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信編》~ 序 (3)

回本書目錄

序 (3)

1.

良相良醫,皆以救人為心。然未有不信古人而能救今人者,亦未有能救今人而不欲後人之師其意以救後人者。良相之救人也,以其能讀孔孟之書,信而守之而佐以子史。良醫之救人也,以其能讀軒岐之書,信而守之而佐以扁盧。顧軒岐、扁盧之書不易讀,則又在得其傳者之闡發其奧旨,以示天下後世也。

楓山毛先生,於醫能窮源而暢流,復以救世之心,慎於診視,所治輒有奇效。今且年逾大耋矣,數十年妙手苦心,全活無算,而猶慮沾溉不逮於久遠也。於是以其信於古者,筆之於書。前所刊《養生經驗集》已為世寶貴矣。茲復採古方之精粹者,編為歌訣,參以議論,變而通之,匯為一冊,顏曰《三信》。

俾後人之信先生,猶先生之信古人,則其學傳,其救世之心無不傳,凡後之神明其術為斯人福者,皆先生功也。豈云小補哉。夫出蛇走獺,理腦解顱,世每詫為不經者,以未明陰陽感觸之實有是病;與夫能見五臟癥結之實有是術;且未明青芝、赤箭、牛溲、馬勃之實有是用;草石骨肉,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之實有是理;無惑乎少見而多怪也。

是編擇精語詳。於藥則溫涼平毒辨其性,君臣佐使明其用;於病則天地動靜,五行遷復溯其源;於人則虛實老少參其變;於診治則宜攻、宜補、宜解、宜養慎其思。所謂人有二十五類,生是人即有是病。有是病,即有是醫者,無不洞若觀火,雖欲不信不可得也。至其書之義無不顯,句無不諧。學者尤易拾誦,又誘掖之善術歟。

嘉慶二年歲在丁巳且月朔日

錢塘後學陳岱拜序

白話文:

[序]

優秀的宰相和醫生,他們都抱著救助世人的心態。然而,沒有不相信古人的智慧而能成功救助當代的人,同樣的,救助了當代的人,也必然希望後人能夠學習他們的精神來救助未來的人。優秀的宰相救助世人,是因為他們能夠閱讀孔子和孟子的書籍,相信這些道理並堅守,同時輔以其他學說。優秀的醫生救助世人,是因為他們能夠閱讀黃帝和岐伯的醫書,相信這些理論並堅持,同時輔以扁鵲和盧醫的學說。然而,黃帝、岐伯、扁鵲和盧醫的書籍並非容易理解,這時就需要得到他們真傳的人來闡釋其中的深奧之意,以此昭示天下後世。

毛先生,對於醫學,他能夠深入探究其本源,讓其知識像流水般暢通,更以拯救世人的精神,謹慎地進行診斷,治療效果往往出奇的好。如今他已年過八十,數十年來,他用高超的技藝和辛勤的努力,救治了無數生命,但他仍擔心自己的影響力無法長久地傳承下去。因此,他把他從古人那裡獲得的知識,寫進了書中。他之前出版的《養生經驗集》已被世人視為珍貴的寶藏。現在,他又選取了一些古方中的精華,編成了口訣,再加入自己的評論,加以變通,彙集成一本書,命名為《三信》。

這本書使得後人相信毛先生,就像毛先生相信古人一樣,這樣他的學問就能得以傳承,他救世的心願也能得到傳承。未來所有能精通此術,為世人帶來福祉的人,都將是毛先生的功勞。這豈止是小小的幫助呢?

對於那些讓人驚訝的治療方式,如拔出體內的寄生蟲,或者開顱手術,世人常認為這是不合常理的,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陰陽相感,觸動疾病產生的真實性;以及看到五臟六腑結塊的真實存在;更不明白青芝、赤箭、牛尿、馬勃等藥材的真實用途;以及草藥、礦物、動物骨肉之間的相輔相成、相剋相制、相惡相殺、相對相殺的真實道理。所以,對於這些少見的治療方式,人們感到奇怪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本書選擇了精確而詳細的描述。對於藥材,它詳細解釋了溫熱、寒涼、平和、有毒的特性,以及主藥、輔藥、佐藥和使藥的作用;對於疾病,它追溯了天地運行、五行變化的起源;對於人體,它分析了虛實、老幼的變化;對於診療,它慎思了應該攻伐、應該滋補、應該解表、應該養護的原則。它告訴我們,人可以分為二十五種類型,生這種人就會有這種病,有了這種病,就一定有對應的醫生,一切都清晰可見,讓人無法不信服。至於書中的義理無不顯明,句子無不協調,學習者尤其容易記憶,這或許就是一種良好的引導方法吧。

嘉慶二年歲在丁巳且月朔日

錢塘後學陳岱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