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一·脈法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脈法 (7)

1. 四、二十七種脈證

微脈似濡,其小而軟則更甚焉。輕診可見,重按若無。氣血微,故脈亦微,主久虛、血弱之病。淋為腎虛,汗為氣虛。陽微惡寒,陰微發熱。寸關尺脈微,各部自有各部之病。男女脈微,亦各有分。

散脈渙漫,有表無里,至數不齊,去來不一。氣血兩虛,根本脫離。心散怔忡,肺散汗洗,肝散溢飲,脾散胻腫。散見兩尺,生息無幾。

散脈浮大而散,氣血俱虛,根本脫離之脈。心、肺、肝、脾雖各有病,猶可調治;至於兩尺見之,恐難補益。產婦得之,當生之兆;孕婦見之,墮胎無疑。至於久病脈散,不必醫也。

弱脈沉細,按之乃得。氣虛之病,陰血亦衰。寸弱陽虛,尺弱陰竭,關弱脾虧,少年莫得。

弱乃濡之沉者。陰虛陰衰,故惡寒發熱。仲景曰:「弱主筋,沉主骨。」陽浮陰弱,血虛筋急。寸關尺弱,自有各部病症。

細脈沉小,應指如線。濕侵腰腎,氣衰血虧。寸細嘔吐,胃細脹逆,尺細陰脫,遺精瀉痢。

細為血少氣衰之脈,有此症則順,否則逆。故吐衄脈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者脈亦細,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浮細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欲絕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

促屬鬱火,數來一止,止而復來,不無留滯源有五因,宜詳察之。病為陽極,陰將亡矣。

促為疾走一蹶之狀。經言數而一止為促,三焦鬱火也;緩而一止為結,氣血衰弱也。

此為陽極,陰將消亡之候。或因氣、血、飲、食與痰五者,一有留滯,脈必見止。其病或喘咳,或發狂、發斑,或毒疽,宜作火醫。火退則生,進則死。

動乃數脈,見關上下,無頭無尾,形如豆搖。陽動則汗,陰動則熱,司痛司驚,拘攣痢泄。男子亡精,女人崩血。兩寸滑動,婦人胎結。

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三分為陰,關位半陽半陰,故動隨虛見。陽虛則汗,陰虛則熱。凡痛驚、拘攣、痢泄,皆屬虛症。至於亡精,尺虛也;崩血,陰虛陽搏也。婦人兩寸脈獨活而滑動,為有孕矣。此言的確。

長如本位,氣治最良。見於心脈,身壯神強。見於尺部,蒂固根藏。若兼滑實,反常多恙。陽明深熱,火毒癲狂。

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經曰:「長為氣治」,原屬平脈。有一部之長,有三部之長,俱為有餘之脈。若兼滑、實、弦、緊,反為有病,所以有胃熱、火毒等症。短歉本位,兩頭不長。浮為血澀,沉患痞傷。寸見頭痛,尺主腹疼。左關忌見,秋季不妨。

短脈,不滿本位,只見尺寸。若關中見之,上不通寸,為陽絕;下不通尺,為陰絕,為死脈也,故關不診短。長脈屬肝,宜於春;短脈屬肺,宜於秋。短則氣病,屬不及也。

代脈中止,不能復來,良久方還,元氣大哀。中代吐瀉,下代痢泄。病者可療,平人難回。孕婦見之,胎懷三月。

白話文:

微脈:像浸在水中的絲線一樣,細小而柔軟,輕輕觸摸可以感覺到,用力按壓卻好像沒有。這是因為體內氣血虛弱,所以脈象也微弱,多見於久病體虛、氣血不足的人。淋漓不盡的小便屬於腎虛,多汗屬於氣虛。陽氣虛弱會怕冷,陰氣虛弱則會發熱。寸、關、尺三部分脈象微弱,各自代表不同的疾病。男女的脈象微弱,也有各自不同的情況。

散脈:脈象渙散,感覺浮在表面而沒有根基,脈搏的跳動次數不規律,忽快忽慢。這是氣血嚴重虛弱,身體根本已經脫離正常狀態的表現。心氣渙散會心悸,肺氣渙散會多汗,肝氣渙散會導致體內積水,脾氣渙散會造成腿腳浮腫。如果散脈出現在兩尺部位,就表示生命力已經衰竭。

散脈(浮大而散):脈象浮在表面,脈體寬大而渙散,是氣血嚴重虛弱,身體根本已經脫離正常狀態的表現。雖然心、肺、肝、脾各有疾病,還可能透過調理治療;但如果兩尺部位出現這種脈象,恐怕就很難補救了。產婦出現這種脈象,是即將生產的徵兆;孕婦出現這種脈象,則肯定會流產。如果是久病之人出現散脈,就不用再醫治了。

弱脈:脈象沉在深處而細小,用力按壓才能感覺到。這是氣虛引起的疾病,也伴隨著陰血的衰弱。寸脈弱表示陽氣虛弱,尺脈弱表示陰氣衰竭,關脈弱表示脾胃虛弱。年輕人如果出現弱脈,情況不妙。

弱脈(沉者):弱脈是濡脈沉伏於內的表現。這是陰虛陰衰的表現,所以會怕冷發熱。醫書說:「弱脈主筋病,沉脈主骨病。」陽氣浮盛而陰氣虛弱,會導致血虛和筋脈拘急。寸、關、尺三部分脈象虛弱,各自代表不同的疾病。

細脈:脈象沉在深處,而且細小如線。這是由於濕邪侵入腰腎,或者氣衰血虛所致。寸脈細表示有嘔吐的症狀,胃脈細表示腹脹逆氣,尺脈細表示陰氣脫失,可能會有遺精、腹瀉等症狀。

細脈(血少氣衰):細脈是血少氣衰的脈象,如果這種脈象與疾病的狀況相符,就代表順利;反之,則代表病情逆轉。所以吐血、流鼻血的人如果出現沉細的脈象,就表示病情還能好轉。過度憂勞的人脈象也會變細,春夏季節年輕人出現這種脈象不利,秋冬季節年老體弱的人出現這種脈象反而適合。浮細如棉叫做濡脈,沉細如棉叫做弱脈,浮而且極細幾乎感覺不到叫做微脈,沉而且極細但是連續不斷叫做細脈。

促脈:脈象跳動快速,中間會突然停止一下,然後又繼續跳動,這種脈象表示身體內有鬱積的火氣,而火氣的來源有五種,需要仔細觀察。出現這種脈象表示陽氣已經達到極點,陰氣即將衰竭。

促脈(疾走一蹶):促脈是脈搏快速跳動突然停止一下的樣子。醫書說,脈搏跳動快速而突然停止一下叫做促脈,是因為三焦有鬱積的火氣;脈搏跳動緩慢而突然停止一下叫做結脈,是因為氣血衰弱。

促脈(陽極陰將消亡):這是陽氣達到極點,陰氣即將消亡的表現。可能是由於氣、血、飲食、痰等五種原因,其中任何一種停留在體內,都會導致脈象出現停止。這種脈象的疾病可能會有喘咳、發狂、發疹、疔瘡等,應該當作火氣來治療。火氣退去就可以活,火氣加重就會死。

動脈:脈象跳動頻繁,出現在關脈上下,沒有頭也沒有尾,形狀像豆子在搖晃。陽氣妄動會出汗,陰氣妄動會發熱,還主導疼痛和驚嚇,以及筋脈攣縮和腹瀉。男子會遺精,女子會崩漏。如果兩寸脈搏滑動,表示婦人懷孕。

動脈(關前陰陽):關脈前三分屬陽,關脈後三分屬陰,關脈本身則是一半陽一半陰,所以脈象的跳動會隨著虛弱的情況而顯現。陽氣虛弱會出汗,陰氣虛弱會發熱。凡是疼痛、驚嚇、筋脈攣縮、腹瀉等,都屬於虛症。至於遺精,是尺脈虛弱的表現;崩漏,是陰虛陽氣妄動的表現。婦人兩寸脈獨自活躍而滑動,表示懷孕了,這個說法是確實的。

長脈:脈象舒展流暢,是氣機順暢的表現。如果出現在心脈,表示身體強壯、精神旺盛。如果出現在尺部,表示腎氣固密,根基牢固。如果同時兼有滑脈和實脈,就表示身體出現異常,可能會有陽明經熱、火毒、癲狂等疾病。

長脈(迢迢自若):長脈,不快不慢,舒展自如。醫書說「長脈是氣機順暢的表現」,本屬於正常的脈象。長脈可以出現在身體的某一部位,也可以出現在三部。長脈屬於有餘的脈象。如果同時兼有滑、實、弦、緊的脈象,就表示身體有疾病,所以可能會出現胃熱、火毒等症狀。

短脈:脈象短促,無法達到正常的脈位長度。脈象浮在表面表示氣血不順暢,沉在深處表示腹部有積塊損傷。如果出現在寸部,表示有頭痛;出現在尺部,表示有腹痛。左關脈忌諱出現短脈,秋季出現短脈則無妨。

短脈(不滿本位):短脈,無法充滿正常的脈位長度,只出現在寸部或尺部。如果在關脈中出現短脈,上不通寸脈表示陽氣衰竭,下不通尺脈表示陰氣衰竭,是死亡的脈象,所以關脈不診斷短脈。長脈屬於肝,適合於春季;短脈屬於肺,適合於秋季。短脈表示氣機不足,屬於氣虛。

代脈:脈象跳動中間會停止,無法恢復跳動,要過很久才會重新跳動,表示元氣極度衰竭。如果在脈象停止時發生嘔吐腹瀉,表示是上焦的問題;如果在停止時有痢疾腹瀉,表示是下焦的問題。得病的人出現代脈還可能治療,健康的人出現代脈就很難恢復了。孕婦出現代脈,表示已經懷孕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