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鱠殘篇》~ 山會倪涵初先生瘧疾三方疏釋 (3)
山會倪涵初先生瘧疾三方疏釋 (3)
1. 第一方,治夏秋暑濕瘧初平胃除濕理氣化滯有疏導開先之功受病輕者一二即愈
加減柴平散
萎蕤(三錢),柴胡黃芩酒炒製半夏各(二錢),茅蒼朮厚朴姜炒橘皮炙甘草各(八分),紅棗(三枚),生薑(一片),如屢服發散藥而無汗重竭其津液而煩渴者
加天花粉麥冬減半夏如服攻下藥而溏瀉夜甚五心煩熱邪陷血分者
須調中益氣湯加減治之提邪外出陽分
加減調中益氣湯
生黃耆生白朮萎蕤各(二錢),茯芩(一錢二分),炙甘草橘皮柴胡各(八分),升麻(四分),棗(三枚),姜(一片),若腹脹瀉不止加煨木香(八分)
凡治傷寒者咸祖述仲景然多致力於汗下而於溫清利補之法每略而不究
時人用藥動稱景岳而言新方者惟擅右歸理陰但用其熱補二陣而遺其六
陣於不間殊不察用和之法莫善於景岳其於和陣略中言之詳矣且其散陣
中之六柴胡飲更可為善用柴胡者奈人咸謂景岳偏於溫補乃令人用其偏而景岳原未之偏也
男子熱人血室論
金匱要咯日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者小柴胡湯主之又日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畫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謂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也又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澉然汗出者愈愚接血室即血海也肝為血海乃厥陰也婦人傷寒時疫適逢經至血海空虛邪陷入內而作寒熱往來譫妄如瘧此邪犯厥陰而列入少陽篇者所以
明少陽為厥陰之府必和邪使從表出故治法不外乎小柴胡湯出然血海男女皆同而不及男子熱入血室之故者乃古之缺文也成無已則以陽明病下血譫語一條謂指男女者猶未可為定論若然則婦人豈獨無陽明病下血之症乎蓋婦人之月經有信可念人所易知男子則無以考證成無已泥於必見血而方可為熱入血室故以陽明病下血條印之獨不思無下血症而往來寒熱加瘧又當指為何症乎愚意男子是症必其人素有道滑慣病或感邪後而夢遺或入房至使邪熱乘虛而入血室也夫遺精出自前陰人皆認為腎病而愚曰厥陰非創說耶然不知經云肝主疏泄故遺精必先治肝況女子之月水亦出前陰非同根於厥陰之疏紲而出則俱從外腎也細繹金匱所列三條受症不同治法各巽總以和解為主其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者恐人誤施汗吐法也曰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濺然汗出者愈恐人誤施攻下並戒不可大汗以明少陽症忌汗吐下法也明矣故婦人必察其適斷適至而於和邪中兼以活血導血之藥在男子則察其有無下血遺滑而兼以逐瘀養陰之藥和解緩攻萬無以剛藥與之以致不救乃人往往見男於是症認為臂虛投以姜附桂地甚則參耆純於溫補忘其譫忘熱邪多致昏惑憒亂而斃更不思陰寒直中少陰之症自有脈症之可擄今縱因疏泄而腎虛乃熱邪之陷入非陰寒初感直中之可比奈醫家不察經義而置和解提邪於不問病家期於速效而喜補正祛邪之穩妥致令死者之含冤徒使二豎之竊笑深可慨夫
白話文:
第一方,治療夏秋季暑濕引起的瘧疾初期,能調和脾胃、祛除濕氣、疏理氣機、化解積滯,有疏導開路的作用。病情輕微的,服用一到兩劑就能痊癒。
加減柴平散
萎蕤(三錢),柴胡、黃芩(用酒炒製)、半夏各(二錢),茅蒼朮、厚朴(用薑炒製)、陳皮、炙甘草各(八分),紅棗(三枚),生薑(一片)。如果多次服用發散藥卻不出汗,導致津液耗竭而煩躁口渴的:
加天花粉、麥冬,半夏減半。如果服用攻下藥後腹瀉嚴重,夜間更甚,並且出現五心煩熱,邪氣陷入血分的:
須用加減調中益氣湯來治療,將邪氣引導至體表。
加減調中益氣湯
生黃耆、生白朮、萎蕤各(二錢),茯苓(一錢二分),炙甘草、陳皮、柴胡各(八分),升麻(四分),紅棗(三枚),生薑(一片)。如果腹脹腹瀉不止,加煨木香(八分)。
凡是治療傷寒的,都以張仲景的理論為基礎,但大多只注重發汗和攻下,而對溫補、清熱、利水等方法則常常忽略不研究。
現在的人用藥,動輒就說張景岳的理論,而談到新方,就只擅長使用右歸和理陰等溫補的方劑,而遺漏了他提出的其他六種治療方法,實在是沒有仔細研究。要知道運用調和的方法,沒有比張景岳更好的了,他在論述調和的章節中已經說得很詳細了。而且他散邪的章節中,六柴胡飲更是善用柴胡的典範。可是人們卻都說張景岳偏於溫補,於是就只用他偏頗的一面,而張景岳原本並非如此偏頗。
男子熱入血室的理論
《金匱要略》說,婦人患中風七八天後,出現時冷時熱,發作有規律,正值月經剛結束,這是邪熱進入血室。血室的血凝結,所以像瘧疾一樣發作有時。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又說,婦人患傷寒發熱,月經剛來,白天清醒,晚上則胡言亂語,好像見到鬼怪一樣,這是邪熱進入血室。治療時不要傷及脾胃之氣和上焦,它自然會痊癒。又說,陽明病出現下血和胡言亂語,這是邪熱進入血室,但頭部出汗,應當針刺期門穴,排出邪氣,汗出就會痊癒。我認為,血室就是血海,肝臟是血海,屬厥陰經。婦人患傷寒時疫,恰逢月經來潮,血海空虛,邪氣就趁虛而入,引起寒熱交替、胡言亂語等類似瘧疾的症狀。這是邪氣侵犯了厥陰經,但被列入少陽篇的原因。
說明少陽是厥陰的門戶,必須調和邪氣,使之從體表排出。所以治療方法不外乎使用小柴胡湯。但是血海男女都有,而古書中卻沒有提到男子熱入血室的情況,這是古人遺漏的。而成無己則認為,陽明病下血、胡言亂語這一條,既指婦女也指男子,這還不能確定。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難道只有婦女才有陽明病下血的症狀嗎?婦女的月經有規律,容易判斷;而男子則沒有辦法考證。成無己執著於必須看到下血才能認為是熱入血室,所以用陽明病下血的條文來解釋,卻沒有考慮到沒有下血症狀,但是出現寒熱往來類似瘧疾的症狀,又該歸於哪種病症呢?我認為男子出現這種情況,必定是這個人平素就有遺精滑精的毛病,或者在感受邪氣之後夢遺,或者因為性生活而導致邪熱乘虛進入血室。遺精出自前陰,大家都認為是腎病,而我說這是厥陰經的病變,這不是我首創的。要知道經文說肝主疏泄,所以遺精必須先從肝臟開始治療。何況女子的月經也是從前陰而出,不是與厥陰的疏泄出自同源嗎?都是從外腎排出的。仔細分析《金匱要略》所列的三條,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總的來說都是以調和為主。其中說「不要傷及脾胃之氣和上焦」,是害怕人們誤用汗法和吐法。「應當針刺期門穴,排出邪氣,汗出就會痊癒」,是害怕人們誤用攻下法,並且告誡不可大汗,說明少陽症忌用汗、吐、下三法,這一點很明確。所以治療婦人時,必須注意她是否正值月經來潮或剛結束,在調和邪氣的同時,兼顧活血化瘀。而治療男子,則要注意有無下血遺滑,同時兼顧祛瘀養陰。治療時要用調和的方法,緩慢地祛除邪氣,萬萬不可使用剛猛的藥物,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然而人們常常把男子的這種病症誤認為虛弱,使用姜附桂地等溫熱的藥物,甚至使用人參黃耆等峻補的藥物,完全忘記了患者的胡言亂語和邪熱,大多會導致患者昏迷死亡。他們更沒有想到陰寒直中少陰的病症,自會有相應的脈象和症狀。即使因為疏泄而導致腎虛,也是熱邪侵入所致,並不是陰寒初感直中引起的,這和之前的陰寒病症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醫生不仔細研究經文,不考慮調和邪氣,急於求成,只喜歡補益,這樣看似穩妥,實則導致患者死亡,實在可悲。我實在為死者感到冤屈,又覺得病魔在偷笑,這真令人慨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