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傷暑全書卷一

回本書目錄

傷暑全書卷一

1. 目錄次第說

病生有原,治法順其原,故辨冬春夏秋寒溫暑涼症冠其首焉。暑,陽氣也;寒,陰氣也。氣之運有遲速,有順逆,有次舍,故次天時。天運於上,地載於下,南北異疆,寒燠殊氣,令不能督之使齊,故地氣次焉。天地交而陰陽有序,戾則寒暑病作,證候各異,故剖其異若黑白。

其獨詳於暑者,明專科也。忽者使之驚,暗曶者使其昭昭。躊躇顧望而不敢決者,使其奮袂而投咀。令膏肓不能匿,藥餌可施,生心庶有托矣。若暑厥、暑風、絞腸痧,諸名傢俱載因之耳。時疫詳朱南陽,寒疫獨創於李東垣,第宗而演之。至於暑瘍、暑瘵,常有此證,從無此名。

不識其證,安識其藥?予特摹症而立名,庶可據而施治焉。辯疑決症,因症施藥,五臟不能告人,而脈告之。脈不能接人,而指接之,是脈乃天真委和之氣,非圖可狀,非言可傳,在人手指心會而已。乃天時有定期,地氣有方隅,求其宛轉變易,與脈相符者,惟運氣為最微焉。

白話文:

疾病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有其本源,治療的方法要遵循這個本源,所以要分辨冬夏春秋的寒熱暑涼,並將它們放在疾病的描述之首。暑是陽氣,寒是陰氣。氣的運行有快慢,有順序,有次序,所以要根據天時來安排。天在上運行,地在下承載,南北有不同的疆域,冷暖不同的氣候,命令不能讓所有地方都保持一致,所以地氣也要考慮在內。天地相交而陰陽有秩序,如果違反了這個秩序,就會產生寒暑疾病,證狀各不相同,所以要分辨這些差異,就像黑與白。

特別詳細地討論暑的原因,這是專門的學科。忽視的讓人驚懼,模糊不清的讓人明確。猶豫不決的,讓他們振作起來,下定決心。讓那些深藏不露的疾病不能隱藏,藥物可以使用,生命纔有希望。比如暑厥、暑風、絞腸痧等,各種名稱都是因為這種疾病的特性而來的。時疫詳盡地記載在朱南陽的著作中,寒疫則由李東垣獨創,只不過是繼承並發展了這些理論。至於暑瘍、暑瘵,這些是常見的病症,但沒有特定的名稱。

如果不瞭解病症,怎麼能知道該用什麼藥呢?我特別描繪出病症並命名,這樣就可以根據它來進行治療。分辨疑惑,根據病症開藥,五臟不能告訴我們,但是脈象可以。脈象也不能直接告訴我們,但是手指可以。脈象就像是天賦的和諧之氣,無法描繪,無法傳授,只在人的手指和心的結閤中存在。而且天時有固定的週期,地氣有四個方向,尋找那些能夠變化並與脈象相符的方式,只有運氣是最微妙的。

夫五運有旋轉之機,六氣有遲早之妙,天以示始終之因於地,地以示始終之因於物。然則五臟六腑與物之旺落感應,以此而已。斡旋而調適之,權在乎藥餌,若列饌然。惟其所投,投則醲然若嗜,神喜而病畏之;不投則恚然若仇,病喜而神惡之。是在取者,藥方列下。古人立方,良有深意,其議見良有慧識,卓越不可磨滅者固多,中亦有泥古任臆,不可為訓者。予採各名家論暑原文,後各附愚見品評,以俟覽者取裁焉。

然無徵不信,有考斯傳。《醫學綱目》所載,古今名醫類案,非後學之鑑衡乎?彼俟百世而不惑,吾考先正而不謬,庶幾哉與古作者默契乎!至若治於未病,防其外邪,順時頤養,保命度生,是在智者之自調謂何耳。

白話文:

五運的變化循環有規律,六氣的出現早晚也有其巧妙之處,天象變化影響著地氣,地氣變化又影響著萬物。同樣地,五臟六腑的盛衰也與萬物息息相關,互相影響。要調節身體,關鍵在於藥物,就像精心烹製的美味佳餚一樣,選對藥物,就會讓身體欣然接受,疾病也自然害怕;選錯藥物,就會讓身體排斥抗拒,疾病反而更加猖狂。因此,選藥至關重要,以下列舉一些藥方。古人制訂藥方,有著深刻的道理,他們的論述也充滿智慧,其中不乏令人嘆服的精妙之處,但也存在著固守成規、不思進取的不足。我收集了各家名醫關於暑病的論述,並附上自己的見解和評估,供讀者參考。

當然,沒有證據就不要輕易相信,有考證才能傳承下去。《醫學綱目》記載了古今名醫的治療案例,不是後輩學習的寶貴參考嗎?他們留下的智慧可以讓後世百代不迷,我們也能借鑒前人的經驗,避免犯錯,或許就能與古人產生共鳴。至於治病於未病,防範外邪入侵,順應時節調養身心,守護生命,這才是智者懂得自我調節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