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八 (17)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7)

1. 小兒方

每服二三錢,薑棗水煎。

浴體法,治胎肥、胎熱、胎怯。

烏蛇肉(酒浸,焙),白礬,青黛(各三錢),天麻(二錢),蠍尾(去毒),硃砂(各五分),麝香(二分半)

上為末。桃枝一握,水煎浴之,勿浴背。

神效當歸膏,治跌撲湯火等瘡,不問已潰未潰。

當歸,黃蠟,生地黃(各一兩),麻油(六兩)

上先將當歸、地黃入油,煎黑去渣,入蠟熔化,候冷攪勻,即成膏矣。以上皆《直訣》所載之方,以下諸方皆取別本附入者。

保命散(《秘方》),治一切急驚慢驚,痰涎湧塞,手足抽搐,目直神昏,夜啼晝倦,吐乳瀉白,種種惡症。

珍珠,牛黃(各三分),琥珀(五分),膽星,白附子,蟬蛻(炙),天蟲,茯苓,皂角,防風,茯神(各二錢),天竺黃(研),橘紅,甘草,薄荷,硃砂(各一錢),天麻(三錢),全蠍(十個,酒洗,焙),礞石(三錢,煅),冰片,麝香(各三分)

上為末,和勻,每服一二分。或用神麯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量兒大小加減,鉤藤一錢、薄荷三分泡湯下。凡小兒有病,即宜少與乳食。若似驚風,即宜斷乳,如欲食,與米飲一勺。必欲食乳,須先將乳擠空,然後以空乳令吮,否則乳下喉中,即成頑痰,雖神丹無效,俟少安漸與乳可也。

治疳積方

不落水雞肝,酒洗,同黃蠟一錢,頓熟去蠟吃。

治赤痏方

寒水石,黃柏,黃連,大黃,鉛粉,枯礬,白墡粉,冰片,青黛

上藥隨舉幾味,研麻油調塗。

治痘出眼中方

取田雞膽點之愈。

治癩方,不拘頭面遍身痛癢,黃水出,俱效。

黃連(一兩),蛇床子(五錢),五倍子(一兩),輕粉(三錢),黃柏(五錢),枯礬(五錢),川椒(二錢),冰片(一錢)

同研,麻油調塗。

治骨蒸方

銀柴胡(八分),鮮骨皮(一錢,酒洗),真青蒿(八分),川連(五分),犀角(五分),丹皮(五分),甘草(三分),元參(一錢),竹葉(二十片),蘆根(一兩)

水煎服。

治遺尿方(《幼幼新書》)

雞䏶胵(一具,炙),桑螵蛸(三枚,炒),甘草(三分,炙),黃耆,牡蠣(各五錢,煅)

為粗末。每用一錢,水一盞煎,去渣服。

治牙疳方

人中白(一錢),枯礬(三分),紅褐子(一錢,燒存性),雞肫皮(二錢,煅),霜梅(八分,煅),雄黃(五分),硼砂(五分),銅青(三分)

上為末,煎濃茶調,搽,吐出涎。

治吐乳方(《幼幼新書》)

蓮子心(七枚,焙),丁香(三粒),人參(三分)

上同研。乳汁浸,令兒吮食。

治螳螂子方,即妬乳也。

青黛(一錢),元明粉(三錢),硼砂(一錢),薄荷(五分),冰片(一分)

白話文:

小兒方

一般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生薑、紅棗加水煎煮後服用。

沐浴法: 用於治療胎兒肥胖、胎熱、體質虛弱。

將烏蛇肉(用酒浸泡後烘烤)、白礬、青黛(各三錢)、天麻(二錢)、蠍尾(去除毒性)、硃砂(各五分)、麝香(二分半)研磨成粉末。取一把桃樹枝,用水煎煮後給孩子洗澡,但不要洗背部。

神效當歸膏: 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燙傷等瘡,無論是否潰爛皆可使用。

將當歸、黃蠟、生地黃(各一兩)放入麻油(六兩)中,先煎至焦黑後去除藥渣,再加入黃蠟使其熔化,待冷卻後攪拌均勻,即成藥膏。以上是《直訣》中記載的藥方,以下藥方是從其他書籍中摘錄附加的。

保命散(出自《秘方》): 用於治療各種急、慢驚風,痰液阻塞,手腳抽搐,眼睛直瞪,神志不清,夜間啼哭,白天睏倦,吐奶、腹瀉等各種嚴重病症。

將珍珠、牛黃(各三分)、琥珀(五分)、膽星、白附子、蟬蛻(炙烤)、天蟲、茯苓、皂角、防風、茯神(各二錢)、天竺黃(研磨)、橘紅、甘草、薄荷、硃砂(各一錢)、天麻(三錢)、全蠍(十個,用酒洗過後烘烤)、礞石(三錢,煅燒)、冰片、麝香(各三分)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到二分。也可以用神曲糊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根據孩子的大小增減劑量,用鉤藤一錢、薄荷三分泡水送服。凡是小兒生病,都應該減少餵食乳汁。如果症狀像驚風,就應該停止餵奶,如果想吃東西,可以給一勺米湯。如果一定要吃奶,必須先將乳汁擠空,然後讓孩子吸空奶,否則乳汁停留在喉嚨中,會形成頑痰,即使有神藥也無效,待病情稍微穩定後,再逐漸餵食乳汁。

治療疳積方:

取不落水雞的肝臟,用酒洗淨,和黃蠟一錢一起煮熟,去除黃蠟後吃雞肝。

治療紅疹方:

可選用寒水石、黃柏、黃連、大黃、鉛粉、枯礬、白墡粉、冰片、青黛等幾味藥,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勻後塗抹。

治療痘瘡長在眼睛裡的方法:

取田雞的膽汁點在眼睛上,可治癒。

治療癩病方: 無論頭面或全身皮膚瘙癢、流黃水,都有療效。

將黃連(一兩)、蛇床子(五錢)、五倍子(一兩)、輕粉(三錢)、黃柏(五錢)、枯礬(五錢)、川椒(二錢)、冰片(一錢)一起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勻後塗抹。

治療骨蒸方:

將銀柴胡(八分)、鮮骨皮(一錢,用酒洗過)、真青蒿(八分)、川連(五分)、犀角(五分)、丹皮(五分)、甘草(三分)、元參(一錢)、竹葉(二十片)、蘆根(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

治療遺尿方(出自《幼幼新書》):

將雞內金(一個,炙烤)、桑螵蛸(三個,炒過)、甘草(三分,炙烤)、黃耆、牡蠣(各五錢,煅燒)研磨成粗末。每次用一錢,加水一碗煎煮後,去渣服用。

治療牙疳方:

將人中白(一錢)、枯礬(三分)、紅褐子(一錢,燒至留性)、雞肫皮(二錢,煅燒)、霜梅(八分,煅燒)、雄黃(五分)、硼砂(五分)、銅青(三分)研磨成粉末,用濃茶水調勻後塗抹,將口水吐出。

治療吐奶方(出自《幼幼新書》):

將蓮子心(七枚,烘烤)、丁香(三粒)、人參(三分)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乳汁浸泡後,讓孩子吮吸食用。

治療螳螂子方(即妬乳):

將青黛(一錢)、元明粉(三錢)、硼砂(一錢)、薄荷(五分)、冰片(一分)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