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七·雜證 (12)
卷之七·雜證 (12)
1. 十三、論不寐
熟地(八兩),棗皮(四兩),淮藥(四兩),茯苓(三兩),棗仁(炒,三兩),杜仲(鹽炒,三兩),北五味(兩半),當歸(三兩),遠志(二兩),
煉蜜為丸,淡鹽水送下。如右尺脈弱,陰中無陽,加肉桂二三兩。如精血乾涸,加枸杞四兩。凡心虛有火,燈心草煎服。心肺熱,用麥冬。膽虛心煩,用棗仁炒,研末,竹葉湯下。如茯神、知母、丹皮,俱可擇用。
凡病後,及婦人產後,不得眠者,此皆血氣虛,而心脾不足,以補養為主。或有痰火,少佐清痰降火之藥治之,不得過為克伐。
白話文:
熟地(240克),棗皮(120克),淮山藥(120克),茯苓(90克),炒棗仁(90克),鹽炒杜仲(90克),北五味子(75克),當歸(90克),遠志(60克),
將這些藥材煉蜜做成藥丸,用淡鹽水送服。如果右寸脈微弱,表示陰虛而陽氣不足,可以加入肉桂60到90克。如果精血虧損嚴重,可以加入枸杞120克。凡是心虛有火的情況,可以用燈心草煎水服用。心肺有熱,可以用麥冬。膽虛而心煩,可以用炒棗仁研成粉末,用竹葉湯送服。像是茯神、知母、丹皮,都可以選擇使用。
凡是生病後,以及婦女產後,睡不著覺的,這些都是氣血虛弱,而且心脾不足造成的,應該以補養為主。如果是有痰火的情況,可以稍微加入一些清痰降火的藥物來治療,不應該過度使用克伐的藥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