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三·雜證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雜證 (6)

1. 論蠱毒

蠱之為毒,中土無之,世傳廣粵深山中人有之。欲害人者,置於飲食中,人中其毒,腹痛吐瀉,所食之物,皆變為蟲,侵食臟腑而死。死則毒氣流注,復染他人,所謂蠱疰。

蠱脈,緊數弦直。而吐甚者,脈洪大者生,微細者死。

驗蠱之法:唾津在淨水中,沉則是,浮則非。○又法:口含生豆,中蠱者,豆脹而皮脫。否則不脹不脫。○凡中蠱者,嚼生黑豆不腥,噙白礬而味反甘者是也。

治法:毒在上焦,胸膈脹痛,以膽礬末五分,熱水調服,用指探喉,吐出自愈。毒在下焦,肚腹脹痛,以鬱金末二錢,米湯調服,瀉盡為妙。○盤毒吐血,用小麥面一合,冷水調服,半日三服,下毒即瘥。○自幼食貓肉者,則毒不能為害。

備揀古來解諸惡毒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凡受毒者,用雄黃、青黛等分為末,新汲水調服。○又方:揀淨土掘坑,用清水傾入,攪起,澄清多飲。○又方:黃連、甘草節,水煎冷服。○又方:白扁豆生為末,水調服三錢。○又方:用灶心土為末,涼水調服。○中蠱毒,用明礬、芽茶等分為末,涼水調服三錢。○又方:石榴皮煎服,當吐出活蠱而愈。

○又方:用青藍汁頻服。○凡蠱毒及一切蛇蟲惡獸所傷,重者毒氣入腹,則眼黑口噤,手足強直,用明礬、甘草各一兩為末,每用二錢,冷水調下,亦可敷患處。此方平易,不傷元氣,大有神效,不可以易而忽之也。

硃砂丸,治一切中惡將死者。

硃砂(細研),附子(生,泡去皮臍),雄黃(各二錢),麝香(二釐),巴豆(去油,四粒)

為末,蜜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湯下。不利,加三丸,以利為度。

外臺走馬湯,治一時中惡,心腹脹痛,大便不通,及飛屍鬼擊。

巴豆(二枚),杏仁(三枚)

搗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自下。若下不止,飲冷水三口自止。

白話文:

[關於蠱毒的討論]

蠱毒這種毒素,在中原地區並不存在,據傳說廣東和廣西的深山裡有人使用。想對人施害的人,會將蠱毒放入食物或飲料中,人一旦中毒,就會腹痛、嘔吐和拉肚子,吃下去的食物會變成蟲子,侵蝕內臟導致死亡。死亡後,蠱毒的氣息會繼續流傳,感染其他人,這就是所謂的蠱疰。

中蠱毒者的脈象會呈現緊繃、快速、弦直的情況。如果嘔吐嚴重,脈象洪大的人有可能存活,脈象微弱細小的人可能會死亡。

驗證是否中蠱的方法:將口水吐進清水中,如果口水沉下去就表示中蠱,如果浮在水面則沒有中蠱。另一種方法:口中含著生豆子,如果是中蠱的人,豆子會膨脹並且豆皮脫落;如果不是中蠱的人,豆子不會膨脹也不會脫皮。再一種方法:中蠱的人咀嚼生黑豆不會覺得腥,含著白礬反而會覺得甜。

治療方法:如果毒素在上焦,胸膈感到脹痛,可以服用膽礬粉末五分,用熱水沖開,再用手指刺激喉嚨引發嘔吐,嘔吐完毒素就能康復。如果毒素在下焦,肚子脹痛,可以用鬱金粉末二錢,用米湯沖開服用,直到完全排泄完畢。如果中毒者從小就吃貓肉,蠱毒對他就不起作用。

以下是歷代以來最簡單穩定且有效的解毒方,方便使用:

中毒的人可以用雄黃和青黛等量磨成粉末,用新打的井水沖開服用。另一個方法:選取乾淨的土挖一個坑,倒入清水,攪動讓泥土和水混和,然後等它澄清後大量飲用。另一個方法:用黃連和甘草節煮水,待水冷卻後服用。另一個方法:用白扁豆磨成粉末,用水沖開服用三錢。另一個方法:用爐竈中心的土磨成粉末,用冷水沖開服用。中蠱毒的人可以用明礬和芽茶等量磨成粉末,用冷水沖開服用三錢。另一個方法:用石榴皮煮水服用,可以嘔吐出活的蠱蟲並痊癒。

另一個方法:用青藍汁頻繁服用。對於所有被蠱毒、蛇咬、蟲害或其他惡獸傷害的人,如果毒素進入腹部,會導致眼睛變黑、嘴巴閉合、手腳僵硬,可以用明礬和甘草各一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冷水沖開服用,也可以敷在受傷的地方。這個方子非常簡單,不會傷害元氣,效果非常好,不要因為簡單而忽視它。

「硃砂丸」,能治療所有因惡性中毒瀕臨死亡的病人。

所需材料:硃砂(細研)、附子(生,泡去皮臍)、雄黃(各二錢)、麝香(二釐)、巴豆(去油,四粒)。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搓成像芝麻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粒,用米湯吞服。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增加三粒,直到產生效果為止。

「外臺走馬湯」,能治療突然因惡性中毒導致心腹脹痛、大便不通、飛屍鬼擊等症狀。

所需材料:巴豆(二枚)、杏仁(三枚)。

將上述材料搗碎,加入二合熱水,搓出白色汁液,飲用後可以排便。如果排便不停,可以喝三口水冷卻身體,排便就會停止。

2. 五十五、論腳病

(有風濕、寒濕、濕熱、暑熱、陰陽。附:鶴膝、瘡疽等症。)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以足居下,而多受濕,濕鬱成熱,濕熱相搏,其痛作矣。凡腫者,名濕腳氣,筋脈弛長而軟,或浮腫,或生臁瘡之類是也,治宜利濕疏風。如不腫者,名乾腳氣,干即熱也,筋脈蜷縮而痛,或左右枯細者是也,治宜潤血清燥。

然其證有從外感者,以陰寒水濕雨霧,或坐臥濕地,致令濕邪襲入足膝而為病也;有從內傷者,以肥甘酒醴過度,或多食乳酪,致令濕熱壅注足脛而為患也。夫腳氣之說,古所無也,其腫痛麻頑,即經之所謂痹也;其縱緩不收,即經之所謂痿也;其甚而上衝,即經之所謂厥逆也。逮夫晉蘇敬,始有是名,而後則又有類傷寒四證,而以腳氣居其一。

不知腳氣本水濕下壅之病,而實非陽邪外感證也。如頭痛、發熱、口渴、便閉諸證之兼見者,則或有之,此時若舍濕邪而作傷寒治者,不惟不效,其遺患亦已甚矣。大抵此證有緩有急,緩者或二、三月而日甚,急者或一、二日而即起,治之若緩,氣上衝心,亦能殺人。

凡腳氣不專在一經,須尋經絡之陰陽,再察脈息之虛實以為治也。如自汗走注者為風勝;無汗攣痛者為寒勝;腫滿重著者為濕勝;(前痹證門,所當參閱。大抵俱宜用川牛膝為引。)煩渴燥熱者為暑勝。若四氣兼中者,但察其多者為勝,麻者為風,痛者為寒,腫者為濕。寒勝則皮膚中如有蟲行之狀,熱勝則縱。

其藥如黃柏、蒼朮,治濕熱也。防己、獨活,治腰至足濕熱腫盛也。木瓜、取入肝,走筋也。赤苓、木通,利其濕也。桂附,散寒濕也。木香、檳榔、香附、烏藥,宣氣滯也。牛膝、杜仲、蓽薢、虎骨,壯筋骨也。合宜而用,皆可奏功。

凡腳氣患處不一,或腿、或膝、或踝、或腳趾,或左、或右,用全張穿山甲鋪於桌上,取後腳正在患處之甲,不拘多少,削去根上皮肉,以土拌炒成珠存性,數片為引。若腳指病,取腳爪為引,炒亦如之。凡治風寒暑濕,寒熱之藥,在人酌量,俱以此為引,一刻即效,此予心得之秘也。

白話文:

[五十五、討論腳部疾病]

古籍有言:「所有因濕氣導致的腫脹和飽滿,都歸屬於脾臟的功能失調。」又提到:「被濕氣傷害,通常是身體的下部先受到影響。」因為腳位於身體下方,容易受到濕氣的侵擾,濕氣鬱積生成熱氣,濕與熱相互作用,疼痛就隨之產生。如果出現腫脹的情況,我們稱之為濕腳氣,這種情況下,筋脈會變得鬆弛、延長且柔軟,或者浮腫,或者生出小腿潰瘍等症狀,治療應當以利濕和疏風為主。如果不腫脹,我們稱之為乾腳氣,其中的「乾」字實際上指的是熱,筋脈會蜷縮並伴隨著疼痛,或者左右兩側變得枯萎纖細,這時的治療應該以滋潤血液和清除燥熱為主。

然而,腳部疾病的來源有外感和內傷兩種。外感通常是由陰冷、濕氣、雨水、霧氣等環境因素,或是坐在潮濕的地面上,導致濕邪入侵腳部和膝蓋,進而形成疾病;內傷則通常是由過度飲酒、食用過多甜食或乳製品,導致濕熱壅塞在腳踝部位,形成病痛。腳氣這個詞語,在古代醫學中並不存在,它所描述的腫脹、疼痛和麻木,就是古籍中所謂的「痹」;它所描述的筋脈鬆弛和無法收縮,就是古籍中所謂的「痿」;而嚴重到影響上身的情況,就是古籍中所謂的「厥逆」。到了晉代,蘇敬首次提出了腳氣這個名詞,後來又有人將它列為類似感冒的四大症狀之一。

然而,事實上,腳氣原本就是一種由水濕引起的下部壅塞疾病,並不是由外部的陽性病原體感染所致。如果出現頭痛、發燒、口渴、便祕等症狀,那可能是同時存在其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忽視濕邪的存在,將其視為普通感冒進行治療,不僅不會有效果,還可能留下更嚴重的後遺症。總的來說,腳氣有緩慢和急劇兩種發展方式,緩慢的可能在二到三個月內逐漸加重,急性的可能在一兩天內就迅速惡化,如果治療不及時,氣血上衝心臟,也可能導致死亡。

腳氣並不限於某一特定的經絡,需要根據陰陽的經絡位置,再結合脈搏的虛實情況來制定治療方案。例如,如果出汗並伴有流動感,那可能風邪佔優勢;如果不出汗且伴有抽搐疼痛,那可能是寒邪佔優勢;如果腫脹、沉重,那可能是濕邪佔優勢;如果煩躁、口渴和燥熱,那可能是暑邪佔優勢。如果上述四種邪氣同時存在,那就需要判斷哪種邪氣佔據主導地位,麻木是風邪的特徵,疼痛是寒邪的特徵,腫脹是濕邪的特徵。寒邪佔優勢時,皮膚下可能會有如蟲子爬行的感覺;熱邪佔優勢時,筋脈會變得鬆弛。

對於腳氣,可以使用黃柏和蒼朮來治療濕熱;防己和獨活來治療腰部至腳部的濕熱腫脹;木瓜可以進入肝臟,對筋脈有益;紅茯苓和木通可以利尿排濕;肉桂和附子可以驅散寒濕;木香、檳榔、香附和烏藥可以宣洩氣滯;牛膝、杜仲、蓽薢和虎骨可以壯筋骨。這些藥物合理搭配,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腳氣可能發生在腿部、膝蓋、腳踝或腳趾,可能只在一側或雙側發生。可以使用全張的穿山甲甲片,鋪在桌上,然後取下正好覆蓋患處的甲片,數量不限,削去甲片底部的皮肉,然後與土混合炒成珠狀,保持其活性,作為引子。如果病在腳趾,可以用腳指甲作為引子,炒製方法相同。治療風寒暑濕和寒熱的藥物,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但都可以用上述方法製成的引子來增強效果,通常在很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效果,這是我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