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重刻張鳳逵傷暑全書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重刻張鳳逵傷暑全書卷之一 (1)

1. 辨春夏秋冬溫暑涼寒四症病原

《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由此論之,人身元氣與天相通,頤養有道,病從何生?然則病生有因,其發有原乎?從其原而治之則易療。《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又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此四時四氣之病原也。黃帝明以春溫根於冬寒,其間氣候相近,症恙相同,猶可言者,原未兼及暑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生命之本源源於陰陽,天地之間的氣息貫穿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與人體元氣相通。人體五臟生五氣,對應天地間的寒暑燥濕風,因此,季節變化會影響人體五臟,導致疾病。春夏秋冬四時之氣,會傷及五臟,這就是四季之病的根源。黃帝指出,春季溫病的根源在於冬季寒氣,兩者氣候相近,症狀相似,但尚未考慮到夏季暑氣的影響。

至漢張長沙仲景著傷寒書,遂演《內經》之說,曰: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自此論出,而後之業岐黃術者皆宗之。果爾是專主一寒氣,三病分久近,皆寒為根。

故後世醫家有四時傷寒之說,甚至通以麻黃桂枝湯兼治溫熱症,誤人良多。陶節庵諸名家亦剖三病若列眉,而根始於寒,不免沿而未能脫又何怪乎?碌碌者愚謂道以一氣生天地,以二氣生五行,五氣各司其用,而水火為最要。水火能生物,亦能殺物。若仲景之說是水專擅其權,而火為虛而無用矣。

白話文:

漢代張仲景撰寫了《傷寒雜病論》,延續了《黃帝內經》的思想,認為人體受到四季氣候的影響都會生病,其中以傷寒最為嚴重,因為它具有極強的殺傷力。如果人體直接受到傷寒的侵襲,就會立即發病,稱為傷寒;如果沒有立即發病,寒毒會藏在肌膚,等到春天就會變成溫病,等到夏天則會變成暑病,而暑病的熱度比溫病更強烈。自此論述出現之後,後來的醫者都奉為圭臬,的確,這本著作主要論述寒氣,將三種病症按照發病時間分為久遠和近期,都以寒氣為根源。

因此,後世醫家便有了四季傷寒的說法,甚至用麻黃桂枝湯治療溫熱症,誤導了許多人。即使像陶節庵這樣的名醫,也將三種病症區分得很清楚,但始終認為寒氣是根源,無法徹底跳脫這個框架,這也並非奇怪。一些能力不足的醫者認為,天地萬物是由一種氣生成的,五行是由兩種氣生成的,五氣各有其功能,而水火是最重要的,它們能生長萬物,也能殺死萬物。但張仲景的說法卻是水獨佔主導地位,而火則虛弱無用。

愚謂冬之寒病,專屬寒威,此固然不易者。至春時陽氣漸舒,孔竅開張,服御單夾,乃天氣變幻,倏暖倏寒,又多盪風,人感寒直入臟腑,故為溫病。猶可名曰春寒,已與冬寒不相蒙矣。況夏至後炎火時流,蒸郁爍人,得病似傷寒者,皆時暑火所感而成,與冬之寒氣毫不相涉,而亦以為冬寒之積久所發者,誤也。即《生氣通天論》曰: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寒暑分因,水火別症,明列斷案,萬世醫學之祖也,又何惑乎?然《內經》之溫根於寒者何故?按《山海經》:桂名招搖,葉長二尺,桑名帝女,大圍五十尺。桂竹葉大二尺余,高數丈,其草樹奇怪類若此。

白話文:

我認為冬季的寒病,專門歸屬於寒冷的威力,這是當然不容易處理的。到了春天,陽氣漸漸舒展,毛孔開闊,穿上單薄或夾層的衣服,這是天氣的變化,忽暖忽寒,加上強風,人受到冷氣直接進入五臟六腑,所以會成為熱病。可以稱為春寒,已經與冬季的寒冷不同了。更不用說夏天至後炎熱的火焰不斷流動,蒸騰、灼燒人體,得到的病狀像感冒的,都是因為時節暑熱所感應而形成的,與冬季的寒冷毫無關係,卻誤以為是冬季寒冷的積累所引發的,這是錯誤的。正如《生氣通天論》中提到:因此,陽氣向上保護身體的外圍。

由於寒冷而生病,想要像是旋轉門檻一樣地活動,生活作息如同受驚一樣,精神和氣息就會浮現。由於暑熱出汗,煩躁就喘息不順,安靜時說話多,身體像是被燒焦的木頭,汗水流出而散去。這顯示寒熱分別是原因,水火有著不同的症狀,清楚地列出判斷案例,是萬代醫學的基礎,又何必疑惑呢?然而,《內經》中的熱病根植於寒病的原因是什麼?按照《山海經》:桂樹名為招搖,葉子長兩尺,桑樹名為帝女,大約周圍五十尺。桂竹葉子大約長兩尺多,高度數丈,這些草木樹木奇特類似如此。

據經想太古時,洪水橫流,懷山襄陵,草木閉塞,天地矇昧,陰靄拂鬱,陽明未舒,以故寒氣盛行,元和令少。即當大夏,亦無爍金之患。後世文明漸開,五行分布,水火之氣各司其權。若斯爭烈者,即今春值淫雨,余寒為厲,甚者如隆冬,挾纊不能去。試觀晉中暑症寥寥,絕無痎瘧,皆陰勝之左券也,何況古洪荒世乎!此《內經》溫根於寒所由發也,何仲景遂申演其說並暑而一類乎?是蛇足也。

且古之人,茹毛衣草,簡緣淡泊,無助火之具,後世炙煿之味適口,濃郁之酒充腹,嗜欲灼精,塵勞食氣,皆足以噓焰而煽熾,宜暑火之乘類而善入也。謂古之寒病多而暑病少,今之寒暑並重而暑為尤劇則可。愚故特列論曰:傷寒者,感於冬之嚴寒;溫病者,感於春之輕寒。

白話文:

古時候,洪水泛濫,山川都被淹沒,草木難以生長,天地一片混沌,陰氣瀰漫,陽氣無法舒展,所以寒氣非常盛行,身體元氣不足。即使是在盛夏,也不會有酷熱難耐的情況。後來,人類文明逐漸發展,五行之氣開始平衡,水火之氣各有其作用。但現在,春雨綿綿,寒氣仍然很重,甚至像冬天一樣,即使裹着厚厚的棉衣也無法驅寒。看看晉朝,中暑的人很少,瘧疾更是絕跡,這都是陰氣盛行的證明,更何況是洪荒時代呢?這就是《內經》中「寒氣為根」的道理。仲景把傷寒和溫病並列,實在是畫蛇添足。

而且古代人以草木為食,生活簡樸,沒有助火的東西,而現代人喜歡吃烤炙的食物,喝濃郁的酒,貪圖口腹之慾,無節制地消耗元氣,這些都容易助長火氣,更容易導致暑熱侵襲。所以古時候寒病多而暑病少,現在寒暑並重,暑病尤其嚴重,這是很正常的。我特地寫下這些論點:傷寒是受到冬天嚴寒的侵襲,溫病是受到春天輕寒的侵襲。

若暑病,則專感夏之炎熱,若冰炭霄泉之不相及。一水一火,各燥其令。治法一熱劑一涼劑,各中其竅。而概以為寒因,不幾於執一遺二哉!予俯仰躊躇,萬不得已,敢於翻千古之案,以開百世之覺,破迷而拔苦,遂自甘於僭竊云耳。

白話文:

若患暑病,便會專受夏季的炎熱之氣,如同冰炭和霄泉般不相容。水火二者,各自燥熱於其令。治療方法應一熱劑一涼劑,各取其效。而一概認為是寒邪所致,不就像執著於一,遺漏了二嗎?我思慮再三,無奈之下,才敢翻開古籍,以啟發後世,破除迷信,拔除病苦,因此我甘願冒著僭越之名。

2. 天時

《真源》曰:天地之間,親乎上者為陽,自上而下四萬二千里,乃曰陽位。親乎下者為陰,自下而上,四萬二千里乃曰陰位。既有形名,難逃度數。且一歲者,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

一歲以冬至節為始,是時也,地中陽生升。凡一氣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氣為一節,四十五日,陽升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陽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陽合陰位。是時,陰中陽半,其氣為溫。而時當春分之節也。過此陽升而入陽位,方曰得氣而升。

白話文:

古書《真源》說,天地之間,靠近上面的是陽,從上往下四萬二千里,就叫做陽位。靠近下面的是陰,從下往上四萬二千里就叫做陰位。天地有形有名,其規律是不可違背的。

一年有四季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天,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年。

一年以冬至節開始,這個時候,地中陽氣開始生長上升。每一個氣節十五天,上升七千里。三個氣節為一節,四十五天,陽氣共上升二萬一千里。兩個節氣為一時,一時九十天,陽氣共上升四萬二千里,正好到達天地中間,陽氣與陰位相合。這個時候,陰中陽氣佔一半,氣溫為溫和,正是春分節氣。過了這個時節,陽氣繼續上升進入陽位,才算真正得氣而升。

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立夏之後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節陽升,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天,乃陽中有陽。其氣熱,積陽生陰,一陰生於二陽之中,自夏至之節為始。是時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氣為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降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陰降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陰交陽位,是時陽中陰半,其氣為涼,而時當秋分之節也。過此陰降而入陰位,方曰得氣而降。

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後四十五日冬至。冬至之節陰降,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地,乃陰中有陰,其氣冷。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自冬至之後一陽升,如前運行不已,周而復始,即陽升陰降之八節而知天地,即溫涼寒熱之四氣而識陰陽。夫陰陽判分,若黑白然,故春夏秋冬四時隨令各別,溫熱涼寒四時隨節候變易。

白話文:

就像之前四十五天是立夏,立夏後四十五天是夏至,夏至這一天陽氣升到最高點,從立夏開始累積,總共走了八萬四千里才到達天頂,此時陽氣極盛,是陽中之陽。天氣炎熱,陽氣積累久了就會生陰,陰氣在兩個陽氣之間誕生,從夏至開始。這時候天上的陰氣下降,每十五天下降七千里,三個十五天為一個節氣,一個節氣四十五天,陰氣總共下降兩萬一千裡。兩個節氣為一個時令,一個時令九十天,陰氣總共下降四萬二千里,剛好到達天地中心,陰氣與陽氣交匯,此時陽氣中有半陰,天氣開始轉涼,正是秋分節氣。過了秋分,陰氣繼續下降進入陰氣的位置,才算真正得氣而降。

同樣地,之前四十五天是立冬,立冬後四十五天是冬至。冬至這一天陰氣降到最低點,從立冬開始累積,總共走了八萬四千里才到達地底,此時陰氣極盛,是陰中之陰。天氣寒冷,陰氣積累久了就會生陽,陽氣在兩個陰氣之間誕生。從冬至之後陽氣開始上升,如同之前一樣不斷循環,周而復始。這就是陽氣上升陰氣下降的八個節氣,透過它們我們可以了解天地運行。而溫暖、涼爽、寒冷、炎熱的四個氣候,則反映了陰陽的變化。陰陽的區分就像黑白一樣分明,因此春夏秋冬四季隨著節令各不相同,溫暖、炎熱、涼爽、寒冷四種氣候也隨著節氣變化而有所改變。

冬至已後至春分屬傷寒,自春分至夏至屬溫病,自夏至至白露屬傷暑,自白露至立冬屬涼病,自立冬以後至春俱屬傷寒。蓋春秋之氣嘗不足,冬夏之氣嘗有餘,即四月八月間,亦有暑病。蓋八月間,曉暮夜氣雖涼,而午未之時,秋陽燥烈,日火灼人,反毒於伏。蓋伏時氣發汗出,陽氣在表,此時陽氣漸斂,真火內燃,而又以烈日熏之,故毒易中人。

熱症更劇,當細察之。雖其外症相類,而受氣不同,治法迥異。稍有不中節,害人不淺。而概用以寒症劑,其害可勝言哉!治者先數時令,後審時氣,隨令加減斟酌之,未有不立取效者,故為天時說。

白話文:

冬至過後到春分屬於傷寒,春分到夏至屬於溫病,夏至到白露屬於傷暑,白露到立冬屬於涼病,立冬以後到春分又屬於傷寒。因為春秋季節的氣候往往不足,冬夏季節的氣候往往有餘,所以即使是在四月和八月,也可能出現暑病。特別是八月,雖然清晨和夜晚的氣溫涼爽,但午時和未時,秋天的陽光乾燥強烈,太陽的熱力灼人,容易讓人產生毒素。這是因為在伏天,人體容易出汗,陽氣在外,而此時陽氣漸漸收斂,內裡的真火開始燃燒,又加上烈日的照射,所以更容易感染毒氣。

熱症的症狀雖然相似,但受病氣不同,治療方法也截然不同。稍微用錯方法,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一概用治療寒症的藥物,其危害更是難以言喻!醫生應該先了解季節的變化,再觀察當時的氣候,根據季節變化調整藥方,這樣才能立竿見影,這就是天時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