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二·治法精要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治法精要 (4)

1. 九、用藥之法

經曰:「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寒因熱用,熱因寒用,用熱遠熱,用寒遠寒」,不無義理,宜明析之。脾虛作脹,治以參朮。脾得補而能運化,則脹自消,所謂塞因塞用也。傷寒挾熱下利,中有燥屎,用承氣湯下之乃安,所謂通因通用也。寒因熱用者,藥本寒也,而反佐之以熱藥一二味,或寒藥熱服;熱因寒用者,藥本熱也,而反佐之以寒藥一二味,或熱藥冷服,俾無拒格之患。所謂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也。

用熱遠熱,用寒遠寒者,如寒病宜投熱藥,熱病宜投寒藥,僅使中病即止,勿過用焉。過用則反為藥傷矣。如前諸法,前賢既已指示,後人宜為會悟。

白話文:

[九、用藥的方法]

古籍有言:「堵塞的情況用堵塞的方式治療,通暢的情況用通暢的方式治療,寒症用熱的方式治療,熱症用寒的方式治療,在熱天避免使用過於熱性的藥物,在寒天避免使用過於寒性的藥物」,這些說法都有其道理,我們應該清楚理解。

例如,脾虛導致腹部脹滿,可用人參和白朮進行治療。脾臟得到補充後,便能恢復正常的運化功能,那麼腹部脹滿自然就會消失,這就是所謂的「堵塞的情況用堵塞的方式治療」。

又如,感冒伴隨熱性腹瀉,體內有燥屎,使用承氣湯排便後,身體才能康復,這就是所謂的「通暢的情況用通暢的方式治療」。

「寒症用熱的方式治療」是指,藥物本來屬寒性,但卻輔以一兩種熱性藥物,或是將寒性藥物熱服;而「熱症用寒的方式治療」是指,藥物本來屬熱性,但卻輔以一兩種寒性藥物,或是將熱性藥物冷服,這樣可以避免藥物之間互相排斥,達到治療效果。

所謂「必須先了解疾病的主要問題,並預防可能的併發症」。

在「在熱天避免使用過於熱性的藥物,在寒天避免使用過於寒性的藥物」中,意思是對於寒性疾病,應投以熱性藥物;對於熱性疾病,應投以寒性藥物,但只需達到治療目的即可,不可過度使用。如果過度使用,反而會被藥物所傷害。

前輩們已經對這些方法有所指示,後人應當深入理解並領悟。

2. 十、先天水火論

人之兩腎,左陰右陽,左腎屬水,先天之元精也;右臂屬火,先天之元陽也。一水一火,同稟生初,原無勝負之分。奈人自有知覺以來,恃其少壯,日加斫喪。不知精氣之生息有限,而人之耗損無窮。由是水虧不能配火,而虛火上炎。其咳嗽喘急,骨蒸勞熱,咽痛煩渴等症見焉。

此際宜用甘涼滋陰,補水以配火也。丸藥,水藥,如六味之類,久服多服,或可挽回。若徒用知柏苦寒以瀉火,此水中之火固不能瀉,而脾胃大傷,減食發泄之症又生矣。斯時脾腎兩虧,縱有良醫,恐難為力。經又曰:」滋陰之藥多濕脾,補脾之藥又燥腎。」古未有脾腎同補妙方,余因經言而悟之。

早夜補腎,中時補脾,二方同進。或腎虧之甚,以補腎為主,而補脾之藥,亦不可少。或脾虧之甚,以補脾為主,而補腎之藥,亦不可間。余於失血門,有滋陰湯、溫脾湯,可參閱而酌用之。及至中年老年,有無病而體弱者,宜補陽以生陰。經言無陽則陰無以生,猶釜底加薪,而飲食易化;遊溢精氣,灌注臟腑,則精神自旺,而年壽自益,如八味丸之類是也。但古方只用桂、附各一兩,今當各用三四兩不等,乃為有益。

若徒知滋陰,而抑知春夏陽和,草木易榮,秋冬肅殺,花卉善萎也乎!

白話文:

[十、先天水火理論]

人的兩個腎臟,左邊為陰,右邊為陽。左腎屬於水,是來自生命的最初精華;右腎屬於火,是來自生命的原始熱能。水與火,自出生起就同時存在,本來就沒有強弱之分。然而,自人類有了知覺以來,仗著自己年輕壯健,逐漸消耗自己的身體。他們不知道精氣的生成是有極限的,而人體的消耗卻是無止境的。因此,體內的水分不足,無法平衡火氣,導致虛火上升。這時候,就會出現咳嗽、呼吸急促、骨蒸勞熱、咽喉疼痛、煩躁口渴等症狀。

此時,應該使用甘涼滋陰的藥物,補充水分以配合火氣。例如丸藥、水藥,像是六味地黃丸這一類的藥物,長期服用,可能可以挽救這種情況。如果單純使用知母、黃柏等苦寒的藥物來清火,對於體內的虛火並不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反而會傷害脾胃,減少食慾,甚至引發腹瀉等問題。這時候,脾臟和腎臟都處於虛弱狀態,就算有高明的醫生,恐怕也難以救治。經典中有說過:「滋陰的藥物大多會影響脾胃,而補脾胃的藥物又會使腎臟乾燥。」古代並沒有能夠同時滋補脾腎的完美藥方,我根據經典的描述,悟出了這個道理。

早上和晚上補腎,中午補脾胃,兩種藥物同時進行。或者,如果腎臟非常虛弱,以補腎為主,但也需要適量的補脾胃的藥物。反之,如果脾胃非常虛弱,以補脾胃為主,但也需要適量的補腎藥物。在失血的治療中,我有滋陰湯和溫脾湯,可以參考使用。到了中年和老年,有些人雖然沒有疾病,但體質虛弱,這時候應該補充陽氣以滋養陰氣。經典中有說過,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生成,這就像在鍋底加柴火,食物更容易煮熟;讓精氣充滿全身,滋潤臟腑,精神自然旺盛,壽命也會延長,例如八味地黃丸就是這一類的藥物。但是,古代的配方中,肉桂和附子的用量各為一兩,現在應該增加到三到四兩,才能更有效。

然而,如果只知道滋陰,卻忽略了春夏之交,陽光充足,植物容易茂盛,秋冬之際,天氣嚴寒,花卉容易枯萎的事實,那就太片面了!

3. 十一、相火論

命門相火,乃先天真一之氣藏於坎中,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化,此實生生之本也。是以花萼之榮在根柢,灶釜之用在柴薪,使真陽不發於淵源,則總屬無根之火矣。火而無根,即病氣也。故易以雷在地下為復。可見火之標在上,而火之本則在下。且火之就燥,性極畏寒,若使命門陰勝,則元陽畏避,而龍火無藏身之地,故致遊散不歸,而為煩熱格陽等病。凡善治此者,惟從其性。

但使陽和之氣直入坎中,據其窟宅,而招之誘之,則相求同氣,而虛陽無不歸原矣。若太陽一照,則雷電潛藏。所調甘溫能除大熱,如參、地、桂、附之類,正此之謂也。若夫昧者,以虛陽而作實熱,不思溫養此火,而但知寒涼可以滅火,安望其尚留生意,而不使之速斃耶!倘系客熱邪火,皆凡火耳,固不得不除;而除火何難,是本非正氣火候之謂也。人能明邪正二字,則得治生之旨矣。

白話文:

[十一、關於相火的理論]

命門中的相火,實際上是我們身體內先天的純粹能量,這股能量藏匿於我們的腎臟之中,由下向上運行,與我們後天的脾胃之氣相接觸並轉化,這正是生命維持的根本。這就像植物的繁茂依靠根部,爐竈的功能依賴於柴火,如果身體的真陽不能從根本發出,那這些能量就會成為沒有根基的火。沒有根基的火,就是導致疾病的源頭。因此《易經》中提到,雷在地下才會形成復卦,由此可見,火的表象雖然在上,但是火的根源卻是在下方。此外,火性喜燥惡濕,非常怕冷,一旦命門的陰氣過剩,那麼原本的元陽就會被壓制,使得相火失去藏身之所,因此會導致元陽遊離散亂,無法歸位,進而產生煩躁、熱感等症狀。對於這些情況,只要順應它的性質去處理就好。

具體來說,只需讓溫和的陽氣直接進入到腎臟中,佔據其位置,引導它、吸引它,由於同氣相求,那麼失散的元陽就能夠重新回歸到根源。這就像是當太陽出現時,雷電就會隱藏起來一樣。所謂的甘溫能除去大熱,像人參、熟地黃、肉桂、附子這些藥材,就是這個道理。然而,對於那些不明白的人,他們將虛弱的元陽誤認為是實在的熱,不去考慮如何溫養這股火,只知曉使用寒涼的方法來滅火,這樣又怎麼能期望身體還能有生命力,而不迅速走向死亡呢!如果是外來的熱邪或邪火,那都是普通的火,當然必須要清除掉;但清除火並不容易,因為這並不是指正常的生理火候。人們如果能夠明白邪與正的概念,就能掌握保養生命的關鍵了。

4. 十二、標本論

經曰:」治病必求其本」;又曰:」先病而後熱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之類,約十餘條。由此觀之,諸病皆當治本。而惟中滿與大小便不利兩症,當治標耳。蓋中滿則上焦不通,小大便不利則下焦不通,此不得不治標以開通道路,而為升降之所由。是則雖曰治標,而亦所以治本也。

蓋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緩急二字,誠所當辨。不知標本,則但見其形,不見其情。不知緩急,則所急在病,而不知所急在命。故每致認標作本,認緩作急。而顛倒錯亂,全失四者之大義。重命君子,尚其慎察於此。

白話文:

經典裡說:「治療疾病必須找到其根源」;又提到:「若是先有病然後發燒的,要治療其根本原因;先有病然後出現泄瀉的,同樣要針對根本原因來治療」,諸如此類的描述,總共約有十多條。從這些描述來看,各種疾病都應當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然而,唯有腹脹滿和大小便不順這兩種症狀,應該針對表面症狀來治療。因為腹脹滿代表上腹部的運行不暢,大小便不順表示下腹部的運行受阻,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先處理表面症狀,以打通身體的運行通道,確保氣血的正常升降。因此,即使表面上看似只治療表面症狀,實際上也是為了治療根本原因。

這是基於「緊急時先治表面症狀,緩和時再治根本原因」的原則。對於「緊急」與「緩和」兩個詞,確實需要明確分辨。如果不知道表面症狀和根本原因,就只能看到疾病的表象,無法理解病情的真實情況。如果不知道何時緊急何時緩和,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在病症本身,卻忽略了真正危及生命的情況。因此,常常會誤將表面症狀當作根本原因,將緩和情況視為緊急狀態。結果導致治療方法混亂,完全失去了對「表面症狀」、「根本原因」、「緊急」、「緩和」這四個關鍵概念的正確理解。重視生命的君子,應當在此處謹慎地辨析。

5. 十三、論內傷外感不同

外感、內傷,症候相似,治法懸絕,不可不辨。傷於飲食、勞役、情欲為內傷;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厚衣烈火不除。內傷惡風,不畏甚風,反惡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不止,直待表邪傳裡方休。

(凡外感至十日半月,有頭痛,表猶未解,仍當走表。)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但飲茶湯不多;外感須三四日外,表熱傳裡,口方作渴,飲茶湯由少而多。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

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天氣通於肺,鼻者肺之外候,外感寒則鼻寒,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此表邪未入里也。地氣通於脾,口者脾之外候,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能食者,病雖重,胃氣未絕,猶為可治。)小便短黃,大便或秘或溏,此裡虛當知溫補也。

左人迎脈(在左關之上,寸之下。)主表外感則人迎脈或大或緊,甚於氣口。右氣口脈(在右關之上,寸之下。)主裡,內傷則氣口脈或大或數,甚於人迎。內傷症屬不足,或溫或補或和,不得誤作外感,妄發其表。外感症屬有餘,或汗或吐或下,不得誤作內傷,妄用清涼。

又有內傷兼外感者,若內傷重,補養為先;外感重,發散為急,但不得偏廢也。傷寒門有補中益氣湯,隨症加入於後,可以參閱。至於脈息,亦須辨別。內傷脈,或大或數,久按重按即軟而無力。數大為虛火,無力為氣虛血虛。若誤作有餘之火,一用寒涼,則虛者愈虛,不但火之轉甚,而脾氣亦絕矣。

又有以氣口緊盛,作食滯者,然脈之有力無力,已相迥別,況食滯者必噁心飽悶,神壯不倦;內傷者心不痞不飽,倦怠無力,更可驗也。

白話文:

[十三、討論內傷與外感的不同]

外感和內傷的症狀可能看起來相似,但是治療的方法卻完全不同,我們必須清楚分辨。飲食過度、勞累或情感慾望所導致的是內傷;風、寒、暑、濕等外部環境因素造成的則是外感。

內傷引起的發燒會時好時壞,而外感則會持續高燒。內傷的惡寒,只要獲得暖意就會改善;外感的惡寒,即使穿著厚重衣物或處於烈火旁邊也無法緩解。內傷對風的恐懼並不是非常強烈,反而會對細微的風感到不適;外感對風的恐懼則是一看到風就會害怕。內傷引發的頭痛,會間歇性地出現;而外感的頭痛則會持續,直到表面的病邪進入體內才會停止。

(通常外感在十到十五天內,如果頭痛依然存在,且表面的病狀尚未消退,應該要繼續治療表面的病狀。)內傷可能伴隨著濕氣,可能不會口渴,或者心火上沖至肺部,也會感到口乾,但是喝水量並不多;外感通常要在三到四天後,當表面的熱度進入體內,才會開始口渴,而且喝水量會逐漸增加。

內傷會使身體氣力衰竭,四肢沉重乏力,容易疲憊想睡;而外感則會導致肌肉疼痛,骨骼受寒,全身疼痛。內傷會呼吸短促,無法深呼吸;而外感則會喘息,氣息旺盛。

內傷會手心熱;外感則是手背熱。肺部與天氣相通,鼻子是肺部的外在反應,外感寒氣鼻子會冷,受到風吹會流鼻涕,但是仍然能夠進食,口中仍有味道,腹部舒適,排泄正常,這表示表面的病邪尚未進入體內。脾臟與地氣相通,嘴巴是脾臟的外在反應,內傷會使人不想說話,對食物失去興趣,口中沒有味道,(如果仍然能進食,代表病情雖然嚴重,但是胃氣還未完全消失,仍然有治療的機會。)小便短黃,大便可能會便祕或拉肚子,這表示體內虛弱,應該要溫補。

左手的人迎脈(位於左手關節上方,手腕下方。)主導表面,外感會讓人迎脈變大或緊繃,比氣口脈更嚴重。右手的氣口脈(位於右手關節上方,手腕下方。)主導體內,內傷會讓氣口脈變大或頻率加快,比人迎脈更嚴重。內傷的病症屬於不足,需要溫補調理,不能誤以為是外感,胡亂發汗。外感的病症屬於過剩,需要發汗、催吐或瀉下,不能誤以為是內傷,胡亂使用清涼藥物。

有時候內傷和外感會同時發生,如果內傷更嚴重,應該先補養;如果外感更嚴重,則應立即發散,但是不能偏廢任何一方。在傷寒的治療中,有一種叫做補中益氣湯的藥方,根據不同的症狀加入不同的成分,可以參考閱讀。至於脈象,也需要區別。內傷的脈象,可能是大或快,但是長時間按壓會感覺軟弱無力。脈象快和大表示虛火,無力表示氣血兩虛。如果誤以為是過剩的火,使用了寒涼的藥物,那麼虛弱的病情會更加嚴重,不僅火勢會更猛烈,脾氣也會完全消失。

有些人會把氣口脈緊繃認為是消化不良,但是脈象的強弱已經有所不同,況且消化不良的人一定會噁心飽脹,精神旺盛;而內傷的人心中不會有脹滿感,而是疲憊無力,這是很容易辨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