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七·雜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雜證 (15)

1. 腹痛脈理

○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術。○脈弦者,是食積,得溫熱藥,加行氣消導之味,則化而愈。若食得寒藥,而愈滯也。○心脾痛,服藥已止而復痛,用前藥不效者,可用元明粉,一服立止。○凡飲食下行之道。由小腹下右角間而後出於廣腸。若小腹停食為積切痛,堅突有形,以火酒磨木香,後嚼生

蒜(此面積,進蒜能化,凡化各積之藥載於積聚門。)以香酒送之,自瘥。

白話文:

腹痛很嚴重的人,脈象一定會摸起來沉伏,這種情況要用溫熱的藥,例如附子之類的,絕對不可以用人參、白朮。如果脈象摸起來像琴弦一樣繃緊,表示是食物積滯,要用溫熱的藥,加上一些可以幫助氣體運行、消化食物的藥,就能夠化解而痊癒。如果因為吃寒涼的藥物,反而會更加停滯。

如果是心脾疼痛,吃了藥已經止痛,但又復發,再用之前的藥沒有效果時,可以用元明粉,吃一次就能馬上止痛。

一般來說,食物消化的路徑,是從下腹部右下方開始,然後排出到大腸。如果食物停留在下腹部造成積滯,會導致劇烈疼痛,而且摸起來堅硬突起,這時可以用火酒磨木香,然後嚼生蒜(蒜在這個區域有效,可以化解積滯,所有化解積滯的藥物都記載在「積聚」篇)。用香酒送服,病就會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