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序(三)

回本書目錄

序(三)

1. 序(三)

嘗聞古人多無病,間有病而治之,惟移精變氣而已。末世病治以藥,或愈或不愈。夫病而後藥亦晚矣,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吾邑張君精於岐黃之業,集為《仁術便覽》,得病之情,知治之體,雜合以治,各得所宜,誠可以濟世蒸人。第治已病耳,何取乎?蓋古人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邪不能深入,是以多無病。

白話文:

聽說古代人大多沒有病,有時候生病了也都會治療,只是調整精神、轉換情緒而已。到了末世,生病了就用藥物來治療,有時候會康復,有時不會康復。其實等身體已經生病以後才用藥物來治療已經太遲了,所以聖人不治已經生病的人,而是治療尚未生病的人。我們邑裡面的張先生精通中醫,他彙集了很多《仁術便覽》,病情的本質、治療的方法都很清楚,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能夠達到對症下藥的效果,的確可以挽救眾多的生命。但是,這只是治癒已經生病的人,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呢?大概古代人恬淡無慾,真氣也因此跟著他們的意志,精神內守,邪氣就無法深入侵擾,所以他們大多沒有疾病。

治病者,亦不藥而愈。今之人,知奉生之道者寡,情慕云為,逆於生樂,不得已而治之,《仁術便覽》之刻可已哉。嗚呼,使不能病病,動伐其根本,而曰《仁術便覽》乃已試之方。茲刻也,病天下矣。

白話文:

中醫治療疾病,即使不用藥也能治癒。現在的人,懂得養生的很少,大多沉迷於虛無縹緲的事,違背了養生的樂趣,不得已才求醫治病。《仁術便覽》的出版可以停止了。唉呀,不懂得預防疾病,一有病就動不動地傷及根本,還說《仁術便覽》是經過試驗的良方。這樣下去,只會讓天下人更加疾病纏身。

萬曆乙酉秋九月望日臨邑王再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