕真武湯合二陳加味法為土虛水泛水腫膚脹之溫劑也。用附子於朮為君者,蓋附子大辛大熱,稟天地真火之氣,其性走而不守,動而不息。蓋水體本靜而氾濫者,即水之氣動耳。用此壯腎中之元陽,消陰翳而伐邪水。蓋離照當空,陰霾自消也。於朮出自於潛,有天生之號。
其得山脈土精之氣獨厚,功能除濕燥脾。用東壁土炒者,蓋脾主土,土虛水泛,有同氣協和,扶正伐邪之義也。且土本制水,乃脾陽既弱而水反海土。此由坎中陽衰,少陰樞機失職,州都氣化不行,陽不制陰,水氣橫逆氾濫於中州而上溢高原為患。賴此培土健脾御邪制水,使土有堤防。
白話文:
這方劑用來治療腎陽虛弱、陰寒內盛、脾濕導致的水腫和浮腫,是溫陽利水、健脾除濕的良方。方中用附子配白朮,附子性溫熱,可以溫補腎陽,驅散寒邪,白朮則能健脾燥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作用。因为脾虚会导致水湿泛滥,而土能制水,所以用土炒白朮,以增强其健脾除濕、制水止泛的作用。
白芍藥酸苦以收炎上之氣,能斂脾肺耗散之陰。剛中有柔相濟者此也。乾生薑辛溫散四肢之水,材陽氣而驅陰邪,則皮膚中之水氣得發泄而化矣。帶皮茯苓性本甘淡
白話文:
白芍藥具有酸苦的性質,能夠收斂體內上炎的熱氣,並補充脾肺因耗散而流失的陰液。這是一種外表堅硬但內含柔性的草藥,正如乾生薑一樣。乾姜具有辛溫的特性,可以散除四肢的水分,提升陽氣,並將陰邪排出體外,使皮膚中的水分得以蒸發並轉化。茯苓的本質是甘淡的,具備著調節水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