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三信編》~ 序 (1)
序 (1)
1. 序
九流百家之書,苟有其才,皆可傳世而行遠。獨醫能制人生死,故尤不可以不信。世傳《千金》、《肘後》諸方尚已,他如急疾奇病,丹方秘製之類,製造不一,人大都用之,當時業有成效,流布已久,不可得而廢也。
近世業醫之家,務在各出己意,其於古人成法,頗疑不適於用,好博不專之患,又不能決擇其間。夫然師心者多虛聲,墨守者鮮實效。日以其身從事於此,而猶不能無惝恍焉。而謂能信之於天下後世乎。
毛君楓山,博學精識之士,《養生經驗集》亦既沾溉海內矣。濟物之懷,老而彌篤,旁搜博採,日有所增,已復取而詮次之,顏曰《三信編》。
昔陸忠宣晚歲尤留意於醫,遇有良方,必手自抄錄。張潔古洞徹醫術,自為家法,不用古方。若先生者,豈非兼有二子之長者歟。
夫宰相之道,在於則古,昔,稱先王,確然不欺,以無憾於天下。禹、稷之平成,伊、周之匡濟,蕭、曹、房、杜之策畫,其足以垂示後世者,亦曰:信而已矣。
今醫以活人為術,前人所為譬諸良相。而是編之作,實有會於斯旨焉。覽者苟能精心渺慮,以尋究夫作者學力之所在,安見信作者之心,必不如作者之信古哉。
由斯以往,微疴篤疾,均何有於驅除極之。上世所稱:割皮、解肌、湔腸、滌臟,離奇恢譎之功,雖謂至今尚存,可也。
乾隆六十年十有二月
同里弟陳德星頓首拜序
白話文:
[序]
各類學派的著作,只要有才能的人,都能夠傳世並且影響深遠。唯有醫學能掌控人的生死,因此更不能不慎重相信。世上流傳的《千金》、《肘後》等各種藥方固然存在,對於一些急病、怪病或特殊療法,其製造方法各有不同,大多數人使用後,當下確實見效,這些方法流傳已久,我們不能輕易否定。
近代從事醫學的人,往往各自發揮自己的想法,對於古人的醫學理論,常懷疑是否適用於現今,喜歡廣泛學習卻無法專精,無法在其中做出正確選擇。如此,只憑自己想法的人往往只是空有虛名,固守舊法的人則少有實際效果。每天親身從事醫學工作,卻仍無法完全理解,如何能讓世人信服。
毛楓山先生,是一位博學多聞且見識精深的人,《養生經驗集》已經惠澤海內。他那濟世救人的心,隨著年齡增長更加深厚,廣泛搜尋和採納,每日都有新的收獲,再加以整理,命名為《三信編》。
過去陸忠宣晚年時特別注重醫學,遇到好的藥方,必定親手抄寫。張潔古對醫術洞悉透徹,自創一套醫學理論,不依循古方。像毛先生這樣的人,難道不是兼有兩人的優點嗎?
宰相的原則,是遵循古訓,被譽為先王,堅定而不欺騙,使天下無憾。禹、稷的平治天下,伊、周的輔佐救國,蕭、曹、房、杜的策略,他們足以傳示後世的,也只是「誠信」二字。
現在醫學以救治生命為本,前人的作為如同優秀的宰相。這本書的編纂,正是秉持著這個理念。讀者只要能夠細心領悟,深入探究作者的學識能力,就能看到相信作者的心,一定不會比作者相信古訓來得差。
由此推論,無論是小病還是重病,都可在這本書中找到根治的方法。上古時期所謂的割皮、解肌、洗腸、清臟,奇特驚人的療效,即使說到今天依然存在,也是合理的。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
同鄉弟弟陳德星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