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七·雜證 (17)
卷之七·雜證 (17)
1. 十五、論霍亂
諸症既平,宜調補脾胃,或四君子湯、六君子湯之類。若大吐瀉後,氣血兩虛,宜八珠湯、十全大補湯之類。此際克伐藥勿用。
養榮舒筋湯(新),治乾霍亂,先用鹽湯吐法,自清升濁降,病已愈矣;然後當養血溫經,庶免血燥、經攣、陰縮之患。
當歸(二錢),陳皮(一錢),熟地(三錢),肉桂(一錢五分),木瓜(二錢),白芍(酒炒,一錢五分),厚朴(姜炒,八分),白朮(一錢二分),甘草(炙),茯苓(各一錢),
溫服。如血虛寒甚,加炒乾姜一錢。如小腹寒痛,加吳茱萸六分。如氣滯作痛,加木香、砂仁、烏藥之屬。
六和湯,治暑溫傷脾,或食生冷,客寒犯胃,致霍亂吐瀉。
半夏,甘草(炙),砂仁(各一錢),扁豆,木瓜(各二錢),赤茯苓(二錢),杏仁(十二粒),藿香(八分),木香(五分),厚朴(姜水炒,一錢),
若寒滯甚者,加吳茱萸、炮乾薑、肉桂之類。
竹葉石膏湯,治霍亂吐瀉後,火盛脈洪者;以陰亡,用甘涼以濟之也。
石膏(三五錢),竹葉(二十片),麥冬,半夏(各二錢),甘草(一錢五分),人參(少者,或以沙參、山藥重用代之),粳米(一撮),生薑五分引,溫服。
白話文:
各種症狀都平息後,應該調理脾胃,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之類的藥方。如果大吐瀉之後,導致氣血兩虛,應該使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之類的藥方。這時候,千萬不要使用攻伐的藥物。
養榮舒筋湯(新方),治療乾霍亂,先用鹽湯催吐,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病就好了;之後應當養血溫經,才能避免血燥、經脈攣縮、陰莖萎縮等問題。
藥材組成:當歸(八克)、陳皮(四克)、熟地(十二克)、肉桂(六克)、木瓜(八克)、白芍(酒炒,六克)、厚朴(薑炒,三克)、白朮(五克)、炙甘草(四克)、茯苓(各四克)。
以溫水服用。如果血虛寒冷嚴重,加炒乾薑四克。如果小腹寒痛,加吳茱萸二克。如果氣滯作痛,加木香、砂仁、烏藥之類的藥材。
六和湯,治療因暑熱侵犯脾胃,或食用生冷食物,導致寒邪侵犯胃部而引起的霍亂吐瀉。
藥材組成:半夏(四克)、炙甘草(四克)、砂仁(四克)、扁豆(八克)、木瓜(八克)、赤茯苓(八克)、杏仁(十二粒)、藿香(三克)、木香(二克)、厚朴(薑水炒,四克)。
如果寒氣停滯嚴重,加吳茱萸、炮乾薑、肉桂之類的藥材。
竹葉石膏湯,治療霍亂吐瀉之後,體內火氣旺盛、脈象洪大的人;這是因為陰液虧損,所以使用甘涼的藥物來滋養。
藥材組成:石膏(十二到二十克)、竹葉(二十片)、麥冬(八克)、半夏(八克)、甘草(六克)、人參(少量,或以沙參、山藥大量代替)、粳米(一小撮)、生薑(二克,引經藥),以溫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