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信編》~ 上卷(醫學補遺) (2)
上卷(醫學補遺) (2)
1. 新久內外老少標本虛實論
醫之義尚矣,醫之理微矣,殊難一言蔽之。然凡病初起,皆氣受之。若經年累月,則必精竭,精竭則神亦亡,此一定之理也。若虛不受補,或病深失治,以致於神亡而竟不可挽者,由於數盡者半,失於調治者亦半也。
夫斷木可以取水,溶金可以得水,燃火生液可以得水,掘土為泉可以得水,故能培五臟則精無不生。況圓珠可以得水,則假無形以養精也。鑽木可以得火,鑿金可以得火,捶石可以得火,水底有火也,能養五臟則神無不存。況陽燧可以取火,則假無形以養神也。
若外感之致於死者,皆緣五氣阻滯,經絡不通,或火炎而精暴絕,或氣亂而神遽揚,非內傷枯涸之比也。
白話文:
醫學的意義非常深遠,醫學的原理微妙難以一言蔽之。然而,所有疾病的初發,都是由氣造成的。如果疾病持續多年,那麼必然會耗盡體內的精氣,精氣耗盡後靈魂也會隨之消逝,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虛弱的身體無法接受補益,或者疾病深入而未能得到治療,導致靈魂消逝且無法輓回,這其中有一半是因為生命已經走到盡頭,另一半則是因為未能適當地進行調理。
就像截斷樹木可以獲得水源,熔煉金屬可以獲得金水,燃燒木材產生液體可以獲得水源,挖掘土地成為泉水可以獲得水源,所以,只要能夠培養五臟,那麼精氣就會無所不生。而且,圓珠可以獲得水源,這是通過假想無形之物來滋養精氣的方式。鑽木可以獲得火源,開鑿金屬可以獲得火源,擊打岩石可以獲得火源,地底有火,只要能滋養五臟,那麼靈魂就會無所不在。而且,陽燧可以取火,這是通過假想無形之物來滋養靈魂的方式。
對於因外感而死亡的情況,都是因為五種氣息的阻塞和經脈不通暢,或者是火勢旺盛導致精氣突然消失,或者是氣息混亂導致靈魂突然升騰,這與內傷導致的乾枯完全不同。
凡治新病,首貴疏邪調氣。火甚者兼滋陰精,氣散者,並安陽神。所以治外感當救之速耳,待邪盡而後補之可也。若久病,必須豐填精髓,峻補真陰,安養元神,兼調氣血。故治內傷不嫌其緩,待虛回而後方可攻邪,此二者皆常法也。若有標急於本者,又當斟酌活法。老弱者,必須先固本原。
少者新病亦可先補,老邁沉疴亦可先攻,或用和劑,所謂刑德兼施,並行不悖者是也。但其要旨,凡欲攻邪,須量稟氣之厚薄。若思補正,必詳邪感之重輕。余故諄諄曰:邪甚當攻,勿畏正氣虛而先補,邪微宜補,休泥表未盡而漫攻。能知此義,可不拘病之新久、內外老少,標本虛實等類,而竟縱橫攻補,亦無不善矣。
經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此之謂也。
白話文:
治療新病,最重要的是疏散外邪,調和氣血。如果熱邪過盛,還要滋養陰精;如果氣血散亂,就要安定神志。因此,治療外感疾病要快速救治,等邪氣消退後再補益身體。如果病程已久,就必須補充精髓,滋養真陰,安養元神,同時調節氣血。所以治療內傷,不必急於求成,等到虛弱狀態恢復後才能攻邪。這兩種治療方法都是常規做法。如果病情危急,必須優先處理,就需要靈活應變。年老體弱的人,必須先固本培元。
年輕人患新病,也可以先補益身體;年邁體衰的人患久病,也可以先攻邪。或者使用和緩的藥物,就像刑法和德政兼施,同時進行,並不矛盾。但是要注意,想要攻邪,必須考慮患者體質的強弱;想要補益正氣,必須了解邪氣入侵的輕重。因此我再三強調:邪氣重時應該攻邪,不要因為正氣虛弱就先補益;邪氣輕時應該補益,不要因為表證未盡就盲目攻邪。只要掌握這個原則,無論是新病舊病、內傷外感、年老年輕、虛實標本等,都能靈活運用攻補方法,達到最佳療效。
古人說:「了解精髓,一言就足以概括」,這就是這個道理。
2. 藥性疏辨
藥物種類繁多,似難枚舉。試以今時日用而不知者,信採數品而詳論之。
五味子
味酸、甘,核苦、辛、咸,性溫,無毒,入肺腎二經。予曰若云五味恆全,自宜用無偏勝,何以惟酸倍甚,專司在於收固。《八略》云:病在上在表者,皆當固氣。在下在裡者,皆當固精。然諸氣藏於肺,諸精貯於腎。凡收耗亡,皆五味之能也。但其分量須酌用,方書莫辯,予特附詳之。
蓋輕清者上升,重濁者下降,此自然之理也。故其斂汗定喘,解渴療咳,收肺氣耗散之金,所用不過七粒、九粒,取其氣也。至於固腸澀精、強陰除熱,滋腎經不足之水,不妨用三錢、五錢,取其味矣。倘易二症之宜,而多寡誤用,非惟無益,抑且增劇,此一義也。
白話文:
藥物種類繁多,似難枚舉。試以今時日用而不知者,信採數品而詳論之。
[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甘,核苦辛鹹,性溫,無毒,入肺腎二經。我說,若五味俱全,自當均衡使用,為何唯酸味特別濃厚?這是因為它專司收斂固護之功。《八略》云:病在上、在表者,皆當固氣。在下、在裡者,皆當固精。然而,諸氣藏於肺,諸精貯於腎。凡是收斂耗散之氣,都是五味子的功效。但其分量須要根據情況酌量使用,方書中沒有詳細說明,我特地附上說明。
蓋輕清者上升,重濁者下降,這是自然之理。因此,五味子用於斂汗定喘、解渴療咳,收斂肺氣耗散之金氣,只需用七粒、九粒,取其輕清之氣。至於固腸澀精、強陰除熱,滋補腎經不足之水,則可以用三錢、五錢,取其厚重之味。倘若混淆兩種症狀的宜用量,而用量失誤,不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就是一個道理。
甘草
味甘,平,無毒,入脾經。故熱藥用之,欲溫中也。涼藥用之,清脾胃之火也。上升藥用之,欲並土臟,清氣同升。下降藥用之,欲與中宮濁氣並降故也。又其性能緩,凡急攻急散之劑非宜,氣偏血偏之病恆用。輕用兼屏心肺之熱,重加可挽肝腎之脫。
人參
味甘,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汗、下、溫、補、和五法,無不宜用。然用於散劑者,乃助肺氣,使邪易於散也。昔人有謂入散藥而助散劑之力,故邪易散,此言非也。經云:邪之所湊,正氣必虛。今人重感於邪,故必投大散之藥,又必加以人參以助正氣。若人參不能固正,亦不必用矣。
白話文: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無毒,歸脾經。因此,熱性藥物加入甘草,可以溫和中焦;涼性藥物加入甘草,可以清熱脾胃之火。上升性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結合脾土之氣,使清氣一同上升;下降性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與中焦的濁氣一同下降。
甘草性緩和,不適合用於急攻急散的藥物。對於氣血偏虛的病症,經常使用甘草。輕微使用甘草可以緩解心肺的熱氣,重用甘草可以挽救肝腎虛脫。
人參
人參味甘,性微溫,無毒,歸肺脾二經。無論是汗法、下法、溫法、補法、和法,人參都適合使用。
但是,人參用於散劑時,只是幫助肺氣,使邪氣更容易散去。過去有人認為人參加入散劑可以增強散劑的功效,因此邪氣容易散去,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經書上說:「邪氣所聚之處,正氣必然虛弱。」現代人容易受到邪氣侵襲,所以需要服用大散藥,同時也要加入人參來幫助正氣。如果人參無法固護正氣,那麼也不必使用。
豈有復助諸散藥等力更復大散者乎,決無是理。即下藥用之,亦以助脾胃,使邪積之易去耳。同溫熱藥用者,期元氣之驟生,則陽回可速。補劑自彼專能,毋庸議論。輕用惟補肺氣,重用可實脾土。若欲添精於腎,生血於肝,則非一、二兩不可,猶必佐以歸、地之類。
白朮
味苦、甘,溫,無毒,入脾胃二經。
熟地
味甘,微寒,無毒,入心肝脾胃四經。《邯鄲》以為二味不宜同用,今《景岳新方》屢屢並行,而諸書亦未辨晰。惟四明列《薛氏醫案》數方亦曰:有可同用,有不可同用者,此言猶覺拘泥。予釋之曰:術多地少,是欲滋土中之陰,非欲兼補腎也。地多術少,必使利腰臍間之濕,豈期養胃哉!若兩味等用,方為脾腎兼療法耳。
白話文:
難道還有比散藥更強大的藥物可以幫助它們嗎?這是不可能的。即使使用這些藥物,也是為了幫助脾胃,讓積聚的邪氣更容易排出。與溫熱藥一起使用,目的是讓元氣迅速恢復,使陽氣迅速回升。補益藥物自有其專門作用,無需多言。輕微使用可以補益肺氣,大量使用可以充實脾土。如果想要滋補腎精、生血於肝,則需要一兩或兩兩以上,並且必須輔以歸芪等藥物。
即之肺之肝,配之合宜,亦無不可適。或土受熱傷,可去朮而竟投熟地。水遭濕侮,可去地而惟用白朮,此其概也。
黃耆
味甘,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與人參皆固元氣之藥也。
遠志
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胃二經。
棗仁
味酸,平,無毒,入肝膽二經。此二味皆養神之藥也。
枸杞子
味甘,微溫,無毒,入腎肝二經。與熟地皆添精之藥也。
當歸
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肝脾三經。
白話文:
只要肺和肝能搭配得當,就沒有什麼不適合的。如果土性受熱傷,可以去掉白朮,改用熟地。如果水性受濕邪侵犯,可以去掉熟地,只用白朮,這就是大概的原則。
黃耆味甘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與人參都是補元氣的藥。
遠志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胃二經。
棗仁味酸平,無毒,入肝膽二經,這兩種都是養神的藥。
枸杞子味甘微溫,無毒,入腎肝二經,與熟地都是滋補精氣的藥。
當歸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肝脾三經。
白芍
味苦,酸,微寒,無毒,入肺脾肝三經。此二味助生氣之藥也。甘草、白朮補中氣之藥也。古法皆以人參、黃耆治肺,因肺主元氣也。棗仁、遠志治心,因心主藏神也。白朮、甘草治脾胃,因脾胃屬土為中氣也。當歸、白芍治肝,因肝為生生之氣也。熟地、枸杞治腎,因腎藏精也。古法之治,善固備矣。
予又有說焉,天地一太極也,五行備焉。人生天地之間。亦具一太極,五臟備焉。五臟在人身中,亦各具一太極,亦各備一五行,故高鼓峰特立二十五方。
予更有說焉,天地人謂之三元。人身之三元,即精氣神也。《黃庭經》云:五臟之中各有神。又云:五氣運明發霄間。《內經》云:六腑注氣而不留,五臟注精而不泄。由是觀之,五臟各又具一精氣神矣。然五臟之神,皆拱於心。五臟之精,皆貯於腎,故五神虛則心不安,五精虛則腎衰憊。
白話文:
白芍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歸肺、脾、肝三經。
這兩味藥有助於生發人體的陽氣。甘草、白朮是補益中氣的藥物。古法中常用人參、黃耆來治療肺病,因為肺主元氣。棗仁、遠志則用於治療心病,因為心主藏神。白朮、甘草用於治療脾胃病,因為脾胃屬土,為人體的中氣。當歸、白芍用於治療肝病,因為肝主生生之氣。熟地、枸杞用於治療腎病,因為腎藏精。古人治病的方法,十分完善,將人體各個臟器功能都考慮到了。
我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天地是一個太極,包含了五行。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也具備一個太極,五臟俱全。五臟在人體中,各自也包含一個太極,也各自具備五行,所以高鼓峰特立了二十五方。
我還有更深入的說法:天地人謂之三元。人體的三元,就是精氣神。《黃庭經》說:五臟之中各有神。又說:五氣運明發霄間。《內經》說:六腑注氣而不留,五臟注精而不泄。由此可見,五臟各自具備精氣神。然而,五臟之神,都拱衛著心臟;五臟之精,都貯藏在腎臟。所以,五神虛弱則心神不安,五精不足則腎氣衰憊。
惟氣有三:一曰中氣,五臟中之土氣也,盛則脾胃旺。二曰元氣,五臟中之金氣也,衰則肺臟耗。三曰生氣,五臟中之木氣也,虛則肝血枯。故凡一臟之精虛,皆使腎病。若竟腎虛,則五臟之精皆竭矣。神氣亦然,而心肝脾肺之往還,亦若是也。故心精虛者,可加杞、地於補心、清心之內。
腎神耗者,宜投志、棗於六味、八味之中。肝經元氣不足,參、耆重加於四物、八珍無害。肺家生氣消削,歸、芍用於生脈、瀉白何傷此一隅也,余可仿之。即脾胃中土氣自衰,的須朮、草。倘兼四病,亦如前法,豈不圓通而無滯哉。然度理究心,務使可分可合,知常達變,必期能縱能橫,是則存乎其人耳。
白話文:
中醫學認為人體有「三氣」,分別是中氣、元氣和生氣。這三氣與五臟(心、肝、脾、肺、腎)相對應,影響著身體的健康。
- 中氣是五臟中的土氣,當中氣充足時,脾胃功能強健。
- 元氣是五臟中的金氣,當元氣不足時,肺部功能會衰退。
- 生氣是五臟中的木氣,當生氣虛弱時,肝臟的血液就會枯竭。
因此,如果某個臟器的精氣不足,就會影響到腎臟。如果腎虛,那麼其他四個臟器的精氣也會枯竭。精神和氣息也遵循相同的原則,心、肝、脾、肺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如此。
對於心臟精氣不足的情況,可以在補心、清心的藥方中加入枸杞、地黃。
對於腎神(腎精)耗盡的情況,可以考慮在六味、八味的藥方中加入杜仲、大棗。
肝經元氣不足時,參、黃耆在四物、八珍等藥方中加入,不會有害。
肺家的生氣消減時,在生脈、瀉白等藥方中使用當歸、芍藥,也不會造成傷害。其他情況可以按照這個原則進行調整。
對於脾胃中土氣自衰的情況,必須加入山朮、草藥。如果同時患有四種疾病,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這樣的治療方式既靈活又不會有阻塞。
然而,理解這些原則並深入思考,確保能夠區分和整合這些知識,掌握常規並懂得變通,纔能夠達到全面而自由的治療效果。這取決於個人的理解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