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1. 重刻張鳳逵傷暑全書卷之一
2. 辨春夏秋冬溫暑涼寒四症病原
《生氣通天論》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由此論之,人身元氣與天相通,頤養有道,病從何生?然則病生有因,其發有原乎?從其原而治之則易療。《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又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此四時四氣之病原也。黃帝明以春溫根於冬寒,其間氣候相近,症恙相同,猶可言者,原未兼及暑也。
至漢張長沙仲景著傷寒書,遂演《內經》之說,曰: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自此論出,而後之業岐黃術者皆宗之。果爾是專主一寒氣,三病分久近,皆寒為根。
故後世醫家有四時傷寒之說,甚至通以麻黃桂枝湯兼治溫熱症,誤人良多。陶節庵諸名家亦剖三病若列眉,而根始於寒,不免沿而未能脫又何怪乎?碌碌者愚謂道以一氣生天地,以二氣生五行,五氣各司其用,而水火為最要。水火能生物,亦能殺物。若仲景之說是水專擅其權,而火為虛而無用矣。
愚謂冬之寒病,專屬寒威,此固然不易者。至春時陽氣漸舒,孔竅開張,服御單夾,乃天氣變幻,倏暖倏寒,又多盪風,人感寒直入臟腑,故為溫病。猶可名曰春寒,已與冬寒不相蒙矣。況夏至後炎火時流,蒸郁爍人,得病似傷寒者,皆時暑火所感而成,與冬之寒氣毫不相涉,而亦以為冬寒之積久所發者,誤也。即《生氣通天論》曰: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寒暑分因,水火別症,明列斷案,萬世醫學之祖也,又何惑乎?然《內經》之溫根於寒者何故?按《山海經》:桂名招搖,葉長二尺,桑名帝女,大圍五十尺。桂竹葉大二尺余,高數丈,其草樹奇怪類若此。
據經想太古時,洪水橫流,懷山襄陵,草木閉塞,天地矇昧,陰靄拂鬱,陽明未舒,以故寒氣盛行,元和令少。即當大夏,亦無爍金之患。後世文明漸開,五行分布,水火之氣各司其權。若斯爭烈者,即今春值淫雨,余寒為厲,甚者如隆冬,挾纊不能去。試觀晉中暑症寥寥,絕無痎瘧,皆陰勝之左券也,何況古洪荒世乎!此《內經》溫根於寒所由發也,何仲景遂申演其說並暑而一類乎?是蛇足也。
且古之人,茹毛衣草,簡緣淡泊,無助火之具,後世炙煿之味適口,濃郁之酒充腹,嗜欲灼精,塵勞食氣,皆足以噓焰而煽熾,宜暑火之乘類而善入也。謂古之寒病多而暑病少,今之寒暑並重而暑為尤劇則可。愚故特列論曰:傷寒者,感於冬之嚴寒;溫病者,感於春之輕寒。
若暑病,則專感夏之炎熱,若冰炭霄泉之不相及。一水一火,各燥其令。治法一熱劑一涼劑,各中其竅。而概以為寒因,不幾於執一遺二哉!予俯仰躊躇,萬不得已,敢於翻千古之案,以開百世之覺,破迷而拔苦,遂自甘於僭竊云耳。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提到,自古以來,生命的根本與天相通,源自陰陽。在天地之間,六合之內,無論是九州大地、人體的九竅、五臟或是十二節,都與天氣相互聯繫。生命的形成有五種方式,氣的運作有三種模式。如果反覆違反這些規律,邪氣就會侵襲人體,這正是影響壽命的根本。由此可知,人的元氣與天相通,只要懂得調養,疾病從何而來?然而,疾病的產生有其原因,其爆發有其根源嗎?若能從根源治療,就能更易見效。
《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有四季、五行,用以生長收藏,創造寒暑燥濕風等氣候。人有五臟生成五氣,進而產生喜怒悲憂恐等情緒。又說,受到露風的影響,就會產生寒熱。因此,春季受風邪影響,邪氣滯留,會導致洞泄。夏季受暑熱影響,秋季可能成為痎瘧。秋季受濕氣影響,向上逆流而咳嗽,可能發展成痿厥。冬季受寒氣影響,春季可能會出現溫病。四季之氣更替傷害五臟,這是四季氣候導致疾病的根源。
從黃帝的理論來看,春季的溫病源於冬季的寒冷,因為兩季的氣候相似,病症也類似,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尚未考慮到暑熱的影響。
直到漢代,張仲景寫了《傷寒論》,進一步闡述《內經》的觀點,他說,四季之氣都能造成疾病,其中傷寒是最致命的氣候,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會藏在肌膚之下,到了春季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季會變成暑病。暑病,是比溫病更嚴重的熱度過高。從此觀點出發,後世從事醫學的人都遵循這個理論。如果真如其言,專注於寒氣,三個疾病分久近,都是以寒氣為根源。
所以後世的醫學家有四時傷寒的說法,甚至用麻黃桂枝湯同時治療溫熱症,導致很多人誤解。陶節庵等著名醫家也分析了這三種疾病的關係,但仍然認為其根源始於寒氣,這種觀點難免沿襲舊說,未能擺脫舊有框架,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古人認為天地萬物是由一氣生成,再由二氣生成五行,五行各自發揮作用,其中水火最重要。水火既能滋生物,也能摧毀物。如果張仲景的說法正確,那麼水就專門掌控權力,而火就變得虛弱無用。
個人認為,冬季的寒病確實是由寒氣獨自引起的,這是不容置疑的。到了春季,陽氣逐漸舒展,孔竅開張,人們穿著單薄,天氣變化莫測,忽冷忽熱,風勢強勁,人體受到寒氣直接侵入臟腑,因此會出現溫病。這種情況可以被稱為春寒,已經與冬季的寒冷無關了。何況夏季過後,炎熱的火氣持續流動,令人感到悶熱,生病的人類像是受到了傷寒的影響,實際上都是被夏季的熱氣所感染造成的,與冬季的寒氣毫無關係,卻有人認為這是冬季寒氣長期累積所引發的,這是錯誤的。即使《生氣通天論》說:因此陽氣上升,保護身體外部。
當受到寒氣影響,就像轉動樞紐,生活作息如受到驚嚇,精神氣息就會浮動。受到暑熱影響,出汗多,煩躁就會喘息,靜止時會多言,身體像被燒紅的碳,出汗後會散去。寒氣和暑熱有各自的原因,水和火有各自的症狀,明確地列出了判斷標準,這是萬世醫學的祖先,又有什麼疑惑呢?然而,《內經》中提到溫病源於寒氣是什麼原因呢?根據《山海經》記載,桂樹名為招搖,葉子長達兩尺,桑樹名為帝女,樹幹圍度達到五十尺。桂竹葉子大約有二尺多,高度達到數丈,那裡的草木奇異,類似這樣的情況。
根據經典推測,在遠古時期,洪水肆虐,山川被淹沒,草木封閉,天地一片混沌,陰霾籠罩,陽光明媚未展現,因此寒氣盛行,和諧的氣候很少。即使在盛夏,也沒有酷熱之憂。後世文明逐漸興起,五行分佈,水火之氣各自掌控其領域。如今春季常有淫雨綿綿,餘寒厲害,嚴重時像隆冬一般,穿上厚衣服還無法抵禦。觀察晉中地區的暑症非常少,幾乎沒有痎瘧,這都是陰氣佔優勢的證據,何況在古老的洪荒時代呢!這就是《內經》中溫病源於寒氣的緣由,為什麼張仲景進一步闡述這個理論,將暑熱歸為同一類呢?這是多餘的。
另外,古人吃的是生肉,穿的是草皮,生活簡單淡泊,沒有助長火氣的工具,後世的烤煮食物味道適口,濃鬱的酒液充滿腹腔,慾望燃燒精力,勞累消耗元氣,這些都足以助長火焰,使暑熱更容易趁虛而入。可以說古代的寒病多而暑病少,現在的寒暑病並重,暑病尤其嚴重。因此,我特別提出論點:傷寒是冬季嚴寒所感;溫病是春季輕寒所感;暑病則是夏季炎熱所感,就像冰與火、天空與深淵一樣,互不相干。一水一火,各自控制著自己的命令。治療方法,一種是熱性藥物,一種是涼性藥物,各自對應著病情。如果將所有病因都歸咎於寒氣,不是太過狹隘,忽略了其他因素嗎?
我思考再三,無奈之下,敢於挑戰千年的定論,希望開啟未來的覺醒,破除迷思,解救苦難,於是自願承擔了這樣的冒險。
3. 天時
《真源》曰:天地之間,親乎上者為陽,自上而下四萬二千里,乃曰陽位。親乎下者為陰,自下而上,四萬二千里乃曰陰位。既有形名,難逃度數。且一歲者,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為一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節為一時,四時為一歲。
一歲以冬至節為始,是時也,地中陽生升。凡一氣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氣為一節,四十五日,陽升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陽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陽合陰位。是時,陰中陽半,其氣為溫。而時當春分之節也。過此陽升而入陽位,方曰得氣而升。
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立夏之後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節陽升,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天,乃陽中有陽。其氣熱,積陽生陰,一陰生於二陽之中,自夏至之節為始。是時天中陰降,凡一氣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氣為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降共二萬一千里。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陰降共四萬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陰交陽位,是時陽中陰半,其氣為涼,而時當秋分之節也。過此陰降而入陰位,方曰得氣而降。
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後四十五日冬至。冬至之節陰降,通前計八萬四千里以到地,乃陰中有陰,其氣冷。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自冬至之後一陽升,如前運行不已,周而復始,即陽升陰降之八節而知天地,即溫涼寒熱之四氣而識陰陽。夫陰陽判分,若黑白然,故春夏秋冬四時隨令各別,溫熱涼寒四時隨節候變易。
冬至已後至春分屬傷寒,自春分至夏至屬溫病,自夏至至白露屬傷暑,自白露至立冬屬涼病,自立冬以後至春俱屬傷寒。蓋春秋之氣嘗不足,冬夏之氣嘗有餘,即四月八月間,亦有暑病。蓋八月間,曉暮夜氣雖涼,而午未之時,秋陽燥烈,日火灼人,反毒於伏。蓋伏時氣發汗出,陽氣在表,此時陽氣漸斂,真火內燃,而又以烈日熏之,故毒易中人。
熱症更劇,當細察之。雖其外症相類,而受氣不同,治法迥異。稍有不中節,害人不淺。而概用以寒症劑,其害可勝言哉!治者先數時令,後審時氣,隨令加減斟酌之,未有不立取效者,故為天時說。
白話文:
【天時】
《真源》提到:在天地之間,靠近上方的被視為陽,從上方向下延伸四萬兩千里,被稱為陽的位置。靠近下方的被視為陰,從下方往上延伸四萬兩千里則被稱為陰的位置。既然有了具體的形態和名稱,就難以逃脫其規律。比如一年,它包含四個季節、八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天、四千三百二十辰。一天等於十二辰,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兩個節為一季,四季為一年。
一年從冬至節開始,這時候,地中的陽氣開始上升。每一個氣會持續十五天,陽氣會向上攀升七千裏。三個氣形成一個節,四十五天,陽氣總共上升二萬一千里。兩個節形成一個季,一個季有九十天,陽氣總共上升四萬兩千里,正好到達天地的中心,與陰位交合。這時候,陰中的陽氣達到一半,氣溫溫暖,正逢春分節氣。超過這個時間,陽氣繼續上升進入陽位,才稱為真正得到氣力而上升。
同樣的,前四十五天為立夏,立夏後再過四十五天為夏至,夏至節氣中陽氣上升,加上之前的累計,總共上升八萬四千裏到達天空,這是陽中有陽。其氣溫高,累積的陽氣產生陰氣,一個陰氣生於兩個陽氣之中,從夏至節開始。這時候,天空中的陰氣開始下降,每個氣持續十五天,下降七千裏。三個氣形成一個節,一個節有四十五天,陰氣總共下降二萬一千里。兩個節形成一個季,一個季有九十天,陰氣總共下降四萬兩千里,正好到達天地的中心,與陽位交合,這時候,陽中的陰氣達到一半,氣溫涼爽,正逢秋分節氣。超過這個時間,陰氣繼續下降進入陰位,才稱為真正得到氣力而下降。
同樣的,前四十五天為立冬,立冬後再過四十五天為冬至。冬至節氣中陰氣下降,加上之前的累計,總共下降八萬四千裏到達地面,這是陰中有陰,其氣溫寒冷。累積的陰氣產生陽氣,一個陽氣生於兩個陰氣之中。從冬至後開始,陽氣開始上升,如同之前一樣運轉不停,循環往復,通過陽氣上升和陰氣下降的八個節氣來瞭解天地,通過溫、熱、涼、寒四種氣候來認識陰陽。陰陽分明,就像黑與白一樣,所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有其特點,溫、熱、涼、寒四種氣候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從冬至後到春分,屬於傷寒病;從春分到夏至,屬於溫病;從夏至到白露,屬於傷暑病;從白露到立冬,屬於涼病;從立冬後到春天,都屬於傷寒病。因為春秋季的氣候通常較弱,冬夏季的氣候通常較強,即使在四月和八月之間,也可能出現暑病。因為在八月間,早晚的氣溫雖然涼爽,但在中午時分,秋陽燥熱,日火灼人,反而比伏天更加毒辣。因為在伏天時,人體出汗,陽氣在表面,但現在陽氣逐漸收斂,真火在體內燃燒,再加上烈日的照射,所以更容易中毒。
對於熱病,更應該仔細觀察。雖然外表症狀可能相似,但是受氣的影響不同,治療方法也會大相徑庭。如果稍微不注意,對人的傷害不小。如果一律使用寒症藥物,其危害可想而知!治療者應先了解當時的季節,再審視當時的氣候,根據季節調整藥物,這樣才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這裡講述了關於天時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