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悅》~ 重刻張鳳逵傷暑全書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重刻張鳳逵傷暑全書卷之一 (2)

1. 地氣

天地之形,其狀如卵。六合於中,其圓如球。日月出沒,運行於天之上、地之下,上下東西,周行如飛輪。春夏日行北陸,秋冬日行南陸。太陽所臨,其氣燠,故四方風氣各有偏勝。秦晉地氣寒,遂寒病多,而暑病少。吳越滇黔及兩粵地氣暖,故寒病常而暑病獨劇。至八九月,猶如伏時,彼中盲醫不知,率以治寒熱劑投之,以火助火,又且禁人飲水食瓜,至不可救。予萬曆丙午,典試西粵,棘闈中簾官,廝役多病此,呻吟聲相聞,醫皆以為寒。

予詰之,曰:某日曾風雨爾?曾服絮否?皆如法用涼劑而痊。撫臺楊公異而索方,予冗中姑抽胸臆數款並方,楊公遂付之梓,題曰《張司農活人說》,今其板貯西粵藩司中。楊公,仁者乎!急於濟人如此。地氣不同,治法亦異,猶越人見罽而駭毳,燕人見布而疑㽷,氣局之識圉之耳,安可一概施藥哉?寒而但見其寒,限於今也;熱而不知其熱,拘於古也。予慮大迷不解,特辨而表之。

白話文:

天地的形狀如同蛋,四個方向都在其中,它的圓度如同球體。太陽和月亮在天穹和地平面之間來回移動,上下東西,周圍運轉得像旋轉的車輪一樣。春天和夏天時,太陽位於北方的陸地,秋天和冬天時,太陽位於南方的陸地。太陽所到的地方,氣候會變得溫暖,因此四方的風氣各有偏重。秦晉地區氣候寒冷,因此寒性疾病較多,而熱性疾病較少。吳越滇黔及兩粵地區氣候溫暖,所以寒性疾病常有,而熱性疾病特別嚴重。到了八九月,就像伏天一樣,那裡的盲醫不曉得,總是用治寒熱的藥物來治療,結果火上加油,還禁止人們飲水和吃西瓜,導致情況無法輓回。我在萬曆丙午年主考西粵,監試官員中有很多人得了這種病,他們的呻吟聲可以互相聽到,醫生都認為這是寒性疾病。

我問他們,某天曾經遭遇風雨嗎?是否穿過棉衣?他們都按照我的方法使用涼藥而痊癒。巡撫楊公對此感到驚奇,要求我提供方子,我在忙亂中隨手抽出幾個方子,楊公於是將它們印成書籍,標題為《張司農活人說》,現在這本書保存在西粵藩司中。楊公,你真是有仁心的人啊,急於幫助他人到這種程度。氣候不同,治療方法也會不同,猶如越人看到毛皮就驚訝,燕人看到布料就懷疑,氣候的認識不同,怎麼能一概而論地開藥呢?只看到寒性而只看得到寒性,侷限於當下;只看到熱性而不知道是熱性,拘泥於過去。我擔心人們會產生大誤解,因此特意分辨並指出這些差別。

2. 辨寒暑症各異

傷寒、傷暑二症,流毒天地,沿襲古今,人率習而不察。據其外症頭痛、身痛、發熱惡寒等症相同,皆混於象而不審其內景,不觀乎時,因一名之曰寒,而不知其歧多端,甚不可一律論者。寒之傷人也,一二日在膚,宜汗;三四日在胸,宜吐;五六日在臟,宜下。確有定期可據者。

若暑則變幻無常,入發難測,不可尋想,彼暴中之激烈,扁鵲不及攦指而投咀。久服之深毒,長桑不能隔膚而見臟,最為難察而難救已。即尋常之感,亦難覺知,非若傷寒之有定期、定症可據、可療者。不拘表裡,不以漸次,不論臟腑,冒暑蒸毒,從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絡經,先煩悶,後身熱,行坐近日,熏爍皮膚肢體者,即時潮熱煩渴。入肝則眩暈、頑麻;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咳痿躄;入腎則消渴。

白話文:

傷寒和傷暑這兩種疾病,自古至今在天地間肆虐,普遍被人們習以為常而未能深入認識。根據他們外部症狀如頭痛、身體疼痛、發燒畏寒等都相同,人們通常會將它們混淆,沒有細分其內部的變化,不觀察季節的影響,便一概稱之為「寒」,卻不知其實情況複雜多變,不能一概而論。傷寒對人的傷害,初期一二天在皮膚上,適合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三四天後在胸腔,則應使用吐的方法;五至六天後進入內臟,則應使用下藥的方式。確有固定的時間和症狀可以依循。

然而對於傷暑,則變化莫測,來勢兇猛,無法預測,那些突然遭受強烈傷暑侵襲的人,連扁鵲都來不及診斷就必須立刻施救。長期積累的深重傷暑,即使長桑君也無法透過皮膚直接觀察到內臟的狀態,這是最難以察覺和救援的。即使是普通的感染,也難以發現,不像傷寒有固定的時間、症狀可以依循,進行治療。不分表裡,不按漸進的方式,不論是哪個臟腑,只是冒著暑氣吸入了毒氣,直接影響心包絡經,開始會感到頭暈睏倦,接著身體發熱,行動坐臥時,皮膚和四肢被熱氣燻烤,會出現潮熱口渴的情況。如果進入肝臟,會有眩暈、麻木的現象;進入脾臟,會使人昏睡不醒;進入肺臟,會導致喘息咳嗽、肌肉萎縮;進入腎臟,則會引起口渴。

非專心主而別臟無傳入也。中暑歸心,神昏卒倒。暑傷肉分,周身煩躁,或如針刺,或有赤腫。蓋天氣浮於地表,故人氣亦浮於肌表也。冒暑入腸胃,腹痛、噁心、嘔瀉。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腸胃之間。熱傷氣而不傷形,旬日莫覺,變出寒熱不定,霍亂吐瀉,膨脹中滿,瘧痢煩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採《醫學入門》)。

並主治法,皆以清內火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虛,暑則虛實並中,而實更劇。蓋氣血強盛之人,內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為甚。經虛處寒棲之,經實處暑棲之,寒凌其弱而暑親其類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獨能御。若暑則不問膏粱藜藿而咸能勝之、侮之,雖廣廈累冰,蕙質生粟,輕羅紈綺,冷冷玉樹,一犯其烈焰,詎能卻之乎?是以知暑氣之毒甚於寒。

白話文:

專注於主病,其他臟器不會受到影響。中暑會導致心火上升,讓人昏迷倒地。暑氣傷及肌肉,全身煩躁不安,感覺像針刺一樣,甚至出現紅腫。這是因為天氣浮於地表,所以人體的氣也浮於肌膚表面。暑氣侵入腸胃,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腹瀉。伏暑是指冒暑時間長久,暑氣潛伏於三焦和腸胃之間。熱氣傷及氣而不傷形體,短時間內可能沒有感覺,但之後可能會出現寒熱無常、霍亂、嘔吐、腹瀉、腹脹、瘧疾、腹痛、便血等症狀。

治療方法主要以清內火為主,同時也要解表。寒邪入侵時,會乘虛而入,暑氣則會虛實並中,而實症更為嚴重。這是因為體質強壯的人,體內已有伏火,再加上外界的酷暑,所以會更加焦灼。經絡虛弱的地方容易被寒邪入侵,經絡強壯的地方容易被暑氣入侵,寒邪會攻擊虛弱之處,暑氣則會親近同類。此外,粗茶淡飯容易受寒,只有精緻的食物才能抵抗寒邪。而暑氣則不分貧富貴賤,都能入侵並傷害人體。即使是富麗堂皇的房屋,冰涼的玉樹,華麗的絲綢,也無法抵擋暑氣的熱烈。由此可見,暑氣的毒性遠勝於寒邪。

乃古人專以寒為殺厲之氣,而不及暑何也?試觀寒病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則有危在二三日間者,甚至朝發暮殆,暮發朝殆,尤有頃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風、乾霍亂之類。然則,暑之殺厲之氣,視寒尤甚,彰明皎蓍矣。寒病止一途,察脈審候,執古方以療之易為力。暑症多歧,中熱、中暍、中內、中外,甚者為厥、為風、為顛癇,即發則泄瀉、霍亂、乾霍亂;積久後發則瘧、痢、瘍。種種病名,約有十餘科,皆暑為厲。

則暑殺厲之氣,視寒幾倍,寒安敢望哉?除暴中暴發、久伏後發不可度量,其餘受發亦有漸次焉。蓋盛夏之時,熱毒鬱蒸,無論動得靜得,其初入人也,不識不知,外之流火與內之陽氣驟遇而爭,陽氣不服,先昏憒疲倦,及火與氣合,氣不能勝火,力漸強散,為外熱燒灼不已,氣耗而血枯。故燥渴、痞塞、腹痛,諸惡症作焉。

白話文:

古人認為寒氣是致命的,卻忽略了暑氣的危害。其實,寒病通常要到七、八天才會危及生命,而暑病則可能在二、三天內就致命,甚至早上發病晚上就危殆,晚上發病早上就危殆,有些甚至瞬間發病,根本來不及救治,比如暑風、乾霍亂等等。由此可見,暑氣的殺傷力比寒氣更甚,這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了。

寒病的治療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根據脈象和症狀,按照古方治療,比較容易見效。而暑病則多種多樣,包括中熱、中暍、中內、中外,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厥、風、癲癇,甚至會出現腹瀉、霍亂、乾霍亂等症狀,久而久之還會演變成瘧疾、痢疾、瘡瘍。這些病症種類繁多,大約有十幾種,都是由暑氣引起的。

因此,暑氣的殺傷力是寒氣的幾倍,寒氣怎能與之相比?暑氣發病時間不可預測,有的突然發作,有的潛伏很久才發作,其他症狀也有逐漸發展的過程。盛夏時節,熱毒鬱積,無論是運動還是休息,熱氣一開始侵入人體時,人們都毫無察覺,外來的熱氣與體內的陽氣相遇,陽氣不敵,就會感到頭昏眼花、疲倦乏力。當熱氣與陽氣結合,陽氣無法抵禦熱氣,就會逐漸衰弱,導致外熱灼燒不斷,陽氣耗損,血液枯竭。於是就會出現口乾舌燥、胸悶腹脹、腹痛等各種病症。

此其變化,或乍或久,人莫自覺,醫家亦不能辨。至病深而後施治,故難速愈,宜早辨而早治之,則易愈而取效速。

白話文:

當病情發生變化的時候,有時突然、有時持久,病人自己往往無法察覺,甚至連醫生也未必能分辨清楚。等到疾病已經很嚴重了才開始治療,因此很難快速痊癒;應該要早早辨別出病症並及早就醫治療,這樣才能容易康復且取得更快的效果。

3. 暑症

立夏以後,暑熱盛行。時人有頭疼噁心、身熱惡寒、手足厥冷、肢節沉痛、不思飲食,或氣高而喘,或氣短而促;甚者,用手捫之,如火燎皮膚;或腹腸絞痛;或口鼻流血,病候與傷寒相似。不知者誤認傷寒,用風熱發汗藥,或加衣。出汗則元氣益虛,終不知悟。

此症乃夏屬陰虛,元氣不足,濕熱蒸人,暴傷元氣,人初感之,即骨乏腿軟,精神倦怠,昏睡懶語,其形如醉,夢間或無汗,或微汗不斷,或大汗不止,煩渴飲水,胸膈痞悶,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嘔,或瀉,或結,或霍亂不止,此等症與傷寒大異。按時而施治,據症而急療,無不應手者。

白話文:

立夏過後,天氣炎熱。有些人會出現頭痛噁心、發燒怕冷、手腳冰冷、四肢沉重、食慾不振,甚至氣喘吁吁,呼吸急促,嚴重者摸起來皮膚像火燒一樣,或腹痛絞痛,或流鼻血,這些症狀和傷寒很像。很多人不懂,誤以為是傷寒,就用治療風熱的發汗藥,或加衣服。結果出汗後更加虛弱,還是沒弄明白。

其實這種病是因為夏天屬陰虛,元氣不足,濕熱蒸人,損傷了元氣。剛開始發病時,就會感到骨頭酸軟、精神疲倦、昏昏欲睡、懶得說話,就像喝醉了酒一樣,睡覺時可能沒有汗,或者微微出汗,或者不停地出汗,感到口渴,想喝水,胸悶氣堵,小便顏色黃且量少,大便稀軟且頻繁,可能嘔吐,或者腹瀉,或者便秘,或者不停地腹瀉嘔吐,這些症狀都和傷寒很不一樣。只要根據時間和病情,及時治療,就能很快治癒。

語曰:勿伐天和。正因時之道也。亦有不頭痛身痛、惡寒者,治法皆同。治法輕者宜五苓散,以利小水,導火下瀉,而暑自解;或香薷飲辛散以驅暑毒。木瓜,制暑之要藥也。或藿香正氣散、十味香薷飲之類。重者人參敗毒散、桂苓甘露飲、竹葉石膏湯、白虎湯之類。弱者用生脈散、清暑益氣湯、補中益氣湯等。

白話文:

古人說:不要違背天時運氣。順應時節才是正道。

有些人會頭痛、身痛、怕冷,治療方法都相同。輕症者適合用五苓散,利尿排泄,引導火氣向下排泄,暑氣自然消解;或用香薷飲,辛散之性可以驅除暑毒。木瓜是制暑的重要藥材。此外,藿香正氣散、十味香薷飲等方劑也適用。

重症者則用人參敗毒散、桂苓甘露飲、竹葉石膏湯、白虎湯等方劑。體弱者則用生脈散、清暑益氣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劑。

若不分內外,不論輕重、強弱,一概以和解,百發百中,隨試隨應,則無如六和湯最良矣。方書名家,古今甚眾。其中多所發揮,明切精密者,惟朱丹溪為最詳且要。近世著作,王宇泰先生有《證治準繩》、《證治類方》諸帙,獨得其解,批窾中竅,轉丸遊刃之技,力追古名流已。工醫者所當時披誦而潛玩者也。

治方見後。

白話文:

若是不分內外,不論病情輕重、體質強弱,一概以調和解表為治療方法,都能百發百中,隨證隨治,那麼,就沒有比「六和湯」更適合的了。醫學典籍中,名家輩出,古今甚多。其中多有發揮,論述精闢明晰的,唯有朱丹溪最詳盡且重要。近世的著作,王宇泰先生有《證治準繩》、《證治類方》等著作,獨具慧眼,洞悉病機,運用巧妙的醫術,已追趕上古代名醫的水平。這正是當今醫者應該仔細研讀、反复揣摩的書籍。

治療方法,後面會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