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鱠殘篇》~ 山會倪涵初先生瘧疾三方疏釋 (7)
山會倪涵初先生瘧疾三方疏釋 (7)
1. 第一方,治夏秋暑濕瘧初平胃除濕理氣化滯有疏導開先之功受病輕者一二即愈
盛世常有之疾病致使痤疹痧麻咸混羊毛之說惟以去毛為治滋害深矣明理者常慎察之查本草大豆條下云能制牛馬瘟毒夷堅志云靖康二年春京師疫有巽人傳方用黑大豆二合炒熟炙甘草(一錢),煎湯時時飲之立愈可見大豆能治天行瘟疫之毒也又蒿麥條下云苦敕性寒能脫人鬚髮還生亦稀道人用此二物一以治毒一以去毛拯一時之災也今客醫見人胸背偶有疿痤控之類輒教以𤵄面連旬累月而搓擦之寧不毫毛隨輕而黏落遂指人身之毫毛為羊毛妄矣然毛疹固屬牽混而毛疔毛疫之災究何自生查宋太史書雲山林之人毛而瘦得木氣多也素問云毛蟲屬木則毛之為災乃少陽木氣強盛得濕熱蒸溽而生譬如器醬麴於夏暑少陽主時之候不數日而毛生氣變矣經又云肝膽屬木其氣臊則毛秉木氣而生是
羊毛疔疫之患為少陽經病木邪侮金髮於肺部之膻中背俞之分生毛而氣躁有尖於羊而名之豈人之身而真有羊毛耶且夫少陽為樞太陽為開陽明為闔樞運而外闢達於太陽可汗而愈毛其化矣樞滯而內閉歸於陽明入於腑臟昏冒惑亂人死而毛見矣假遇是證理應達木鬱疏肺邪初感為淺者荊防敗毒散加豆豉之類汗之日久而深者防風通聖散表裡雙解之若果皮破毛現時氣咸若即道人方原不可廢總之為行為疹咸疫也不可與凡百常病同視也謂疫厲中有此毛疔毛疹之症則可謂疹症中常有羊毛之症則不可也又查
五常政大論曰敷和之紀木德周行云云其蟲毛委和之紀是謂勝生生氣不治化氣乃揚其蟲毛介其病支廢癰腫瘡瘍眚於三發生之紀是謂啟敕土疏泄蒼氣達其病怒太角與上商同(上商陽明司天)其蟲毛介又曰厥陰司天毛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在泉毛蟲育介蟲耗羽蟲不青少陽司天羽蟲*,毛蟲育倮蟲不成在泉羽蟲育介蟲耗毛蟲不成
氣交變大論曰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胸痛引肩歲金不及病內舍膺脅外在皮毛又曰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也又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久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
按木平曰敷和不及曰委和太過曰發生災病曰眚留守曲環星象省察分
野審德罪而降災福也故木平歲其蟲毛得木氯專而靜也不及剛毛介介
乃金屬金來兼化而介蟲同生也太過亦毛介者木盛凌金而齊化毛介並
生也尋繹各經文則木邪無不關於金也症未有不發於胸背部分也若盛
朝熙嗥之際歲氣縱有災寢德化可以消弭此留守曲環之所以道省者也
如丁亥乃委和之紀金兼木化歲運丁壬化木司天厥陰風本運奧天符二木比助轉委而強接交春分二氣後太徵火客運來臨木火過強金受其制勝復之作疵厲盛行而生毛疔木之眚也婦人鬻毛亦歲運災星之脫化豈真有婦人耶泡瘤腫痛即經所云癰腫瘡瘍也瘤內有毛即經所云眚於三三乃木之生數而見災巽病也迨後癸未乃小逆之歲立春初氣主客同為厥陰木春分二氣主客同為少陰火歲運戊癸化火木火相生而熾至小滿三氣客氣濕土臨主氣相火之上濕熱蒸涯而疵厲起均歲運節氣之所致常明季未運尚有何德化而弭此災變也耶至於運氣雖六甲一周而災祥乃因時而變前此之丁亥癸未會未聞有此毛疔毛疫也後此之丁亥癸未又屢更矣而熙阜承平更末知有疢疾乃者忽倡為巽說以惑人其不審也甚矣值此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用來治療夏秋季節因暑濕引起的瘧疾初期症狀,功效是調理脾胃、去除濕氣、理順氣機、化解積滯,有疏通和開導的先導作用。如果病情輕微,服用一到兩次就能痊癒。
古代常出現一些疾病,導致像痤瘡、疹子、痧子、麻疹等混雜在一起,甚至有說是「羊毛」的說法,但只用刮毛的方式治療,反而會造成更深的傷害。明智的人應該謹慎地觀察病情。查閱本草,大豆條下記載,大豆能抑制牛馬的瘟疫毒素。《夷堅志》中記載,靖康二年春天,京城發生瘟疫,有個巽人傳授藥方,用黑大豆二合炒熟,加上炙甘草一錢,煎湯後隨時飲用,立即痊癒。可見大豆能治療流行性瘟疫的毒。另外,蒿麥條下記載,苦敕性寒,能使人脫落的鬚髮再生。古時道人用這兩樣藥物,一個用來解毒,一個用來去除毛髮,以此來救一時的災難。現在有些醫生看到病人胸背偶爾長出像疿子、痤瘡之類的東西,就教人用麵粉連續搓擦數月,導致毫毛隨著搓擦而脫落,於是就說人身上的毫毛是羊毛,實在是荒謬!雖然毛疹容易被混淆,但毛疔、毛疫的災禍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查閱宋朝太史的書,說山林中的人毛髮多且瘦弱,是因為吸取了較多的木氣。《素問》中說,毛蟲屬木。那麼毛髮引起的災禍,是少陽木氣過於強盛,又受到濕熱蒸發所導致。就好像夏天把醬麴放在潮濕的環境中,在少陽主事的時節,不用幾天就會生毛髮、變質。經書又說,肝膽屬木,其氣味是臊味。毛髮秉承木氣而生,因此「羊毛疔疫」的禍患是少陽經的病,是木邪侵犯金氣,導致肺部膻中、背部俞穴處生長毛髮,而且氣味臊臭,毛端尖銳,像羊毛一樣,因此就這樣稱呼,難道人的身上真的會長羊毛嗎?而且少陽是樞紐,太陽是開,陽明是闔,樞紐運轉,才能向外通達太陽,通過發汗可以痊癒。如果樞紐阻塞,內閉於陽明,進入腑臟,就會出現昏迷、迷亂,導致死亡,這時才能看到毛髮的出現。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疏通木氣,宣洩肺邪。初期病症輕微的,可以用荊防敗毒散加豆豉之類來發汗。如果病程長,病情較深的,可以用防風通聖散表裡雙解。如果皮膚已經破損,毛髮已經顯露,那病氣就比較嚴重了,就要採用道人的藥方,絕對不能廢棄。總之,這些屬於流行性疾病,不要把它們看作一般的疾病。說疫病中會出現這種毛疔、毛疹是可以的,但說疹症中常有羊毛症狀,那就大錯特錯了。
再查《五常政大論》中說:敷和之紀,木德周行,其蟲是毛蟲。委和之紀,是勝氣太過,生命力過強,不去調整,氣就散發,其蟲是毛介之蟲。發生之紀,是啟發和刺激土氣疏泄,蒼氣能到達,其病是發怒太過或四肢變形,癰腫瘡瘍,眼疾等。這個時期的蟲是毛介蟲。又說,厥陰司天時,毛蟲安靜,羽蟲生長,介蟲不成。在泉,毛蟲生長,介蟲損耗,羽蟲不青。少陽司天時,羽蟲生長,毛蟲生長,裸蟲不成。在泉,羽蟲生長,介蟲損耗,毛蟲不成。
《氣交變大論》中說,金氣太過的年份,燥氣流行,會出現胸痛、牽引到肩膀的症狀。金氣不及的年份,疾病會內侵胸脅,外在則表現在皮膚和毛髮上。還說,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萬物因此而生,人也因此而有相應的症狀。又說,如果按照規律長久地停留,反向地堅守小的方面,這就叫做「省下」,如果按照規律離去,離去時快,那迴歸時也會很快,彎曲了如果過了頭,就叫做「省遺過」。長久停留並且環繞,或者離去或者附著,這就叫做「議災」,要考慮它的德性。
研究木氣的運行規律,如果木氣平和就叫敷和,如果木氣不及就叫委和,木氣太過就叫發生。如果出現災病就叫眚。留守、彎曲、環繞,都是觀察天象,分析分野,審視德行和罪惡,以此來降下災禍和福澤。所以木氣平和的年份,毛蟲會得到木氣的滋養而安靜。如果木氣不及,剛毛會生長,那是因為金氣來兼化,介蟲也會同時生長。如果木氣太過,也同樣會長毛介,因為木氣太盛而欺淩金氣,導致毛介蟲一起生長。仔細研究各個經文,就會發現木邪的發生都和金氣有關,而症狀沒有不表現在胸背部位的。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歲氣即使有災難,也會因為好的德政教化而消弭,這就是「留守、彎曲、環繞」所要說的道理。
比如丁亥年是委和之紀,金氣兼化木氣,歲運是丁壬化木,司天是厥陰風木,本運又是奧天符木,兩種木氣比助,由委和轉為強盛。在春分交節之後,太徵火客運來臨,木火過旺,金氣受到壓制,就會出現復仇之氣,導致疾病流行,產生毛疔,這是木氣的災禍。婦女賣弄毛髮,也是因為歲運災星的影響,難道真的有婦女會長出羊毛嗎?出現泡瘤腫痛,就是經文中所說的「癰腫瘡瘍」。瘤內有毛,就是經文中所說的「眚於三」,三是木的生數,預示災禍是巽病。到了癸未年,是小逆的年份,立春初氣,主客氣同為厥陰木。春分二氣,主客氣同為少陰火,歲運是戊癸化火,木火相生而更加熾烈。到小滿三氣,客氣是濕土,覆蓋在主氣相火之上,濕熱蒸騰,就會發生疾病,這些都是歲運和節氣所導致的。常明朝末年,還能有什麼德政教化來消除這些災難呢?至於運氣,雖然是六甲一個週期,但災祥會隨著時令而變化。以前的丁亥、癸未年,從未聽說過有毛疔、毛疫。之後的丁亥、癸未年,也經歷過很多次了,但太平盛世,也沒有聽說過有這種疾病。現在突然出現巽的說法來迷惑人,實在是太不明智了。正值這種情況,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