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七·雜證 (6)
卷之七·雜證 (6)
1. 九、論聲喑
加燈心二十根,用萆薢湯煎服。
麥門冬湯,治火邪侵肺,或咳嗽喘急,上焦熱甚而聲喑者。
天冬,麥冬,桑白皮(各一錢),紫菀茸,川貝母(各八分),桔梗(一錢),甘草(五分),淡竹葉,生地(各一錢三分),
或加五味九粒,煎服。如胃火口渴,加生石膏二錢,或竹葉石膏湯。(方見於傷寒清裡條內)
小降氣湯,治肝邪暴逆,濁氣在上,痰涎壅盛而聲喑者。
家紫蘇,臺烏藥,白芍,陳皮(各二錢),甘草(炙,五分),
薑棗引,煎服。
竹衣麥門冬湯,治一切勞瘵,痰嗽聲啞難治者,服之神效。
竹衣(取竹內衣膜鮮者,一錢),竹茹(即竹青皮,括取彈子大,一丸),淡竹葉(十四片),麥冬(一錢),甘草,橘紅(各五分),茯苓,桔梗(各一錢),杏仁(七粒,去皮尖)
煎出,加竹瀝一杯,和勻服。如陰虛火旺者,間服左歸飲;如命門火衰,不歸原者,服右歸飲(二方見咳嗽條內)或六味丸、八味丸亦妙,不得徒治其末也。
凡病久咳聲啞者,必由肺腎俱敗,但宜補肺滋腎,養金潤燥,或略加訶子百藥煎收斂以治其標。務宜先本後末,或可保全。若見其假熱而用寒涼,或見其痰盛而用消散,則未有一治者矣。
備揀古來治喑至筒至穩諸方於後,以便取用。
失聲不出,用蘿蔔自然汁,稍加薑汁,時時細飲。○又方:用皂角一條,去皮子,同蘿蔔三個,煎服數次。○又方:用橘皮三兩,水煮,頓服。○又方:用杏仁去皮三錢,煎熬,別研肉桂末一錢,和搗為丸,杏核大,每用一丸,綿裹含口中,細細嚥之,日三夜五。○又方:用蜜陀僧為細末,每用一錢,點茶飲之。
○又方:訶子四個,半生半煨,桔梗一兩五錢,半生半炒,甘草三錢,半生半炙,上分二服,半水半童便煎服。○喉風失音,用靛花、蘇薄荷葉等分,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用一丸,臨睡噙化。○以上皆治標之法。凡猝喑輕淺者,亦可取效。若系根本之病,不得概用。
白話文:
九、論聲音沙啞
如果聲音沙啞,可以用燈心草二十根,搭配萆薢湯一起煎煮服用。
麥門冬湯,適用於火邪侵犯肺部,導致咳嗽、喘氣急促,上焦(指胸腔以上)熱盛而聲音沙啞的情況。
藥方組成:天冬、麥冬、桑白皮(各一錢),紫菀茸、川貝母(各八分),桔梗(一錢),甘草(五分),淡竹葉、生地(各一錢三分)。
可以酌情加入五味子九粒,一同煎煮服用。如果胃火旺盛、口渴,可以加入生石膏二錢,或者使用竹葉石膏湯。(藥方在傷寒清裡條中)
小降氣湯,適用於肝氣暴逆,濁氣上湧,痰液壅盛而導致聲音沙啞的情況。
藥方組成:家紫蘇、臺烏藥、白芍、陳皮(各二錢),炙甘草(五分)。
加入生薑、紅棗引藥,煎煮服用。
竹衣麥門冬湯,適用於各種勞損疾病,咳嗽痰多,聲音沙啞難以治癒的情況,服用後效果顯著。
藥方組成:竹衣(取新鮮竹子內層薄膜,一錢),竹茹(即竹青皮,刮取如彈珠大小,一丸),淡竹葉(十四片),麥冬(一錢),甘草、橘紅(各五分),茯苓、桔梗(各一錢),杏仁(七粒,去皮尖)。
煎好後,加入竹瀝一杯,攪拌均勻服用。如果屬於陰虛火旺體質,可間隔服用左歸飲;如果屬於命門火衰,陽氣不足的情況,服用右歸飲(兩個藥方在咳嗽條中)。也可以使用六味丸、八味丸,效果也不錯。但不可只治療表面症狀。
凡是久咳導致聲音沙啞的,通常是因為肺腎功能都衰敗了,應當以補肺滋腎、養陰潤燥為主,可以酌情加入訶子、百藥煎等收斂藥物來治療表面症狀。務必先治療根本原因,再治療表面症狀,或許可以保全性命。如果把假熱誤認為實熱而使用寒涼藥物,或者把痰多誤認為是實證而使用消散藥物,沒有一個能治好的。
這裡收集了古往今來治療聲音沙啞有效且穩妥的藥方,方便選用。
突然失聲,可以取用蘿蔔的天然汁液,稍加薑汁,隨時慢慢飲用。另一個方法:用皂角一條,去掉皮和籽,與三個蘿蔔一起煎煮,服用數次。另一個方法:用橘皮三兩,用水煎煮,一次性喝下。另一個方法:用去皮杏仁三錢,煎煮後,另研磨肉桂末一錢,混合搗成丸子,像杏核大小,每次用一丸,用棉布包裹含在口中,慢慢吞嚥,白天三次,晚上五次。另一個方法:用蜜陀僧研磨成細末,每次用一錢,用茶水沖服。
另一個方法:訶子四個,一半生用,一半煨熟,桔梗一兩五錢,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甘草三錢,一半生用,一半炙熟,分為兩次服用,用一半水,一半童子尿煎煮。喉風導致失聲,用靛花、蘇薄荷葉等量,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如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一丸,睡前含在口中慢慢化開。以上都是治療表面症狀的方法。凡是突然發生的、較為輕微的聲音沙啞,或許也能取得療效。如果是根本原因引起的疾病,就不能一概使用這些方法。